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孤屯義士

阿飛初來貴時代,對風俗人情瞭解得非常有限,可是話又說回來,這具軀體原本的主人,那個真正十三歲、從來沒離開過山溝的夷人少年,只怕知道的比穿越者還少。所以他一時驚慌,喊出了“張老爺”的名字,事後想來,這句話差點兒就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先不提隔壁老王所說是不是真的,他們是不是真是縣長族兄弟的佃戶,就說這位張老爺乃一縣的顯貴,怎麼會親自跑窮山溝裡來見自家的佃戶呢?而就算他認識自家的佃戶,又有什麼義務幫他們作證呢?只要不耐煩地說一句:“不認識。”土兵們當場就能把這兩個“東夷探子”砍下頭來,以儆效尤。

好在還不必要張老爺出馬,先有個縣裡的衙差幫忙做了證:“他們確實是城西窮坳裡的佃農,小人識得。”

原來自家住的地方叫做“窮坳”,真是名實相符,窮得不能再窮了。阿飛在土兵的按壓下,勉強擡起頭來望了那衙差一眼,果然原本的記憶中還存着點兒模糊的印象。

他們家雖然是佃戶,是不用直接向朝廷交租的,地租全都交給地產的主人——張老爺——而至於張老爺給不給國家上稅,那就沒人知道了,但他們家還總得要出口賦,也就是人頭稅。所以縣裡的衙差來過窮坳一兩回——口賦一年一徵,不過估計地方太窮,連半個銅子兒都榨不出來,所以連衙差都懶得白跑。

所以對這位衙差還有點兒印象,是因爲他老人家在白跑一趟以後,一時腦袋發昏,竟然瞧上了隔壁老王家的那條老狗。可是一棒子打過去,沒打到狗,倒被阿飛一聲令下,獵狗撲上來叼住了他一條大腿。好在隔壁老王的那條狗終究是太老啦,估計比老王年輕不了幾歲,大牙都快掉光了,所以沒能真的傷到衙差,就這樣,最終老王還是交出存着的兩張兔子皮來賠罪了事。

所以這位衙差今天在沒人逼迫,沒人催促的情況下竟然站出來作證,不禁使得阿飛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這世上終究還是有好人的啊……換了是我,竟敢放狗咬我,這時候就要一口咬定這倆貨確實是東夷的探子無疑!”

可是緊接着就聽那衙差又說:“這個年歲大的確實是漢人,年歲小的卻是夷人,爲了保險起見,還是砍了乾淨吧。”

我靠,這人真是誇不得,公報私仇也來得太狠了吧!阿飛趕緊大叫起來:“我家已七代在縣中務農,只知自己是大漢的臣民,不知道什麼夷人!請縣尊明察秋毫,放了小人吧。小人年紀雖小,也願助守縣城,殺散夷寇!”

“你這孩子,”時公子略略躬下身來,望着阿飛的面孔,“你是不是跟誰讀過書啊?”

在那種資訊極不發達的年代,要編瞎話其實特別容易。阿飛知道自己的談吐有點兒不象真正的鄉下窮小子——窮小子會在意什麼年號問題嗎?會口出“大漢臣民”這種詞兒嗎?——可他已經發現了時公子對自己頗感好奇,要是不這麼說,就無法進一步勾動時公子的好奇心,那就很可能轉眼間人頭落地。

瞎話早在來縣衙的路上就編好了,他匆匆回答道:“小人十歲時入林中拾柴,遇到位老者將要凍斃,便救了他一命。當晚便夢見那老者將幾部書來與我讀,醒來便識得些字,懂得些談吐。”

時公子露出些譏諷的笑容:“某卻不信。”

你不信就對了!阿飛知道壓根兒沒影的事兒很難編得圓,尤其是身邊還有一個看着自己長大的隔壁老王,要是說什麼有士人經過一時心血來潮教自己識字的普通橋段,萬一老王腦袋裡有屎(就這傢伙一貫的表現來看,那是肯定有屎的),竟然開口質疑,那麻煩可就大了去啦。乾脆還是編一個沒人能做旁證,也沒人肯信的傳奇故事出來,時公子肯定不信,不信就要深入盤問,可是夷寇臨近,他又勢必沒有時間來盤問,那麼,自己的腦袋也就暫時可以保住了。

果不出其所料,時公子沒有繼續質問下去,只是轉頭催促縣長,要對方把城中兵馬大權委託給自己。縣長毫無辦法,既不敢逃,又不願死,只得提筆寫了幾個字,應允他了。

時公子隨即便叫土兵放了阿飛和隔壁老王,讓他們跟着自己,出了縣衙就一路疾行,很快來到一棟大屋前面,招呼一聲,屋中便衝出來二十多條壯漢——估計便是時公子所說的,他們家留在縣中貨棧的丁壯了。他命令這些丁壯去喚起城內百姓,把縣城東、西、南三面城門都用木石堵死,辦完後便分守三門,然後轉身又奔縣衙而來。

這時候,按照他剛纔的吩咐,縣內土兵已經在衙前集結完畢,就見七成年歲在五十上下,三成還沒有阿飛大,一個個塌胸癟肚,瘦骨如柴,腿股戰慄。時公子見了,不住地搖頭,請縣尊打開倉庫,把縣內武器都收攏起來,統共不過十來支戈矛、兩把刀、一具盾、三張弓,兩壺箭,還大多鏽跡斑斑。最後縣尊把自己腰佩的長劍也解下來送給時公子了。

時公子沒有辦法,只好先把這些破爛武器分派下去。阿飛在旁邊瞧着,就見這位公子原本的神情是躊躇滿志啊,彷彿有自己的指揮,一個照面就能殺得夷寇大敗虧輸,從而揚名天下似的,但很快這種表情就徹底消失不見了,換上的只有無奈、沮喪、彷徨,最後又變成了滿滿的悲壯。

正在觀察,突然時公子偏過頭來望向他:“我見你先時曾抱着張鹿皮,哪裡去了?”阿飛苦笑道:“不知哪個兵給奪了去。”開玩笑,剛纔被土兵按倒在地,隨即就感覺三四隻手在自己衣襟裡掏摸,雖然他們沒能掏到一文錢,但手捧的鹿皮還有可能倖免嗎?

“那鹿可是你獵的?會什麼兵器?”時公子隨即問道。

“小人會使弓箭。”

“很好,”時公子抄起一張弓,又抽出七支箭來遞給了阿飛。

時公子領着土兵和阿飛等人直奔縣城北門而去,路上詢問阿飛的姓名,阿飛報上名字,說是沒有姓——至於是爹媽忘記了本家的姓氏,還是他們民族根本還沒發展出姓兒來,那就只有天曉得了。

阿飛也想辦法套時公子的話,好不容易纔打聽出來,原來自己所在的這個地方,果然是朝鮮半島。這是東漢朝最東面的一個郡——樂浪郡,郡內夷漢雜處,有十多個縣,郡治名叫朝鮮,估計就是後世的平壤市。此時的太守跟本地縣長一樣,也姓張,時公子的父親曾應其所聘做過督郵從事,纔剛辭任不久,但在整個郡內都甚有威望。

很快便到了北城門,時公子分派土兵上城防守,而把阿飛和隔壁老王留在身邊。阿飛雖然完全不懂打仗,但沒見過豬跑還沒吃過豬肉嗎?就他從古籍上得來的那些淺薄知識來對照,似乎時公子挺通兵法的,分派得井井有條。

天還沒黑,果然夷寇就殺到了。聽時公子所說,這些夷寇不是扶余、濊貊,而是高句麗——至於阿飛本人究竟屬於哪個民族,他自己估計是永遠也搞不清楚啦。高句麗和其它那些夷族有着本質上的不同,一是有組織,有政權,二是正式受漢朝冊封爲王,如今的高句麗王名叫伯固。

阿飛記得曾在書上看到過,高句麗從桓帝朝開始,就不斷地侵擾東北各郡,直到公孫氏雄踞遼東,才暫且臣服,但是隨後又幫着曹魏打公孫,最後又叛曹魏,被毌丘儉殺得大敗——當然啦,那時候應該已經不是伯固爲王了,是他的兒子還是孫子在位,阿飛就完全不記得了。

來的高句麗兵果然並不算多,所謂“十餘萬衆”完全是扯蛋,統了歸齊也不過就幾千人,比城內守兵纔多出幾十倍而已……而且個個頂盔貫甲,將近半數都是騎兵,馬槊倒是普遍偏短,也就三米多點兒,不到丈八之數……

阿飛在城上遠遠望見,只覺得自己兩條腿有點兒發軟,想要倚靠着牆垛換個姿勢吧,誰想到先是左腳,接着右腳,竟然開始顫抖,而且跟多米諾骨牌似的產生了連鎖效應,先是腳抖,接着小腿抖,然後大腿抖,然後腰抖……等到連牙齒都開始抖的時候,旁邊的時公子終於發現了。

“害怕了?”時公子朝他淡然一笑。

阿飛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只好點點頭——也說不定只是下巴在抖。

“你有仙人託夢保佑,不會有事的吧?”時公子目光中嘲諷之色逐漸濃重,“你確定這仗咱們贏不了?”

“兵書上說,五則、則圍之,十則、則攻之……”阿飛就覺得小心肝撲通撲通地狂跳,自己估計心率肯定上了每秒一百八,並且直奔兩百而去,他懷疑會不會在讓高句麗人砍死之前,自己就先被嚇死了。

“竟然還讀過兵法,”時公子撇了撇嘴,“不過你終究還站得住。”

阿飛眼神朝左右一瞥,發現包括隔壁老王在內,視線內幾乎所有守兵全都已經癱軟在了地上。他其實也有癱軟的衝動,可是膝蓋正在狂抖,抖得一時改變不了頻率,竟然打不了彎兒。

時公子倒是神態自若,他又朝城下望了一眼,突然狠狠地一跺腳:“好吧,開城,出戰!”

第25章 大地爲球第6章 嚴其考法第31章 逃出生天第17章 千鈞一髮第7章 謀身謀國第3章 納頭便拜第32章 天下第一第4章 無米之炊第1章 先得一驢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8章 文章魁首第15章 野有遺賢第4章 無米之炊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8章 懸危之計第5章 刺奸密奏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3章 堅壁清野第6章 寧我負人第7章 謀身謀國第23章 荊州星佔第2章 或爲智囊第7章 魏亦有亡第21章 家國國家第1章 兩面三刀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9章 屯田小吏第10章 海隅神威第3章 遼東來書第4章 益德爭功第20章 通權達變第3章 破此五賊第20章 的盧妨主第27章 誰執棋先第1章 官渡鏖兵第6章 一時俱反第1章 官渡鏖兵第32章 殺俘不祥第6章 王異國生第18章 置之死地第32章 殺俘不祥第3章 軍中校事第2章 吏之不足第17章 外禦其侮第22章 飛將奄至第16章 屯敵必取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6章 南鄭病龍第8章 囊中羞澀第19章 嶺南烽煙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7章 來何遲也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0章 入漢摘桃第21章 吾等何往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章 謀士之責第11章 須臾頃刻第6章 竊玉老賊第25章 爲公宣揚第17章 巫山雲雨第12章 汝之不慧第11章 軍中之樂第19章 若奸若忠第12章 坊中石墨第8章 跨境追捕第35章 謠言之力第21章 死生之間第3章 吳中之禍第23章 沽名釣譽第29章 鎮撫關中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7章 願爲孫程第8章 選士之策第22章 醫者仁心第27章 遂鄉認親第9章 漢家法寶第26章 梳理屯田第15章 英雄時勢第17章 以身爲餌第13章 初爲人父第6章 尊者一諾第31章 烈風襲寨第5章 府中密議第7章 取撞木來第23章 烏帽子親第12章 安漢之志第21章 奉耶挾耶第25章 畫蛇添足第16章 奮死報國第2章 夏侯仲父第28章 後世來者第24章 中山之狼第6章 王異國生第5章 幽州之戰第30章 養疾自重第28章 假子拒敵第28章 懸危之計
第25章 大地爲球第6章 嚴其考法第31章 逃出生天第17章 千鈞一髮第7章 謀身謀國第3章 納頭便拜第32章 天下第一第4章 無米之炊第1章 先得一驢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8章 文章魁首第15章 野有遺賢第4章 無米之炊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8章 懸危之計第5章 刺奸密奏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3章 堅壁清野第6章 寧我負人第7章 謀身謀國第23章 荊州星佔第2章 或爲智囊第7章 魏亦有亡第21章 家國國家第1章 兩面三刀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9章 屯田小吏第10章 海隅神威第3章 遼東來書第4章 益德爭功第20章 通權達變第3章 破此五賊第20章 的盧妨主第27章 誰執棋先第1章 官渡鏖兵第6章 一時俱反第1章 官渡鏖兵第32章 殺俘不祥第6章 王異國生第18章 置之死地第32章 殺俘不祥第3章 軍中校事第2章 吏之不足第17章 外禦其侮第22章 飛將奄至第16章 屯敵必取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6章 南鄭病龍第8章 囊中羞澀第19章 嶺南烽煙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7章 來何遲也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0章 入漢摘桃第21章 吾等何往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章 謀士之責第11章 須臾頃刻第6章 竊玉老賊第25章 爲公宣揚第17章 巫山雲雨第12章 汝之不慧第11章 軍中之樂第19章 若奸若忠第12章 坊中石墨第8章 跨境追捕第35章 謠言之力第21章 死生之間第3章 吳中之禍第23章 沽名釣譽第29章 鎮撫關中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7章 願爲孫程第8章 選士之策第22章 醫者仁心第27章 遂鄉認親第9章 漢家法寶第26章 梳理屯田第15章 英雄時勢第17章 以身爲餌第13章 初爲人父第6章 尊者一諾第31章 烈風襲寨第5章 府中密議第7章 取撞木來第23章 烏帽子親第12章 安漢之志第21章 奉耶挾耶第25章 畫蛇添足第16章 奮死報國第2章 夏侯仲父第28章 後世來者第24章 中山之狼第6章 王異國生第5章 幽州之戰第30章 養疾自重第28章 假子拒敵第28章 懸危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