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等自取

自稱願爲“死士”的那個匈奴部曲,其實不是正牌匈奴人,而是所謂的“雜胡”,是匈奴與烏桓通婚的雜種,在族內備受歧視。因此他沒有絲毫做匈奴人的自覺,反倒仰慕漢家文化,找個了漢人老奴學會了漢語。後來呼廚泉要送些部曲給是勳,他主動報名前往,是勳問起姓名來,他不肯說自己的胡名,卻報上一個漢名——“小人名喚劉虎。”

當時是勳一斜眼,心中不禁冒出一句話來:“你也配姓劉?”

不過這個劉虎倒真是忠心耿耿,打仗也英勇,因而逐漸受到是勳的重視,提拔他當了個什長。此刻問起這些匈奴部曲來,劉虎特意的咬文嚼字,要表現自己與衆不同,跟漢人沒啥兩樣,只可惜學問有限,很多故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未免貽笑大方。

耳聽得匈奴部曲們紛紛表忠心,是勳微笑着搖一搖頭:“吾操勞國事,對汝等照顧不周,若有不滿處,儘可直言,言者無罪。”衆人紛紛表態,說絲毫沒啥不滿的,只有劉虎又別出心裁,大聲道:“只有一事,小人略有不滿也。”

同伴們全都怒目而視,劉虎倒是也不膽怯,繼續高聲道:“小人等願爲主公效死,奈何主公學究天人,智勇無雙,天下英雄,無敢近主公一丈者也。故此僅於永安戰胡逆、修仁敵袁氏,小人等別無所用,卻空享主公俸祿,未免慚愧。還請主公交與重任。即便刀山火海,小人等無不願往!”

啊呦。是勳心說這小子不僅僅嘴皮子利落,還會拍馬屁啊,什麼“學究天人,智勇無雙,天下英雄,無敢近主公一丈者也”,這種話你說着不臉紅,我聽着臉上都難免熱辣辣的。算了。不跟他一般見識,可是也別讓他再說下去了——這郭淮、董蒙、諸葛亮他們還在旁邊兒呢,眼瞅着嘴角都已經忍不住地抽起來了……

平常是勳跟這些匈奴部曲閒聊的時候,也故意給他們灌輸一點兒國家主義的概念:“無論匈奴人還是中原人,皆我大漢臣民也,須爲國家而戰,不爲部族而戰。何所謂夷狄?孔子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此雲入,乃歸化也,非侵擾也。汝等欲爲中國之人,須學漢言,從漢俗,如此則中原人不能輕也。若有人敢輕視汝等。汝等當言:‘吾一從漢俗,又爲漢室徵,於國無功者,何敢輕吾?!’”

是勳嘴皮子利索,加上這些匈奴部曲本來民族觀念就不是很深厚。所以見天兒地灌輸、洗腦,再加上好吃好喝供養着。就逐漸地都上了他的賊船啦。所以到了這個時候,也不必要再多說什麼,他直接就佈置開了任務——

“朝廷使某守牧朔州,境內無論漢胡,從我者可生也,逆我者必死。汝等可願爲我討伐不臣耶?”

劉虎腦筋確實很快,趕緊接口:“即便我等族人,若敢不從王化,我等皆願爲主公伐之!”是勳掃視全場,其餘那些匈奴部曲沒有劉虎這般利落嘴皮,只是不停地點頭,還有人說:“我等皆主人之奴,主人教我等殺誰,我等必不容其得生!”

是勳說好,我指的就是你們的族人,可同時也是你們的敵人——“國家封南單于於美稷,然自羌渠單于歿後,彼等不從於扶羅單于,而妄自廢立,嗣後甚至不立單于,不修職貢,形同割據。呼廚泉單于意欲伐之久矣,奈何力不能及,今我欲率汝等伐之,汝等可願從否?”

實話說匈奴部曲當中,並非全都是劉虎那般一心想做漢人,對於反戈一擊毫無心理負擔的,只是既然跟從了是勳,在平陽的家眷也都落在漢人手裡,所以不敢不應從而已。倘若是勳要他們去攻打呼廚泉、去卑,他們或許心裡還會打個哆嗦,但既然是勳要他們去伐美稷,那就完全沒啥二話了。

這些匈奴部曲,在舉家跟隨於扶羅南下的時候,大多年歲還小,是在“殺回單於庭,奪回單于位”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就算是勳不提,他們也天然把仍然留在美稷的族人目爲仇敵。故而聽得是勳如此安排,全都大拍胸脯,大表決心,表示對待那些“叛逆”,自己是絕對不會手軟的。

可是是勳隨即又把臉一沉:“然單于庭勝兵數萬,吾不過能調派張將軍所部五千人而已,衆寡不敵,奈何?欲待聯結呼廚泉單于部北討,又恐單于不在,彼等不肯聽命。單于此去,天子必大加賞賜、慰留,不識何日才能返回,若待其返,恐時機錯失也。故我欲使汝等返部,遊說族人,招募願從我命,往討單于庭者。可即許諾,若克美稷,彼等之奴即爲有功者之奴,彼等之牛羊即爲有功者之牛羊,我亦將西驅鮮卑而東逐烏桓,所得牧場,皆與彼等爲牧——自然,也皆與汝等爲牧。汝等可願往乎?”

說了半天,終於圖窮匕見了,是勳要這些匈奴部曲回去,勸說族內的戰士,全都跟隨自己去攻伐美稷,許諾事成之後,必有重賞。聽到他籠統地提出了賞格,匈奴部曲們莫不臉上發光,眼中流露出貪婪之色——他們打小跟着於扶羅南遷,在平陽附近放牧,然而這些地方終究不是傳統的牧場,牛羊的存活率、繁衍速度都很低,族中老人時常提起來,都說美稷及其以北地區,牧草繁茂、氣候適宜,簡直就是放牧的天堂呀。是勳說你們要是幫着我殺過去,那麼這天堂就是你們的啦,他們又哪有不歡欣鼓舞,口水橫流的道理?

於是紛紛表態,這就回去勸說族人。劉虎還特意加上幾句:“小人乃主公之部屬,主公辯舌甲於天下,小人等若不能遊說族人來降。豈非有負主公之盛名乎?”是勳心說算了吧,你們嘴皮子能不能說。這真跟我沒啥關係……你漢話是說得挺溜啦,可別“邯鄲學步”,把匈奴話都忘得七七八八了,回去以後反倒說不利索……

當下每人發給錦緞三匹,作爲活動經費,讓他們返回呼廚泉部去了。本來是勳完全可以以朝廷的名義徵召呼廚泉部從徵,但問題是呼廚泉不在部內,就怕那位劉靖膽子小。沒有單于的指令,不敢貿然相從。就算劉靖也跟劉虎一般具備“帶路黨”的素質吧,他本人威望也不夠高,萬一匈奴兵當中再出一兩個左谷蠡王那樣的貨色,想對自己不利,此徵美稷,危險係數就挺大啊。還不如把部曲們派回去遊說。能拉出多少匈奴兵來就算多少。而且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徹底分裂和弱化呼廚泉所部。

可是這邊兒才把匈奴部曲們撒出去,突然鄭渾來報,說劉靖聽聞刺史到了離石,打算親自前來拜見。是勳這時候還不想見劉靖,命其先不必來——“吾近日欲取上郡。教彼遣一軍來相從可也。”

劉靖挺聽話,沒幾天就派了一名當戶,統率五百騎趕過來支援。恰好這個時候,應是勳所召,得曹操應允。護匈奴校尉賈衢和別部司馬孫汶也抵達了離石——賈衢過來,是爲了輔佐是勳解決南匈奴問題。至於孫汶,是勳身邊亟須一名得力的保鏢。於是是勳請張郃撥給兩千精銳,並五百匈奴兵,親自統率着,便向西方的上郡進發了。

上郡在黃河以西,所轄地域比西河還要廣大,但相對西河的十六縣,只分十縣,而且人口還不抵西河呢,幾乎就是一片徹底的蠻荒之地。不過後世這裡屬延安、榆林等縣管轄,因爲水土流失的緣故,土地比較貧瘠,這年月倒好得多,擁有大片草原牧場,匈奴、鮮卑,乃至於西方的盧水胡,都經常整部整部地遷徙到上郡境內放牧。漢朝強盛的時候,胡人來牧,必要向漢官貢上方物,算是借地,等到漢朝衰弱,那就徹底來去自由啦,說不定還順帶手地跑漢城下搶掠一番。

此時上郡太守名叫扈育,是從靈帝朝就跑來上任的老官僚。等到董卓入京、天下大亂,上郡雖然距離司隸不遠,卻因貧瘠,所以壓根兒沒誰有空關注,朝廷也不說罷免扈育的職務,也不說允其留任,更沒派人過來接替,所以這位扈太守就迷迷糊糊地一直跟郡治膚施城裡呆着。反正家眷也接過來了,在當地也置辦了產業了,乾脆,就以上郡爲家吧。

等到是勳率軍渡過黃河,向膚施進發,扈太守聞報大驚,趕緊遣人到軍中打探消息,說上郡這幾年未修職貢,都因南方胡人阻路,並非太守自外於王化也——不知道刺史大人帶兵前來,究竟是什麼意思?是來問罪的呢,還是齎了朝廷的詔書,命人來接替太守之位呢?

是勳知道扈育本身的實力很弱,所能控制的也不過膚施一縣而已,其餘各縣不是捏在胡人手裡,就是捏在漢人地方宗族手中,也多不過一兩千兵馬罷了。他這回是打定主意,要把這塊鳥不生蛋的地方徹底犁一遍,於是也不跟使者廢話,只說:“扈育不能全郡,是無能也,吾當免之。若欲得保首級,可開城自降,若欲死,可來戰!”

大軍延着奢延水而上,沒幾天就兵臨膚施城下。扈育無計可施,只得打開城門,親自把是勳給迎了進去。是勳當即下令把扈育及其主要幕僚全都綁將起來,押赴許都——這種小角色,不必污我之劍,還是交給曹操發落吧。隨即下令,命董蒙暫攝郡務,點查城外田地,把扈育等人的土地全都沒收入公嘍。

董蒙剛接令而去,呼廚泉所部派來增援的那名當戶就跑過來請示:“此番雖然未得一戰,終究取了一縣,請問,刺史大人對我等可有犒賞?”

是勳擺了擺手,隨口道:“府庫尚在點驗,且待明日吧。”那當戶突然狡詭地一笑:“其實無需大人下賜,按慣例,我等可自取之也。”是勳聞言,不禁一皺眉頭,心中殺意頓生!

PS:微博上的“至尊笨”朋友出場,我說要個匈奴人嘛,他起的劉虎名字不錯,就拿來用了。此外,有件事兒還得跟大家說一下,這一來存稿見底,二來明天要跟幾個朋友出趟遠門兒,恐怕得斷更三四天了,還請大家諒解。這個吧,我這人毛病挺多,一直用的臺式機,沒有筆記本(就算有也使不了那鍵盤),也不習慣在IPAD上手寫,所以,還得等我回來再寫吧,這樣也能保證質量。抱歉,抱歉。

第25章 後世之評第19章 成陽糧運第6章 樂浪故人第7章 比干直諫第17章 含飴弄孫第12章 覆巢之下第1章 託孤之重第7章 何必日正第9章 察考諸子第1章 託孤之重第12章 江上肅清第2章 雷霆手段第27章 東吳驍將第8章 破局關鍵第19章 嶺南烽煙第34章 階級鬥爭第28章 單騎闖陣第34章 陣前車懸第3章 自恃其智第29章 屯田小吏第31章 大戰餘波第28章 人與禽獸第32章 曳尾泥塗第7章 名士該殺第29章 不智不信第5章 小人挑唆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7章 養寇自重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2章 雷震行刺第27章 誰執棋先第12章 阿承醜女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0章 欲效定遠第25章 汝國何在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4章 敗得甚好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5章 二得二失第19章 血戰赤阪第30章 有害令名第26章 梳理屯田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7章 火燒長安第14章 客已滿矣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2章 革命宣言第9章 平州智士第2章 謀士之責第20章 圖窮匕見第8章 公達三策第21章 衣錦榮歸第2章 隆中之對第5章 王中國死第22章 醫者仁心第20章 城守秘策第26章 熹平石經第22章 心痛之由第10章 身陷囹圄第7章 道出無終第32章 太阿倒持第31章 曾母投杼第28章 鄴下舌戰第9章 家事難斷第16章 會稽顯姓第4章 漁陽豪強第9章 明察秋毫第2章 工商興利第12章 乃可擄去第8章 名馬金槊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2章 請跪恭送第24章 城上易幟第28章 超願棄父第23章 屠盡匈奴第13章 大勢已去第4章 使徐三事第30章 少年怪誕第22章 太白蒼蒼第1章 帝后對泣第2章 飛龜舞蛇第25章 遷胡入幽第24章 所以餌敵第15章 春秋斷獄第24章 兗州叛將第9章 煮豆燃萁第20章 人臣當言第5章 白波谷前第21章 火中取栗第15章 同林之鳥第2章 沛國曹氏第30章 俊傑相對第28章 誅心之論第7章 宛城宣詔第16章 爲人難哉第14章 未之聞也第1章 河北愚忠第25章 毀於一旦第31章 請教後進第5章 大國小鮮
第25章 後世之評第19章 成陽糧運第6章 樂浪故人第7章 比干直諫第17章 含飴弄孫第12章 覆巢之下第1章 託孤之重第7章 何必日正第9章 察考諸子第1章 託孤之重第12章 江上肅清第2章 雷霆手段第27章 東吳驍將第8章 破局關鍵第19章 嶺南烽煙第34章 階級鬥爭第28章 單騎闖陣第34章 陣前車懸第3章 自恃其智第29章 屯田小吏第31章 大戰餘波第28章 人與禽獸第32章 曳尾泥塗第7章 名士該殺第29章 不智不信第5章 小人挑唆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7章 養寇自重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2章 雷震行刺第27章 誰執棋先第12章 阿承醜女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0章 欲效定遠第25章 汝國何在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4章 敗得甚好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5章 二得二失第19章 血戰赤阪第30章 有害令名第26章 梳理屯田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7章 火燒長安第14章 客已滿矣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2章 革命宣言第9章 平州智士第2章 謀士之責第20章 圖窮匕見第8章 公達三策第21章 衣錦榮歸第2章 隆中之對第5章 王中國死第22章 醫者仁心第20章 城守秘策第26章 熹平石經第22章 心痛之由第10章 身陷囹圄第7章 道出無終第32章 太阿倒持第31章 曾母投杼第28章 鄴下舌戰第9章 家事難斷第16章 會稽顯姓第4章 漁陽豪強第9章 明察秋毫第2章 工商興利第12章 乃可擄去第8章 名馬金槊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2章 請跪恭送第24章 城上易幟第28章 超願棄父第23章 屠盡匈奴第13章 大勢已去第4章 使徐三事第30章 少年怪誕第22章 太白蒼蒼第1章 帝后對泣第2章 飛龜舞蛇第25章 遷胡入幽第24章 所以餌敵第15章 春秋斷獄第24章 兗州叛將第9章 煮豆燃萁第20章 人臣當言第5章 白波谷前第21章 火中取栗第15章 同林之鳥第2章 沛國曹氏第30章 俊傑相對第28章 誅心之論第7章 宛城宣詔第16章 爲人難哉第14章 未之聞也第1章 河北愚忠第25章 毀於一旦第31章 請教後進第5章 大國小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