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一輪滿月,淡淡的月光下,
張海全身都在發抖,
生起火來吧,朋友
讓烈火驅除嚴寒。
(張海小傳:商州人士,義軍領袖之一,郭邈山的義子,原是一個山民,先在地主家裡幫傭,過着苦難的生活,少年時代進山採蘑菇,差點被野狗咬死,幸虧遇到了馬賊郭邈山,救了他一命。
少年張海在山寨中養傷期間認識了一位叫三妹的豆蔻年華少女,這個女孩便是郭邈山的掌上明珠,名喚郭小妹,因排行老三,又叫三妹。自從結識了三妹,張海忽然覺得喜歡上了她,儘管還懵懵懂懂的,不知何爲愛慕,但是山寨中的生活每一天都有驚喜發生,三妹跟他幾乎是形影不離,儘管他只是三妹的小跟班,一個打雜的小弟,可是,一來二去的張海就不想走了,他要留下來,於是順理成章地落了草,成了山寨中最年輕的馬賊。
那時候,郭邈山並沒傳授他什麼武藝,也沒太在意他,像張海這樣的苦孩子山寨中多了去,他一個堂堂的馬賊首領,要考慮的大事非常多,助人爲樂只是心情好的時候纔會偶爾爲之,哪會真正留心一個沒用的小毛孩,那天要不是得勝歸來搶了好多東西,金銀珠寶閃閃發光,郭邈山心情非常愉快,估計也不會救張海一命,這前後都是有因果的。
再說張海,看着不起眼,倒黴的小孩一個,簡直是一塊學武的奇才,天天混在馬賊堆裡,耳濡目染,漸漸的就喜歡上了武藝,沒事的時候,便會跟那些馬賊叔叔伯伯們學一兩招他們的絕藝,比如:跟藍大叔學習飛刀,熊大哥學習徒手打架,大嘴伯伯學習採藥,同鬍子哥學習槍術,雞叔學習弓箭,等等。
十年下來,張海終於長大成人了,學得一身好本領,一躍而起成爲山寨中數一數二的高手,對郭邈山的忠誠更是不用說,數次帶隊下山沒有一次是空手而歸的,搶來的錢糧堆滿了整個穀倉,這讓郭邈山欣喜若狂,一夜間,萌發了收張海爲義子的念頭。)
……
半天前,
也就是,12月9日上午,宋軍開始圍攻順陽,前鋒抵達了南城外。
佈陣完畢,準備進行試探性攻擊。
再說,順陽城南是一片環形地帶,四周都是樹林,進出唯有南邊的一個缺口,宋軍正是從哪個缺口衝進來的。
郭邈山計劃一舉成擒這夥宋軍,滅了官軍的威風,故此派出了兩支人馬,張海和彈子和尚。
張海率軍自順陽西門而出,彈子和尚率軍走東門,各領五千左右人馬。
講到這,還要提一下順陽城。
順陽城,本漢析縣之順陽鄉,哀帝封孔光爲博山侯國,後漢更名順陽,南齊避諱改曰從陽,西魏析置鄭縣,尋改爲清鄉,北周又並順陽入清鄉,隋又改爲順陽,唐省縣爲順陽鎮,宋復箕爲縣。
三國時古戰場,後併入魏國,地理位置重要,位於淅水河畔。
淅水河有兩個源頭,一個是陝西路的虢州女妖洞,另一個是商州上洛的金燈谷。
全長56裡,落差很大,途經108個險灘,正好跟梁山好漢一樣多。
河水清澈,石怪魚奇,兩岸覆蓋着大片原始森林,珍奇鳥獸時常出沒其間。
順陽城僅有東西兩門,雖說只是一座縣城,城池卻很高大,比江南的一些州府還要壯觀,因爲是京畿路西部的重要屏障,北拒西夏,南擋吐蕃,真宗時便下令將這一帶的城池高壘深壁。
但,矛盾的是又擔心在這爲官者造反,故此沒派什麼重兵把守,這纔給了郭邈山的大軍有機可乘。
接下來,言歸正傳。
宋軍前鋒準備攻擊順陽,郭邈山計劃讓彈子和尚出城迎敵,這古時候上陣打仗不是紙上談兵,更不是幫派爭地盤,別看宋軍只有一千多人馬,郭邈山也沒敢輕敵,他讓彈子和尚打前鋒,張海負責包抄。
張鸞、卜吉去劫營,任遷留守中軍聽命,一步一步其實都在爲自己打算,保存實力。
果然不出所料,彈子和尚的人馬才一衝出東門就遭到了宋軍大隊的攢射,殺傷了不少人馬,別看後來宋軍被殺得哭爹喊娘死傷大半。
郭邈山站在城頭上看得可是清楚呢,這火槍集中在一起使用簡直是夢魘,如若反過來想一想,宋軍出兵一萬人或者同樣的兵力,彈子和尚還能否衝到近前展開廝殺,都是未知之數。
就在郭邈山暗自權衡着得失之際,彈子和尚已經在老魚湖上陷入了宋軍的包圍之中,岌岌可危。
王寶就在魚山腳下,眼看着不少教中弟兄慘死在槍林彈雨中,氣得肺都要炸了,心說好不容易纔撒下的種子就這樣付之東流,彈子和尚啊,彈子和尚,你糊塗啊,我大哥看錯你了,你死有餘辜,老子纔不救你。
說罷,帶着十來個親信隱入林中消失了蹤影。
老魚湖大戰的同時,道士張鸞、苗人卜吉也帶着三千多人馬摸到了順陽南十五里外的森林邊上,此處有名柳林。
柳林外的大片雪地夏天時草長鶯飛,故此得名黃草坪,如今十冬臘月,寒風吹起,白茫茫一片,唯有一座高大的營寨矗立在冰天雪地之中,仔細一看,還能發現門口有守門的軍兵,頂盔冠甲,荷槍實彈,城頭上飄揚着宋軍的軍旗,來回還有人在巡邏。
四下裡鴉雀無聲,不見一個人影。
只有幾座茅屋孤零零地守在周圍,像是乞丐一般,襯托着那座軍營的華美。
此時,柳林中佈滿了人,同樣穿着宋軍的鎧甲,看樣子很威風,不同的是,他們的手臂上都繫着紅絲帶,或者紅布條。
道士張鸞穿着一身黑漆鎧甲,帽兜上繫着紅色的飄帶,很漂亮。
苗人卜吉穿的則是一身熟銅鎧,褐色的連身的牛皮戰裙,手裡握着雙槍,寒光一閃,攝人心魄。
“準備好了嗎?”張鸞問。
“好了”卜吉回答。
“那上路吧,你打頭陣”張鸞做了個請的動作。
“膽小鬼”卜吉搖了搖頭,一步走出樹林。
一刻鐘後,
卜吉帶着五百人在柳林後的雪地中列隊完畢,上路後直奔黃草坪中的宋軍營寨,張鸞的帶着剩下的兩千多人馬,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