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安排香餌

袁紹起污城之兵來救鄴城,前鋒爲部將王摩,曹操聞報,先使于禁將本部軍馬前往迎擊,大隊隨後跟進。是勳就不明白啦,咱不是說好了要先詐敗,誘敵深入嗎?想那于禁於文則,“深沉毅重,在亂能整”,估計他就算真敗了也能表現得跟主動撤退一樣,那還怎麼起到誘敵的效果呢?

荀攸在旁笑道:“此所謂虛而實之,實而虛之也。”對面都是聰明人,咱真要敗得太難看了,他們反倒不信,就難以誘敵深入啦。他倒是不厭其煩地給是勳解釋,主公使于禁禦敵,倘若王摩真的很好打,那麼先贏一場也無所謂。其後袁紹必將大軍前來接應,于禁肯定就吃不住勁兒啦,勒兵緩緩而退,引誘敵軍來追。第三步,曹操也要親率主力前往增援,再跟袁軍小小見上一仗,然後僞做不敵,再退第二場。

對方肯定會琢磨啊,你是真敗啊是假敗啊?若說詐敗誘敵,要麼全都散而不亂,要麼全都棄甲拋戈,方針就應該統一啊,爲啥于禁跟曹操敗退的方式不同呢?曹操比于禁傻?這不能。于禁不聽曹操號令?也說不過去。這麼一分析,就有七成是真敗,初次兵少而易整,二次兵多而易散——那袁軍就敢追過來啦。

是勳一邊聽一邊點頭,心裡卻說:瞧你這花花腸子繞的,我可搞不來這一套……不過計劃搞得太複雜了,會不會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啊……應該不會,那可是堂堂的荀攸荀公達,自非凡俗可比也!

于禁去了不久,探馬報回,說已與王摩軍接觸。袁軍甚怯,唯王摩奮勇當先,但是連衝了幾回都衝不動我軍陣列,已行將自潰矣。而且,遠遠地已經望見袁紹的中軍大旗啦。

曹操聞報。舉起馬鞭來一揮:“是其時也,吾等且進。”當下統率中軍就趕了過去——是勳、郭嘉、荀攸、賈詡、陳羣等謀士們自然也跟隨前往。

戰場恰好就在鄴城和污城之間的漳水南岸,西面是一片名爲石井崗的低矮丘陵,東面則近乎於一馬平川。然而雖爲平原,田野之間,也還是有幾處不足兩丈的矮坡聳起的。曹操和他的指揮部就暫時設置在一處矮坡之上。

地形對雙方來說,各有利弊。平原地形,使得鄴城城下的曹軍能夠比袁軍更迅速地增援戰場,但袁軍方面的石井崗,卻既利於隱蔽和防守,又能夠居高臨下。在必要時刻發起強力的衝鋒。

曹操挺鬱悶,因爲他即便立馬矮坡之上,都完全無法看清對面石井崗上袁軍的部署和調動情況——他只好暫且把目光完全投向面前的戰場。

這時候于禁已經擊敗了王摩,隨即與陸續趕來增援的袁軍大隊相接觸,正在互相射箭,阻遏敵軍前進,以便己方重整隊列。是勳立馬曹操身邊。放眼望去,就見曹軍大隊也已陸續趕到,圍繞着自己腳下的矮坡,排成了一個個便於守禦的方陣。他不禁轉過頭去問荀攸:“何不遽援於文則?”

荀攸輕輕搖頭:“敵勢未明,不宜輕動。我先整列可也,軍列整則戰力強……”是勳心說你不是打算詐敗呢嘛?還管戰鬥力強不強的做啥?你應該考慮的是,呆會兒怎麼才能敗而不亂,形散而實整,隨時可以反身攻擊被誘深入的袁軍纔對吧。

正這麼琢磨着,疑惑着。忽聽陳羣大聲叫道:“前非袁紹乎?!”衆人循着他馬鞭所指的方向擡眼望去,只見石井崗上,幾面大紅旗幟圍繞之下,高張起一面金頂傘蓋,傘下影影綽綽地立馬數人。完全暴露在丘陵向陽面上,暴露在自己的面前——“此必袁紹也!”

主簿王必大喜道:“若能得擒袁紹,則河北定矣!”曹操微微一愕,隨即躍馬前出兩步,大聲喚道:“命諸將皆前,直取袁紹。有獲紹者,白身封侯,侯者晉爵!”

是勳嚇了一大跳,趕緊一把攬住曹操的繮繩:“得非有詐乎?”

荀攸撫掌笑道:“其必有詐也,此餌我也。然,此餌甚美,不可輕縱——若能即擒袁紹,則天下定,若不能即擒時,正好詐敗而退。”

曹操轉過頭來,揮鞭大笑:“公達所言是也,吾亦此意。彼既欲餌我,我乃督諸軍親往吞之可也。”

這回連荀攸和郭嘉都不淡定了:“命一大將往劫袁紹即可,主公豈可親身犯險?!”

曹操搖頭:“袁紹既欲餌我,料崗側必設伏兵,我若往之,則伏兵四出,期斷我後路也。然卿等在此,必能調動兵馬,救我出圍,何懼也?我若不往,伏兵不動,紹必退去,則我誘敵之計難行也。”咱們早就計劃定啦,得裝模作樣吃個小敗仗,引誘袁軍深入,要是我不親自前往,假裝上了對方的當,吞了他的香餌,估計袁紹就直接閃人啦,既定方針還怎麼執行啊?

——“袁本初能自爲餌,吾豈不如本初耶?!”

是勳心說知道你們倆互別苗頭也好多年啦,但如今你穩佔上風,還有必要跟對方一樣冒險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主公爲一軍之帥,豈可陷身險地?”曹操輕輕搪開是勳揪他繮繩的手,又搖一搖頭:“凡戰豈有必勝,敗損兵家常事,若即敗損,是真險也。我今佔天時、人和,又有諸君籌謀,此機不可縱也。”說着話一指對面石井崗:“計算途程,頃刻即到,可縛袁紹,即不得縛時,紹必破走,吾乃高呼‘擒紹矣’,彼軍心必喪,則雖有埋伏,不足懼也——此亦宏輔昔在壽春所用之計。”

想當年曹操中了袁術的詭計,陷身壽春城內,是勳攻破城門,前往救援,那就是一路上喊着“業已擒斬袁術,請主公出城檢視首級”,一邊往前搜索的,爲的是亂敵之心。曹操說我如今也這麼幹,不管是不是真能逮住袁紹——我覺得只要衝得夠猛,逮住他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都要假裝逮着了,高聲喊叫,那麼敵軍的伏兵即便預先有了心理準備,也會迷茫、惶惑上那麼一小會兒,趁着這個機會,我就方便抽身啦。

“況——某有‘虎癡’衛護,卿等無憂也。”

曹操話音才落,旁邊就響起來一個大嗓門兒:“禇在則主公在,禇即戰死,亦當保主公不失!”

好吧,有許禇在旁邊兒護着,應該問題不大……關鍵是曹操已經料定了對面必有伏兵,則衝突之際,必能預作防備。吃敗仗是肯定的,反正也正打算小小吃一個敗仗嘛,直接把曹操陷在裡面,可能性就不大了。當然啦,刀箭無眼,這要突然間老天爺出什麼妖蛾子,收了曹操的命去,那就萬事皆空。然而也是同樣的道理,你敢保證曹操杵在這兒小矮坡上不動,就肯定不會中了什麼流矢?這兒距離戰場也並不爲遠啊,要是擱後世,悄悄潛近來一名狙擊手,這坡上幾位全都得完——不光是曹操,連許禇都跑不了!

所以雖然是勳心裡還在打鼓,卻也不好繼續攔着曹操了。曹操一抖繮繩,帶着許禇往坡下就走,是勳本能地兩腿一夾馬腹,就待跟隨,卻被曹操一揮鞭子給攔住了:“卿等即在此地控扼全局可也。”

“籲~”是勳趕緊一勒繮繩,把馬給帶住了,心說我這是怎麼了?我再不放心也不能跟着曹操去啊,逢有危難,許禇會豁出命去救曹操,可不會豁出命來救我——這戰場之上,可不能愣神犯迷糊啊。

荀攸勸他:“無憂也,宏輔且放寬心。吾等當分調兵馬,遮護主公兩翼,使即遇伏,亦不大失也。”是勳說這調兵遣將的事兒我不怎麼熟,你和奉孝來吧,我跟旁邊兒學着就成。

他只是牢牢地盯着曹操前突的方向。曹操、許禇,率領着大概五、六百名騎兵,後面還有千餘步卒跟隨,利用袁軍隊列的一處縫隙筆直地穿插進去,前指石井崗。陳羣馬後炮地說:“故露其隙以誘我,其意甚明,未免畫蛇添足矣。”他們這釣魚的跡象太明顯了,表演很不到位嘛。

是勳還是覺得不大放心,就問賈詡、陳羣和劉曄:“若卿等爲袁氏謀,將如何調布?”賈詡捋須微笑,卻不說話,劉曄答道:“崗坳之內,必有埋伏,然不可多,多必爲我所偵知。即先以伏兵相阻,慢主公後撤之勢,再以大軍繞之陣南,側翼相斷……”郭嘉在旁邊插話:“嘉與公達已命韓元嗣(韓浩)、史公劉(史渙)併力南向,嚴加防禦,袁軍若欲側擊,是自蹈死地也。”

是勳有點兒迷糊:“袁軍倘欲側擊,何必專意南線,其北線……”他話還沒說完就反應過來了,北邊兒這不是漳河嘛。雖說張南在武城還有數千兵馬,袁紹更可以派一支兵悄悄渡過污水,前去增援張南,但武城距離此處終究還有一定距離啊,再加上漳河雖然不算很寬,可也不是那麼好渡的……

可是他沒想到,自己話才說了一半兒就給嚥了,但郭嘉卻瞬間面色大變,趕緊招呼還在派令調兵的荀攸:“公達,要防漳上……”話音未落,旁邊兒劉曄長嘆一聲:“已遲矣!請速鳴金,喚主公歸來。”說着話,伸手朝漳河方向遙遙一指——

第34章 陣前車懸第29章 舌燦蓮花第9章 周平王事第25章 恩威並施第13章 十命可受第8章 選士之策第20章 注經化俗第9章 積毀銷骨第14章 敗得甚好第7章 取撞木來第5章 天賦上限第33章 長矛如林第21章 舅傳婿也第23章 刺客奇才第16章 我主不見第21章 神龜永壽第9章 德容言功第18章 謀刺之謎第20章 鞭長莫及第7章 婦人之言第8章 酬功謝德第11章 社會進步第15章 請爲紀信第8章 奇峰突起第23章 一身是膽第18章 無心插柳第7章 置之美稷第28章 馮翊遺珠第36章 鐵券丹書第10章 兒女親事第28章 皇族貴人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章 沛國曹氏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5章 名醫神針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章 沛國曹氏第20章 欲效定遠第5章 渭水鯉膾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7章 狐假虎威第28章 江南俊才第2章 或爲智囊第11章 天生猛將第16章 廢立之思第10章 分而制之第30章 有害令名第30章 入其彀中第24章 續漢記事第6章 嚴其考法第28章 零陵先賢第2章 沛國曹氏第14章 客已滿矣第10章 天降單于第14章 衣帶之詔第30章 奉駕幸許第32章 天下第一第7章 吾青州人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7章 僭越王章第33章 孝即是忠第4章 益德爭功第17章 大戰序幕第30章 乃見君臀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8章 超願棄父第14章 無奈竊國第8章 佛國之願第9章 建藩封國第4章 真正小人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7章 昔孔子歿第20章 秦因何亡第30章 大破魏賊第36章 蜮蚓豈龍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2章 安漢之志第13章 大勢已去第29章 關中之戰第19章 白玉美人第3章 姻不如族第5章 王中國死第13章 堅壁清野第10章 翻供之謎第13章 河北棱堡第6章 建安石經第2章 謀士之責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9章 黃巾渠帥第26章 取而代之第15章 亂世能臣第20章 大科學院第6章 嚴其考法第19章 魏之必敗第5章 大國小鮮第29章 降漢降曹第15章 英雄時勢第38章 矜功失節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3章 違天不祥
第34章 陣前車懸第29章 舌燦蓮花第9章 周平王事第25章 恩威並施第13章 十命可受第8章 選士之策第20章 注經化俗第9章 積毀銷骨第14章 敗得甚好第7章 取撞木來第5章 天賦上限第33章 長矛如林第21章 舅傳婿也第23章 刺客奇才第16章 我主不見第21章 神龜永壽第9章 德容言功第18章 謀刺之謎第20章 鞭長莫及第7章 婦人之言第8章 酬功謝德第11章 社會進步第15章 請爲紀信第8章 奇峰突起第23章 一身是膽第18章 無心插柳第7章 置之美稷第28章 馮翊遺珠第36章 鐵券丹書第10章 兒女親事第28章 皇族貴人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章 沛國曹氏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5章 名醫神針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章 沛國曹氏第20章 欲效定遠第5章 渭水鯉膾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7章 狐假虎威第28章 江南俊才第2章 或爲智囊第11章 天生猛將第16章 廢立之思第10章 分而制之第30章 有害令名第30章 入其彀中第24章 續漢記事第6章 嚴其考法第28章 零陵先賢第2章 沛國曹氏第14章 客已滿矣第10章 天降單于第14章 衣帶之詔第30章 奉駕幸許第32章 天下第一第7章 吾青州人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7章 僭越王章第33章 孝即是忠第4章 益德爭功第17章 大戰序幕第30章 乃見君臀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8章 超願棄父第14章 無奈竊國第8章 佛國之願第9章 建藩封國第4章 真正小人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7章 昔孔子歿第20章 秦因何亡第30章 大破魏賊第36章 蜮蚓豈龍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2章 安漢之志第13章 大勢已去第29章 關中之戰第19章 白玉美人第3章 姻不如族第5章 王中國死第13章 堅壁清野第10章 翻供之謎第13章 河北棱堡第6章 建安石經第2章 謀士之責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9章 黃巾渠帥第26章 取而代之第15章 亂世能臣第20章 大科學院第6章 嚴其考法第19章 魏之必敗第5章 大國小鮮第29章 降漢降曹第15章 英雄時勢第38章 矜功失節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3章 違天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