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回 大軍鏖戰

在秋季攻勢中,明軍的目的包括重新佔領廣寧以及遼河以西地區;佔領復州城、得利贏城,沿沙河建立新的復州防線;而動作最大的東江鎮,卻沒有擴展防線的計劃,雖然他們擺出了一副對鳳凰城志在必得的樣子。

除了佔領失地,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目標,就是希望在其中一路,可以誘出建奴大軍,然後來一次局部的戰役決戰,以殺傷建奴的有生力量。

秋季攻勢動以後,憑藉充分的準備,以及工業化裝備起來的精銳大軍,遼西、遼南兩路大軍,都是進展順利,遼南軍將兩千建奴圍在復州城中,並挫敗了城內建奴突圍的努力;遼西軍先後攻取義州衛、廣寧城,於十月中旬,前鋒進抵三岔河口。

遼瀋之戰以後,建奴的統治中心已經轉移到遼瀋一帶,努爾哈赤先後以遼陽、瀋陽爲都,並曾在遼陽附近建新城,最後還是將都城定在了瀋陽。

面對明軍三路大軍起的進攻,建奴毫不意外地開始進行全面的動員,在這兩年多時間的拉鋸作戰中,建奴先後在遼南、東江碰得頭破血流,待到轉過頭來,遼西又變得強悍無比,這使得建奴損兵折將,並且喪失了往常賴以生存的物資補充。

廣寧之戰及此前幾次大戰,建奴充分品嚐到了以戰養戰的甜頭,每一次,不管是輕騎劫掠。還是大軍攻城,建奴地損失都是微乎其微。而且通過戰爭獲得的物資以及人口,不僅能彌補損失,而且還有擴充。

建奴原本只是個遊牧民族,並不從事農業生產,他們需要地很多物品。譬如糧食,鹽、鐵等等,都要通過和漢民的交換獲得,而現在,通過戰爭,他們就可以在只付出微小代價的情況下。獲得所需要的這些物資。

遊牧民族是天生的戰士,這在過去地歷史上已經無數次得到證明,自漢以來,明,始終都不曾解決這個難題,幾乎每個朝代,都是在遊牧民族不斷的攻擊之中走向衰亡。

兩漢更替。一直到三國時期,遊牧民族的威脅都還不算致命,依靠漢武帝時期打下來的基礎,漢中後期雖然需要通過和親才能維持邊疆的相對安寧。不過遊牧民族也沒有實力動搖中原國家地統治根本。

只是到了魏晉的時候,中原國力因爲連年的軍閥混戰。到了空前衰弱的時候,又錯誤地引狼入室。結果造成五胡亂華,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漢民族的政權始終處在遊牧民族的威脅之下,並且數次因此滅國。

五胡亂華一百多年的時間,直到隋代一統天下,重新建立漢文化地中央政權,隨後的唐朝盛極一時,但唐朝滅亡以後,再次陷入列國紛爭的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的沙陀人以及契丹,再次影響了北方地動亂。

兩漢、隋唐。以及南北朝和五代這段時期。當漢文化政權一統中原地時候。基本上都能夠保持對遊牧民族地優勢。但也始終未能解決這個不安定因素。即便是漢武帝擊破匈奴彪炳史冊。但是不久之後。漢宣帝就要派出王昭君去和親。可見遊牧民族地威脅始終都在。但這種威脅並不能動搖王朝統治地根本。

而在強盛王朝地末期。往往由於自身地原因。陷入衰敗與分裂。結果給了遊牧民族機會。南北朝時候地突厥。五代時候地契丹。都是這樣崛起地。

契丹在五代時候崛起。佔有了幽燕之地。成爲此後化政權宋王朝地大敵。

與漢唐時候不同。宋遼對峙地歷史當中。宋朝從來不曾從根本上改變對遼地劣勢。遊牧民族地政權。第一次能夠和一統地漢人政權進行對抗。

而結果就是。崛起地蒙古滅亡了宋王朝。化政權第一次被遊牧民族滅亡。差點亡族亡種。這也是歷史上所不曾有過地。

由此。也標誌着漢文化地政權與遊牧民族地鬥爭中。遊牧民族從騷擾。到影響北方。終至於滅國亡族。所以宋朝地滅亡。在中國地歷史上。有着極其深遠地意義。後人常說崖山之後無中華。抒地便是這樣地感慨。

明朝推翻了蒙古,對於朱元璋以及重新翻身做了主人的士大夫來說,依然懷着那種亡族亡種的惶恐之中,所以有明一代,初期嚴刑峻法,與此不無關係。

到了成祖朱棣的時候,提出以天子,守國門,朱棣數次親征漠北,也是源於亡宋的沉痛記憶,對蒙古人窮追猛打。

在應對遊牧民族的歷史上,明朝是個極其特殊的歷史時期,有明一代,由始至終,不曾與遊牧民族和親,也不曾有歲幣之說,唯一的國策就是打,一打到底,哪怕是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虜,也是立了新皇帝,繼續打仗,迫使瓦刺做出了退讓。

然而,明朝終於還是重蹈了大宋的覆轍,讓崛起於東北的遊牧民族女真人趁亂入關,統治了中原。

兩漢、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歷史的展是如此驚人地相似,但在細節上又有所不同,很多人都說明朝並非亡於滿清,而是亡於李自成,畢竟是李自成的農民軍佔領了北京,使得崇禎皇帝上吊自殺。

但明朝的內亂,很大程度上又是無休無止的遼東戰爭造成的。

歷史上,明軍對建奴在戰場的表現,可謂拙劣到了極點,特別是遼瀋之戰以後,基本上就是被追着打。

不過在這個時空,李彥用近代的技術,現代的軍事理念武裝的精銳,已經讓建奴吃盡了苦頭。

努爾哈赤在權衡利弊之後,沒有救援遼西,也沒有去管復州,而是盡起大軍,殺向了鳳凰城,其中寬甸、建州動員起來的牛錄,沿江南下,直指鎮江堡。

復州太遠,遼西始終是明軍主力所在的方向,努爾哈赤也一直希望解決東江的問題,如果說遼西是主戰場的話,那麼東江就是建奴的大後方,努爾哈赤很難容忍自己的後方留着一支大軍。

事實上,過去的兩三年中,明軍不僅守着鎮江、義州防線,而且在朔州一帶,經常翻山越嶺,進入建州地區進行騷擾,即便是不考慮向西用兵,努爾哈赤也會優先考慮將這支威脅後方的軍隊給消滅。

在得知建奴大軍的動向之後,遼南軍也放棄了圍城打援的計劃,用重炮轟開城牆,然後在一天之內,攻取了復州城。

在東江,明軍投入的是七個營,鳳凰城一線就是五個營次第展開,在城外同阿敏的戰鬥中,火銃兵與重裝步兵的組合,讓建奴大敗虧輸。

與明軍在復州打得不溫不火不同,明軍在鳳凰城攻得很急,每天都是重炮轟擊,卻在建奴大軍到來之際,退回了險山堡,在險山堡與湯站堡之間,依託大蟲河與建奴形成了對峙。

東線戰事的指揮官當然是東江總兵駱養性,東江這幾個營頭,都是復遼軍中的精銳,包括第一個騎兵營滅虜營,他們就趁着建奴不備,殺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明軍雖然退回了城堡,但是看上去並沒有打算同過去一樣,依城堅守,因爲這兩處城堡其實都很簡陋,並沒有完備的防守攻勢。

不過被明軍層出不窮的防守工事給折磨的努爾哈赤卻擔心明軍又在搞什麼陰謀,迫不及待地揮軍壓上,沒想到明軍依城擺出了軍陣,竟然是一副要在城外對戰的架勢。

湯站堡前,向着鳳凰城的方向,選鋒、破虜二營結成陣勢,他們的身後,是擔任預備隊的東江營,兩翼是滅虜營的騎兵。

駱養性在湯站堡有四個營,險山堡也有三個營,他們在接到消息以後,會馬上出擊。

“老子等這一天,已經等很久了,”駱養性站在指揮台上,甩動着馬鞭大聲說道,他很想策馬在戰場上廝殺,不過作爲東江鎮的最高將領,他也知道自己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正面的建奴,是五個旗,七十多個牛錄,兩萬多人,”參謀官申湛然在一旁冷靜地說道,雖然有很多參謀人員下到軍中,成了領軍的將領,申湛然還是和茅元儀一樣,選擇留在這個舞臺上。

“我軍是四個營,一萬四千人,兵力對比一對二,”申湛然照舊確認戰場上的敵我形勢,戰場的情況,也通過傳令兵不斷向這裡彙總。

“建奴這一次的動員規模在六萬人左右,海州那邊他們不得不防,鳳凰城一線就該有三到四萬人,還有一萬多人,似乎應該是在寬甸那邊?”駱養性笑了笑,他也早就不是當初那個大咧咧的錦衣衛旗校,統領一鎮,加平遼總兵銜,駱養性的氣度也有了根本性的變化。

申湛然點了點頭:“有這個可能,斥候反饋回來的消息,寬甸方向,建奴的防守確實比較嚴密,很可能有大軍隱蔽。”

“嘿嘿,”駱養性咧開大嘴笑了起來:“這大概就是奴酋最後的底牌,一萬多人的精銳騎兵?那就讓俺們先看看眼前兩三萬人的成色吧!”(,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245回 屯墾第80回 華夏商報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193回 秋季攻勢序章選擇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9回 海外第228回 見駕第256回 節後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117回 殺傷策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95回 廣而告之第225回 圖窮第211回 進城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49集 針鋒相對第240回 商稅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8回 論兵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14回 問罪第41回 獻策釀酒第66回 效率第一第225回 圖窮第85回 是男是女第40回 狹路相逢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240回 商稅第49集 針鋒相對第255回 屠刀第1回 騙子第245回 屯墾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2401回 內監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27回 退縮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0回 問 罪第208回 兵鋒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28回 絕境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97回 進軍京城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7回 美姬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249回 私宴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237回 建設第7回 寡 婦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45回 負天下人第216回 後路第15回 裝腔作勢第237回 建設第251回 風起第80回 華夏商報第211回 進城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2401回 內監第28回 絕境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27回 身死第44回 大殺四方第210回 針對第91回 名動天下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53回 鎮撫要人第254回 糧荒第2402回 格物院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11回 換 田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234回 輿論第82回 誰更霸道第85回 是男是女
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245回 屯墾第80回 華夏商報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193回 秋季攻勢序章選擇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9回 海外第228回 見駕第256回 節後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117回 殺傷策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95回 廣而告之第225回 圖窮第211回 進城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49集 針鋒相對第240回 商稅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8回 論兵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14回 問罪第41回 獻策釀酒第66回 效率第一第225回 圖窮第85回 是男是女第40回 狹路相逢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240回 商稅第49集 針鋒相對第255回 屠刀第1回 騙子第245回 屯墾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2401回 內監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27回 退縮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0回 問 罪第208回 兵鋒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28回 絕境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97回 進軍京城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7回 美姬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249回 私宴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237回 建設第7回 寡 婦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45回 負天下人第216回 後路第15回 裝腔作勢第237回 建設第251回 風起第80回 華夏商報第211回 進城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2401回 內監第28回 絕境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27回 身死第44回 大殺四方第210回 針對第91回 名動天下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53回 鎮撫要人第254回 糧荒第2402回 格物院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11回 換 田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234回 輿論第82回 誰更霸道第85回 是男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