第207回 對策

裡陷入一片沉默,衆人都知道如今魏忠賢氣焰正烈,直被歸併在東林一派,閹黨與東林刺刀見紅,在這個時候進京,不捲入兩黨之間的衝突,那是不可能的。

何況,不管是石柱國也好,夏熙也罷,都對閹黨的所作所爲充滿反感,希望李彥回京能夠成爲一個契機,打破閹黨橫行無忌的局面。

故而,即便是閹黨不針對李彥有所動作,有着自身政治和經濟利益的華夏系,也勢必要針對閹黨有所作爲。

也是說,華夏系與閹黨之間,必有一爭。

“少爺此去,可以效仿當年楊一清誅劉瑾故事,趁着稟奏遼東戰事,向皇上道明魏閹攬權、橫行無忌的惡劣行徑,請求皇上予以嚴懲,”石柱國拱了拱手,嚴辭說道。

李彥微微頷首,石柱國的建議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這可能也是大多數華夏社成員,以及東林黨希望自己做的。

李彥將目光轉向夏熙,夏熙略一猶豫,笑着道:“官場上的事情,夏某不懂,大人若是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就是,夏某以及夏氏家族,一定全力支持,馬首是瞻。”

李彥微微一笑,夏熙此話說得漂亮,也確實表明了他現在的態度,若是他知道李彥真正的想法,不知道還會否這樣堅定。

夏熙拱了拱手坐回沙發,不由想到這玩意也是李彥幾年前發明的,夏氏的傢俱廠在這上面可也賺了不少錢,不由暗暗嘆了口氣:夏氏其實早已經跟李彥綁在一起了,他夏熙陷得只有更深。

李彥這次秘密回來,夏熙相信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纔沒有發表意見,只是表達了他的忠心。

夏熙記得很早以前。李彥在成立家丁護衛隊地時候說過一句話:只有槍桿子握在手裡。纔能有安全感。

李彥這次抵津。帶地人不多。但是剛纔那個充實護衛隊地調整。顯然是有備而來。

夏熙同華夏系地經濟來往很多。參與了很多相關地產業。對於這些產業中存在地準武裝力量——護衛隊地情況知之甚詳。這支力量如果能夠動員起來。那麼至少從人數上來說。那是相當恐怖地一件事情。

至於人員地裝備。那更不是問題。華夏系以及與遼南有關地廠礦擁有巨大地生產能力。短時間即能將這支軍隊武裝到牙齒。

夏熙不知道李彥打算如何做。但是他往來遼南與天津。也知道遼南地一些情況。他不像石柱國。只會關注哲學、思想上地東西。在夏熙看來。遼南已經完全不同於大明。而李彥在遼南地權威。已經相當於唐代地節度使藩鎮。完全可以擁兵自重。

因而。夏熙覺得。即便是李彥此次進京。在與魏忠賢和閹黨地爭鬥中落了下風。魏忠賢和閹黨也不敢如何。因爲李彥手上有兵。絕對不會束手就擒。魏忠賢也不敢來硬地。

就像魏忠賢一直視東林爲眼中釘、肉中刺,卻一直不敢動手,直到此次召回孫承宗,以高第相代,纔敢殺了汪文言,抓了楊漣、左光斗等人。

“少爺已經有三四年未曾見到過皇上了吧?”包有才這些年一直負責打理情報系統,經過幾年地歷練,也已經變得更加沉穩、機智。只是說話的時候,還是會眯眼微笑,讓旁人不知道他在打什麼主意。

李彥微笑着點了點頭,包有才的意思他明白,無非是說數年未見,兩人之間是否會生疏,當日的情分還能不能存在?

離開京城、前往遼東以後,一開始李彥和天啓朱由校兩人之間還保持着信函的來往,近一年多一來,這種函件的來往也越來越少了。李彥倒是定期寫信,只是朱由校的回信少了,有的明顯是代筆。

魏忠賢大權獨攬,旁人想接觸朱由校,除非是遂他的心思,否則,自然會困難重重。

“大人若是進京,屬下請令先行入城,”邵榮沉聲說道:“屬下定然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到大人。”

李彥擺了擺手:“魏忠賢胡作非爲,不過,諒他也沒那個膽子亂動,不過邵榮你們先去京城做些準備也好,錦衣衛那邊,左大人、楊大人他們關押在哪裡,先查清楚了。楊、左諸位大人,都是國家棟梁,此等國士,自然不能讓宵小給害了。”

“要是情況危急,你等可以便宜行事,明白不?”

“屬下明白,保證完成任務!”邵榮起身拱手接令。

李彥點頭示意邵榮坐回去,看了眼石柱國道:“魏閹之事,我會向皇上稟奏,此外,

華夏社配合,在報刊上聲討魏閹,造成民間輿論的|已經刺刀見紅,都開始殺人了,此時溫情脈脈,抱着幻想,那等若慢性自殺,柱國你覺得呢?”

“大人所言甚是!”石柱國猶豫了片刻,還是起身拱手應下,臉色卻頗爲痛苦:“只是……如此一來,即便華夏社推出京城,各地地分社、網絡也會橫遭破壞,怕是一場浩劫啊!”

石柱國終於還是應下了,這讓李彥覺得很舒服,他笑着撫慰道:“柱國,我會各處的人都護着點,儘量避免損失。”

“至於被破壞的,咱們以後再建起來,而且,等我進京了,魏閹能不能有那個心思來查報,可就說不定了,呵呵,”李彥自信地笑了笑。

其實,正如夏熙所想的那樣,作爲一個穿越衆,又不喜歡耍手段,李彥在面前魏忠賢這顆毒瘤的時候,第一想法就是直接剁了省事。

之前,他也曾經有過機會,那個時候,魏忠賢尚且沒有顯山露水,只不過李彥的力量也嫌單薄,考慮到得不償失,方纔沒有動手。

如今,魏忠賢權傾朝野,李彥手上也掌握了極爲強大的力量,只是這份力量在關鍵的時候能不能用上,或者說能夠用上多少,以及如何調動起來,還存着一些疑慮,所以李彥還需要一次策劃籌謀。

李彥從來沒有將希望寄託在天啓皇帝朱由校廢黜魏忠賢上面,楊漣都搞出了所謂的“二十四大罪”,終究還是沒有效果。讓他和魏忠賢在天啓皇帝面前空口白話去對質、揭短,李彥覺得那是以已之短,攻彼之長,很不明智。

作爲穿越衆,李彥覺得直接殺了魏忠賢比較乾脆,在遼東征戰多年,他對手上的軍隊戰力擁有絕對地信心,東江軍可以在正面決戰中擊敗優勢的建奴大軍,以往明軍在建奴面前又是屢敗屢戰,所以李彥覺得京城那些親衛,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這也不是簡單的比較,當年,駱養性就在神機營做過遊擊將軍,李彥也做過軍器局大使,京營是怎樣的德性,他清楚得很。

如今在閹黨的折騰之下,京衛、京營只有更弱。

至於魏忠賢搞地那個什麼內操,弄出一支太監軍隊出來,在李彥看來,更是個兒戲,也就欺負一下手無縛雞之力的東林君子,李彥甚至覺得,他只要帶一個哨,就能平定京師。

正因爲如此,李彥腦海中清君側地想法纔會無比強烈。

而且,他還想到了清君側之後,在政治上的大致安排和發展方向。

只是政治這種事情,錯綜複雜,千頭萬緒,李彥也不敢大意,這會兒還在斟酌。

“我在想,等到一切稟明皇上,皇上到底是信,還是不信地多?”李彥微微笑着,饒有興趣地看着在座的人。

“魏忠賢能夠權傾朝野,還不是今上縱容地?”宋鍾國冷哼一聲,顯然是不認爲李彥能夠說服天啓。

夏熙乾笑了兩下:“魏閹能有今天,確實與他得到皇上的寵信有關,大臣們的摺子、奏疏,都無法直接讓皇上看到。”

“這就是制度的問題,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宋鍾國大聲說道,也虧得他還知道場合,沒有繼續說下去。

李彥微微一笑,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面向石柱國:“要是說服不了,我們又能如何呢?”

衆人一陣沉默,宋鍾國也知道不是他說話的時候,冷笑不語。

石柱國欠身拱了拱手:“華夏社一定拼盡全力,要讓天下人知道魏閹的真面目……”

“那又如何?”宋鍾國冷笑着反問:“難道說,天下人皆罵魏閹該死,他便會無疾而終?”

石柱國猛地一滯,他原以爲李彥問話的意思,就是希望華夏社能夠站出來吶喊,從而進行聲援,沒想到宋鍾國卻問出這樣的話來。

是啊,就算天下人都知道魏忠賢該死,只要皇上不認同,就沒有人能夠動得了魏閹,一切依然如舊。

到時候,一樣有人依附魏閹,只要魏閹不倒,他的那些爪牙,依然會橫行無忌,難道說,只有等皇上突然開竅?

石柱國突然覺得很迷茫:“當年武宗寵信劉瑾,聽聞楊一清、張永揭發以後,還是誅滅了權奸,今上……今上若是能知曉魏閹所作所爲,勢必不容。”

宋鍾國發出一疊聲的冷笑:“當年,武宗要殺劉瑾,是因爲劉瑾想要篡位,給搜出玉璽、黃袍,自然罪不容恕,,可不是因爲劉瑾作威作福。”

【……】@!!

()

第220回 激盪第56回 精密製造序章選擇第257回 舉子第216回 後路第68回 人才路線第215回 職守第236回 整編第7回 寡 婦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72回 不如創業第92回 發行渠道第2回 種菜第94章 華容道第24回 休妻索娉第212回 相迎序章選擇第258回 國士第62回 生產效率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回 騙子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27回 退縮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248回 追隨者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28回 見駕第9回 炒 蛋第12回 小 弟第258回 國士第52回 按律當絞第222回 民主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401回 內監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205回 回京第239回 辯論第13回 番薯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247回 對手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104回 欲練兵第211回 進城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11回 換 田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25回 圖窮第25回 家僕第214回 問罪第234回 輿論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66回 木工作坊第220回 激盪第53回 鎮撫要人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252回 風雪夜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234回 輿論第37回 力量對比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238回 工商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33回 天價番薯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31回 立憲第12回 小 弟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29回 放權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8回 論兵第27回 退縮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25回 圖窮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55回 鎖匠徒刑第90章 報紙發行
第220回 激盪第56回 精密製造序章選擇第257回 舉子第216回 後路第68回 人才路線第215回 職守第236回 整編第7回 寡 婦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72回 不如創業第92回 發行渠道第2回 種菜第94章 華容道第24回 休妻索娉第212回 相迎序章選擇第258回 國士第62回 生產效率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回 騙子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27回 退縮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248回 追隨者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28回 見駕第9回 炒 蛋第12回 小 弟第258回 國士第52回 按律當絞第222回 民主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401回 內監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205回 回京第239回 辯論第13回 番薯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247回 對手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104回 欲練兵第211回 進城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11回 換 田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25回 圖窮第25回 家僕第214回 問罪第234回 輿論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66回 木工作坊第220回 激盪第53回 鎮撫要人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252回 風雪夜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234回 輿論第37回 力量對比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238回 工商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33回 天價番薯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31回 立憲第12回 小 弟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29回 放權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8回 論兵第27回 退縮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25回 圖窮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55回 鎖匠徒刑第90章 報紙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