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河東風雲(1)

河東,太原府,晉陽。

原太原王府以及晉陽宮室,還是那般雄偉壯麗,靜靜地坐落於城中。在前些年,有僚屬附和劉崇的心理,建議他將搬入王宮抑或宮城,但被劉崇“艱難”地拒絕了。不過,他新造的北京留守府,雖不如晉陽宮的規模,但論富麗堂皇,更甚之。

滿透着奢靡浮華的大堂中,劉崇再一次將麾下幾名心腹將吏召集起來議事。劉崇氣色,看起來並不怎麼好,整個人感覺有些虛,數年的奢侈生活下來,不知節制,其身體明顯有些虧損。

不過,仍舊保持着他太原王的威嚴排場,坐在王座上,待河東將吏們參拜結束之後,方纔開口。

手裡拿着一封文書,劉崇語氣中透着不滿:“樞密院那邊再度降詔,讓孤挑揀精壯,補充東京禁軍!還派了那個什麼殿前都虞侯趙匡胤,帶人前來晉陽選兵,簡直欺人太甚!”

差點將手中制書摔了,劉崇氣息起伏,掃視一圈:“你們前番,讓孤不作理會,以表抗議,但現在看來,朝廷根本不作理會!制命連傳,沁州來報,趙匡胤已帶人自潞州入境,孤當如何應對?”

“大王,朝廷派了多少人?”牙將李鋋,不由問道。

“不過一營禁軍!”劉崇說。

“區區五百卒!不足爲慮,翻手便可解決!”李鋋當即道。

聽其語氣,劉崇還未表態,太原府尹李驤當即開口:“大王,李將軍,此乃犯逆之舉,取禍之道,斷不可存此念!朝廷勢大,佔據大義,既有制命,怎可不應!”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李府君說得輕巧!”李鋋高聲道:“五千精壯,這是欲將我河東精銳抽調幹淨啊!河東諸軍,是大王與我等多年積攢所得,朝廷一紙製書,就要拱手相讓,天下豈有這樣的道理。再者,兵馬要是交出去了,豈不任人宰割?”

李鋋此言,明顯是說出了劉崇心中所想,只見其下意識地點着頭。

見狀,李驤有些激動了,起身瞪着李鋋,厲色道:“將軍此言大繆!河東是大漢的州鎮,大王是陛下的臣子,治下兵馬,亦當爲國家所有!有所徵調精簡,爲臣下者,豈能怨言對抗!”

“李驤!”聽其言,李鋋暴喝一聲:“你還是不是大王的臣子?你不要忘記了,若不是大王賞你這身官衣,你不過一落魄書生罷了!不知感恩戴德,還敢妄於大堂之上,談什麼國家大義,豈有此理!”

“臣正是感大王恩德,纔不願大王,因一時猜疑,行差踏錯,自取災禍啊!”李驤也激動着應道,朝劉崇跪拜道。

“夠了!”劉崇看向李驤的目光,有些不善,揮手道:“孤召你們來,是商討解決之道,不是聽你二人爭吵的!這是王府大堂,不是巷曲村野,由得你們撒野!”

深吸了一口氣,劉崇冷冷道:“皇帝志氣高了,看哪裡都不順眼,這些年,改這變那,不曾消停。而今,又取得南征大勝,更是不可一世。也難怪,其下制令,都這般強勢!

而今大漢廟堂上,都是些什麼人,元勳宿將,還餘幾人?孤這個皇叔,只怕早已不被其放在眼中了!”

發泄了一通,劉崇喘了幾口氣,額頭竟流盜汗,猛地看向節度判官鄭珙,這是他最信任的僚屬:“鄭珙,你爲何不開言啊?”

鄭珙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聞聲之下,竟不禁抖了下,迎着劉崇的目光,低聲應道:“大王,臣以爲,朝廷的制命,不可不聽!”

方出此言,便察覺到劉崇的臉色變了,又趕忙改口:“不過,雖不可如李將軍之言,激烈抗制,卻可拖延、諉遲,另朝廷雖言五千精壯,若我河東,只能選出兩千卒,那也無可奈何啊!”

鄭珙拎着鬍鬚,露出一抹精明的笑容,建議道:“大王只需上表朝廷,盡陳此情,想必朝廷也不會過於逼迫!”

聽其言,劉崇來了點精神,兩眼發亮,但轉念一想,略顯遲疑道:“朝廷如何能夠相信?那趙匡胤已入河東,聽聞此人頗爲幹練,在淮南數立大功,如何能瞞得過他?”

李鋋忙道:“大王坐領河東多年,這是大王的領地,那趙匡胤何人,手下也只區區五百卒,還輪不到他逞威!”

李鋋此人,看起來,有些莽,但劉崇就喜其這種態度,對自己忠誠!面上露出一抹笑容,想了想,衝李鋋吩咐道:“你帶兩千牙兵,前去迎一迎那趙匡胤,士卒要揀晉陽精銳,讓那趙匡胤見識見識,我河東強兵,不可墮我威風!”

“遵命!”李鋋一副來了興致的模樣,嘴角掠起,頗見張狂。

“大王這是欲以此懾之!讓朝廷心存忌憚?”鄭珙問道。

“非我欲如此,只是朝廷逼迫太甚,一味的軟弱,只怕會讓東京以爲孤好欺,任他魚肉!”劉崇回道:“孤如此做,只是想讓朝廷,多些忌憚!”

“另外,讓澤、潞的人,給孤多盯着點,看看是否有異動。還有,告訴忻州的李存瑰,讓他善防代州,那楊業是皇帝的忠犬,容易咬人!還有,晉陽駐軍,都給孤警戒起來!”

劉崇吩咐完畢,在場的河東文武,臉色俱變,面面相覷,都沒想到,劉崇已然打算進行這番激烈“抗爭”。

太原府尹李驤是反應最激烈的,起身直視劉崇,高聲道:“大王切切不可如此啊!這般做,只會加深朝廷的戒心,與雙方之間的矛盾。大王與天子乃血親,又是臣屬,豈能行此悖逆之舉!”

“李驤!”聽其言,劉崇面浮慍色,瞪着他:“你給孤閉嘴!”

“大王,難道欲謀反乎?”李驤怒目而視。

“你大膽!你放肆!”劉崇徹底爆發,惡狠狠地注視着他,不過目光卻快速地掃過堂間文武,觀察其表情。

但神情之間,怒不可遏,直接瞪着李驤:“你驕狂了!自負才學,以直邀寵,當孤可欺嗎?來人,將此人下獄!”

待李驤被帶下之後,堂間氣氛已然很不對勁了,畢竟是太原府尹,說拿下就拿下了。劉崇則道:“李驤不識時務,狂言造次,不可再居府堂!”

深吸了一口氣,環視一圈,劉崇嘆道:“諸位,孤爲先帝嫡親兄弟,奉命鎮守河東,就是爲大漢保留一條後路。對於大漢江山的忠臣,天地可證,日月可鑑,孤可問心無愧。

而今,天子重用郭威等外臣,而薄親戚。你們也看到,孤安分守己,朝廷卻欲奪孤之權,只恐是天子受到小人佞臣蠱惑,乃有此親痛仇快之舉。

孤實無意謀叛,但面對亂命,卻不得不有所應對!”

頓了頓,劉崇又沉着聲音,格外嚴肅道:“看那範質,入河東,打着巡撫州縣,覈查刑獄的旗號,對孤治下職吏,施以打擊,罷官奪權,下獄問罪。這纔多久,州縣職吏,已黜置二十餘人。

你們大都是孤鎮守河東以來,親手提拔的,跟隨多年,倚仗爲心腹。若任由朝廷整飭,只怕爾等,今後也保其身啊!”

聽其言,在場文武,多有動容。畢竟,是如劉崇之言,多爲其所提拔,與他親近。

“大王苦心,臣等明白!”鄭珙說道:“然,以臣之見,適當動作即可,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動刀兵啊。否則,一旦徹底與朝廷決裂,於國,於河東,於天子,於大王,都沒有好處啊!”

“孤自然曉得!”

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83章 抉擇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70章 大禮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31章 功成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82章 不手軟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93章 完了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85章 異心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47章 戰略所向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40章 潞州三傑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8章 楊蘇還京第66章 朕要親征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1773章 質問第159章 亂情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100章 梁山濼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80章 過鄴都第149章 降表第35章 唐將空談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39章 長沙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159章 亂情第176章 去鄴都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80章 春夜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36章 奉宸營第158章 善後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674章 爆發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118章 棉第362章 分封?第30章 “寬刑簡政”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480章 “新對策”第114章 大朝會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39章 連夜南進第65章 選擇第507章 一縷嘆息
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83章 抉擇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70章 大禮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31章 功成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82章 不手軟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93章 完了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85章 異心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47章 戰略所向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40章 潞州三傑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8章 楊蘇還京第66章 朕要親征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1773章 質問第159章 亂情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100章 梁山濼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80章 過鄴都第149章 降表第35章 唐將空談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39章 長沙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159章 亂情第176章 去鄴都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80章 春夜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36章 奉宸營第158章 善後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674章 爆發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118章 棉第362章 分封?第30章 “寬刑簡政”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480章 “新對策”第114章 大朝會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39章 連夜南進第65章 選擇第507章 一縷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