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

山腳清軍大營中,此時已經是一片混亂,許多城防營的士兵叫嚷着要回城,把總和千總們彈壓不住,只好向趙儉德求援。

趙儉德安撫不利,眼見得要釀起兵亂,只好尋巡撫憲德求援,走進帥帳才發現憲德正在大營中穩坐,而下首的高來寶一臉陰鬱之色。

這都是因爲憲德前來帶來的督令————命令巡撫憲德接管所有的兵力,於明日發起攻擊,督標副將高來寶全力襄助,不得有誤,後退者斬。

高來寶無奈,只好老老實實交出兵權,正準備回營休息,卻不料撞見武昌城大火,便又重新回到帥帳,與巡撫進行會商處理。

在這件事上,巡撫憲德是不打算回援的,因爲在他看來,這城內的大火無非是寧家奸細的無奈之舉,爲的就是解蛇山之圍,黔驢技窮罷了,只要到了天亮發起進攻,則一錘定音。

高來寶不顧剛剛的督令,明確表示反對,認爲應該將城防營調派一部分回去,原因很簡單,城防營戰力低下,在山下也無大用,再說也不用全部調回,只需要把憲德帶來的五百人重新派回去即可。

這一下卻是徹底惹惱了憲德,認爲是高來寶故意拿這件事來諷刺他,便堅持不派兵,二人便鬧的不可開交。

趙儉德感受到了帥帳氣氛的尷尬,只好硬着頭皮道:“稟告撫臺大人,這城防營的兵卒都開始鬧起來了,他們的家人都在這城裡......大人看是不是先派一部分人回去呢?”

這個意見嚴格來說只是趙儉德的個人私見,可在憲德聽來卻渾然不是這麼回事,他下意識的以爲趙儉德與高來寶串通好了,再加上這二人都是漢人,便覺得越發可疑。

“哼,如今正將蛇山匪徒團團圍困之際,待到明日,本官便要將這一衆亂匪徹底消滅,如何能調開人去?你怕不是中了匪徒的圍魏救趙之計吧!”憲德一臉不滿。

高來寶已經是全然聽不下去了,板着臉行禮道:“撫臺大人,末將擔心今晚山上的匪徒會趁此良機發起夜襲,先行去檢查防務了,告辭!”說完便出了營帳。

憲德心中大爲不滿,只是此時還不便發作,這心裡的氣便朝着趙儉德發去了。

“傳我命令,所有膽敢故意生亂者,殺無赦!”這一番話陰冷無比,讓趙儉德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隨着七八個人頭一字排開被懸掛在旗杆上後,整個清軍大營變得寂靜無聲,所有人都保持着沉默,可是內心的怒火卻更加強盛了幾分。

時間在一種奇怪的氛圍裡流逝着,無論是武昌城內的起火事故,還是清軍大營的酷烈彈壓,都無法讓時間在這裡停頓。

一直到天空中出現了啓明星時,寧渝纔將士兵們召集了起來,這一晚上他雖然沒有休息,可是這些士兵們卻精神無比飽滿。

“兄弟們,仗打贏了,想不想喝慶功酒!”

“想!想!想!”

“山上條件有限,咱們去城裡喝酒!”

士氣被徹底激發開來,經過了昨日的會戰,他們對清軍已經沒有任何的畏懼,這些人不過是一羣輕輕一擊就可摧垮的土雞瓦狗!

就憑他們也要阻攔自己去喝酒?沒門!

在戰爭當中,士氣往往是能夠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哪怕力量懸殊,只要善於利用士氣,同樣能夠打出驚天一戰!

寧渝沒有再多說什麼,他輕輕一揮配刀,早已經秘密運動到山腰的雷氏炮開始發出了轟鳴聲,一顆顆爆炸彈被髮射出去,在清軍營地裡造成了一片片死傷。

許成樑拔出刺刀固定在槍頭上,便帶着雛鷹營的士兵悶頭向下發起了衝鋒,鄧方高遠等人也不甘示弱,一千多人呈現出波次向着山下發起了攻擊。

山下的清軍似乎完全沒有做好相關的準備,所有的士兵在經過了一夜的嚴密守備下,早已經變得昏昏沉沉,無精打采,甚至還有哨兵一邊警戒着一邊打着瞌睡。

炮火聲的轟鳴和不斷接近的喊殺聲,直接擊垮了清軍的鬥志,大多數的清軍連一次像樣的反抗都沒有,便已經做了俘虜,甚至有些清軍士兵心中懷恨,就地倒戈,向着中軍營帳發起了攻擊。

整個清軍營地變得一片大亂,到處堆積的屍體和跪下來的俘兵成了戰場的主色調,煙火瀰漫的營帳裡,飄動着血染的戰旗,到處都是鮮血,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傷兵,唯有雪亮的刀鋒才能不被掩蓋。

巡撫憲德是直接被人給推醒的,在昨晚做完處置決定後,憲德便直接入睡了,雖然睡在了營帳當中,沒有姬妾相伴入眠,但是白天的車馬勞頓,讓憲德睡意早已涌上頭,因此睡得極爲香甜。

在被推醒的一刻,憲德有些茫然和惱怒,竟然有人不知死活去打擾自己睡覺,簡直是大罪過,一定要先殺了再說。

憲德睜開了雙眼,正準備發作時,卻發現面前的這張臉卻是高來寶,臉上帶着焦黑與灰塵,一臉的焦急之色。

“大人,快醒醒!匪軍殺過來了!”

什麼!殺過來了!

憲德有些懵,搖搖手,“他們是怎麼可能殺過來的!我軍在蛇山腳下不是還有三千多人嗎?不是已經將他們團團圍住了?”

高來寶實在是心累,也不願多說什麼,強行將憲德往外拽,一邊拽一邊指着灰濛濛的天空,惱怒道:“大人,你自己看看,哪裡還有什麼三千人?我軍敗了,一敗塗地啊!”

憲德有些發矇,他走到營帳外,看到遠方的廝殺,聽到不斷轟鳴的炮聲和排槍的轟擊聲,頓時感覺這一切都變得不真實起來。這一切,爲什麼在夢裡完全沒有聽到?

只是還不等憲德有何表態,高來寶便直接帶着親兵和家丁,將憲德送上馬,便開始往武昌城方向趕。

至於這身後的三千清軍將士,高來寶只能選擇了放棄,他在這一刻必須要保障憲德的安全,一省巡撫大員,若是死於剿匪前線,那他就是再死上一百次都不夠,至於這三千綠營兵,反而不是什麼大事。

在即將離開蛇山之際,高來寶終於不捨的回頭看了一樣那高高的蛇山,寧忠源啊寧忠源,你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七十四章 大冶
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七十四章 大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