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

“轟隆.........”

復漢軍近百門的大大小小火炮發出了怒吼聲,只見近百顆黑色的彈丸,朝着清軍的陣地飛去,而當這一幕映在清軍士卒的眼中時,他們已經看到了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畫面。

由於復漢軍此戰攜帶的大部分都是開花彈,因此爆炸聲連綿不絕響成了一片,清軍的陣地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坑,還倒伏着大量清軍的屍體,他們的臉上帶着幾分絕望和對這個世界的最後眷戀,便就此死在了這一批的炮火中。

正在觀戰的清軍將領們見到了這一幕,幾乎都吸了一口氣,這一幕對他們造成的心理上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這幾乎是用火炮將己方給直接炸死......可是這樣的話,仗還怎麼打?

管源忠等人總算是體會到了滿保他們的心酸,真不是他們就那麼無能,關鍵是在這樣的火力面前,任何常用的手段幾乎都失去了效果,畢竟面對着上百門火炮的轟擊,再多的勇氣怕是也要付諸東流。

面對逐漸接近的復漢軍方陣,清軍士卒幾乎人人面如死灰,前面有火炮火槍,後面有清軍的督戰隊,這等於是必死之局,不少人都已經嚇得尿了褲子,還有人在心裡默唸漫天神佛保佑,能夠躲過這一劫。

“放!”

隨着一名復漢軍軍官的怒吼聲,第一排的復漢軍士卒齊齊扣動了扳機,一陣清脆而響亮的槍聲隨之響起,帶着漫天的白霧,將彈丸傾瀉了出去,卻是打得前面的清軍倒下了一大片,而清軍士卒們受了刺激,也開了槍。

只是復漢軍這邊是燧發槍,而清軍那邊還是火繩槍,因此在這個射程當中,火繩槍對復漢軍造成的傷亡極其有限,與復漢軍對清軍造成的傷亡根本無法比擬,這也使得清軍的士氣更加跌落。

復漢軍這邊也不顧其他,第二排的士兵向前走了一步,他們端起手中的火槍,瞄着遠方的清軍,再一次扣動了扳機,只見清軍已經稀疏的陣列中,又冒出了無數血花,他們紛紛倒在了地上,發出絕望的哀鳴。

雙方的裝備和戰鬥水平根本就不在一條線上,因此僅僅經過了數輪排槍之後,清軍再也堅持不住,他們紛紛向着後方跑去,哪怕是八旗兵在這個時候,也沒有了絲毫戰鬥的慾望,或者說這已經不是戰鬥了,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屠殺。

作爲旁觀者的管源忠望着面前的這一切,有些發愣,特別是他看到了漫天遍野的清軍向着後方跑去,心裡卻是如同翻江倒海一般,發出了一聲悲鳴。

“皇上!奴才無能啊!”

說完這句話後,管源忠吐出一大口鮮血,將自己花白的鬍鬚都給染紅了,整個人便直挺挺向着後方倒去.......

是役,復漢軍在新會一帶,與清軍主力展開了野戰,僅僅只是耗費了一天的時間,就徹底將兩萬四千名清軍給打得狼狽鼠竄,作爲清軍最高將領的廣州將軍管源忠,與戰場上吐血身亡,而兩廣總督孔毓珣及以下大大小小上百名官吏將佐,全部都成爲了復漢軍的俘虜.......

新會一戰的結束,代表着兩廣的清軍徹底陷入了崩盤,沒有了這兩萬四千清軍,復漢軍主力第一師和禁衛師第二旅,直接東進進攻廣州。而結束了韶州之戰的第六師,也開始南下進攻廣州,可以說此時的廣州已經成爲了甕中之鱉。

九月二十一,惠州城在復漢軍的多日圍攻下,也無法在堅持下去,廣州提督李渾率領參與的三千多綠營兵選擇開門投降,他們跪在寧忠義的面前,臉上只有敬畏與謙卑。

寧忠義對於這些投降的清軍並沒有什麼好感,這些人不早不晚,選擇這個時候投降,完全就是投機取巧之輩,當然復漢軍在戰場上有政策,既然投降了自然不會再對他們動手,因此寧忠義也不管其他,將這些人編在一起,讓第三師派一個營送回到南京戰俘營。

到了這個階段,整個廣東也就只剩下廣州城還沒有被攻克,而此時駐守在廣州的清軍主要是來自廣西的綠營和廣州的城防營,由廣西提督蘇春來統率,不過這也堪稱是一大奇景,廣東本地的綠營幾乎全軍覆沒,到頭來竟然只能靠廣西的兵了。

廣西提督蘇春來在得知了新會發生的這一場大戰後,險些被氣吐血,從廣州到新會的距離根本不算遠,只要管源忠能在新會堅持最多兩天時間,廣州的援軍也就能到了,可是誰成想廣東清軍這般不堪打,兩萬四千人竟然一敗塗地,徹底崩盤了。

面對從三面包夾過來的復漢軍,蘇春來再也沒有別的選擇,因爲眼下襬明瞭再也沒有援軍,只剩下他們孤軍奮戰,於是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得選擇了投降,在蘇春來協衆投降之後,也就宣告兩廣幾乎沒有任何能夠威脅到復漢軍的勢力了,一時間兩廣諸府盡數送來了降表,表示願意歸降寧楚。

由此,寧楚規劃的這一次攻略兩廣的計劃,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卻是得到了提前完成,前前後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將清軍主力消滅一空,到十一月之前,將會全面接收兩廣的所有地盤。

..........

南京城,寧壽宮。

寧渝端坐在椅子上,跟寧忠源正在弈棋,旁邊則是站着朝廷裡的數位重臣,像首輔寧忠景、次輔崔萬採,還有左都御史李紱等人,他們認真地看着棋局上的變化,臉上不約而同都露出了幾分凝重之色。

“呼........”

寧忠源長長呼出一口氣,臉上帶着幾分喜色,“今日這棋卻是朕更勝一籌,實在是難得,今日當飲酒爲樂!”

寧渝儘管棋差一招,可是也沒有絲毫的遺憾之色,畢竟他的那點手藝用完了也就完了,每日裡忙於政事根本無暇提升棋藝,反倒是寧忠源時不時就找大學士們對弈,一身棋藝卻是越發純熟,現在的寧渝就算全力以赴,都沒辦法完全贏下來。

一旁的次輔崔萬採臉上帶着笑,“太上皇的棋藝倒是越發精湛了,怕是臣也難是太上皇的對手。”

寧忠景呵呵一笑,“你們現在都是忙於朝廷的大政,這棋藝水平差點就差點,可是這治國的水平卻不能差了,輸給朕不要緊,但是要輸給清廷,百姓們可要罵娘了!”

寧渝聽着似乎話裡有話,便將身子略略前傾,作傾聽狀態,“父皇所言,還請明示。”

“眼下我大楚武功一方面倒是不怕,兩廣之戰雖然還不清楚結果如何,可是應該也不會出現什麼岔子,朕雖然已經不理朝政,可是對於百姓們的生活還是很關注的,皇帝你身負江山社稷,大道理就不跟你講了,只是爲政一途,還是要講究個緩則圓。”

寧渝心裡默然,這其實也是老父親在給他提醒......新政實施以來,刺激到的人不少,這些人難免會說一些閒話,他們不敢跟皇帝說,便想方設法跟太上皇說,甚至一些從龍的老臣們,也開始嘀咕起來了。

打天下難,坐天下更難。

寧楚如今實行的新政開始著有成效,然而得罪士林也得罪的夠厲害,特別是圍繞明年科舉試的改動,已經有很多人表示抗議,甚至可以說,若非朝廷實施新政對於士紳過苛,怕是兩廣和雲貴川早早就附義了。

對於天下的士紳們而言,誰當皇帝那不重要,不管是姓寧還是姓愛新覺羅,他們都不關心,重要的是朝廷對士紳的政策和態度,只要朝廷做出一副善待士紳的樣子來,北面不好說,南面估計一封手書就能說得歸降。

可是這並非寧渝想要的結果,若不趁着打天下的時候,好好清掃下地方勢力,朝廷如何纔能有效控制地方?真要放到一統後再處理,怕是又是一堆陳穀子爛芝麻的事情,處理起來反而有些投鼠忌器。

寧渝心裡一下子想過很多東西,可是面上卻是笑道:“當下南北之爭,說起來也是士紳們的選擇之爭,儘管北邊也有攤丁入畝,可是畢竟沒有南邊的嚴苛,他們眼下心懷大清也實屬正常......只是,兒臣以爲,早點打掃總是好的。”

寧忠源也只是提醒一句,他既然卸下了皇帝之位,自然也不好過多指手畫腳,否則這朝廷上下人人都會有想法,因此見寧渝這般說了,也不再多言,只是微微一笑,繼續擺開了棋,準備下一局對弈。

就在此時,侍從室主任卻是從外邊走了進來,他望了一樣衆人,隨後拱手爲禮。

“皇上,太上皇,有個天大的好消息,新會一戰結束,廣西提督蘇春來歸降我軍.......如今兩廣已經盡歸大楚所有。”

“果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寧渝丟下了手中的棋子,笑道:“看來兩廣的戰事,要比咱們想象的還要順利幾分.......由此大功,不得不賞。封樞密使常山王寧忠義爲齊王,第一師師長寧鐵山封安陸侯,第三師師長程銘爲宜都侯,第六師師長錢英爲長陽侯,而此戰關鍵之禁衛師第二旅旅長郭定安,晉升爲第十二師師長,封新會侯。”

“是。”

衆臣聽了寧渝這一番話,心裡對於郭定安這個人也就多了幾分關注,其他人的封賞其實都沒有什麼問題,寧忠義自然不用多說,這一次主導了兩廣之戰,又是太上皇的兄弟,憑藉功勞拿個一字王也不過分,至於三個師長封的都是湖廣諸縣,因此都很正常,可唯獨是郭定安封了個新會侯,可見皇帝對他此戰堅守新會是多麼滿意了。

當然,隨着寧楚的勳爵相關條例出爐後,所有人都明白作爲大楚的勳爵,雖然地位上很高,但是並不涉及土地方面的賞賜,原來的所有賜土都改成了以年金的方式發放,因此無論他們封到了哪裡,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不過有個信息倒是引起了首輔寧忠景的注意,那就是郭定安從禁衛師第二旅旅長升爲第十二師的師長,倒是讓人感覺有些莫名奇妙,難不成又要擴軍了?這個得好好問問。

“陛下,這第十二師........”

寧渝哈哈大笑,掃視了衆人一眼,“兩廣之戰既然打得這麼幹淨利落,咱們也不能辜負了前線士卒給咱們創造的大好機會,朕決意在南京擴編五個師,分別爲第十一師到第十五師,將會從各師當中抽調一部分骨幹填充,以新募之兵爲根基,將來的目標便是進川。”

寧忠景臉色有些變了,他焦急道:“皇上,眼下若是新募五個師,一應的花費怕是不夠.......除非等到明年夏稅之後,否則朝廷一時半會難以籌集軍資,還請皇上明鑑。”

“朕當然知道現在朝廷的錢糧不夠,所以這些錢咱們得想其他的方式來籌措。”

“其他的方式?”

這一下子卻是將所有人都給搞懵了,朝廷沒錢還能有什麼方式?就算是皇帝自己出錢,又哪裡有這麼多,若是新建立這五個師,光是前期的安家費再加上一應的裝備武器,都需要至少兩百萬兩,更不用說後續的軍餉支出了。

寧渝笑道:“朝廷沒錢,不代表百姓沒錢,咱們完全可以通過發行戰爭國債的方式,跟百姓借錢。好比這一次擴建五個師,前期需要三百萬兩,後面進軍雲貴川又需要四百萬到五百萬兩,咱們就可以發行八百萬兩的戰爭國債。”

“戰爭國債?跟百姓借錢?”

寧渝拋出的這個想法再一次將衆人砸得是暈暈乎乎,這個東西以前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難不成是皇帝新想出來盤剝百姓的招數?

一直在旁邊聽着的太上皇寧忠源再也忍不住了,他皺了皺眉頭,低聲問道:“皇帝,朝廷哪有跟百姓借錢的道理?這分明是盤剝百姓,咱們大楚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名聲,可不能就這麼毀掉了!”

其他人也都是紛紛點頭贊同,在他們看來這皇帝的想法有時候也太超前了,朝廷要錢完全可以等稅收,像這般直接要錢,吃相也太難看了,便紛紛上前勸諫。

寧渝有些哭笑不得,他當然知道在這個時代提出國債,會讓他們產生誤解,只得耐心解釋道:“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亡。兒臣當然明白,咱們對於百姓要有信用,纔是維持我大楚的根基,可是兒臣所言的國債,本身就是加強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啊,而且如果運用的好,能夠真正將大夥綁在咱們大楚的這條船上!”

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
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