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盈若衝

曹操派桓階赴許都呈交辭讓受禪的表章,順便請問是勳,呂布尚未西進,如今咱們該怎麼辦?是勳只好請曹操硬挺着,但就這麼幾句廢話當然沒法打發桓階,好在他得着張進、黃華等人叛亂的消息比較早,多日苦思,終於有了腹案,於是悄悄加上一句:“前許呂氏女與子建公子,今乃可以此羈縻之也。”

想當年馬超在關中造反,並且通過陳宮引誘呂布相助,曹操爲了消解這一危機,遂用是勳計,聯絡鮮卑西部大人蒲頭南下,以撓呂布之背。呂布被迫收兵回涼,並且將己女許嫁給曹操之子曹植(前曾作曹彰,誤,曹子文已娶張繡女也,已經修改爲曹植),兩家約爲姻親。但是其後呂布再叛,與劉備聯兵攻伐關中,這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是勳說了,不妨重提前議,以向呂布釋放善意吧,或許可以將涼州可能因爲改朝換代而引發的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

桓階聞言,不禁皺眉:“子建公子已婚矣,奈何?”此前因爲敵對關係而跟呂布之女的婚約自動解除,所以曹植另外娶了老婆呀,這可該怎麼辦?以呂布如今的身份,那可是他的獨生女兒,怎麼可能給曹植當妾呢?

是勳笑道:“魏王豈獨一子耶?終非嫡長,其誰不可?”咱們可以換個曹氏子去迎娶呂布之女嘛,反正都不是嫡長子,不是繼承人,別的公子跟曹植除了年齡之外,又有多大差別?

桓階輕輕嘆了一口氣,說好吧,那我便即返回安邑,去稟報魏王。

曹操上表辭讓,這誰都明白只是表面文章罷了,劉協既然已經決定了禪讓,當然不敢就此收手,於是再下詔曰:“惟建安十六年五月丁未。皇帝曰,諮爾魏王:夫命運否泰,依德升降。三代卜年,著於春秋,是以天命不於常,帝王不一姓。由來尚矣……使使持節太常音,奉皇帝璽綬,王其永君萬國,敬御天威,允執其中,天祿永終。敬之哉?”

可憐的張音。千里迢迢又跑一趟。

曹操也照慣例二辭,遞表的仍然是桓階。而且這回桓階過來,交付給是勳一樁特殊使命:“魏王今使倉舒公子冠,可迎呂布女,尚須令君西上,以成其事也。”

曹植今年十九歲,他十八歲的時候行的冠禮,同年便迎娶了汝南名門謝氏之女爲妻。曹植往下,曹操第五子爲曹昂同母弟曹鑠。少年便即夭折;第六子爲曹榮,去年纔剛病死;第七子爲曹彪,小名朱虎——不過其母孫姬身份太低,子以母貴,也以母賤,不便迎娶涼公呂布之女也。所以最終“好事兒”就落在了年僅十五歲的曹倉舒身上,曹操匆匆給曹衝行了冠禮,取字“子盈”——典出《道德經》,有“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句——打算讓他去娶呂布的閨女兒做正室。

至於呂氏女比曹衝大了整整三歲……沒關係,“女大三,抱金磚”嘛。

不過到目前爲止,還只是曹家自說自話罷了,總得派個人前往涼州,去跟呂布重提前議,商定了這樁婚事才成啊。曹操的意思,最好不僅僅定親而已,直接就把呂氏女接到安邑來,到時候以此女爲質,那呂布還可能輕易跟我翻臉嗎?

呂布終究不是馬超啊,老爹、兄弟的命全不要了,也要跟我一較短長。

那麼,既然是宏輔你給出的主意,你又跑過涼州,跟呂布也熟,加上辯舌無雙,那還是請你再跑這一趟去吧。

是勳聞言,不禁苦笑,心說:“我就知道!”曹操這則命令,說好聽是“知人善任”,說不好聽是“柿子專挑軟的捏”——他知道是勳因爲遊說天子禪讓的時機把握得不夠準確,內心正有所恐慌呢,所以派你個差使,前往涼州去亡羊補牢,你肯定不敢推辭啊。

於是可憐的是宏輔被迫辭去漢之尚書令,匆匆乘車,跟隨桓階返回安邑,拜謁曹操。曹操直接就問他:“使卿西行,事可辦耶?”是勳一攤手:“即不可辦,亦必辦矣。臣誤大王,當爲大王解之。”

曹操握着是勳的手,假模假式地撫慰他,說這不是你的過錯,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誰能想到呂布竟出昏招,結果把自己的手腳都給絆住了呢?如今我只有靠你啦——“宏輔爲孤姻親,譬如一體,今唯宏輔可爲孤分憂也。”

是勳心說去你媽的,真要是把我當自家人,纔不會把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活計壓在我肩膀上呢!罷了,罷了,反正我已經幫你走到這一步了,總不能爲德不終,最後搞成個爛攤子,我就跑這一趟,幫忙曹小象去討老婆好了。

告辭出來,暫居館驛,洗滌風塵,再整行裝。曹氏重臣紛紛來拜,部分如荀攸、賈詡等是來跟他商量目前局勢的,如董昭、王粲等是來跟他研討禪讓禮儀的,如曹洪、滿寵等則只是老熟人來打個招呼的。待客直到晚間,身旁除了諸葛亮等幾名門生、故吏外,餘衆皆散,突然門上又來相報:“子盈公子來訪。”

是勳聞言,要先反應一下,纔想起來所謂“子盈”,乃曹衝之字也——這曹小象在原本歷史上早就死了,光留下一個乳名倉舒,而未曾字,所以他印象非常淡漠。

急忙下榻,出門迎候,就見曹衝不是一個人來的,身後還跟了一位——老熟人,正乃逄紀逄元圖是也。

曹衝見了面就先打恭作揖,說要勞煩姑婿爲我的事兒遠赴涼州,小子實不落忍,同時也感念無地。完了就問:“呂氏女何如人也?姑婿曾見否?”是勳說怎麼可能!人大姑娘家家的,又沒出閣,我跟呂布也不是登堂入室、託妻獻子的交情,他怎麼可能讓女兒跟我相見?

“勳但知爲涼公獨女也,年十八,寵愛無以加……”

呂布娶妻魏氏,乃大將魏續之姐,結婚二十多年,夫婦感情甚篤。然而魏氏只生一女,始終沒能產下一個兒子來。呂布爲了表現自己是愛妻暖男,也從來都沒納過妾,故此亦無庶子、庶女——當然啦。他經常私通諸將妻妾,有沒有在外面留下過什麼私生子,那就沒人知道啦。

所以呂布對這個獨養女兒寶愛有加,那真正是“掌上明珠”啊。雖已成年(女子十六而笄),卻不肯輕易許人,一直拖到今天。以是勳對呂布的瞭解,他要麼堅決不肯讓女兒遠嫁安邑,但凡允准了,自己也把人小姑娘給接走了。恐怕呂布再不敢跟曹操徹底撕破面皮啦。涼州就此可謂底定。

然而,對於這呂氏女究竟長得怎樣,性情如何,是勳就懵然無知了——希望別象她爹,就算五官再怎麼精緻,配一張馬臉也都難看;然而是勳也沒有見過魏氏,不知道姑娘她娘又如何了,倘若魏氏長得象她弟弟魏續……是勳不禁暗中打了一個寒戰。

曹衝呆的時間並不長,以他如今敏感的身份。自然不可能跟是勳往來過於親密。可是等到曹沖和逄紀離開以後,是勳重新上榻安坐,諸葛亮卻突然口出驚人之語:“先生前欲使呂布爲竇融,今亮觀之,恐爲竇勳也。”

是勳聞言,不禁悚然而驚。

諸葛亮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是勳此前把呂布比作竇融,是希望他能夠舉涼州降曹,從而成爲曹魏的開國功臣,不過事實證明了,呂奉先的心比竇周公要大。他可以臣於曹操,但不肯降於曹操,願爲外藩,不願爲內臣也。

那麼竇勳又是誰呢?此人乃竇融嫡孫也,尚了東海王公主,也曾煊赫一時,但後來老爹竇穆失勢,被趕回了老家,只有竇勳因爲是“主婿”而被允許留在京師——其最終的結果,是竇穆終於在老家被下獄,與其子竇宣共死於獄中,竇勳則被下了雒陽獄,同樣死於獄中……僅僅瘐斃的地方不同而已。

當然啦,諸葛亮把呂布比竇勳,不是說他將會下獄而亡,而是說——竇勳生有四子二女,四子爲竇憲、竇篤、竇景、竇瑰,後皆仕爲重臣,非靠父祖之蔭庇也,靠的是裙帶關係;因爲竇勳二女皆入宮中,長女爲漢章帝之皇后,次女爲其貴人……

竇勳有閨女,呂布也有閨女啊,那麼竇勳的閨女最終當了皇后,呂布的閨女有沒有這個機會呢?嘿嘿,先生請熟思之。

是勳聞言,苦笑着點一點頭:“孔明思慮周詳,吾亦不及也。”曹昂雖然已被冊封爲魏王太子,如果不出意外,不久後還會進位魏帝太子,但他的地位還遠不到穩如泰山的地步——那個魏帝太子,說不定要加上“第一任”的定語……對儲位威脅最大的,自然是丕、彰、植三子,但目前三人還在都外,安邑城內最大的威脅則來自於曹衝。

曹子盈本來就因爲聰明機敏而得曹操喜愛,如今又收了逄紀這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傢伙爲佐,相信對儲位的覬覦之心將更熾烈——是勳倒是不後悔薦逄紀於曹衝,因爲逄元圖想做什麼,事實上他是攔不住的,除非先把逄紀一刀給宰了,但終究逄紀曾爲自己謀劃,他還下不了這種狠手。

倘若此去西涼,談妥了曹沖和呂布之女的婚事,無疑曹子盈將如虎添翼也,丕、植兄弟都要瞠乎其後,曹子修更是岌岌可危。是勳倒沒有必保曹昂的想法,但會不會因此引發劇烈的朝局動盪,卻不能不預先加以考慮——話說要不是這回逄紀跟着曹衝來拜,諸葛亮也未必能夠想到這一點,就算想到了,隨口一點,是勳也未必能夠明瞭。

事情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有趣啦,那麼自己又該做何打算呢?(未 完待續 ~^~)

第1章 如有勳在第26章 文姬歸漢第4章 無米之炊第17章 吾何有私第1章 河北愚忠第24章 所志既從第26章 南鄭病龍第27章 恐其有詐第31章 以竹爲炮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9章 屈身蠻夷第17章 以身爲餌第2章 西進東歸第22章 禪何禮也第9章 家事難斷第28章 人與禽獸第24章 日薄西山第5章 遠之則怨第11章 天生猛將第17章 亡羊補牢第1章 先得一驢第13章 誤交損友第8章 願爲雲敞第31章 曹氏麟兒第2章 沛國曹氏第22章 養虎貽患第6章 平春豪強第3章 姻不如族第22章 醫者仁心第16章 數算之道第8章 一死人耳第14章 非當世人第12章 懸危之勢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6章 陽平之戰第33章 乃可不歸第18章 背主求榮第26章 公仁僞書第24章 風傳虛證第29章 何者爲君第3章 九品官人第26章 釣橋無益第31章 爾虞我詐第17章 子桓發礮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9章 難從死志第25章 畫蛇添足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5章 就食玄菟第17章 以身爲餌第29章 何者爲君第27章 柱節立門第34章 踏破鐵靴第3章 世家短視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1章 捕風捉影第27章 魚復三險第30章 用武之地第31章 兵權誰屬第20章 圖窮匕見第5章 今古不同第29章 裸身而來第6章 自編自導第15章 黃鬚封侯第9章 明察秋毫第17章 大戰序幕第14章 犬父虎子第1章 分州荊襄第11章 放下屠刀第26章 往徵不難第7章 逆天出師第9章 家事難斷第1章 繼嗣之爭第28章 面折梟臣第23章 烏帽子親第8章 徐方名士第27章 魚復三險第30章 大破魏賊第23章 擒賊擒王第6章 尊者一諾第14章 鳳雛之謀第16章 討袁紹檄第18章 說文切韻第7章 取撞木來第19章 屈身蠻夷第8章 跨境追捕第16章 舉賢任能第32章 促膝對談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0章 爲小兒欺第22章 生死度外第9章 涼州用間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1章 神龜永壽第20章 不可得乎第17章 僭越王章第21章 安排香餌第22章 禪何禮也第11章 放下屠刀第9章 反逆蟊賊
第1章 如有勳在第26章 文姬歸漢第4章 無米之炊第17章 吾何有私第1章 河北愚忠第24章 所志既從第26章 南鄭病龍第27章 恐其有詐第31章 以竹爲炮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9章 屈身蠻夷第17章 以身爲餌第2章 西進東歸第22章 禪何禮也第9章 家事難斷第28章 人與禽獸第24章 日薄西山第5章 遠之則怨第11章 天生猛將第17章 亡羊補牢第1章 先得一驢第13章 誤交損友第8章 願爲雲敞第31章 曹氏麟兒第2章 沛國曹氏第22章 養虎貽患第6章 平春豪強第3章 姻不如族第22章 醫者仁心第16章 數算之道第8章 一死人耳第14章 非當世人第12章 懸危之勢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6章 陽平之戰第33章 乃可不歸第18章 背主求榮第26章 公仁僞書第24章 風傳虛證第29章 何者爲君第3章 九品官人第26章 釣橋無益第31章 爾虞我詐第17章 子桓發礮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9章 難從死志第25章 畫蛇添足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5章 就食玄菟第17章 以身爲餌第29章 何者爲君第27章 柱節立門第34章 踏破鐵靴第3章 世家短視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1章 捕風捉影第27章 魚復三險第30章 用武之地第31章 兵權誰屬第20章 圖窮匕見第5章 今古不同第29章 裸身而來第6章 自編自導第15章 黃鬚封侯第9章 明察秋毫第17章 大戰序幕第14章 犬父虎子第1章 分州荊襄第11章 放下屠刀第26章 往徵不難第7章 逆天出師第9章 家事難斷第1章 繼嗣之爭第28章 面折梟臣第23章 烏帽子親第8章 徐方名士第27章 魚復三險第30章 大破魏賊第23章 擒賊擒王第6章 尊者一諾第14章 鳳雛之謀第16章 討袁紹檄第18章 說文切韻第7章 取撞木來第19章 屈身蠻夷第8章 跨境追捕第16章 舉賢任能第32章 促膝對談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0章 爲小兒欺第22章 生死度外第9章 涼州用間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1章 神龜永壽第20章 不可得乎第17章 僭越王章第21章 安排香餌第22章 禪何禮也第11章 放下屠刀第9章 反逆蟊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