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澄清吏治

孟岱這個人,倒還不是徹底的沒名兒,史書上記過他一筆,說是在官渡大戰以後,因爲審配的兩個兒子都被曹軍俘虜,所以他就跑袁紹面前進審配的讒言,讓袁紹把守備鄴城的重任移交給他了。

一般人讀史,容易忽略過這一段去——反正袁家謀士們互相攻訐,已經是普遍現象,大家夥兒都司空見慣了。但是是勳對這段有印象,關鍵不在孟岱的讒言,而在於袁紹轉過臉來詢問羣臣,孟岱說的有沒有道理,是不是該防着點兒審配。結果郭圖、辛評都贊成孟岱,只有逄紀爲審配說了幾句好話。

這個小插曲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打從起兵就跟着袁紹的逄紀和冀州土著代表審配原本是不合的,從此就開始勾結到了一起,而元從派的另兩名大將郭圖、辛評則結黨與他們相爭。最終這兩個集團之間的鬥爭就引發了袁紹死後袁家班的分裂,兩個兒子——袁譚、袁尚——開始兄弟鬩牆。

因爲研究過這段歷史,所以是勳不期然地就記住了孟岱這個名字——當然啦,他是什麼出身,字叫什麼,那在史書上根本就毫無所載,今天見了面才聽說。雖然史書上只有這麼寥寥一筆,但是勳本能地認定這位孟公嶽先生不是好東西,既然如此,對方又先跳出來發難,自己當然不能擺什麼好臉色看啦。

於是他把腦袋一昂,擺足了四十五度仰望星空的FEEL,正眼都不去瞧孟岱,大大咧咧地回覆道:“今日羣賢畢集,難道不是來郊遊的麼?若袁將軍於公廨之內召見是某,自然冠服相見,既在這水榭之上,見是私見,禮爲私禮,如何倒不能穿着私服呢?倒是諸君個個冠帶輝煌,如對大賓——想來不是爲見是某,是某攪擾了,就此告辭吧。”

你們一個個穿得人五人六的,好象有公事要談,可是老子只是跑冀州來跟你們隨便見上一面哪,就不想跟你們談啥公事,可見其中有所誤會。那好,咱們BYEBYE,改日再會。

說着話,是勳轉過身就想走——這不是裝樣子,他是真想就此閃人,省得還要多費脣舌,浪費口水,要是冀州羣臣就此放他離開,那是再好不過。

荀諶伸手想攔,可是又突然想起自己答應過是勳的,今天不管是勳有什麼莫名其妙的言行,自己都當沒瞧見,沒聽見,所以多少有點兒猶豫,又有點兒尷尬。好在馬上有人站出來打圓場了——

上座一位偉丈夫站起身來,把手一拱:“是先生且慢——君爲兗州從事,遠來是客,故我等以賓禮相見。雖雲客隨主便,但主人亦當從賓之喜,使有如歸之安。我等不輕看是先生之所穿着,也請是先生勿因我等的冠帶而有所拘束。請坐,請坐。”

他既然都這麼說了,是勳也就不好意思掉頭就走。當下望向那人,拱手致意,對方自報姓名說:“區區廣陵臧洪。”

哦哦,原來你便是一代烈士臧子源啊,是勳心說,老子無意間救下了你丫的性命,你知道不知道?

按照原本的歷史,呂布襲取兗州,跟曹操打了大半年的時光,袁紹也趁機伸手,表臧洪爲東郡太守,率軍佔據了東武陽。後來呂布敗退,曹操把張邈的兄弟張超團團圍困在雍丘城內,臧洪本是張超的舊吏,就向袁紹請兵,要去援救故主。可是這個時候,袁、曹再怎麼私底下互相踢腳,表面上還算和睦,袁紹當然不可能發兵啦,臧洪就此跟袁家決裂。袁紹派兵圍攻東武陽一年多的時間,最終城破,臧洪死難。

可是在這條時間線上,曹操一開始就壓着呂布打,袁紹既沒有機會插手兗州事務,張超也沒機會跑陳留郡的雍丘去守孤城,所以臧洪無意中就避過了這一場大難。

關於臧洪之所爲,後人有所評價,說你心懷故主是挺義氣,但背反今主乃爲不忠,你自己想去救張超大家都可以理解,拉上一城的人陪葬就是不仁,真是其情可憫,其行卻不可恕。是勳持有同樣的看法,所以他也不怎麼想給臧洪好臉色——這種只講究私恩私義,沽名釣譽,不顧老百姓死活的傳統士大夫最可厭了——腦袋依舊昂着,不肯低下來正面這位臧子源。

“原來是臧先生,”是勳就說啦,“勳聞昔日董卓謀篡,臧先生時爲廣陵張太守之功曹,首義說張太守起兵討逆,未知有諸?”

這是臧洪最得意的往事,他當即微笑着回答:“確有其事,雖然,不敢當‘首義’二字也。”

是勳開始掰着手指頭算:“廣陵太守張超、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歃血爲盟,共討國賊——惜乎皆不敢爲先者也,卻推一功曹爲盟主,堪爲士林所笑。若非袁將軍出,只此烏合之衆,未知能損董賊一毫毛否?”

倆刺史、仨太守,起兵討伐董卓,可是誰都不敢當盟主,倒把個小小的郡功曹給推出來,這事兒難道不可笑嗎?其實所謂的“諸侯討董”,除了曹操、孫堅和鮑信以外,大家夥兒都只想藉此割據稱雄而已,沒誰真有決心打敗董卓,其間的可笑事兒多了去啦。臧洪做第一任盟主就可笑;後來羣雄聚會酸棗,整天飲酒作樂,不思進取是第二可笑;還有一個冀州刺史韓馥,問羣臣說咱們該幫姓袁的還是該幫姓董的,從事劉子惠先是大義凜然地說起兵是爲國家,說什麼姓袁姓董,但接着就縮,說槍打出頭鳥,咱先瞧瞧別州的風向再決定動不動——真是十足的可笑加三分。

是勳前一世就曾經在論壇上噴過這些漢末的可笑事兒,如今見着其中一樁可笑的正主兒了,那還有不當面啐上一口的道理嗎?

雖然他主要是啐那倆刺史、仨太守,貌似沒直接罵臧洪,可是潛臺詞是個人就能聽得出來——就這麼不靠譜的起兵,參與者都應該感到慚愧,你這個笑話中的盟主,又有啥可得意的呢?

果然臧洪聽得此言,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荀諶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心說雖然我對你有過承諾,而且事先也瞞着你給幾位老朋友打過預防針,但你要始終是這態度,恐怕會連累到介紹你前來的我啊。到時候是你是可以一甩袖子閃人了,我可還要在冀州呆下去的呀,怎麼可能不遭人恨?罷了罷了,我不能再裝瞧不見了,當下一擡手:“宏輔先勿說笑,坐下再敘話吧。”

是勳橫了他一眼,心說想靠“說笑”二字矇混過關啊,世上哪有如此簡單之事?你面子上下不來是吧?那正好,要是能夠逼得你離了冀州,去投你家四弟,那正中老子的下懷。可是荀諶既然開了口,他也就不好再杵着啦,當下在一處空着的客位屈膝坐下。

纔剛坐定,對面一人把腰一挺,拱手致意:“是先生,區區韓珩,有一事不明,倒要請教。”

好啊好啊,這就開始了啊。是勳心說你們有啥不明白的全都說出來吧,老子今天就一一給你們駁了。COMEONBABY,你來問我是否欲效蘇秦、張儀來搖脣鼓舌,來問我治何經典,來罵我定爲儒者所笑吧。

可是誰料想韓珩一開口竟然是:“既然是先生今日故着白衣,不穿公服,如郊遊而來,自可拋卻俗務,坦言其志。未知是先生之志何也?”

啊呀,是勳心說,這問題倒挺尖銳。

他一心想仿效演義上的諸葛孔明來舌戰羣儒的,多少有點兒一腳踩空的感覺。轉念想想也是,舌戰羣儒雖然是經典橋段,終究爲小說家言,爲了擡高諸葛亮,就把江東文臣儘量往低裡貶,不但讓嚴畯、薛綜之類的學問家肆意開口,還把步騭、虞翻之類名臣描寫得挺無知,作爲謀士領袖的張紘、秦鬆則壓根兒就沒有出場。如今是勳到鄴城來,所面會的冀州羣臣大多是亂世中的豪雄,是一心幫着袁紹打天下的,誰會來問你治何經典啊?真當這是遊園會哪?

韓珩字子佩,後來官至幽州別駕,當其上官焦觸降曹以後,他以深受袁氏父子大恩爲理由,就此辭官隱居去了。這人一開口就問是勳的志向,那是一種試探,先瞧瞧你有什麼理想,有什麼慾望,然後再好對症下藥。是勳明白啊,我要說想升官發財,或者說想安定天下、復興漢室啥的,你們肯定就會吹噓說袁老大這兒條件更好——嘿,老子又怎能被你等給料中了?

於是他把扇子輕搖,面露哀慼之色,緩緩地說道:“如今宇內喪亂,漢室凌替,權奸跋扈於上,羣盜隳突乎下者,究其根本,皆因吏治不清也。孝桓皇帝以來,士人各結黨與,專慕虛名而不踐實務,甚至勾連豪強,魚肉百姓。此弊不除,雖擁百萬兵甲,終不能安此天下也,雖愈強而其亡愈速——勳之志,即澄清吏治,懲其貪蠹,而非徒以兵強爲恃也。”

他這話跟當初在襄賁縣跟劉備、簡雍所說的,差不多是同一個意思。要說這年月哪兒的吏治最清明,那非兗州莫屬啊,袁紹手底下不是沒有能人,但大多在有能爲的同時,還是徹底的蠹蟲,貪贓枉法,無所不爲。是勳心說我這話擺出來了,看你韓子佩還有何可說,是不是敢腆着臉吹噓你冀州沒有貪官污吏,許攸、審配他們全都老老實實奉公守法。

果然韓珩聽了這話,只好訕訕地一笑:“真宏圖大志也,韓某佩服。”可是是勳沒想到,突然間又有人開口:“既然如此,是先生何不到我冀州來呢?我主袁將軍明察秋毫,麾下羣賢皆清廉方正者也,得之爲友,豈非至樂乎?”

我靠!是勳心說公然睜着眼睛說瞎話,這麼不要臉,這究竟是誰啊?RS

第2章 不務正業第7章 名士該殺第17章 以身爲餌第3章 天命天姓第5章 刺奸密奏第5章 觀卿者心第15章 毋受其蠱第1章 下車立威第3章 微末小技第20章 亥豬巳蛇第16章 數算之道第22章 都外胡騎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8章 二事不朽第34章 疏不間親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8章 長沙張羨第28章 誅心之論第24章 英雄少年第20章 入漢摘桃第13章 十命可受第1章 內科聖手第28章 真書僞書第27章 孟堅識淺第12章 觀其決斷第20章 人臣當言第4章 真正小人第22章 國中無將第19章 黃巾渠帥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0章 天象示警第36章 誰人祖道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章 苴鉏去之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8章 延之日升第9章 隔壁老王第16章 歷史慣性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8章 謀刺之謎第19章 難從死志第15章 重修長城第32章 天下第一第5章 幽州之戰第25章 天地之力第17章 立長立賢第25章 五火鬼兵第15章 不王而王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4章 英雄少年第8章 酬功謝德第3章 世家短視第11章 成都驚變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章 天無形質第12章 阿承醜女第25章 異度所遣第4章 孤屯義士第24章 英雄少年第5章 刺奸密奏第7章 魏亦有亡第1章 啖肉豪客第1章 東郡英豪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7章 延年按劍第4章 夢中殺人第28章 江南俊才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3章 口舌之間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0章 的盧妨主第13章 族滅匈奴第9章 反逆蟊賊第27章 澄清吏治第6章 奢而不侈第4章 使徐三事第34章 震主之威第23章 是兵是賊第3章 出泥不染第20章 注經化俗第8章 謀策定亂第8章 奇峰突起第23章 幽州諂臣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4章 倭使入覲第16章 屯敵必取第4章 不利曹氏第25章 爲公宣揚第38章 矜功失節第21章 安排香餌第6章 奢而不侈第29章 自天而降第5章 賣官鬻爵第8章 曹氏之強第14章 龍旗九旒第5章 白波谷前第25章 畫蛇添足第30章 有害令名第8章 謀爭爲上
第2章 不務正業第7章 名士該殺第17章 以身爲餌第3章 天命天姓第5章 刺奸密奏第5章 觀卿者心第15章 毋受其蠱第1章 下車立威第3章 微末小技第20章 亥豬巳蛇第16章 數算之道第22章 都外胡騎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8章 二事不朽第34章 疏不間親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8章 長沙張羨第28章 誅心之論第24章 英雄少年第20章 入漢摘桃第13章 十命可受第1章 內科聖手第28章 真書僞書第27章 孟堅識淺第12章 觀其決斷第20章 人臣當言第4章 真正小人第22章 國中無將第19章 黃巾渠帥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0章 天象示警第36章 誰人祖道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章 苴鉏去之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8章 延之日升第9章 隔壁老王第16章 歷史慣性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8章 謀刺之謎第19章 難從死志第15章 重修長城第32章 天下第一第5章 幽州之戰第25章 天地之力第17章 立長立賢第25章 五火鬼兵第15章 不王而王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4章 英雄少年第8章 酬功謝德第3章 世家短視第11章 成都驚變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章 天無形質第12章 阿承醜女第25章 異度所遣第4章 孤屯義士第24章 英雄少年第5章 刺奸密奏第7章 魏亦有亡第1章 啖肉豪客第1章 東郡英豪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7章 延年按劍第4章 夢中殺人第28章 江南俊才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3章 口舌之間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0章 的盧妨主第13章 族滅匈奴第9章 反逆蟊賊第27章 澄清吏治第6章 奢而不侈第4章 使徐三事第34章 震主之威第23章 是兵是賊第3章 出泥不染第20章 注經化俗第8章 謀策定亂第8章 奇峰突起第23章 幽州諂臣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4章 倭使入覲第16章 屯敵必取第4章 不利曹氏第25章 爲公宣揚第38章 矜功失節第21章 安排香餌第6章 奢而不侈第29章 自天而降第5章 賣官鬻爵第8章 曹氏之強第14章 龍旗九旒第5章 白波谷前第25章 畫蛇添足第30章 有害令名第8章 謀爭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