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

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

一場早朝,終於在劉皇帝疲倦之後宣佈結束,劉皇帝看起來倒是很盡興的樣子,但與會的大臣們,大多倍感煎熬。他們這些人,都是當世人傑,但寧願整日窩在署衙中勤懇做事,也不願意直面如今的劉皇帝。

那已經不是人,僅僅是皇帝了,但他們可都是凡人,肉體凡胎的。與劉皇帝交流,就怕他突然拋出個讓人爲難的問題,他的腦回路已經變得有些特殊了,關注點與反應也總是稀奇古怪,往往讓人無所適從。

即便是那些看起來開懷的笑容裡,也彷彿藏着一把刀,一個應對不好,丟官罷職倒是小事,丟了性命,就太無辜了。雖然劉皇帝一直到如今,並沒有大肆殺戮,無罪加誅,但架不住臣子們害怕啊,那幾乎是一種身體本能的恐懼,就像蛟蛇遇到了真龍,有天然的血脈壓制。

像這種朝會,感覺其實還好,畢竟這麼多人,煎熬也是大傢伙一起受着,最怕的還是單獨面聖奏事,在那富麗堂皇而又空曠陰冷的殿宇中,那場景,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

嚇人啊!這大概是朝會結束後,大多數朝臣的心聲。紫宸殿前的血跡,還未清理,溫暖和煦的春日照耀下,實在有些觸目驚心。

有不少人都住步觀看,然後膽戰心驚地繞行而過,停留最久的,還是洛陽府尹呂蒙正,他的表情也最爲複雜。

雖然履任不久,對於鄭緒這個洛陽府的左膀右臂,呂蒙正實則還是很滿意的,其人也是刀筆出身,律法嫺熟,對於案件審理、案情判斷一直很有一套,是個比較能幹的官吏。

至於其生活作風,呂蒙正也有所耳聞,同樣不喜,他少時貧寒,富貴成名之後,也一直是樸素治家,自然對這些貪好享受者沒有好印象,但是,他性情寬容,做不到像當初的王樸那般近乎苛刻地嚴於律人。

一般而言,只要不耽誤公事,呂蒙正也不會強求,至多提醒一二罷了。只不過,對於鄭緒的奢侈無度,他還是小看了,更沒想到,竟然傳到劉皇帝耳朵裡,甚至因此丟了性命。

事實上,適才在殿上,呂蒙正一度打算替鄭緒求情的,他認爲罪不致死,免官降職都可,實在不至於要了人家腦袋。只是,在劉皇帝生冷的目光下,敢說話的呂蒙正還是慫了

這件事情,對呂蒙正的震動還是比較大的,至少在他看來,對於下屬的教育與勸導還得更上心,對於府衙的官吏們,也要加強管理約束,不是隻做好己身就可以的。

同時,有些事情,也不能再畏首畏尾了。當了半年的洛陽府尹,呂蒙正感觸還是比較深的,這與在刑部之時,天差地別。

洛陽府是首善之區,治下上百萬民,作爲主官,可謂是威風八面,大權在握了。但是,要想做成什麼事,可真是一點也不容易。

京城之內,隨便遇到什麼人,都可能與當朝權貴們沾親帶故,半年的時間內,呂蒙正碰到的最多的事,恰恰是人情關係,不停地找上門來,讓呂蒙正不勝其擾,但很多時候,又不得不多層顧慮。

呂蒙正性情溫和,度量寬容,這是爲人所稱道的,但在劉皇帝眼中,也體現出一種軟弱性。這在呂蒙正爲官做事的過程中,已經有所表現了,而劉皇帝用他,可不是讓他去與人爲善的。

而呂蒙正自己,也不是一點察覺都沒有,此番紫宸殿上的敲打,終究讓他醒悟了幾分,也警惕了許多。

洛陽府位高權重,官是不好做,事也不好做,但劉皇帝不會考慮這些,適才殿中也再度提到,他要的是能做事的官員。

其他人聽了是什麼感觸不得而知,但正敏感着的呂蒙正卻覺得這就是在提醒自己。呂蒙正也清楚,他這個洛陽府尹是劉皇帝強行扶上馬的,朝野矚目,當初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與反對,上上下下也不知有多少人盯着,拿他的把柄,揭他的短,想把他拉下馬來。

因爲鄭緒之事,若不是劉皇帝直接給了一個“罰俸半年”的處置,定然會有言官趁機彈劾。根基薄弱的呂蒙正,真正的依靠,只是劉皇帝。

而若是達不到劉皇帝要求,做得讓劉皇帝不滿意,那麼這個官位也坐不穩。甚至於性命安危都有危險,畢竟,大漢可沒有刑不上大夫之說,官僚們也都無法真正心安理得地當他的官。

在大漢,官場可是險惡異常的,權力鬥爭的殘酷,也不是表面上呈現的那般和諧溫和。真遇到事了,說殺頭就殺頭,就在眼前,鄭緒的血可還沒幹呢。

當年盧多遜是何等位高權重,一朝下獄,人死道消,聲名盡毀,還牽連家人受累流放。幾年前的西北大案,多少官員被拿下重辦,多少人頭滾滾,至今仍是歷歷在目。當初帶隊去盧多遜家查抄的人,可正是他呂蒙正。

思及這些,即便心態很穩的呂蒙正也不免多了幾分緊迫感。雖然他自認,遠不至那種地步,但足以引以爲戒。

呂蒙正如今聖眷正隆,但當初盧多遜又何嘗不是,與劉皇帝“君臣相宜、心心相印”的大臣中,可就有盧多遜。

“呂府尹在想什麼,如此出神?”趙匡義的聲音從後傳了過來,讓呂蒙正猛然驚醒。

回身正看到趙匡義那笑眯眯的模樣,呂蒙正拱手道:“趙相!”

呂蒙正也清楚,趙匡義是個厲害的角色,當初反對他接任洛陽府的,就有他,因此,也陪着幾分謹慎小心。

趙匡義打量了呂蒙正兩眼,滿臉的和煦,指着殿臺下腥紅依舊的血跡,問道:“逗留不去,莫非在爲那鄭緒可惜”?

呂蒙正頓時心頭一緊,面上卻保持着從容:“人既已死,略盡同僚之誼罷了。鄭緒其身不正,致有此禍,只當引以爲戒,又何足惜之!”

聞言,趙匡義輕笑了兩聲,道:“呂府尹果真是質厚德寬之人,難怪陛下說你是純臣,有宰相之度量!”

聞言,呂蒙正立刻肅容道:“陛下之過譽,呂某愧不敢當!陛下差遣,還需執行,恕下官告辭!”

“應該的!”趙匡義笑了笑,手一伸:“請便!”

待呂蒙正走遠了後,趙匡義方纔默默感慨了下,若論度量,他還真不遠如此人。

呂蒙正出宮,回到府衙,立刻便着手安排兩件事,其一,自然是執行劉皇帝的詔旨,抓捕那些上告的波斯商賈,以及拆毀禮拜寺。

動作很快,堪稱雷厲風行,而與安西那般情況不同的是,在大漢腹地,那些ysl教徒可不敢猖狂,雖然憤懣不已,卻也不敢反抗,只能痛苦流涕地看着寄託着他們信仰的寺廟被搗毀,大漢的差役在針對這些異邦來人執法是,那可是敢殺人的……

至於第二件事,則是呂蒙正讓人打造了一塊木牌,掛在門前,上書“公事請走府衙,私情謝絕上門”,以表心跡。

同時,對一些拖延時日的事務,也開始從速辦理,於是洛陽城內,又抓了一些人,判了一些事,府衙上下,自府尹以下,行政效率大大提高,一時間所有人都變得認真負責起來。

也不敢不盡力,且不提態度一臉決然、神情緊張兮兮的呂知府,看看鄭判官的下場就知道了,上一次朝,人沒了,敢不警醒?

而西京的上層社會中,又掀起了一場去浮華、禁奢侈的運動,至於能堅持多久,則視情況而定了,怎麼着也得等劉皇帝的注意力轉移了再看。

至於徹底的禁止,顯然是不可能的,都什麼年代了,還要堅持樸素,那大漢那麼豐富的物產,豈不白白浪費了。

大夥當年那麼辛苦,還不是爲了如今的滋潤,口號嘛,喊喊即可,總得響應皇帝的號召,至於私下裡,同樣跟皇帝學就是了……

只要不像那鄭緒一般,連擦屁股都要人幫忙,不就行了?

第2章 父母兄弟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2章 方略第77章 安陽之殤第56章 彌月之喜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1751章 結束了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376章 拷問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1756章 海豐號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97章 擴*整頓第297章 心虛第18章 侯益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1694章 鹽州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74章 萬歲呼聲第184章 教訓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74章 帝崩第53章 交代後事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35章 唐將空談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07章 殿試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58章 正面互懟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1761章 新問題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75章 軍略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14章 大朝會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750章 《桃蘭賦》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9章 公府密議第188章 後續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69章 東出太行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147章 德勝渡第24章 巡遊第349章 邊情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41章 探監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
第2章 父母兄弟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2章 方略第77章 安陽之殤第56章 彌月之喜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1751章 結束了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376章 拷問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1756章 海豐號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97章 擴*整頓第297章 心虛第18章 侯益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1694章 鹽州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74章 萬歲呼聲第184章 教訓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74章 帝崩第53章 交代後事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35章 唐將空談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07章 殿試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58章 正面互懟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1761章 新問題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75章 軍略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14章 大朝會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750章 《桃蘭賦》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9章 公府密議第188章 後續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69章 東出太行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147章 德勝渡第24章 巡遊第349章 邊情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41章 探監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