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

施恩父子無法,只好潛伏爪牙,以待良機。

張定河害得銀硃孛堇丟了性命,完顏粘罕勃然大怒,不僅把張河安當場打入死牢,連張堯佐都吃了掛落。

施管營道:“張家兄弟這次翻不了身,只怕蔣忠也是個見機的,在金國大軍初到,便投奔了張堯佐。”

“爹爹放心,在下游偷偷渡河的主意是張堯佐出的,韃酋正在氣頭上,張堯佐必不敢節外生枝。”

“只是這快活林總不能官面上去要。蔣忠在孟州地界,無一人是他敵手,不把這蔣門神打走,快活林終究要不回來。”

“孩兒在大牢裡尋得一人,是河北清河縣人士,姓武,名鬆,行二。端的一條好漢。在清河縣與人爭執,一拳就把人打死,被流放在孟州。孩兒將他好酒好肉伺候,讓差撥在大牢中時時關照,再激將一把,定讓他將蔣門神打趴下。”

武松在監牢中安穩的睡着。自打他到了這孟州大牢,便感覺出異樣來。剛來的殺威棒被免了,每日都有人送上吃食,差撥也不派他幹活,武松外表粗豪,心裡卻是個精細人,猜到定會有幕後人物找他辦事。

果不其然,今晚武松睡得正香,隱約聽見牢門打開的聲音。武松勤練武藝,睡覺時也頗爲警醒,一下子就清醒過來。他假裝睡着,眯着眼觀察來人。原來是差撥。差撥叫衙役輕輕推醒了武松。武松揉了揉眼,假裝剛剛醒來。

差撥道:“武二爺,天大的福分,管營老爺要保你出去。”武松也不問,聽差撥的話,跟着差撥出了大牢,進了邊上的院子裡的一間屋子,這時來了兩個僕人,服侍武松洗漱更衣。

武松洗了澡,只覺得渾身清爽。又等了一會兒,僕人纔將武松帶到大堂上坐了。此時,天已濛濛放亮。施恩收束停當,進到大堂來,對武松深施一禮:“委屈兄長在牢城營裡耽擱半月。”

武松回了禮,兩人說了幾句場面話,施恩迫不及待,便要將奪回快活林之事和盤托出。他剛講了幾句,就見自己的父親老管營進得門來。武松見到老者,連忙施禮。老管營坐下後,說道:“若只是咱們家一座快活林,便也罷了,恨不該張河安兄弟投靠金賊,孟州父老都要吃苦了。這金賊可不是一般的惡人……”

老管營一番話,直氣得武松鬚髮皆張:“張堯佐、張河安這等奸賊,害死我大宋四十萬好男兒,待我打殺了他們,再與那金賊拼命。”

老管營忙道:“壯士小聲些。這些奸賊爪牙衆多,若是被這奸賊知曉了,反而害了壯士。小老兒有一條計策,先剪去了張堯佐這奸賊的爪牙。”

“相公請說。”

“張河安這奸賊明日就要過堂。十下殺威棒是逃不過的。老夫便將壯士充做衙役,來打這殺威棒。壯士一拳便能打死人,何況還多了一條棍棒。”

武松聽了,大叫:“好計。待吾一棍打死這廝,便在堂上鬧將起來,將投賊的知府知州一併殺作了。”

施恩一聽,心下大急,若是將孟州官吏全都殺了,惹惱了金人,施恩奪回快活林來又有何用?

老管營在一旁呵呵笑道:“將這些奸賊全都殺了,倒叫金賊有了提防。”

“威武!威武!”

伴隨着幾十個衙役其聲嚷出的"威武"的怒吼,孟州州衙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人人都知道這河陽府,這孟州剛剛換了主子,而今天被審的張河安本是孟州兵馬都監。聽說他弟弟張河定害死了銀硃孛堇,張河安不該亂出主意,現在被金國元帥治了罪。但該怎麼治罪,卻還沒有定論。大家都在看,金國是怎麼對待投誠的宋人的。

河陽知府端坐在大堂上,他跟隨河陽的一干官吏投降了金人,心中正是忐忑不安。張河安被金人打入死牢,不知是金國元帥一時惱怒之舉,還是藉機剷除宋國降官。今天的案子關係到河陽府乃至河北河東諸路幾百人的前程,他們的親信潛伏在人羣中,觀察着每一個細節,準備回報給身後的大人物。甚至有些大人物改了衣裝,親自來探查這個案子。

河陽知府定了定神,一身正氣,一拍驚堂木:“把犯人張河安給我帶上來。”

“傳老爺話,帶張河安。”

“帶張河安。”

“帶張河安。”

衙役們把知府的話傳了出去。重重回音一時讓知府老爺感覺整個河陽府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不由得一陣陶醉。

“犯人張河安帶到。”都頭把張河定往前一推,一腳踢在張河定的後膝上。逼得張河安吃痛半跪下去。

“請老爺吩咐。”

知府老爺鄙夷的目光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張河安。此人是以前的兵馬都監,和自己也算有同僚之誼,投降的時候跑得飛快,差點就成功的繼承了原先的河陽知府的位置。沒曾想,轉身就成了階下囚。

任你神通廣大,還是落在了本府老爺手上。

昨天夜裡,知府老爺可是和師爺商量了一整晚,他的眼睛不由得向右一轉,那可是十幾樣刑具,老虎凳,竹籤,大水缸,燒紅的火炭,凡是史書有載的刑具應有盡有,知府老爺要慢慢折磨張河安,來試探金國元帥的反應。想到這裡,知府老爺越發得意起來:“好一個張河安,結交宋匪,膽大包天,陷害銀硃……公子。”知府老爺想了想,實在找不到“孛堇”該怎麼用漢話說,若是直接稱“孛堇”,他堂堂進士還真說不出口,最後只好用“公子”了。

“來呀,給我打十計殺威棒。”

知府這話一出,就見都頭把水火棍交給了一個一堵牆一般的大漢。知府老爺心中暗暗一驚。雖然最低層的衙役他一個也不認識,但這樣身高九尺的大漢,總歸有點印象纔是。可這人以前絕對沒有看見過。

但現在也不能叫住詢問,堂堂知府老爺,豈有親自幹涉打殺威棒的事情?

這身高九尺的衙役正是武松。他盯着張河安看了一眼,“呔!”一聲怒吼,震得大堂上衆人耳朵發麻,水火棍在他手上成了殺人利器。這一棍舉得極高,落下時風聲大作,如同怒濤一般,只聽見啪的一聲。

大家彷彿聽見了骨頭碎裂的聲音。張河安張嘴一聲大叫,口中涌出鮮血。武松一棍,居然把張河安的脊柱打斷了。張河安彷彿被腰斬一般,已經說不出話來,口中,鼻腔中呼呼的噴出暗紅色的血來,想來內臟已經被骨頭戳破了。他用手指蘸了口中鮮血,在地上一筆一畫寫下一個“慘”字,力氣用盡,頭一擰,趴在地上死去。

大堂內靜得一根針掉在地上也能聽到。武松杵着水火棍,昂然四顧,四周無人膽敢與武松對視。這殺神,一棍就能打死人啊。可別惹毛了他。

知府老爺也愣了好大一陣。一來是被武松一棍殺人嚇傻了,二來他準備用折磨張河安來試探完顏粘罕的反應,現在還沒開始,人就給打死了。先不說完顏粘罕,張堯佐可是向自己請託過的,這下有可能就結仇了。

施恩派了體己的家人在堂下觀望,見武松已經打死了張河安,便按照施恩的交待,不停的用袖子擦額頭。武松看到這個暗號,便根據施恩的交待,向都頭稟告:“殺威棒已經打過,犯人身體孱弱,經不起一棍。請老爺示下,是不是還接着打。”

知府老爺這才如夢初醒。他本想把武松當場拿下,看背後是不是有人指使。但看到武松手裡緊握的水火棍,怕武松當庭鬧將起來,無人制得住。便說道:“犯人昏過去了,先擡回牢城營醫治,再作道理,退堂!”

知府老爺退堂後,把都頭叫去,詳細詢問武松的底細不提。且說武松跟着衆衙役退堂,立刻跑出知府衙門,躲進一條小巷的小宅子裡,早有施恩的僕人拿了衣物在此等他,武松換了衣服,跟着僕人走揹人的路線,順利地回到安平寨牢城營。

施恩擺下酒宴,與武松慶功。武松道:“今日一棍打死奸賊,甚是痛快。”

施恩道:“哥哥明日便與吾去奪回快活林吧。”

武松正要答允,老管營走進屋子裡來,正聽到兩人談話,忙道:“不可。”

待兩人見過禮,老管營道:“現在河陽府張榜行文捉拿二郎,二郎不可露面,且等待幾日風頭過去。”

施恩卻是按耐不住,現在張河安被打死,蔣門神只怕早就嚇得喪膽了。

施恩和武松吃罷酒宴,第二天便找來幾十個囚徒,直奔快活林。一羣人囂張的到了快活林,店家見勢不好,紛紛關門上拴,免得打進店裡來。一行人等到了蔣忠的酒店前,蔣忠早帶了十幾個軍漢擋在店門口。

施恩道:“蔣忠,你家靠山被人一棍就打死了,你還在這裡不知死活。小爺我心善,教你收拾銀錢,早點回老家去。”

求月票,收藏,紅票。謝謝大家的月票和打賞

第三節 廝殺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五節 潰兵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五節 平靜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四十節 賽跑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三十節 襄垣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七節 馬場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三十七節 河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五節 河間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一節 出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六節 滄州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四節 棣州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三十節 沁水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六十八節 軍紀
第三節 廝殺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五節 潰兵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五節 平靜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四十節 賽跑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三十節 襄垣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七節 馬場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三十七節 河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五節 河間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一節 出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六節 滄州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四節 棣州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三十節 沁水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六十八節 軍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