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堂上驚變

是勳不怕公孫度放過公孫峻,卻反而擔心公孫度嚴懲公孫峻。

很明顯這事兒雖然是公孫峻做的,幕後指使者卻另有其人。掉過頭來再回想整個事件,是勳認爲若是請自己或者諸葛亮來謀劃,將會做得更加天衣無縫,連那一點點證據都不會留下。所以袁氏直接賄賂公孫峻,讓他來誆騙自己,不如袁氏交通了公孫家中別的人物——可能是重臣——再由此人來賄使公孫峻,可能性來得更大。無他,只有多倒幾遍手,計劃纔可能大出漏洞。

站在公孫度的立場上來說,他不可能在天使面前將此事高高提起,輕輕放下,而一定要給是勳一個交代。那麼怎麼交代呢?一種方法是調查到公孫峻即止,嚴加懲處,以儆效尤;另一種方法,則是要深挖出這背後的主使來。

挖來挖去,最後肯定要挖到二袁啊,那麼既然不肯深責公孫峻,公孫度的怒火就必然要發泄到二袁頭上去!是勳是挺恨公孫峻,但就其使命而言,公孫峻是死是活,對他並無意義,二袁的生死,纔是他最關注的問題!

公孫度一代梟雄,做事還真是雷厲風行。第二天一早,公孫康便重至涼府相請是勳,說家父病體稍愈,可以請天使駕臨宣詔了。

於是是勳帶着諸葛亮返回平州衙署。大堂之上,百僚畢集——獨獨不見公孫峻——公孫度身穿朝服,親自迎出門外。隨即公孫康奉上節旄,以及是勳落在偏院沒帶走的詔書、印信。是勳即居上而立。宣朝命拜公孫度爲襄平侯。加食邑五百戶。

等公孫度磕完了頭,雙手接過詔書和印信,是勳才終於大大鬆了一口氣——這說明遼東暫時不會跟曹軍開仗啦。隨即公孫度返回上位坐下,請是勳居於客位,是勳趁機就問啦:“前朝廷平定幽州,二袁遁至遼東,未知君侯如何處置?”

公孫度雙目中精光暴射,捻鬚問道:“樓班實爲蹋頓所挾。吾欲爲之請赦,可乎?”

不提二袁,光說樓班,那意思很明確了——二袁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作爲交換條件,我得把樓班留下,成不成?是勳心說我就是爲着二袁來的,曹操交付的使命中還真沒提過樓班,那就一傀儡,你還當個寶了。當下微微一笑:“勳無異議。”

公孫度點一點頭。隨即斥喝道:“喚袁氏兄弟來!”

袁尚、袁熙,再加上一個逄紀逄元圖。四天前就來到襄平城內了,受到陽儀的盛情款待。袁尚極言曹操如何挾持天子、肆虐諸侯,以欲加之罪奪其幽州封土,並且更揮師東進,其意必在遼東,所以希望能夠跟公孫度聯起手來,以御此賊。可是陽儀聽着只是哼哼哈哈的,卻壓根兒不肯明確表態。袁尚希望能夠儘快見到公孫度,陽儀只說主公事務繁冗,等忙過這幾天,一定親自相請。

公孫度所以一連好多天都不肯接見二袁,一是有涼茂勸阻,以及是勳前後腳地就進了襄平城,二是還需要蒐集前方的軍事情報,纔好作出最後的決斷。公孫度可不是一個容易被人牽着鼻子走的傢伙,他得自己先定下了計,然後才能去見二袁。

袁氏兄弟在遼東兵的監護之下,提心吊膽過了好多天,其間偶爾聽聞是勳持節前來封拜公孫度,二人大驚,忙向逄紀問計。於是逄元圖設謀,把隨身的財寶全都拿出來賄賂陽儀,請陽儀把是勳給誆走——只要是勳一逃,那公孫度必然得跟朝廷翻臉,自家就有當他盟友的資格啦。

涼茂評價陽儀是“諂媚小人,無足論也”,然而小人也有小人的小聰明,他覺得這事兒有風險,可是又捨不得袁氏的賄賂,想來想去,乾脆從賄賂裡取出三成來轉贈給向來貪財的公孫峻,請公孫峻去辦此事。而等到是勳洞悉其奸,向公孫康揭發以後,公孫康回稟公孫度,公孫度怒不可遏,連夜在府中就進行了一番大規模盤查。

公孫峻這活兒幹得有點兒糙,他本來以爲是勳必然逃走,那麼公孫康忙着追捕,自己就有足夠的時間把手腳給料理乾淨啦。沒想到才隔了不到一個時辰便府中大索,而且嫌疑人早就鎖定了,遂被當場拿下。

公孫峻毫無節操,直接就把陽儀給供出來了,問題陽儀手腳乾淨,沒把柄可抓,矢口否認之下,反倒指責公孫峻攀誣。公孫度半信半疑之間——他對陽儀是素來信任的,總覺得陽別駕不至於爲了點兒錢財就欺瞞自己——又不便嚴懲同族的公孫峻,便果然如是勳所料,把一腔怒火全都發泄在二袁身上了。

尤其在公孫康轉述了是勳那段言辭之後,公孫度也不禁對於自己能否順利駕馭二袁,信心有所動搖。他最近總覺得精力有些不濟,深恐要是真一病倒,二袁勾結重臣作亂,將無法把個完整的遼東傳承到兒子手上,所以——罷了,不冒險了!

當然啦,定計之前,按習慣還要召柳毅、陽儀二親信和公孫康一起來商量。公孫康惱恨公孫峻,只有比他老爹更甚,就此一力攛掇父親殺二袁,順朝廷;陽儀爲了撇清自己,乾脆大說二袁的壞話——反正這幾天接待二袁都是他的活兒,他說那倆小子不地道,公孫度也無從查證啊;柳毅在無可無不可之間,並無定見。就此,纔有了今日公孫度請是勳前來,當面受領了襄平侯的爵位。

但是跟原本的歷史上一樣,公孫度沒把這個縣侯放在眼裡,他打算關起門來繼續自稱“遼東侯”,而把襄平侯轉手讓給兒子公孫康——治縣之侯交給繼承人,那是再合適不過的啦。

隨即公孫度在樓班問題上得到了是勳的諒解,便喝令喚二袁前來。袁氏兄弟和逄紀尚不明就裡,聽說公孫度終於肯與自己相見了,還挺興奮,趕緊整頓衣冠,便跟隨傳喚者來至州署大堂之上。可是等到了堂上,一見是勳上座,他們就知道不對了,袁熙和逄紀不禁面色慘白,倒是袁尚,一張臉漲得通紅,朝上一揖:“將軍乃欲殺尚否?”

公孫度面無表情地答道:“吾與卿父本爲舊識,豈忍殺卿?然卿等爲朝廷所緝,度爲大漢守土,亦不敢窩藏也。今是司直奉命使遼,卿等即可束手就縛,隨其返都——吾將上奏朝廷,赦卿等死罪,即歸守先人墓冢可也。”我是不會殺你們的啦,但必須把你們交給是勳帶回去。

袁熙聽聞能得不死,臉色略微好看了一點。旁邊兒逄紀可沒他那麼天真——就公孫度一封上奏,朝廷真會赦免了二袁的死罪嗎?現在朝廷可是捏在曹操手裡的,曹操必不能容他們苟活於世啊,這要被逮回去了,仍然是死路一條!他忍不住就拿眼神去瞟陽儀,可陽儀轉過頭去,故意躲避,不肯跟他視線相交。逄紀也想不通,是陽儀設謀失敗了呢,還是沒來得及發動,或者壓根兒就打算食言而肥呢?

主辱臣死,逄元圖一咬牙關,邁前一步,朝公孫度拱手道:“二位公子若隨天使返都,必無幸理,則雖非將軍所殺,亦因將軍而死也。昔日袁氏雄踞四州,而今爲階下之囚,此皆吾儕謀劃之誤——請斬紀頭,以謝朝廷,而允二位公子長居遼東,爲一庶民可也。”要殺就殺我吧,千錯萬錯,都是我們這班謀士的錯,還請你留下兩位袁公子的性命。

公孫度手捻鬍鬚,轉過頭去望了是勳一眼,讚歎道:“此真忠臣烈士也!”是勳這時候也不好跟他唱反調,只得隨聲附和:“有忠臣烈士而不能奉職守,是乃袁氏之罪。”

公孫度又轉向二袁,問道:“逄紀之言,卿等以爲若何?”袁熙趕緊跪下磕頭,連聲說:“唯願長居遼東,爲將軍牽馬報效!”是勳聽了這話就是一愣,心說這氣氛不對啊?難道公孫度只是想威嚇一下二袁,以便徹底收服他們,其實沒打算把這倆貨交給自己?正待開言,卻見袁尚把雙眼一閉,牙關一咬,等再睜開眼睛的時候,猛然怒視是勳,大喝道:“都是汝等小人,離間我父子與朝廷!尚今即死,亦不容汝等再遺害世間!”說着話,雙膝微曲,隨即發力,一個虎躍便惡狠狠地直朝是勳撲來!

變起倉促,遼東羣臣盡都呆了……或者故意呆了,就沒人想到要去援救是勳。是宏輔那更不用說啦,瞬間就覺得腦海中一片空白。本能地想要朝後躲避,但他本是跪坐着的,這彈身而起的招數是從來也沒有練過啊——身子朝後一仰,腿腳卻跟不上,差點兒就直接側翻在了地上。

眼瞧着袁尚就要撲到面前了,卻不料於空中瞬間一個轉身,舍了是勳,竟奔公孫度而去!這下子遼東羣臣不敢再不動了,問題公孫度居上而坐,是勳在其側面,其餘羣臣都在下首,袁尚都到是勳面前了突然轉身,那誰還能趕上他的速度?

眼瞧着袁尚已然到了公孫度的面前,公孫度都能瞧見他雙眼之中,冒出的近乎狂熱的紅光了……(未完待續。。)

第15章 酒池肉林第12章 觀其決斷第6章 嚴其考法第16章 混世魔王第8章 願爲雲敞第8章 囊中羞澀第19章 嶺南烽煙第30章 大破魏賊第6章 樂浪故人第23章 元龍之謀第17章 延年按劍第17章 火燒長安第12章 江上肅清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5章 酒池肉林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5章 毋受其蠱第5章 鮮花牛糞第27章 盡屠公孫第33章 乃可不歸第6章 一時俱反第20章 注經化俗第16章 管他何人第8章 驃姚之業第30章 厚買人心第22章 國中無將第14章 蘭臺藏書第1章 下車立威第6章 紙上發明第19章 流血五步第25章 遷胡入幽第21章 史上有名第18章 投鼠忌器第8章 我等自取第24章 要當磔也第3章 岐東渭北第12章 壯當封侯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5章 畫蛇添足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8章 面折梟臣第18章 公臺不懌第16章 **好淫第5章 二得二失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3章 屠盡匈奴第15章 春秋斷獄第34章 錦衣馬超第7章 善戰無功第17章 外禦其侮第14章 衣帶之詔第6章 王異國生第2章 疏於職貢第31章 大戰餘波第21章 火中取栗第9章 大山在前第7章 寄身豪門第1章 遼東軼聞第1章 下車立威第24章 城上易幟第33章 賢良孝廉第25章 一國將相第6章 紙上發明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7章 亡羊補牢第12章 尚書空臺第34章 以兵做賊第6章 寧我負人第23章 幼平奮威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7章 得韓徵倭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2章 讒慝小人第29章 難爲田橫第14章 人治社會第27章 一朝出門第9章 溳水之戰第10章 變廢爲寶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8章 行獵遇賊第13章 誤交損友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0章 擇易避難第5章 漢語拼音第24章 所志既從第19章 擅出奇兵第19章 婦誦夫錄第28章 後世來者第5章 白波谷前第8章 佛國之願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5章 野有遺賢第32章 羌胡雜虜第23章 沽名釣譽第9章 煮豆燃萁第16章 **好淫第25章 大盈若衝第6章 寧我負人第10章 分而制之
第15章 酒池肉林第12章 觀其決斷第6章 嚴其考法第16章 混世魔王第8章 願爲雲敞第8章 囊中羞澀第19章 嶺南烽煙第30章 大破魏賊第6章 樂浪故人第23章 元龍之謀第17章 延年按劍第17章 火燒長安第12章 江上肅清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5章 酒池肉林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5章 毋受其蠱第5章 鮮花牛糞第27章 盡屠公孫第33章 乃可不歸第6章 一時俱反第20章 注經化俗第16章 管他何人第8章 驃姚之業第30章 厚買人心第22章 國中無將第14章 蘭臺藏書第1章 下車立威第6章 紙上發明第19章 流血五步第25章 遷胡入幽第21章 史上有名第18章 投鼠忌器第8章 我等自取第24章 要當磔也第3章 岐東渭北第12章 壯當封侯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5章 畫蛇添足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8章 面折梟臣第18章 公臺不懌第16章 **好淫第5章 二得二失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3章 屠盡匈奴第15章 春秋斷獄第34章 錦衣馬超第7章 善戰無功第17章 外禦其侮第14章 衣帶之詔第6章 王異國生第2章 疏於職貢第31章 大戰餘波第21章 火中取栗第9章 大山在前第7章 寄身豪門第1章 遼東軼聞第1章 下車立威第24章 城上易幟第33章 賢良孝廉第25章 一國將相第6章 紙上發明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7章 亡羊補牢第12章 尚書空臺第34章 以兵做賊第6章 寧我負人第23章 幼平奮威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7章 得韓徵倭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2章 讒慝小人第29章 難爲田橫第14章 人治社會第27章 一朝出門第9章 溳水之戰第10章 變廢爲寶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8章 行獵遇賊第13章 誤交損友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0章 擇易避難第5章 漢語拼音第24章 所志既從第19章 擅出奇兵第19章 婦誦夫錄第28章 後世來者第5章 白波谷前第8章 佛國之願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5章 野有遺賢第32章 羌胡雜虜第23章 沽名釣譽第9章 煮豆燃萁第16章 **好淫第25章 大盈若衝第6章 寧我負人第10章 分而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