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

夜幕重重,如蝗的箭矢雜七雜八地射出去,距離太遠,除了少數強弓,沒有射中目標的。

一千步、五百步、三百步,兩軍越來越近。不知不覺間,忻州城被遠遠地甩在了後邊,一望無際的原野上,連脈七峰的程侯山出現眼前。山不巍峨,如出水的青蓮。西側有三座山峰相連,中間主峰最高,呼延庚的帥旗微微做了停頓,似乎在猶豫進不進山,但很快轉個彎兒,入了西邊山中。

“大人,宋軍入了山中,追也不追?”

“山中怕會有伏!”

“我軍如神兵天將,宋軍逃命惶惶,怎麼會有暇在山中設伏?”

諸將七嘴八舌,意見不一。他們說話的時候,沒有停下追趕,夜色籠蓋下的羣山,松柏鬱郁,橫亙十數裡遠近。人馬的躁動驚動了沉靜的深山,隱約有猿啼熊嗷,驚飛起無數的宿鳥。

鳥飛如雲,呼啦啦從金兵頭頂過去。

完顏銀術可心頭一跳,不由自主放緩了速度,呼延庚的帥旗曳倒在地,慢慢隱入山中。進,或者不進?

他下了決定,良機不可再得:“前鋒先入,後軍保持三裡的距離。山中若是無伏,擒殺宋軍!山中若是有伏,後軍變前軍,緩緩退出。”

山林茂密,黝黑無光。

上千個火把照紅了地面,映紅了山壁。巖壁上生長了許多高大的樹木,樹枝交錯,影影綽綽,雖沒了樹葉,卻也一樣的遮天蔽日。山谷積了厚厚的葉子,馬蹄踩上去,不時失陷。腐爛的氣息混合山中特有的清香,猿啼的聲音如在耳邊,又似遠在天邊,給人古怪的感受。

完顏銀術可仰頭四望,寂若無人。

他早先的不安莫名重回了心頭,他喃喃地道:“太安靜了。”

郝思文等待多時,他設伏的地點便在西側山峰與主峰之間,藉着松柏的遮掩,數千人悄然無息地伏在兩側山陵。他放過了金兵的前鋒,直等完顏銀術可的後軍全數進入了埋伏圈,這才親手點燃火炮。

“轟!”

火炮開火,燃燒在兩側的山壁,暗隱乍現,倏忽點亮夜色,倏忽歸於黑暗。看不清楚有許多人,摸不清伏軍到底的虛實,只見矢石雨下,鼓聲雷動,旌旗蔽空。谷地中的金兵轉眼間摔倒一大片,驚叫此起彼伏,馬兒驚跳起來,撞擊、踐踏,落地的士卒轉眼被踩踏得血肉模糊。

煙火瀰漫了山林,無數的宋軍士卒提刀奔下,衝出煙霧,武松掄着斧頭大呼,疾步奔跑,甩手擲出斧頭,將一個金兵上半身分作兩段,把他劈翻在了地上。

他隨手接過親兵遞過來的短斧頭,左手七葉錘,驟入敵陣,所向披靡。

山谷鏖戰,不須長兵。短兵相接,恰在此時。

完顏銀術可短劍落地心茫然,他“啊喲”大叫一聲,撥轉馬匹,向後逃走。後邊擠着前邊的,前邊擠着後邊的,金兵自相踐踏,死傷無數。由侍衛在前開道,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完顏銀術可好容易殺出條血路,山谷外驚天地數聲炮響,高寵威風凜凜擋住前路。

前路不通,金兵們折往後逃,驀然間聞聽一陣朗笑。

呼延庚哈哈大笑,高聲叫道:“你們這些索虜聽了,此地四周險峻而中間低窪,爲兵家所云的六險之地,名叫天井的。凡入井中的人,有幾個可以逃生?今我前有堵截,後有埋伏,還不速速放下兵器!逆我者死,降者不殺!”

半夜激戰,金兵進退失措,降者半數,不肯投降的,盡數被殺,屍體枕藉,塞谷蔽山。

眼看要把完顏銀術可生擒活捉,突然斥候來報,一支數萬人的金兵正在五里外整隊着甲。

啊?完顏銀術可居然還有後手?現在該怎麼辦?

呼延庚整點軍隊,他主要用背嵬軍以及呼延武康和折彥平兩部設伏,總計一萬一千人,傷亡不足千人,可以說大勝了。

但若是現在爲了抓住完顏銀術可,而被新到的數萬金兵纏上,也許就被金兵反殺了。完顏銀術可的人頭對呼延庚而言沒那麼大吸引力,一個已經過了巔峰期的敵將而已。而且留着他,也許還能在呼延庚期盼的金國奪嫡之爭中起到他的作用。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他命令放完顏銀術可逃去,撥出一部人馬處理掉俘虜,即點軍出山,火速支援牽絆完顏扈部的馬擴。

原來,他的整個設伏計劃是這樣的。

兩萬餘人分做三部。

第一個部分,呼延武康、折彥平率領,做爲設伏的主力。

第二個部分,呼延庚自帶背嵬軍,作爲突擊的主力,設伏的補充。

第三個部分,馬擴帶領,負責應對忻州城中的完顏扈。

高寵喜氣洋洋,追上呼延庚,問道:“兄長,經此一戰,完顏銀術可已經破膽。小弟願意率軍到馬防使麾下,拔城先登,將忻州拿下。”

他說的有道理,而且稱呼延庚爲兄長,有點小舅子爭功的意思,很合呼延庚的心意。問題是呼延庚從頭到尾就沒想過攻打忻州城。

他搖了搖頭,道:“陝州戰事正酣,索虜人多勢衆。相比索虜,我軍的兵力並不佔優勢,要想快速地擊敗索虜,就不可執着一城一地的得失。因爲,得的城池多了,我軍的力量就會受到分散,無法集中全力,將索虜各個擊破。”

高寵若有所思,道:“以求殺傷爲上。”

呼延庚點了點頭。

他不打忻州,的確是忌憚金兵人多勢衆。

忻州在金兵手上,那馬擴所在的五臺和他佔據的汾州就是被分割開的,汾州之戰尚且算是呼延庚與完顏銀術可在河東的地盤之戰。

但若是打下忻州,與代州南北貫通,固然是好事,但金國諸將也看得見,河東這局棋宋軍就是在中腹成了一條大龍,

金國絕對不會容許。憑他現在的實力,難以抵擋繼而連三地打擊。

人貴有自知之明,他心想:“貪多嚼不爛。”

接下去的戰事發展乏善可陳。馬擴的數萬保甲兵只是擋住了完顏扈出城的部隊,馬擴謹遵呼延庚的交代,不求殲滅,只求拖延。待呼延庚大軍一到,分出了一部圍堵忻州城門,防止再有金兵出來;其餘人馬四面合圍,砍瓜切菜般,輕輕鬆鬆地殺了個乾乾淨淨。

這一仗,贏得輕易,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但忻州仍未打下。

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九節 紅巾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八節 金慄山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三十節 襄垣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七十五節 移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二節 踹營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十六節 林銘第九節 紅巾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十四節 富平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十四節 灤州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七十節 壓力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
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九節 紅巾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八節 金慄山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三十節 襄垣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七十五節 移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二節 踹營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十六節 林銘第九節 紅巾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十四節 富平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十四節 灤州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七十節 壓力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