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京兆尹鐵官有二,一個在東邊的鄭縣,一個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產鐵的藍田縣作爲京畿最大的鐵工坊,基本承擔了皇室用鐵需求,而這趟藍田鐵官之行,讓任弘全面認識了大漢的冶鐵技術。

技藝分工已十分發達,發達到了他這外行人都很難置喙的程度,選礦、配料、入爐、熔鐵、出鐵、鑄造鍛打等工序分得很細,非說是所謂流水線也沒問題。

而高爐冶鐵已在關中和關東的河南郡、南陽郡、趙地十分普及。

煉爐是黃土夯打而成,再加上耐火的磚,築成兩人高的橢圓形,居然還用上了煤炭,但只是作爲助燃劑,主料還是木炭。

最讓任弘眼花繚亂的,是鐵官刻意炫的“疊鑄技藝”,一次能鑄上百個馬車上的鐵鑄件,簡直是套娃。範與範之間的分澆口只有幾毫米。畢竟經過商周春秋一千多年青銅鑄造的錘鍊,讓鑄鐵技術也能站在巨人肩膀上,遙遙領先世界。

鍛造也不虛,任弘看到來自陳留郡的郭姓鐵匠展示的“百鍊法”,郭鐵匠手持大錘,將呈海綿狀的塊煉熟鐵反覆鍛打,燒燒打打、打打燒燒,去除雜質,重複很多次甚至上百次。等冷卻後,它的色澤清明,磨光後就呈現出黯淡的青黑色,與一般的鐵迥然不同。

這時候不能稱之爲鐵了,而是“鋼”。

古人云,鍊鋼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漢軍士卒的刀都以煉得越多越好,廿煉卅煉是屯長、隊率所帶,到任弘這個級別,就要配置百鍊刀。

但百鍊鋼極貴,一般只用於刀刃的製作,刀身只捨得用熟鐵。

不過,另一位孔姓匠人向任弘介紹了一種來自趙地,能一次製造“廿煉卅煉”品質的辦法,那便是炒鋼。出產了生鐵後,放入高爐繼續加熱至融化爲鐵液,再鼓入鐵礦石粉,如此可以得到類似百鍊鋼的成品。

不過這種法子,必須年長經驗豐富的匠人才能掌握,火候太重要的,一旦超過了火,就直接炒成了普通熟鐵。

最後爲哪種法子更爲優秀,兩位匠人吵了起來,負責鍛造的郭鐵匠說什麼:“所謂炒鋼者,此乃僞鋼耳。凡鐵有鋼者,如面中有筋,鍛百餘火,一煆一輕,至煅成斤兩不減,方爲純鋼也!”

鍛造百鍊鋼的質量沒得說,但就是太費時費力了,現在大漢要爲戰爭做準備,需要大量的優質鋼鐵來製作步騎必備的環首刀等武器,質高、量產?任弘全都要!

鐵官工匠雖然是有幾十年工齡的老工匠了,但他們只會按照經驗來摸索,任弘卻對鋼鐵冶煉的原理略知一二。

其實任弘用他可笑的化學知識想想就明白了:對質地柔軟的熟鐵進行反覆鍛打是要摻入碳。

而將堅硬較脆的生鐵繼續放入爐中高溫冶煉是要去除碳。

兩個相反的方向,但最終目的相同:都是爲了能得到“鐵中精華”的鋼,達到中間最完美的狀態。

於是任司農開始了指導意見,挺着肚子,開始不斷比劃手勢,一副很懂行的樣子:“若能以生鐵夾熟鐵,泥封煉之,是否也能煉出鋼來呢?”

這就是歷史上的“灌鋼法”了,也可以叫低溫鍊鋼法,原理很簡單——說出來當然簡單,難的是實踐,那就不必任弘操心了,他現在就算說要試試將水變成油,石頭變成鐵,也有大把人捧臭腳說“君侯妙想,大可一試!”

兩個老鐵匠聞言一愣,看了對方一眼,雖然一般的大司農來胡說幾句他們也不會當真,但大司馬衛將軍名聲在外,二人都希望西安侯能佩戴自己製作,刻了工名的刀劍,遂朝任弘一作揖,一邊繼續吵着嘴,一邊忙着嘗試去了。

而任弘有感於大漢能工巧匠雖多,但大多數人,都如同發明了灞橋紙、高爐、百鍊鋼的匠人一樣,湮沒在歷史中寂寂無名,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官營工坊裡大多數人更處於混吃等死的狀態,遂宣佈了一項他向天子請求後獲准的新政策。

“大漢察舉之制,除卻賢良文學外,尚有力田之屬,凡有善農事者舉爲力田,每鄉一人。然《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工者,國之柱石也,能工巧匠亦不可少,故於官營鹽鐵織室之中,加’工師‘之名舉,每年每郡舉薦一人,號曰‘高工’,秩祿與二百石同!”

是有點僧多粥少,但沒關係,還分了級,縣上有“中工”,秩祿百石,鄉上有“初工”,秩祿等同於斗食吏,三級工程師由大司農上計時派人考覈,寧缺毋濫。只有那些出突出發明貢獻的人,才能混上高級工程師的名號——比如任弘自己。

任弘希望這一舉措,能鼓勵更多隸屬於官府的巧匠發揮才智。

而等他回到長安時,去年就奉命巡視各郡鐵官的均輸官黃霸回來了,黃霸的經歷,讓任弘意識到,相比起已站在世界前列的技術,鐵官的制度問題似乎更大些。

……

早在十年前,在河東均輸官任上時,黃霸就以明察秋毫而聞名,他善於調用下屬,百姓之事,無論鉅細,都派人詳加調查並妥善處置,就連平民的家常瑣事,他也考慮得周到得體。而在樓蘭道時,遇上老吏死去,死者籍貫在哪,在西域可有故舊,哪個鄉的大樹可以砍伐作爲棺木,哪個驛館飼養的豬可以用來祭祀等,黃霸都一清二楚,讓人稱奇。不知內情的人都稱他有神明相助,小吏根本不敢欺瞞。

所以做了天下均輸之官,各地鐵官的優劣底細,也逃不出黃霸的眼睛,一回來,就讓人將他給任弘捎帶的“特產”扛到了院子裡。

“大司農,這便是天下四十八鐵官所產鐵器,下吏派人於市坊、武庫購買獲取,每個鐵官都帶回刀二、甲一、鐮四把。”

如何知道都是誰製作的呢?拎起來看一下銘文就行了,大漢實行的,是和秦朝一樣的“物勒工名”制度,產地和所鑄工匠名字都要刻上去。

否則就是三無產品。

任弘拎起一把看上去質量一般的環首刀,確實能看到上面刻着“東一”。

“河東第一鐵官,在皮氏縣。”一旁的耿壽昌記性好,立刻就報出了產地。

與之相似,“東二”則是河東第二鐵官,在平陽,“扶一”是右扶風的雍鐵官,只要質量有問題,誰都跑不了!

可鐵官聰明着呢,也會看人下碟,交給軍隊和給百姓的東西質量全然不同,任弘一試後,發現兵器甲冑裡的次品不算多,基本都合格。

但農具就一言難盡了,是真的很多,任弘手裡的“東一”鐮刀,真是鈍得可怕,不是沒磨,他懷疑開刃這個環節都隨便應付,居然連簡牘上的繩子都割不斷。

任弘不由搖頭:“我曾聽聞,孔僅、東郭咸陽主持大司農時,鐵官產的鐮刀質地低劣,連麥稈都割不斷,還以爲是賢良文學誇大之言,不想竟是真事。”

漢高祖後,冶鐵、採礦、煮鹽等山澤之源下放給私人經營,聽民自由開採,直到文帝即位後,仍是“縱民鑄錢、冶鐵、煮鹽”,使得天下出了許多大工商業主,諸如蜀郡的卓氏、南陽孔氏,都以冶鐵爲富,錢至鉅萬,富可敵國,這市場不要太自由。

至漢武帝時,爲了籌集徵匈奴的軍費,以爲富商大賈們爲富不仁,冶鑄鬻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公家之急,使得黎民重困,於是便開始徵重稅,又改鹽鐵爲官營。

不過任命的人,依然是大工商主,便是,孔僅、東郭咸陽、桑弘羊三人。孔僅是南陽冶鐵大族孔家的人,東郭咸陽是齊地鹽商,桑弘羊乃洛陽商賈之子,擅長心計,漢武讓他們做自己的財政大臣,掌控國家的經濟命脈,想必是認爲這三個人是最好的黃金搭檔,一定不負重託。

然而事實有點讓漢武帝大失所望,鹽官鐵官雖在全國建立,但才幾年下來,就已經腐敗得不成樣子,官吏多利用職權營私舞弊,生產出來的鐵具不僅是價格高,而且質量低劣,然後孔僅、東郭咸陽就被罷免,只剩下桑弘羊繼續協助漢武搞改革,國庫確實是是充實了,但關東卻對此怨言極大。

鹽鐵之會時,魏相等賢良文學就對桑弘羊開炮,將鹽鐵製度貶低得一文不值,諸如爲了完成規定的任務,官營鐵器只注重產量,不管實用價值,所產鐵器多爲應用很少的大鐵犁,根本不適合小農使用。且從中舞弊嚴重,質量低下,還不準挑選,即便當天拿去就就壞了,也概不退還,結果逼得一些農民用不起鐵器,只能恢復古時候木耕手耨的生活。

任弘生活在河西感觸還不算深,後來行走關東,發現當年賢良文學抨擊的問題確實存在,政府包辦使得機構臃腫,效率低下是真實存在的。

但站在國家角度,官營鹽鐵業的大規模生產要優於私營鹽鐵業的小規模經營,作爲戰略資源,鹽鐵是必須牢牢控制在官府手中的,若是像賢良文學希望的那樣,全面放開還給所謂的“民”,最終結果恐怕不會比現在更好。

國家和資本,你更相信誰?

但看着手裡鈍得割不動麥稈的鐮刀,又聽黃霸訴說了各地鐵官都有類似弊病,關東百姓確實苦其久矣的時候,任弘也明白,桑弘羊確立的鹽鐵製度,已經陷入“吃大鍋飯”的困境裡,必須稍稍做出改革了。

任弘記得,前世有一段歷史,也曾面對這個難題,至於解決辦法……

別問,問就是市場經濟!

……

到了次日,劉詢正在建章宮裡看膠東相王成奏疏,先前,膠東吸納了前幾年琅琊大地震的流民八萬餘口,一時間膠東地界擁擠,盜賊頻發。

他正在考慮西安侯曾言的使民乘船渡海,安置在遼東、樂浪之事,任弘卻來拜見。

任弘奉上奏疏,講述了大漢鐵官之弊病,作揖言:“陛下,鹽鐵之議後,故大將軍只罷去郡國酒榷及關內鐵官,其餘維持不變。然實際上,關中鐵官仍在,今宜順應天下民意,繼續稍加罷除。”

霍光就因爲騙了賢良文學被他們痛恨,如今皇帝若將這件事做完,肯定會得到輿論贊譽。

但劉詢卻是驚訝,一般人都是拼命往自己管的職務上攬權,西安侯卻反其道而行之,居然主動罷黜一些鐵官。

任弘自有打算:“臣以爲,關中每郡保留一處鐵官即可,至於關東各郡,則可將去年上計及均輸官巡查時,以爲最差的一處鐵官罷黜!”

“所罷鐵官鐵山,陛下可從廷尉相、諫大夫望之之議,交由關東富民經營,如此或能少解鐵官怠政之弊。”

這當然不是什麼“不與民爭利”“還富於民”。

而是任弘對症下藥,以爲,早就是一潭死水的鐵官制度,需要引入一羣鮎魚,讓他們攪動這池塘,讓混吃等死的鐵工坊不得不與之競爭,稍微活絡下經脈。

但盡信賢良文學之言,是把國家命脈拱手相送,鹽鐵官營的基本制度,也必須保持。

和生鐵、熟鐵兩種鍊鋼方法一個道理,走極端不好,過猶不及,“中庸”是最完美的狀態: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任弘的提議,用一句後世的話總結就是,兩個毫不動搖……

“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鹽鐵官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民營鐵坊發展,保證兩種鐵工坊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大漢律令保護!”

……

PS:狀態不好寫了四小時有點久……第三章儘量在0點前,可能會短一點。

第292章 五將軍擊匈奴第202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第243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第550章 武功爵(換回第三人稱了)第358章 畝產又是一萬八第286章 該打屁股了第566章 爲往聖繼絕學第368章 都是大將軍逼的第263章 聞鼙鼓而思良將第438章 在綿綿的山脈裡(第七卷完)第44章 守護王國的堅盾第575章 漢闕(大結局)第47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514章 皇帝輪流做第480章 持節雲中第498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490章 矛盾第62章 前赴後繼第29章 狗官第72章 動則滅國第145章 長風幾萬裡第386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第481章 誰寄錦書來第401章 國家大事第311章 瘋狂?第355章 世界是你們的(第六卷完)第314章 潛伏第135章 弄假成真第137章 戰城南第493章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第558章 十年了,十年!第388章 綠了綠了第136章 談,大門敞開第92章 知敵之情者也第356章 罪惡王冠第544章 撒馬爾罕的金桃第42章 不退第340章 吞金獸第66章 第三者插足第62章 前赴後繼第336章 瘋狂試探第5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7章 心有猛虎第274章 閒棋第478章 胡無百年之運第310章 烏孫歸去不稱王第575章 漢闕(大結局)第278章 演員請就位第221章 護羌校尉第283章 既壽永昌第196章 菟第346章 太難了第376章 《都護王問經》第52章 劍與鞘第137章 戰城南第81章 精漢第266章 蒼龍闕第7章 看我找到了什麼第73章 書生亦有志第59章 紅頭髮的女野人第377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561章 一個純粹的人第444章 要多想第567章 大秦攝政第417章 不入虎穴第141章 整個大西北亂成一鍋粥第531章 蘿蔔第205章 退婚!第389章 達阪城的姑娘第111章 葬身狗腹第303章 黃昏飲馬傍交河第391章 武能越塔送人頭第256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292章 五將軍擊匈奴第241章 得加錢第570章 時代變了第555章 荷魯斯之眼第500章 壯士凱歌歸第461章 西園八校第328章 太后稱制第398章 小棉襖第139章 戰術上重視敵人第568章 凱撒第113章 時窮節乃現第254章 東羌第486章 再封狼居胥第264章 千里一線牽第448章 鼎食諸公盡鼎烹第243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第484章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第395章 關白第174章 八座集議第286章 該打屁股了第152章 東風吹夢到長安(第三卷完)第321章 選擇希望第472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117章 一秒五噴第347章 壯士長歌入漢關第398章 小棉襖第209章 任侯紙
第292章 五將軍擊匈奴第202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第243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第550章 武功爵(換回第三人稱了)第358章 畝產又是一萬八第286章 該打屁股了第566章 爲往聖繼絕學第368章 都是大將軍逼的第263章 聞鼙鼓而思良將第438章 在綿綿的山脈裡(第七卷完)第44章 守護王國的堅盾第575章 漢闕(大結局)第47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514章 皇帝輪流做第480章 持節雲中第498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490章 矛盾第62章 前赴後繼第29章 狗官第72章 動則滅國第145章 長風幾萬裡第386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第481章 誰寄錦書來第401章 國家大事第311章 瘋狂?第355章 世界是你們的(第六卷完)第314章 潛伏第135章 弄假成真第137章 戰城南第493章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第558章 十年了,十年!第388章 綠了綠了第136章 談,大門敞開第92章 知敵之情者也第356章 罪惡王冠第544章 撒馬爾罕的金桃第42章 不退第340章 吞金獸第66章 第三者插足第62章 前赴後繼第336章 瘋狂試探第5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7章 心有猛虎第274章 閒棋第478章 胡無百年之運第310章 烏孫歸去不稱王第575章 漢闕(大結局)第278章 演員請就位第221章 護羌校尉第283章 既壽永昌第196章 菟第346章 太難了第376章 《都護王問經》第52章 劍與鞘第137章 戰城南第81章 精漢第266章 蒼龍闕第7章 看我找到了什麼第73章 書生亦有志第59章 紅頭髮的女野人第377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561章 一個純粹的人第444章 要多想第567章 大秦攝政第417章 不入虎穴第141章 整個大西北亂成一鍋粥第531章 蘿蔔第205章 退婚!第389章 達阪城的姑娘第111章 葬身狗腹第303章 黃昏飲馬傍交河第391章 武能越塔送人頭第256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292章 五將軍擊匈奴第241章 得加錢第570章 時代變了第555章 荷魯斯之眼第500章 壯士凱歌歸第461章 西園八校第328章 太后稱制第398章 小棉襖第139章 戰術上重視敵人第568章 凱撒第113章 時窮節乃現第254章 東羌第486章 再封狼居胥第264章 千里一線牽第448章 鼎食諸公盡鼎烹第243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第484章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第395章 關白第174章 八座集議第286章 該打屁股了第152章 東風吹夢到長安(第三卷完)第321章 選擇希望第472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117章 一秒五噴第347章 壯士長歌入漢關第398章 小棉襖第209章 任侯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