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東郡英豪

青州黃巾圍孔融於都昌,是在初平二年的秋九月,這時候被是勳念想着的曹操曹孟德,正在東郡太守任上,忙着點收錢糧,做明後年可能會跟公孫瓚開戰的準備。

正忙活得不可開交呢,突然探馬來報,說黃巾軍圍了孔融,孔融遣人往平原相劉備處去討取了救兵,正兼程向都昌挺進。曹操不聽則已,一聽之下,不禁大吃一驚,趕緊召集謀臣武將前來商議。

騎都尉任峻就說了,看目前這情形,咱遲早要跟着袁紹,與公孫瓚見上一兩仗,這劉備可是公孫瓚的人,本來他深入青州,佔了平原,就是往咱們腹心之地插上了一柄利刃,這要再以討伐黃巾的藉口奪了北海、齊國等地,那就徹底給咱們來了個三面包圍啊,危險係數太高了。不成,咱也得趕緊的出兵北海。

賊曹掾李乾也說了,劉備要是光拿下北海還則罷了,他要是趁勢而進,再取下東萊,麻煩就更大。東萊是有良港的,到時候公孫瓚可以通過海路把兵馬呼啦啦地全運到膠東去,從背後捅咱們刀子,到時候一切都完蛋大吉,就算有通天徹地之能,也根本無法扭轉局勢了。

曹操當即一拍桌子,就要派兵出征,可是眼神一瞟,就見自己最信賴的謀士、軍謀祭酒戲賢還跟那兒捋着鬍子沉思,沒有發表意見呢。於是趕緊一拱手:“志才啊,你怎麼看?”

戲賢戲志才還沒來得及回答,忽然就聽門外一聲大叫:“孟德,且慢哪!”隨即兩名官人就“噔噔噔”地直衝了進來。

就見這兩人,全都身穿赭紅色深衣,戴着黑色巾幘,是郡內屬吏的服色,一個三十來歲年紀,長馬臉,濃鬍鬚,眼白多而瞳仁小,瞧着有點兒瘮人,另一個纔剛二十出頭,相貌俊秀,一張小白臉兒嫩得就跟能掐出水來似的,只有短髭,還未蓄鬚。

剛纔喊叫的正是那個馬臉濃須之人,他臉粗嗓門大,一上堂就先質問曹操:“孟德,打算髮兵青州這種大事兒,怎麼不先跟我商量商量?”

“哎呦,”曹操見了二人,趕緊站起身來作揖,“公臺、文若,你們不是往谷城收取賦稅去了嘛,怎麼那麼快就回來了?”

說話的那人正是曹操的發小、東郡督郵曹掾陳宮陳公臺,只見他抹了一把額頭的熱汗,長嘆一口氣:“嘿,別提了,這收稅真不是人乾的活兒。我們倆到了谷城縣衙一覈算,你猜怎麼着,全縣的土地竟然都在三個人的名下,於是帶着計吏一一前去拜訪啊,結果那三位都推說鬧了一整年的黃巾,田地顆粒無收,請我們上報郡府,要全免了他們今年的田賦和口賦……”

另一位荀彧荀文若接口說:“那是睜着眼睛說瞎話,田地裡有沒有收成,我們一路行過去,難道還看不清嗎?收成不好是真的,顆粒無收是撒謊。結果那三家好吃好喝地供着我們,還將出錢來行賄,可就是不肯上交一粒糧食。”

曹操把眉頭一努,眼珠子一瞪,一拍桌案:“如此頑劣之徒,就該以抗繳國賦之罪逮起來正法!”

“別介啊,孟德,”陳宮趕緊解勸,“我打聽清楚了,那三位都是郡中名士,世代千石的家族,有一位據說還是鄭康成的入室弟子,怎可擅自捕拿?少收點兒田賦事小,若是因此而寒了郡內大姓之心,傷了你的聲譽,甚至惹出動亂來,那纔是得不償失哪。”

荀彧說:“我看他們也是色厲內荏。我光掛一個行奮武將軍司馬的空頭銜,你一個兵都不給我,我若有兩三百兵馬相隨,你看他們還敢不敢推搪?”

曹操點頭:“好,我這便命夏侯淵移軍谷城,給你們撐腰!”

一邊說着話,陳宮和荀彧兩人一邊走近,任峻、李乾、曹仁等人趕緊給他們二位讓出座席來,目視他們坐下。陳宮坐穩當了,這才擺一擺手:“這事兒倒不急,我們是聽說了平原發兵去援救孔北海之事,所以趕緊回來幫你拿主意——孟德,這個兵咱們可出不得。”

曹操一皺眉頭:“公臺這是何意啊?爲什麼不能出兵?”

“師出無名啊,”陳宮把兩手一攤,“北海遣了太史子義往平原求救,沒有來咱們東郡求救,而且咱們也沒有州府的指令,這時候貿然出兵……按例,二千石不可越界動兵,更何況是以兗州兵去往青州作戰呢?”

別部司馬夏侯惇輕哼一聲:“都什麼年月了,那些老規矩還守着不放做啥?咱們從前越界動兵的事兒還幹得少了嗎?”

“從前都是師出有名啊,”荀彧解釋說,“主公到東郡來,也是奉了車騎將軍、盟主袁冀州之命。雖然說,主公以行奮武將軍的名義,而不是以東郡太守的名義,也是可以越界動兵的,但這就很可能跟平原軍起衝突,萬一因此造成冀州和幽州之間的全面交鋒,請問,咱們目前可準備完全了嗎?”

不等曹操等人回答,陳宮先忙着搖頭:“別說咱們了,袁冀州都沒有準備好,若無一兩年的積聚,與公孫交兵就是敗多勝少啊。所以咱們現在還是不去面對平原兵,不去刺激公孫瓚爲好。”

戲賢輕輕點頭:“公臺說的是正論,這也正是戲某猶豫的原因……可是,難道就眼瞧着劉備將勢力伸入北海甚至齊國、東萊不成嗎?”

陳宮微微一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目今之計,只要多派哨探,去備悉打探北海的情況。倘若平原兵爲黃巾所敗也好,戰退黃巾便即撤離也罷,那都對咱們沒有什麼損害。倘若劉備打贏了黃巾,想要賴在北海不走,難道孔北海就會心甘情願地開門揖盜不成嗎?到時候他或者向咱們求救,或者向袁冀州求救,咱們再發兵攻去,真正師出有名,公孫瓚也不可能據此而全面動兵的。”

荀彧附和他的意見:“此乃以不變而應萬變,纔是萬全之策。”

曹操捋着鬍子想了一想:“好吧,那咱們就靜以觀變吧……還是先研究一下賦稅的問題。”

轉眼間這一年就過去了,到了初平三年的春季,出乎曹操、陳宮等人預料之外,雖然袁紹一路退讓,甚至把起家的勃海郡都拱手讓給公孫瓚了,想要以空間換取時間,公孫瓚還是親率大軍南下,直取冀州。袁紹北上抵禦公孫瓚,曹操也響應號召,發兵郡界,在高唐境內跟劉備硬生生打了幾仗。

時候不大,消息傳來,公孫瓚在界橋大敗,逃回了幽州。劉備聞訊,趕緊派人來向曹操求和,曹操也沒有一口氣吞併平原國的實力,於是在陳宮、戲賢的建議下,勉強應允了劉備的求懇,退兵返回東郡治所東武陽去了。

夏四月,青州黃巾在齊國、泰山等地轉了一個圈,突然大舉侵入兗州腹地,直取州治昌邑。兗州刺史劉岱不聽騎都尉鮑信的建議,倉促出兵去攔,結果吃了個大敗仗,身首異處。陳宮趁此機會前往昌邑城中,說服了鮑信、萬潛、許汜等人,大張旗鼓,迎接曹操入主兗州。

於是曹操與陳留太守張邈合兵一處,親率五千兵馬進入昌邑,隨即在壽張縣東面迎上了青州黃巾的百萬大軍。雙方一場好殺,曹操前軍幾乎全軍覆沒,鮑信也衝陣而死,但是黃巾洶涌而來的勢頭也就此被硬生生地給扛住了。此後曹操迭出奇謀,連戰皆勝,一直把黃巾軍逼到了濟北國的遂鄉一帶。

管亥找那名“翻譯官”給曹操寫了一封信,說:“君昔在濟南,毀壞神壇,其道乃與中黃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漢行已盡,黃家當立,天之大運,非君才力所能存也。”意思是說,曹操當年在擔任濟南國相的時候,曾經毀壞了很多民間祭祀鬼神的神壇,這跟黃巾所信奉的中黃太乙的教義相同,所以曹操你是有得道的資質的,趕緊來咱們黃天這邊兒吧,別再跟着漢朝那爛到根兒的蒼天走啦。

曹操得信是嗤之以鼻:“漢朝能不能存得下去,天意究竟如何?你等懂個屁啊!且待我來好好教教你等。”

曹軍才一萬多兵馬,就把百萬黃巾給團團圍住——沒有辦法,黃巾中大多數是老弱婦孺,真正能戰的三五萬青壯,也早就因爲糧草斷絕而骨軟筋酥,剩不下多少戰鬥力了,憑堅而守還能扛個幾天,若想突圍而走那就是個“死”字。

曹操正打算再圍上幾天,等所有敵人都差不多餓趴下了就發起總攻,這時候戲賢說話了:“主公戰敗黃巾之後,欲待如何處置?百萬之衆,打算逐一地砍將過去嗎?”

曹操說我也正琢磨這事兒呢,百萬黃巾,就算大多是老弱婦孺,就算都餓得半死了,困獸猶鬥,到時候本方的損失也不會小——“志才何以教我?”

戲志才說:“青、兗之地,迭經兵燹,十不存一,土地大片荒棄,即便戰敗了黃巾,主公得此荒僻之地,也是難有作爲的。何不招降黃巾,使其各歸田園,開荒闢地,以爲主公興漢定難之基礎呢?”

曹操說:“前日文若來書,也有此意。只是管亥等渠魁不除,終爲大患,此前遣人勸說,他們卻堅持不肯獻出彼等首級來。誰有此如簧之舌,可以說而動之呢?”

正在躊躇無計之時,突然轅門有兵來報,遞上名刺:“北海是勳,求見主公。”

“可是於都昌城下單騎退黃巾的是宏輔?”戲賢聞言大喜,朝曹操一抱拳,“恭喜主公,百萬黃巾之降,都在此人身上!”

——————————我是抱歉的分割線——————————

前文寫到王子法,說他是孔融麾下督郵從事,這是失誤了。督郵全稱應該是督郵書掾或者督郵曹掾,而從事乃刺史、州牧之屬官。從前的就不加修改了,從此章以後改爲督郵曹掾,在此向各位讀者深深鞠躬,說一聲:對不起啦,您大人大量,要想搧我也請用推薦票來搧。

第18章 無心插柳第26章 同滅吳寇第25章 一國將相第8章 欲捧殺也第25章 遷胡入幽第6章 奢而不侈第14章 李代桃僵第23章 豈可無馬第4章 漁陽豪強第7章 卿何人也第13章 人之大欲第24章 天險閣道第17章 兔死狗烹第6章 自編自導第24章 壯士斷腕第4章 夢中殺人第21章 齊大非偶第27章 漫天箭雨第31章 日暮途窮第19章 梟雄入蜀第29章 關中之戰第19章 成陽糧運第20章 勾心鬥角第38章 矜功失節第29章 裸身而來第3章 吳中之禍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4章 勇救都昌第8章 單家俗吏第17章 命促早終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8章 無禮冒犯第25章 又聞噩耗第23章 天雷殛我第35章 謠言之力第16章 混世魔王第4章 法不可廢第5章 漢語拼音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5章 初攻鄴城第35章 魯難未已第13章 舍卿其誰第10章 揮斥八極第13章 初爲人父第13章 舍卿其誰第1章 洛陽僧人第8章 欲加之罪第29章 人亡政息第1章 如有勳在第21章 儒者之心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1章 魔鬼之聲第28章 誅心之論第7章 包辦婚姻第38章 謀國謀身第17章 正是此賊第9章 西域貢使第20章 圖窮匕見第3章 夷寇臨城第30章 標名青史第10章 分而制之第29章 白兔遇犬第19章 鮮卑大人第13章 誤交損友第12章 白地將軍第4章 海東來去第15章 亂世能臣第6章 紙上發明第1章 啖肉豪客第21章 安排香餌第16章 我主不見第2章 西進東歸第10章 臨陣手談第24章 風傳虛證第32章 太阿倒持第10章 平定上郡第34章 猛虎出柙第24章 安所求赦第30章 入其彀中第35章 江船上陸第29章 何者爲君第15章 就食玄菟第6章 華夷之辨第12章 兔死狗烹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2章 白地將軍第19章 難從死志第18章 扣舷獨嘯第34章 階級鬥爭第7章 請殺孔融第11章 螻蟻草芥第25章 修仁之戰第26章 君權相權第16章 廢立之思第19章 擅出奇兵第11章 熟悉劇情第16章 奮死報國第8章 謀策定亂
第18章 無心插柳第26章 同滅吳寇第25章 一國將相第8章 欲捧殺也第25章 遷胡入幽第6章 奢而不侈第14章 李代桃僵第23章 豈可無馬第4章 漁陽豪強第7章 卿何人也第13章 人之大欲第24章 天險閣道第17章 兔死狗烹第6章 自編自導第24章 壯士斷腕第4章 夢中殺人第21章 齊大非偶第27章 漫天箭雨第31章 日暮途窮第19章 梟雄入蜀第29章 關中之戰第19章 成陽糧運第20章 勾心鬥角第38章 矜功失節第29章 裸身而來第3章 吳中之禍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4章 勇救都昌第8章 單家俗吏第17章 命促早終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8章 無禮冒犯第25章 又聞噩耗第23章 天雷殛我第35章 謠言之力第16章 混世魔王第4章 法不可廢第5章 漢語拼音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5章 初攻鄴城第35章 魯難未已第13章 舍卿其誰第10章 揮斥八極第13章 初爲人父第13章 舍卿其誰第1章 洛陽僧人第8章 欲加之罪第29章 人亡政息第1章 如有勳在第21章 儒者之心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1章 魔鬼之聲第28章 誅心之論第7章 包辦婚姻第38章 謀國謀身第17章 正是此賊第9章 西域貢使第20章 圖窮匕見第3章 夷寇臨城第30章 標名青史第10章 分而制之第29章 白兔遇犬第19章 鮮卑大人第13章 誤交損友第12章 白地將軍第4章 海東來去第15章 亂世能臣第6章 紙上發明第1章 啖肉豪客第21章 安排香餌第16章 我主不見第2章 西進東歸第10章 臨陣手談第24章 風傳虛證第32章 太阿倒持第10章 平定上郡第34章 猛虎出柙第24章 安所求赦第30章 入其彀中第35章 江船上陸第29章 何者爲君第15章 就食玄菟第6章 華夷之辨第12章 兔死狗烹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2章 白地將軍第19章 難從死志第18章 扣舷獨嘯第34章 階級鬥爭第7章 請殺孔融第11章 螻蟻草芥第25章 修仁之戰第26章 君權相權第16章 廢立之思第19章 擅出奇兵第11章 熟悉劇情第16章 奮死報國第8章 謀策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