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

這幾日,鍾繇與諸士紳宴會不斷,今天你請我,明天我請你。觥籌交錯,言笑晏晏,何其樂哉。那些士紳見鍾繇果然依言既往不咎,對他們也禮遇甚隆,心中亦是大樂,穎川名士又如何,還不是要向吾等低頭,想到此處諸人又不禁有些得意洋洋起來。

這日,鍾繇又邀了一干人等來府中赴宴,諸人持杯,觀賞舞樂,論道清談,好不快哉。忽然,府門外咚咚鼓聲傳來,鍾繇喚過人來,道:“且去看是誰掃吾興來。”

須臾,那親兵便來報:“有民於府外擊鼓鳴冤,驅之不去,言刺史不管,便欲往南至青州尋大將軍去也。”

鍾繇勃然大怒,把杯一摔,便喝道:“左右與我拖了進來,吾便欲看是誰膽大包天,竟敢威脅於吾?”

不一會,武士便帶了數人到了堂下,爲首一個,卻是個儒生打扮,他見了席中諸人,嘴角卻是牽起一絲譏笑起來。

鍾繇見那儒生身姿挺拔,傲立於諸人之間,毫不怯場,便問道:“堂下何人,擊鼓何事?”

那儒生向鍾繇躬身一揖,朗聲道:“渤海士子李彥博見過鍾刺史。小生有冤屈在身,無處伸張,只好來此擊鼓矣。聞鍾刺史穎川名士,博覽羣經,明律通法,今大駕前來渤海,百姓之幸,小生之幸也。”

鍾繇擺了擺手,道:“好了,閒話休要多說,你有何冤屈,且與本官說來。若果爲真,本官定爲你作主。”

衆士紳見了這李彥博,不禁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這年輕士子也着實是膽大,唯恐鍾繇不見他,竟然口出狂言說要去青州告狀,這不是給鍾繇找不痛快麼?

李彥博便道:“小生乃是本縣人氏,自幼隨父至關中游學,因逢黃巾之亂,遂客居於外地至今。此番還家,誰曾想卻已物是人非矣。”

說着李彥博眼眶便開始發紅:“家父與吾多年在外,家中田產皆託之於吾叔父打理,家父年前偶感風寒,不幸離世,吾此番扶柩歸家,卻發現家宅田地皆被人佔去,吾叔父亦遭那惡人取了性命,只餘吾叔父家中幾個婦孺,每日艱難度日,若吾回來得再晚一些,只怕吾嬸母與吾幼弟便要出門乞討了。若不是要照顧吾叔父家小,若不是聞刺史來此,吾便要手提三尺刃,與那惡人同歸於盡去也。不知此事,刺史管也不管?”

鍾繇聽了,拍案而起,怒道:“天子治下,竟然也有如此暴行?”

忽而又沉吟道:“此事也不能全聽你一面之辭,你可有確鑿證據,欲告之人是誰?”

李彥博便自懷裡掏出一物,高舉於頭頂,道:“稟告刺史,吾手中便是吾家中祖傳之地契,還請刺史明察之。”

而後又道:“吾欲告之人,便是南皮鄭循,吾身後之人,便是苦主證人。”

話音方落,只見席間原本還在看熱鬧的一個微胖士紳,忽的一聲便站了起來,戟指那李彥博大罵道:“小兒休得胡言,吾向來樂善好施,又豈是那侵佔有主人家田地之輩!”

罵完之後,又面向刺史一禮,道:“定是這書生胡言構陷於我,刺史莫要信了去。”

鍾繇面沉如水,聲音冷漠,道:“是真是假,吾一查便之。”然後把手一揮,一個校尉自身後閃了出來,鍾繇對他吩咐幾句,那校尉應諾便出了門,不一會,府外便傳來一陣馬蹄聲。

堂中此時已經是鴉雀無聲,士紳們坐立不安,那李彥博卻是仍立在堂中,鍾繇命人看坐,他便道:“吾心如死灰,恨不能手提三尺刃而斬仇寇頭,又豈能與仇寇同席乎。”

那鄭循面沉如水,家中諸事,都是他縱容默許,然後二弟去具體執行,對於有沒有李彥博這一回事,他不知道。但他知道,類似於李彥博之類的事,或許約莫還是有的。鄭循心中暗自惱怒二弟辦事不牢靠,怎麼就沒有斬草除根殺個徹底乾淨。他心中轉着念頭,想着等下如何收場,實在不行,家中推出幾個替罪羊,然後再賠償眼前這窮酸些田地宅院也便是了。卻不好讓刺史作難。

那校尉聽了鍾繇的吩咐,便兵分兩路,一路去了李彥博曾經所居之地尋訪,一路卻直接到了鄭府,下馬之後,校尉便上前拍門,鄭府管事把門打開,見府外有一隊甲士,心中驚駭,便問道:“這位將軍因何而來?”

校尉緩聲道:“你休要驚謊,你家主上在吾家刺史府中赴宴,卻被個書生闖了進去,狀告你家主上。是以刺史派了我來,問詢一二。”

管事見來人不是惡客,便把門一開,把校尉等諸人給放了進來。諸將士一道涌入之後,那校尉把手一擺,身後諸將士便列了個陣,先是把府中諸護院家僕給綁了,然後校尉把刀抽了出來,擒小雞似的一把拎過管事,喝道:“府中賬簿何在?速速道來,否則休怪某家刀下無情。”

那管事唬得魂飛魄散,話都說不完整,只是把手指向後院。恰好今日府中鄭循之弟亦不在府中,校尉到了後院,按着管事的指點,闖入書房,不一會,便抱着幾本賬簿出來了。校尉哈哈一笑,又令諸將士圍了鄭府,自己卻是打馬疾往鍾繇那裡去了。

鄭府管事望着遠去的那道背影,一跤跌倒在地上,心中滿是悔恨,若是早作防備不讓那人進府,須不得如此。

蹄聲得得,似踏在諸人心上,校尉回來,直入堂前,舉着雙手把賬簿遞給了鍾繇,鍾繇一看,怒氣沖天,他把那賬簿向鄭循處一甩,喝道:“且看汝做的好事!”

鄭循在那校尉掏出賬簿之時,心中便大叫一聲苦也,待得鍾繇發怒,他卻是癱如軟泥了,手足無力,心中冰涼,鄭家完了。

鍾繇面寒如冰,對諸人道:“鄭循殺人奪產,何止李彥博一家?如此兇頑之徒,實屬罕見,依律當斬,所侵田產當歸還苦主。諸位有何意見?”

刺史發了威,鄭循又被人告了,證據確鑿,衆人哪裡有什麼意見,只是感嘆鄭循命不好。李彥博也熱淚盈眶,大呼刺史明如青天。

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八百二十四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七百六十一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七百十六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
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八百二十四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七百六十一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七百十六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