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

劉光世在上首聽見岳飛的建議,大怒:“與這等賊寇有何情誼可講?”

岳飛拜倒,對王稟道:“殿帥明鑑,在河北河東,王善張用等輩,都與俺們並肩作戰,若現在刀兵相向,只會讓金賊看笑話。”

“久聞嶽鵬舉忠義之名,”王稟道,“若是招降,此二子又叛,只怕會拖累鵬舉你呀。”

岳飛道:“末將以性命擔保,若是此二人降而復叛,飛不用兵士,單槍匹馬便斬了他們的頭顱。”

“既然如此,你去招安他們試試。本帥也不願多有殺傷。自己小心了,不要爲賊所害。”

岳飛又道:“末將還要替王善張用二人請一個赦書,日後不得以此加罪於他二人,以讓他們安心。”

王稟道:“這等特赦只有聖上才能發出,不若招降他二人之後,本帥爲他們求情就是。”

岳飛道:“這樣只怕二人不放心呀。”

杜充斥罵道:“小子,殿帥肯爲他們求情,已是開恩,若二賊子不識擡舉,剿滅了便是。”

岳飛擡起頭來,四下張望,希望能找到援軍。

王稟道:“鵬舉,你就對王善張用說,本帥會向李相公陳情,請相公饒他們不死。”

“這等許諾,實在不能讓二子心服。”

杜充又罵道:“小子,何苦爲賊子下此苦心。”

“殿帥,安撫,王善張用手下,號稱五十萬流民,實際也超過十萬,少殺一場,便爲我大宋保留一分元氣。”

王稟躊躇着,杜充着急道:“官家被圍在城裡,若是知道殿帥沒有立即率軍打退亂軍,反而想着招安,你我可擔不起啊。”

這時,邊上的康王趙構開口說話了:“嶽鵬舉,你把本王的王璽拿去,做個證物,就說面見官家之後,本王一定死保王善張用。”

岳飛大喜,接過王璽,連聲道謝的去了。

王稟在他身後喊道:“鵬舉小心些,休得被賊子暗害。”

岳飛就帶了王貴湯懷兩人和十來個衛兵,直奔符離城下。

王善張用佈下刀斧陣,岳飛哈哈大笑,慨然而入。

“朝廷負我,鵬舉來做說客乎?”

“特來救爾等性命。”岳飛慷慨豪邁,三言兩語就給王善張用二人講清厲害。

“鵬舉嚇唬我等,俺麾下大軍五十萬,哪裡去不得?”

“且不說爾麾下有沒有五十萬人,我且問你,哪裡有糧食?五十萬人吃什麼?”

“俺們不就是沒有軍糧纔到皇帝面前喊冤麼?”

“這樣圍城,驚擾了陛下,便是死罪。”

“現在圍也圍了,打也打了,如何是好?”張用問道。

“二位兄弟有何打算?”

“只好到皇帝面前,求一份赦書,如若不行,說不得,只好往北去流浪了。”

“向北去流浪,那就是要投金賊了?俺不信兩位哥哥能做出這等不義之事。”岳飛扭頭問王貴湯懷,“你二人信嗎?”

“不信,不信。”

“鵬舉說要救我等性命,有何說法。”王善問。

“我有王殿帥,杜安撫的招安令,可安置兩位哥哥。”

“王殿帥的招安令?”王善沉吟着,“非是我等信不過王殿帥,但若是趙官家要殺我等,王殿帥豈可攔住?”

“兩位哥哥,你們要趙官家的赦書,斷無可能。”

“那便拼個魚死網破。”張用叫道。

“拼?如何拼?王殿帥麾下,俱是百戰金兵,曾在汴梁力拒金賊,你我都和金賊交過手,可知王殿帥的厲害。”

王善和張用猶豫了,打又打不過,投降金賊又名聲盡毀,可是要招安的話,卻怕官家秋後算賬。

岳飛見時機成熟,掏出康王的王璽出來:“康王千歲願意爲兩位兄弟作保,你們若是降而復叛,便會將康王牽連進去。”

“康王是個什麼鬼?”

“康王不是鬼,二位哥哥細細思量,若是朝廷沒有招安的誠意,何苦將以爲王爺牽連進去。康王素來仁厚,我曾親眼見他在汴梁城下放糧,活民無數。”

聽到岳飛這麼說,王善道:“鵬舉,我兄弟二人再商量一下。”

岳飛退出賬外,過了好一會,張用又請岳飛入內:“俺們商量好了,就招安。請康王作保。”

王善在一旁不說話,張用一推他:“是也不是。”

王善悻悻的說:“正是。”

岳飛當晚就留在張用大營中,一夜安睡。第二天一早,張用親自跑到岳飛睡覺得營帳中,滿臉驚慌:“王善不見了。這個懦夫,不顧兄弟義氣。”

“他帶走了多少人?”

“沒幾個人,都是他的親兵,還有兩個小娘子。”

聽說王善沒有帶走多少人,岳飛鬆了口氣,嘆道:“只怪王善沒福分,哥哥且讓部屬反穿號衣,以爲效順。”

張用尷尬的笑道:“哪裡有什麼號衣,還不是搶到什麼穿什麼。”

岳飛讓王貴湯懷回去稟報,自己在張用大營中坐鎮。到了中午,王稟親自帶領一支精銳到來,接收了張用各部。

王稟端坐大帳當中,張用跪在面前,自縛雙手,王稟道:“由岳飛送你面聖,由官家親自赦免你,官家素來仁德,爾勿憂慮。”

“謝殿帥大恩。”

王稟留在張用營中,收編張用的部屬,張用手下真實數目有七八萬人,王稟要忙活好一陣。

岳飛奉王稟的命令,押着張用往符離去,此時,杜充、劉光世等人都已經入城面聖。

岳飛到了符離城門,湯懷在此迎他,岳飛問:“相公們有誰到了?”

“同籤樞密院事許翰已經入城了。還有咱們以前的韓老爺也進城了。”

“大韓老爺,還是小韓老爺。”大韓老爺是韓肖胄,小韓老爺是韓贗胄。韓家在金兵退走以後,慢慢的把家產搬到汴梁城,這次跟着天子南下的就是韓肖胄。

岳飛帶着張用往趙諶的住處去,趙諶所住的富商宅子已經臨時變成了行宮。岳飛到了街外,請外面巡邏的禁軍通稟。

禁軍看了看張用:“就是這個匪人,驚擾了聖駕。”“兄弟休得亂語,這是王殿帥,杜安撫點名招安的。”

軍漢恨恨的說:“想升官,殺人放火受招安,可前日守城,我死的幾個禁軍兄弟找誰去?”

岳飛以武翼大夫之尊,向一個都頭陪着笑臉,好說歹說,這都頭進去稟報了。

岳飛和張用在外面等了好一會,都頭出來說:“天子正在午睡,你們在這等着,不要走開。要是天子傳喚,耽擱不起。”

岳飛看看天,已經是下午未時,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在這六月天,也難怪少年天子貪睡。

他和湯懷張用又不敢離開,只得找個靠牆有點陰涼的地方坐着。直到晚飯時節,王貴才從宅子裡出來,對岳飛說:“官家和大人們正在用飯,哥哥且坐,吾去尋些吃食。”

王貴找來幾個饃饃,四人分着吃了,王貴又討了些水來喝。

張用道:“王貴兄弟細心,什麼都替嶽將主想到了,俺這次被官家饒了性命,也不求什麼富貴,只要在嶽將主麾下便好。”

岳飛客氣了幾句。王貴道:“過了今天再說。”

聽到這話,岳飛心中涌起一股不詳的預感,他對張用說:“待會我進去面聖,你先在外圍等待。”

張用也感覺不對了:“怎麼?”

正說話間,一小隊禁軍衝了出來,大叫:“休要走了反賊。”將岳飛張用等人團團圍住,刀槍相向。

岳飛喝道:“吾乃武翼大夫,拿吾可有聖旨。”

這是,帶隊的禁軍將領站到前面來,說道:“嶽無敵此次立下大功,皇上已有封賞,先讓開了,提轄我只拿反賊張用。”

岳飛一看,認識,此人叫楊沂中,去年神水峽之戰,還一起喝過酒。岳飛道:“莫不是弄錯了,王殿帥,杜安撫點名招安張用。”

“嶽無敵休得亂說,杜安撫面聖第一句話,就是要擒拿賊首,還說他定下妙計,讓岳飛去把禍首匡來,不費一兵一卒。”

“杜安撫……言詞有差。”岳飛好不容易控制住,沒說安撫使撒謊,他對王貴說:“快去請王殿帥來。”

王貴道:“大哥,算了,張用又不是自家兄弟。”

張用絕望的四下看了看:“嶽無敵,你的心意兄弟領了,是兄弟自己糊塗,居然相信官家。”

岳飛道:“我有康王王璽在此,他肯爲張用作保。”

“康王也在裡面,他方纔一句話都沒說。”

“楊提轄,請康王出來取玉璽。”

“嶽無敵,算了吧,康王豈可爲次等反賊饒步,你要康王如何自處。”楊沂中一揮手:“來呀,將這反賊拿下。”

岳飛雙手張開擋住:“末將冤枉,末將要面聖。”

“嶽無敵要面聖只管去,童穆童公公稱讚你智勇雙全,提議你爲英州刺史。”

岳飛道:“待吾去面聖,楊提轄,且留下張用性命。”說完,岳飛分開禁軍,直奔大門裡。

趙諶等人正坐在大堂上,岳飛在外面跪下,口稱萬歲。

趙諶道:“就是誘捕張用的岳飛,快進來相見。”

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二節 大名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二十四節 開戰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十八節 收稅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二十三節 狹路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四十節 定製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七節 馬場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六十七節 劫收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十六節 爭嫡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八十四節 援魏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九節 阻擊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二節 圍解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四十節 定製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五節 潰兵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九十八節 內訌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四十節 賽跑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十六節 林銘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九十節 保塞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五十九節 低調
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二節 大名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二十四節 開戰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十八節 收稅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二十三節 狹路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四十節 定製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七節 馬場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六十七節 劫收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十六節 爭嫡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八十四節 援魏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九節 阻擊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二節 圍解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四十節 定製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五節 潰兵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九十八節 內訌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四十節 賽跑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十六節 林銘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九十節 保塞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五十九節 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