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論戰

蜀道,又稱金牛道或是石牛道。其南起成都,過雒縣(今廣漢)、德陽、梓潼、越大小劍山,經利州(今廣元)七盤山出蜀。

相傳在戰國後期,秦國欲征服物產富饒的蜀國,卻苦於沒有入蜀之道。於是秦惠文王便採用大將司巴錯的計策,命人做了五匹石牛,在牛尾後放了幾塊黃金,詐言其夜能糞金,秦王寫信給蜀王願與蜀國友鄰,饋贈寶物石牛並獻美女給蜀王,讓蜀王開道迎接回去。誰想那蜀王開明氏素性貪慾且剛愎自用,竟會相信如此荒唐之事。於是他不聽大臣的勸阻,硬是派了五名大力士在大、小劍山、五丁峽一帶峭壁處,日夜劈山破石鑿險開路,然後入秦迎美女運石牛歸蜀。石牛自是不能糞金的,而且讓蜀王更沒有想到的是,他迎來的美女還沒有享用多久,秦國的軍隊便隨之而來了。

這便是史上五丁開山的傳說,也正是由於這個傳說,人們纔將這條道稱爲金牛道或是石牛道,也就是現今聞名中外的蜀道。

“蒙軍竟然能夠徵集到五萬人的糧草!”

成都府內,衆將聽聞汪世顯已帶領五萬人馬進駐利州,個個臉上都露出了詫異之色。因爲任誰都知道,蒙古人向來都是不事生產的,他們出戰的糧草大多都是靠劫掠敵國而來,這種以戰養戰的方式最大的弱點,便是在冬季難以組織大規模的進攻,而如今汪世顯竟然能組織一次五萬大軍的攻勢!

“汪世顯此次的人馬,爲四萬五千人的步軍,外加五千騎軍。”我環視了一眼立在兩旁的衆將,將探子所報的軍情緩緩複述了出來,說道:“其中三萬步軍爲羌軍,另一萬五千步軍和五千騎軍正是原金國的和裡軍。”

“汪世顯的糧草必然有限。”李庭芝拱手說道:“據屬下所知,只川邊十八族的兵力便有十萬,如今汪世顯卻只帶五萬人,則必定是由於糧草不足之故。不過就算是如此,能徵集五萬人馬的糧草已是大出人意料之外了。而且……”

李庭芝頓了頓,接着說道:“而且這五萬人馬應該是從十餘萬人中精選而出,想必是一支精銳之師。”

“這汪世顯卻也好生了得,不愧是金國一代名將。”徐格望了我一眼,他在金國任軍師多年,當然不會不知道汪世顯的利害,只見他皺着眉頭說道:“此人詭計多端,擅耍詐,多以奇兵制勝。他如今進駐的利州,以南百里之處便有一雄關,名曰劍門關。此關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汪世顯進駐利州之後,必然會重建此關,如此利州便可成爲其進攻西川的基地,進可攻,退可守。”

“屬下也深知此關。”李庭芝聞言對也對我抱拳說道:“屬下到過此關幾次,此關在西川素有蜀道咽喉之稱,確如徐大人所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你等不覺得奇怪嗎?”自從聽聞探子所報汪世顯進駐利州的消息之後,我心裡便隱隱有一絲躁動,總覺得其中必然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和難以預料的事。在戰爭時期有這種感覺,任誰都不會覺得是一件好事的。

“糧草的問題暫且不說。”我接着說道:“因爲汪世顯既膽敢帶五萬兵馬進駐利州,則糧草必是已徵集至足夠過冬,否則他這麼做無疑便是自尋煩惱。令鄭言奇怪的是,入冬以後假若天降大雪,大軍行於蜀道必是難上加難。且在寒冷的冬季,身着厚重的棉衣,攻城難度勢必又會成倍增加。城外又沒有多少作物可供他們劫掠、破壞,攻城可以是說毫無利益可言。汪世顯爲何又要如此大費周章地徵集糧草,在這就要入冬之際進攻西川呢?”

“屬下以爲不然。”張珏接口說道:“汪世顯新降蒙古,蒙古必會派其與宋軍交戰以表其忠心。而汪世顯手中又正有十萬羌軍和數萬金國散兵,必急欲挽袖大戰,此立功之心所以然也。”

聞言我與徐格互望了一眼,兩人心裡都明白張珏這個解釋站不住腳,因爲沒有什麼功勞和忠心,會比得過將完顏守緒解至蒙古了,汪世顯顯然沒有必要這麼做。

“事到如今,我等也只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了。”我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轉身問李庭芝道:“如令武德軍的情況如何?”

“人數較之原來雖有所下降,但素質、士氣卻在持續上升,此點大人儘可放心。”李庭芝自信滿滿地說道:“現如今武德軍的人數也有了上升的趨勢,在這最近的一月之內,便有近千人的增長,而且前來投軍的人數也有增長的趨勢,入選率也大有提高。這也許便是大人提高投軍門檻所帶來的好處了,屬下着實沒有想到提高了投軍的門檻,反而會有更多、更好的兵源。”

“這何嘗又不是李統領軍功晉升制度之功。”聞言我不由笑道:“李統領無需如此忌諱,鄭言並不是那種小雞肚腸擔心屬下會功高震主之人,更何況,鄭言不過只是個置使而已。”

“大人所言甚是,屬下慚愧。”李庭芝聞言不由略帶尷尬地說道。

“是否要將驍騎軍調至成都?”張珏忍不住開口問道,自從我將以吳欲剛爲首的驍騎軍,和以李琦爲首的族外軍分駐在嘉定與紫雲後,張珏做爲一名驍騎軍的統領,沒有在自己部隊的身邊,他始終感到有些不自在。

“不必。”我搖了搖頭說道:“汪世顯全軍不過五萬人,其組成也爲羌軍與金國散兵,就算全是精兵也未必會配合融洽,且以平常攻城二比一來看,汪世顯此次想拿下成都也是難上加難。何況嘉定與紫雲離成都不過幾日路程,驍騎軍隨時都可以增援成都,再遠些的宜賓,那王夔的五千騎兵趕至成都也只需四日。我倒想看看汪世顯能用什麼方法用這五萬混軍來攻我成都。”

第55章 南易北難第39章 釣魚城之戰(7)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26章 回城第26章 回城第27章 燕京之戰(1)第1章 一箭示警第3章 驍騎軍第37章 使者第19章 書信第25章 丁口徭役第30章 插翅而飛第9章 楚州攻略(2)第27章 糧食第18章 洛陽之戰(2)第15章 見孟珙第37章 使者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9章 楚州攻略(2)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14章 新官第25章 玩火第63章 同舟第5章 倚翠樓第7章 賈似道第17章 洛陽之戰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24章 學習第57章 成都之戰(12)第59章 謀利州第14章 只羨鴛鴦第28章 難民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55章 南易北難第2章 爭論第30章 插翅而飛第6章 戰友之歌第22章 弓箭第29章 望洋門第7章 湍灘之戰第45章 熊掌魚翅第14章 新官第11章 聯繫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14章 誤導第36章 長城第45章 勇氣第14章 計中計第72章 特使第6章 順流而下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21章 試射第39章 滑雪板第17章 洛陽之戰第9章 劫殺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35章 凱旋歸來第32章 楚州之戰(1)第38章 聖旨第59章 謀利州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41章 釣魚城之戰(9)第54章 奇襲劍門關(2)第71章 得勝歸來第28章 遇敵第20章 燕京第20章 故人第9章 國用司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21章 龍衛水師第56章 軍心第44章 紐璘軍第24章 沉浮橋之戰(2)第43章 埋伏第25章 燕京第42章 備戰第52章 滅宋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42章 訓練第31章 一字牆第22章 火攻第14章 只羨鴛鴦第41章 考覈第18章 三峰山之戰(2)第15章 見孟珙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2章 協同作戰第26章 成都首富第7章 湍灘之戰第34章 叢林追蹤(4)第3章 打草驚蛇第47章 分而制之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29章 水中之火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21章 試射第8章 定數第28章 燕京之戰(2)
第55章 南易北難第39章 釣魚城之戰(7)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26章 回城第26章 回城第27章 燕京之戰(1)第1章 一箭示警第3章 驍騎軍第37章 使者第19章 書信第25章 丁口徭役第30章 插翅而飛第9章 楚州攻略(2)第27章 糧食第18章 洛陽之戰(2)第15章 見孟珙第37章 使者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9章 楚州攻略(2)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14章 新官第25章 玩火第63章 同舟第5章 倚翠樓第7章 賈似道第17章 洛陽之戰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24章 學習第57章 成都之戰(12)第59章 謀利州第14章 只羨鴛鴦第28章 難民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55章 南易北難第2章 爭論第30章 插翅而飛第6章 戰友之歌第22章 弓箭第29章 望洋門第7章 湍灘之戰第45章 熊掌魚翅第14章 新官第11章 聯繫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14章 誤導第36章 長城第45章 勇氣第14章 計中計第72章 特使第6章 順流而下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21章 試射第39章 滑雪板第17章 洛陽之戰第9章 劫殺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35章 凱旋歸來第32章 楚州之戰(1)第38章 聖旨第59章 謀利州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41章 釣魚城之戰(9)第54章 奇襲劍門關(2)第71章 得勝歸來第28章 遇敵第20章 燕京第20章 故人第9章 國用司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21章 龍衛水師第56章 軍心第44章 紐璘軍第24章 沉浮橋之戰(2)第43章 埋伏第25章 燕京第42章 備戰第52章 滅宋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42章 訓練第31章 一字牆第22章 火攻第14章 只羨鴛鴦第41章 考覈第18章 三峰山之戰(2)第15章 見孟珙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2章 協同作戰第26章 成都首富第7章 湍灘之戰第34章 叢林追蹤(4)第3章 打草驚蛇第47章 分而制之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29章 水中之火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21章 試射第8章 定數第28章 燕京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