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

很多事情,還沒有開始,結局就已經註定。就好比湘水畔的這場戰爭,曹洪以有心算無心,又加之人多勢衆。措不及防的吳軍甫一交戰,就被曹軍給打懵了。

濮陽逸是個好政務官,但絕對不是一個好的軍隊指揮官。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可能連一個軍司馬都不如。

很快,在曹洪的帶領衝鋒下,吳軍的陣形便已經潰亂得不成形了。而濮陽逸已經徹底失去了對軍隊的有效控制。吳軍在被分割開來的狀態下,各自在自己的上級帶領下,進行了對曹軍的反擊。雖然這反擊顯得如此的無力。

在吳軍中伏之後,濮陽逸已經反應過來,所謂的羅縣、益陽諸事,只怕就是曹軍在弄鬼了。在偷襲了羅縣、益陽之後,曹軍還不滿足,又處心積慮的來騙長沙,結果還真讓他們成功了,自己就真的傻乎乎的中了計,帶着兵馬一頭撞進了曹軍的埋伏圈。

濮陽逸在武陵,被于禁打得抱頭鼠竄,以至於丟了武陵郡。現在逃竄到了長沙,黃蓋不嫌棄他是喪師失土的敗軍之將,留他在長沙。甚至在自己帶兵北上之時,更是將長沙乃至於荊南的軍政諸事悉數委託於他。現在好了,中了曹軍的計,就算逃了出去,又有何面目見黃蓋,見苦勸自己的長沙都尉?

濮陽逸又羞又愧,悲憤交加之下,大呼道:“無面目見公覆,今死可也!”於是便促馬提刀,來戰曹軍。身後吳軍見了,皆相隨而來,號哭道:“願隨使君赴死!”

濮陽逸率部左衝右突,期間便縱有機會突圍,亦是視而不見,最後,率八百死士,戰死於軍陣之中。其餘吳軍,不是被殺,就是被迫降,只有少量殘部,逃出了這血腥之地。

曹洪騎馬趕到濮陽逸身邊時,正有十數個曹軍爲了爭功而起了爭執。誰都覺得這個大官是自己殺死的,於是開始哄搶濮陽逸的屍首。這會已經開始紅眼了,要是曹洪不來,只怕就要撥刀子互捅了。

首級爲什麼叫首級?那是商鞅變法搞出來的,砍一個人頭,就給你拜爵一級。於是秦人就瘋了,人人好戰。因爲有了人頭,意味着你就有了田地、宅院。人頭越多,田地越多。在古代,田地直接等於財富。而人頭,也自然意味着財富。

現在雖然離先秦過去了好幾百年,但在軍隊中,首級依然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個太守的首級,那就更值錢了。

曹洪跑了來,見自己的麾下在爭搶濮陽逸首級,心中不由惱怒,微一示意,身後親兵就上前,舉起手中馬鞭刷刷的亂抽。

沒防備的兵痞們疼痛加身,這才反應過來,看也沒看就要破口大罵,忽然眼睛餘光瞥到了面無表情的曹洪,頓時腦袋上就如一盆冰水潑下,清醒了過來。完了,搞不好要掉腦袋。於是便紛紛住手,拜伏於地。

曹洪見狀,心中怒氣稍退,又想着剛獲得一場大勝,還未慶祝就斬浴血奮戰的軍吏,難免會令人心寒。不過這種搶功行徑,也必須得嚴懲,不然遲早釀成大禍。於是便黑着一張臉,道:“左右,把這些個混帳叉下去,各打三十軍棍!”

聽到曹洪的命令,左右的親兵們便一擁而上,把剛纔差點大打出手的兵卒給押了下去。這些兵卒也老老實實,毫不反抗,反倒是心中還鬆了一口氣,三十軍棍打下來,少不得是屁股開花,皮開肉綻,但比起掉腦袋來,卻是划算多了。

處理了搶功的兵卒,曹洪又行至濮陽逸的屍首跟前,看着濮陽逸死不瞑目的眼睛,曹洪心中也是頗多感慨。一郡太守,二千石高官,就這樣死在他的跟前,屍首上傷痕累累,血跡斑斑。

曹洪嘆了一口氣,沙場征戰,死亡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也不知道以後自己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會是誰給自己收殮屍體?

曹洪開口吩咐道:“好生安葬了吧。”高官,得有高官的體面,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所以曹洪並沒有將濮陽逸斬首。他也不需要濮陽逸的屍首來增加自己的聲望了

旁邊跟隨在側的副將卻是勸道:“將軍,按照你與曼成將軍的商議,接下來該向長沙出兵了。濮陽逸既然已死,莫如將其屍首送還長沙。一來以顯將軍仁義,可收長沙吏民之心。二來,也可震懾長沙兵馬,墮其士氣,亂其軍心。”

曹洪聽了,就看了這副將一眼,訝道:“不錯!”自己的這個副將,跟着自己多年了,向來是寡言少語,勇猛有餘,智謀有失。想不到今天這一番話,卻是說得頭頭是道,莫非是開竅了。

曹洪除了有點貪財,性格其實也挺好。他也知道自己的缺點,曹操和曹仁也沒少提點他。所以只要是好的意見,他都能聽得進去。包括之前李典的各種策略,他都全盤接受。現在副將出謀,他覺得可行,於是他就按照這個說法去做了。

當曹軍兵臨城下,當濮陽逸的屍首被送還時。長沙城中,就真的是亂成一團了。其實,曹軍來了的消息,長沙都尉已經知道了。

當日曹、吳兩軍大戰,戰鬥結束後,一些漏網之魚,逃脫了曹軍的追殺之後,就一路往長沙奔來,找到長沙都尉,向其報告軍情。

在聽到大軍中伏,太守失陷的消息後,長沙都尉就知道,這下,虎狼來了。現在長沙空虛,兵微將寡,得儘快想辦法獲取增援。

於是長沙都尉一邊命人封鎖消息,一邊派了三路人馬,一路往江北尋黃蓋,兩路南下去零陵、桂陽二郡,搬救兵去了。這邊安排妥當之後,他又命人在城內城外,準備城防物資,隨時準備與曹軍決一死戰。

曹軍來了,意料之中。曹軍還送還了濮陽逸的屍首,意料之外。不得不說,曹洪副將的這個提議,還是很不錯的。最起碼,他想要達到的效果,都達到了。

長沙的吏民百姓,覺得兩家雖然在打仗,但這曹軍也還是挺仗義的,完全沒有像吳軍所說的那麼暴虐。不然能送還濮陽使君的遺體?

這些年,長沙的主人一個接一個的換,先是張羨,後是劉表,然後又是揚州孫氏,現在,曹軍又來了。長沙城的百姓們,早就麻木了。管你是誰,反正不要過分欺負他們這些小民就行了。現在看來,曹軍的表現似乎還不錯?

那麼,在這個強者爲尊的時代,曹軍真打進來了,換一個主人,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七百十八章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七百十一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
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七百十八章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七百十一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