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莒縣奇案

是勳要騎馬前往莒縣查問,曹德堅持跟他一起去。是勳望望他才包紮好的胳膊,曹德笑一笑說:“些微小傷,不礙事的。”說着話把牙關一咬:“我想知道,究竟是誰想要取我父子的性命!”

是勳盯着他的眼睛:“其實……去疾你是不相信我吧?”你是怕我會去毀了證據啥的,所以才一定要跟着我往莒縣去嗎?曹德苦笑道:“我怎能不相信是先生,只是……經此一難,你覺得我還能相信誰?”

這傢伙說話倒是真直白。是勳又朝內室瞟了一眼,問道:“曹公……”“家父上了年紀,腦筋不是很清醒,”曹德笑一笑,“但他爲宦多年,經過了多少風浪,不必要我留下來安慰他。”

於是二人就帶着那兩名郯城兵,一起跨馬離了是家莊院——是勳的坐騎是自己帶來的,另外三匹則都是曹家的馬。莒縣在海曲東北百餘里外,縱馬而馳,等到了城下的時候,天都已經黑了,城門已經牢牢關閉。

是勳就在馬背上高舉起陶謙的公文,高聲叫門,有監門縋下城來驗過了,這才把城門拉開一條縫,放他們進去。是勳問清楚了縣衙的所在,一馬當先,疾馳過去,到了門口才跳下馬來。

另三人一下馬就忙着彎腰揉腿肚子。曹德稱讚道:“是先生好騎術啊。”是勳心說我的騎術是有所長進,但還算不上一個“好”字,此乃我的馬鐙好也。也不搭碴兒,衝過去就拍門。

他拍的是大門,可是打開的卻是偏門,就見一個門子露出頭來喝罵道:“三更半夜,這是誰啊……”是勳衝將過去,把手裡的公文隨便一晃:“奉了使君之命,來見莒縣令。縣令何在?”

那門子嚇了一大跳,還沒來得及回答,是勳等人就已經衝了進去。纔到正廳口,就有個管家迎上前來:“幾位是……”是勳把來意複述一遍,管家趕緊拱手相讓:“上使請廳上稍坐,小人這就去稟報縣尊。”

是勳進得廳來,這纔有僕役點起了燈燭。他正琢磨着自己雖然是陶謙的特使,終究還是白身,究竟是上尊位去坐着啊,還是在客位等着好啊,突然就聽後面傳來一陣喧譁,有人驚呼,還有人痛哭。是勳心說不妙,“噔噔噔”幾步就繞過屏風,一腳踢開廳堂的後門:“怎麼回事?”

只聽管家的聲音斷斷續續地稟報說:“縣、縣尊自縊了……”

是勳就覺得腦袋“嗡”的一聲——我靠,這裡面陰謀深了啊!耳畔傳來曹德的聲音:“休要誆人,且領我們去看。”嗯嗯,處變不驚,這位曹去疾比自己可要鎮定得多了。

管家領着四人進了書房,只見幾名僕役、婢女跪在地上痛哭失聲,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具屍體,穿着禪衣,沒有戴冠,雙目圓睜,舌頭吐出老長——果然脖子上有一道深深的勒痕。曹德問:“這便是莒縣縣令?什麼時候自縊的?”

管家流着淚回覆道:“縣尊放了衙便在書房讀書,尊使前來,小人才去稟報,一開門便見他掛在樑上……”是勳這才注意到房樑上還懸着半截白綾,並且几案翻倒在地——沒辦法,這年月沒有椅子、凳子,要上吊自殺就只好踩几案了。

他就覺得內心一片茫然,腦中一片混沌,再瞟一眼地上的屍體,口眼不閉的樣貌實在可怕。於是轉過頭去不敢再看,迷迷糊糊地就走到門邊,兩腿一軟,一屁股坐在了門檻上。

只聽身後傳來曹德的聲音:“究、竟、是、誰?!”

是勳長長地吸了一口氣,轉過頭去問曹德:“曹公棲身之所,還有誰知道?”

曹德走過來在他身邊坐下——但是跪坐的,姿勢非常標準,跟是勳就迥然不同——低聲反問道:“我正要問你。曹仲恢將我家所在告訴了你,你還告訴了誰人?”

是勳腦中精光一閃:“難道……去疾你早便料到了曹家在琅邪會有危險,所以只將住址泄露給了曹仲恢一人……”曹德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再次問道:“你還告訴了誰?”

是勳長吸了一口氣:“還有陳元龍和陶使君……他們再告訴誰……倘若那些人早來一日,曹家便難以倖免!”

“不錯,”曹德疑惑道,“既知你帶兵前來衛護,爲何不能提前來攻我家莊院?”是勳解釋,自己先往華縣去拐了一個彎,那些兵是問臧霸要的——“如此說來,定是陶使君告訴了旁人,旁人再指使此間縣令,調兵去襲擊尊父子。”

曹德突然又問:“徐、兗合縱,甚至將徐州拱手送於家兄,曹、麋兩家都贊同了嗎?”是勳這才恍然,其實想把徐州獻給曹操,只是他本人的意思而已,曹宏和陳登都表示出了有限度的贊同,但還有一個人,還沒能得到他的表態——“麋子仲!”

不錯,曹嵩究竟住在哪兒,相信陶謙不會去到處嚷嚷,只可能告訴自己的心腹,那麼他的心腹除了陳登和曹宏兄弟外,那就只有麋竺了。當然曹豹也可能起意謀殺曹嵩,但他肯定早就知道了曹嵩的住處,要下手也不會晚到現在。只是,還是那個理由,來人竟敢光明正大地喊出奉了陶謙之命來捕殺曹氏父子,難道陶謙的名聲毀了,對他麋竺就有什麼好處嗎?

“還有兩人,”聽了是勳的分析,曹德提出了不同意見,“陶使君若在,相信卿等不會獻了徐州,而倘若陶使君辭世,誰最不願意徐州落入他人之手?”“你是說陶商和陶應?”是勳連連搖頭,“他們若有如此見識,我等也便不會起意獻州了。”

“難保他們身邊,沒有有見識之人啊!”

曹德的話音剛落,是勳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呼”的一下站起身來,沉聲道:“去查查他往來的書信。”曹德搖頭:“我注意到了,火盆中有簡牘的殘灰……”是勳愣了一下,隨即快步衝回屋內。就見管家和那些僕役、婢女還在圍着屍體哭呢,估計是等什麼能夠主事兒的人前來處理。是勳冷着臉吩咐道:“把屍體翻過來。”

管家擡起頭,淚眼婆娑,詫異地望了他一眼。曹德跟過來,雙目圓睜,怒喝道:“翻過來!”他好歹是堂堂三公之子,那份衙內氣度深深地鏤刻進了骨子裡,真要一發威,這小小一個縣令的管家還真抵擋不住,當下急忙招呼幾名撲役,把莒縣縣令的屍體翻了個身。

是勳撩開屍體的衣領瞧了一眼,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是謀殺!”

他前一世不是偵探小說的粉,但多少也看過幾部,對普通上吊和勒死的分別還是有印象的。只見縣令脖子上的勒痕一直延展到脖頸後側,並且略有交叉——如果是正經上吊的話,勒痕只會延續到頸部兩側,這明顯是先讓人用繩子勒死,然後才掛起來,僞裝成自殺現場的。

他把自己的分析跟曹德一解釋,曹德也不禁變了臉色,轉過頭去問那管家:“這幾日,可有什麼人來拜見過縣令麼?”管家正在回想,忽聽門口響起一個聲音來:“汝等是何人?”

來的原來是莒縣的縣丞,管家他們就是正等着這位過來主持大局呢。當下是勳把公文給縣丞看了,縣丞立刻換了一副諂笑着面孔。轉過頭來再問管家,管家回答道:“前日確有一個陌生人來到,拜見縣尊,關上房門密談了少頃,隨即縣尊便調兵出外……”

“那人是誰?此刻何在?從哪裡來?!”

管家回覆說,那人自稱從郯城而來,瞧模樣是大戶人家的僕役,但是生得孔武有力,至於姓名、具體來歷,那就不清楚了。他跟縣令談完就走了,是不是出了城,誰都不清楚。

線索到此,徹底斷掉。終究是勳既不是叼菸斗的英國紳士,也不是長鬍子的唐朝官僚,沒有那份探案的天賦,再繼續琢磨,也琢磨不出個子醜寅卯來。最終他只好問管家索取了筆墨,把經過之事和自己的初步分析,詳詳細細地寫下來,打算吩咐縣丞連夜派人去郯城,交給陳登。他還要求暫且安置好縣令的遺骸,不要下葬,把縣衙中的各色人等都看管起來,不得走脫,且等郯城派員前來調查——希望以陳元龍的智謀,可以很快便揪出那幕後黑手來吧。

曹德一直看着他寫字,完了說一句:“是先生這字體倒也有趣。”是勳這才發現自己寫的不是純粹的隸書——因爲他前一世雖然練過書法,卻並沒有練過隸書,所以這時候心情一緊張,不自覺的就用上了很多楷書的技法,並且還帶了點兒連筆,就變成了章草加行楷的四不象。當下只好隨口敷衍:“心不靜,事又急,寫得不好,見笑,見笑。”

擡起頭來望向曹德:“如此看來,尊父子還是應當即刻離開徐州,前往兗州去避禍纔是!”

曹德點點頭:“我會盡力說服家父……”話到這兒,他突然頓住了,然後思路瞬間漂移——“是先生,據你說來,陶商和陶應都不成器?”是勳點點頭。曹德突然一拍手掌,切齒道:“我知道了,知道究竟是誰定要取我父子性命而後快了!”

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8章 皇族貴人第20章 注經化俗第5章 漢家道微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2章 僞書離間第10章 西行取經第1章 輔政安民第31章 烈風襲寨第26章 我天子使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0章 天象示警第15章 野有遺賢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3章 從情從禮第1章 分州荊襄第9章 見性成佛第10章 天下英雄第4章 例不可開第2章 是儀北上第7章 受人構陷第20章 良馬爲贖第5章 鮮花牛糞第29章 殆天授也第9章 見性成佛第32章 暗流涌動第9章 德不可見第28章 天命何在第15章 重修長城第29章 關中之戰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6章 會稽顯姓第31章 烈風襲寨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章 疏於職貢第29章 銅雀臺上第25章 鄠縣落鳳第23章 天雷殛我第16章 爲人難哉第13章 初爲人父第32章 秦失其鹿第1章 帝后對泣第25章 戲中有戲第27章 遂鄉認親第9章 溳水之戰第14章 文人落魄第11章 三道伐蜀第2章 飛龜舞蛇第10章 翻供之謎第35章 定遠之功第4章 豆中有膏第28章 長阪坡前第27章 漫天箭雨第9章 家事難斷第10章 併案討夷第27章 昔孔子歿第34章 陣前車懸第26章 羽扇綸巾第14章 黑心煤窯第25章 修仁之戰第8章 奇峰突起第26章 老成謀國第7章 善戰無功第10章 天降單于第20章 的盧妨主第5章 鮮花牛糞第15章 同林之鳥第14章 無奈竊國第5章 大國小鮮第32章 古之惡來第32章 暗流涌動第23章 兩道併發第14章 未之聞也第20章 謀劃江東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0章 作死節奏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8章 二將爭功第4章 海東來去第15章 難兄難弟第10章 併案討夷第10章 臨陣手談第30章 入其彀中第15章 黃鬚封侯第19章 朕懼是卿第27章 東吳驍將第3章 出泥不染第26章 何必三策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9章 鎮撫關中第19章 婦誦夫錄第29章 降漢降曹第28章 真書僞書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5章 君不宜擇第5章 雪中偶遇第7章 請殺孔融第3章 秘計有三第15章 就食玄菟第8章 選士之策
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8章 皇族貴人第20章 注經化俗第5章 漢家道微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2章 僞書離間第10章 西行取經第1章 輔政安民第31章 烈風襲寨第26章 我天子使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0章 天象示警第15章 野有遺賢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3章 從情從禮第1章 分州荊襄第9章 見性成佛第10章 天下英雄第4章 例不可開第2章 是儀北上第7章 受人構陷第20章 良馬爲贖第5章 鮮花牛糞第29章 殆天授也第9章 見性成佛第32章 暗流涌動第9章 德不可見第28章 天命何在第15章 重修長城第29章 關中之戰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6章 會稽顯姓第31章 烈風襲寨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章 疏於職貢第29章 銅雀臺上第25章 鄠縣落鳳第23章 天雷殛我第16章 爲人難哉第13章 初爲人父第32章 秦失其鹿第1章 帝后對泣第25章 戲中有戲第27章 遂鄉認親第9章 溳水之戰第14章 文人落魄第11章 三道伐蜀第2章 飛龜舞蛇第10章 翻供之謎第35章 定遠之功第4章 豆中有膏第28章 長阪坡前第27章 漫天箭雨第9章 家事難斷第10章 併案討夷第27章 昔孔子歿第34章 陣前車懸第26章 羽扇綸巾第14章 黑心煤窯第25章 修仁之戰第8章 奇峰突起第26章 老成謀國第7章 善戰無功第10章 天降單于第20章 的盧妨主第5章 鮮花牛糞第15章 同林之鳥第14章 無奈竊國第5章 大國小鮮第32章 古之惡來第32章 暗流涌動第23章 兩道併發第14章 未之聞也第20章 謀劃江東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0章 作死節奏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8章 二將爭功第4章 海東來去第15章 難兄難弟第10章 併案討夷第10章 臨陣手談第30章 入其彀中第15章 黃鬚封侯第19章 朕懼是卿第27章 東吳驍將第3章 出泥不染第26章 何必三策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9章 鎮撫關中第19章 婦誦夫錄第29章 降漢降曹第28章 真書僞書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5章 君不宜擇第5章 雪中偶遇第7章 請殺孔融第3章 秘計有三第15章 就食玄菟第8章 選士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