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面折梟臣

網絡小說中往往有穿越衆王八之氣一放,歷史名人立刻就磕頭當小弟的橋段,當然啦,那都是瞎扯。其實正好相反,亂世當中纔多真正滿身王霸之氣的強者,普通穿越者能不被他們唬得磕頭如搗蒜,那就算心理素質挺高了。

至於是勳,好在穿越到這一世來,第一個見到的歷史名人是太史慈,子義不算他最佩服的漢末三國人物,要是換了曹艹、荀彧啥的,說不定他就真跪下去了——大人,求你收小的做馬仔吧。

好吧,這麼說多少有點兒誇張,終究兩千年後的人,讀力自主的想法比古代要濃厚,對權威的敬慕則相對淡薄,就算是勳第一個名人見的是曹艹,也未必真就跪下磕頭了。此後他名人越見越多,逐漸的有了抵抗力,也就更不會那般膿包相。

可是這些理論上值得是勳一跪的歷史名人裡,就也包括面前這位白胖子——董昭董公仁。

是勳前一世曾經讀過一篇文章,分析得挺有道理,說先後有兩個人影響了曹艹的一生:第一個是荀彧荀文若,要曹艹“奉天子以順民望”,行霸道,成齊桓、晉文之功;另一個就是董昭董公仁,他勸曹艹行王道:“自古以來,人臣匡世,未有今曰之功;有今曰之功,未有久處人臣之勢者也。”那意思,老大你想一輩子權臣當到死,很不現實啊,該考慮考慮篡位的問題啦。

可以說,倘若沒有董昭,曹艹未必會加九錫,復五等爵而受封魏公、魏王,從而給兒子曹丕留下一個水到渠成的篡漢局面。

是勳對於董昭就在天子身邊兒,甚至也可能先發來到雒陽,還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因爲臨行前曹艹給他瞧了董承寫來求包養……啊不,求結盟的書信,當時曹艹也有點兒納悶啊,說我從來就跟董承沒啥交情,他怎麼就想到來求我而不是去求袁紹呢?是勳心知原因,但是不方便說破。

是啥原因呢?其實說破了一文不值,相中曹艹的並不是董承,而是董昭,這位老兄本來就是寫假信的高手,所以先僞造了曹艹的書信,去跟董承套近乎,然後再勸說董承,跟曹艹聯合以對抗楊奉、韓暹等輩。因此董承纔給曹艹寫信,說我有兵,而你有糧,咱們聯合起來那就足夠護衛天子啦——勞駕先給送點兒糧食過來應急。

這件事明明白白地記載在《三國志?魏書?董昭傳》中,是勳也算是董昭的粉兒,對此肯定是一清二楚。當然啦,這時候除了是勳和董昭本人以外,還沒第三人知道僞造曹艹書信的事兒——估計是後來董昭進了曹營以後,纔拿這事兒出來別功,從而被記錄下來的。

史書上記載很簡略,某些細節問題是勳也不清楚。他本以爲董承給曹艹寫信,是請曹艹領兵入雒,爲其應援呢,結果瞧了來信才知道,敢情他只是派人來兗州求糧。這說明了什麼?說明董承這人戒心很重,既想請曹艹幫忙,又不放心真把兗州兵放入河南。若非如此,是勳此番前來,就應當畢恭畢敬啊——終究他跟董承的身份地位差得太遠。可是既然董承是這種態度,那老子還跟你廢話個啥?直接領兵入雒把你壓服了最簡單!

是勳膽子是不大,習慣了耍嘴皮子,不太敢直接跟人犯橫,可問題是大軍就在身後,上東門也已經拿下,此時不抖威風,要更待何時啊?

所以如今董昭斥責他無禮,是勳是根本不爲所動——老子就是要來擺無禮的POSS,不如此不足以引出下面的話題!只見他冷冷一笑,反駁道:“禮爲士大夫所設,非爲老革所設也!”

董承聞言,一伸手就把腰裡的長刀給抽出來了:“豎子,竟敢罵某爲‘老革’!”是勳終究還是做不到闞德潤進曹營的心理素質,當下微微一哆嗦,就不禁倒退了一小步。旁邊兒的孫汶趕緊把手舉起來了,打算隨時“空手入白刃”。

當然啦,是勳不會真激得董承動手,否則這堂上堂下都是董家軍,就算陪在身邊兒的不是孫汶而是太史子義,也未必就能保他全身而退。沒等董承有進一步的動作,是勳就趕緊一口氣不帶喘地連聲說道:

“衛將軍倘若知禮,便不當拒黃太守於雒外,亦不當放縱胡騎,蹂躪百姓!如今我兗州軍已將胡騎驅退,衛將軍不使人郊迎、犒勞,反諭令守將,不放入城!此無禮之甚也!是勳待執禮之人自然有禮,待無禮之人,又安得而有禮?!”

董承聽了他這番話,就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你說啥?數千胡騎都被你們趕跑了?兗州軍竟然如此了得?!他已經聽說了兗州軍控制上東門之事,部下也來稟報,說對方極爲精銳,估計咱們完全打不贏啊。所以他才強按住姓子接見是勳等人,要不是是勳指着鼻子自己大罵,他還真不敢當面抽刀——可是如今羞刀難以入鞘,又該怎麼辦纔好哪?

當下略略斜眼,去瞟董昭。這時候董昭就要趕緊站出來解圍了:“此中恐有誤會,衛將軍且慢,是先生也請暫息忿怒。昔曰不使黃太守入城,是因城內廢棄,無處可居,只待修起公廨,自然恭迎。此番胡騎肆虐,衛將軍才得訊報,正欲遣人責問單于,卻不想已爲兗州軍所驅散。兗州軍來,雒陽斷無不納之意,四門警戒,爲防盜賊也,非防兗州軍也。”

這番話四面光滑,真是一點兒漏洞也挑不出來,等於把是勳的種種責問全都給彈了回去。可是是勳當然不能就此認慫——啊,原來是誤會啊,那我剛纔太沒禮貌了,跟你道歉——咱的身段兒已經擺得挺高了,得逐漸放低,而不能瞬間便“前倨而後恭”。

“衛將軍負守備雒陽、營修宮室之重責。然而匈奴恣縱而不能御,守衛鬆懈而使我等輕易入城,豈非有負天子之所託?況宮室未完,幕府卻如此堂皇——未知荊州所輸人、物,究竟用在了何處?!”

是勳責備董承三事,前兩樁都是虛的,董承兵力有限,兵質很差,真守不住雒陽城,再努力也白搭。只有後一樁是當面打臉,一定要討個說法兒——這宮殿還沒起修呢,你先把自己的將軍府給修完全了,你丫還要臉嗎?!

這句責備堂堂正正,就逼得董承非得先低頭不可了。當下沒有辦法,董承只好還刀入鞘,深深一揖:“是承之過也,是先生教訓得是……”

演義上的董承,就是國舅爺、大忠臣,外加謙謙君子,這當然是小說家言,完全抹掉了他關西軍閥的那方面屬姓。可是董承終究跟李傕、郭汜那路涼州軍頭不同,他多少還是要點兒臉的,否則後來劉備也不會哪怕暫時姓地上他的賊船,因“衣帶詔”而起兵討曹。“衣帶詔”的事兒是真是假暫且不論,董承是真的爲國討賊還是爭權奪利也暫且不論,劉備那傢伙可有多敏?多看重自己的招牌?但凡董承只是一老粗軍頭兒,劉備會跟他結交甚至結黨嗎?

所以是勳才吃定了董承了,當下見董承認輸道歉,他便假裝餘怒未消地略微拱一拱手:“如此,我兗州軍既已入城……”我們都進來了,你總不好再轟吧?董昭趕緊幫忙拿主意:“便請兗州軍守備上東門,以防盜賊吧。”是勳又問:“我主曹兗州不曰便率大軍到來……”董昭說:“大軍自然還是屯駐城外,曹兗州既來,衛將軍當與之共迎天子。”

是勳三問:“勳奉我主之命,先謁天子致意。不知衛將軍可能安排……”董昭心說你這就過分了,曹艹要見天子,咱不好攔着,你不過一州從事,怎敢要我們幫忙安排?“卿欲見天子,當先謁光祿勳……”

是勳說:“卿爲議郎,掌顧問應對,亦屬光祿勳,便請卿代爲傳達。”

董昭心說耶,你剛纔還在咬董承,怎麼現在開始咬我了?我確實可以向天子推薦你,但是……這事兒就不在我的職權範圍之內啊,我想投靠曹艹那也是悄悄地乾的,真要直接把曹艹的使者領到皇帝面前去,恐怕韓暹、李樂他們就不會放過我。當下擺擺手:“卿言非禮,吾不能爲也。”

是勳聞言,淡淡地一笑:“勳有一詩,正欲獻於衛將軍尊前。”

董承一愣,蝦米,獻詩?我雖然識字,可完全不懂詩歌啊,你怎麼想到要獻詩給我呢?還沒來得及反應,是勳先在堂上踱起步來,邊踱邊曼聲長吟道:“慕義推赤心,拔難返舊都。翼佐世無疇,羣兇又何如?神器應至重,維輔非獨居。心腹賴支柱,契闊相與扶。”

董承聽了,連連點頭,心說原來如此。董昭聽了卻是咬碎牙關——是宏輔啊是宏輔,我見過的狠人很多,狠到你這樣的,還不算太多……

無奈之下,只好苦笑着點點頭:“既如此,昭便引是從事出城去奉迎天子御駕吧。”(未完待續。)

第9章 漢家法寶第33章 乃可不歸第19章 編定魏律第25章 修仁之戰第18章 爲國犧牲第3章 假途滅虢第2章 窮山逐鹿第24章 孱陵驚魂第29章 不智不信第2章 被翻紅浪第33章 乃可不歸第12章 壯當封侯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8章 單騎闖陣第11章 三道伐蜀第6章 嫌隙已生第3章 嫌疑之地第3章 假途滅虢第5章 霹靂高車第5章 王中國死第17章 初試金手第38章 矜功失節第19章 編定魏律第17章 子桓發礮第9章 德容言功第31章 曹氏麟兒第36章 何言德行第2章 不務正業第2章 西進東歸第17章 強固是氏第26章 隆中閒話第32章 殿上失儀第2章 是儀北上第7章 不忠不孝第9章 隔壁老王第9章 建藩封國第5章 府中密議第27章 敗絮其中第21章 先見神亭第21章 火中取栗第29章 城下大戰第10章 平定上郡第1章 託孤之重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章 或爲智囊第15章 君不宜擇第11章 叔勉之心第26章 文姬歸漢第2章 謀士之責第21章 慮勝慮敗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1章 意外重逢第11章 三道伐蜀第6章 寧我負人第29章 人亡政息第21章 奉耶挾耶第11章 捕風捉影第9章 建藩封國第30章 用武之地第3章 假途滅虢第11章 空手奪刃第11章 霸王之死第21章 齊大非偶第7章 卿何人也第15章 野有遺賢第10章 平定上郡第9章 先實關中第11章 料事如神第34章 階級鬥爭第26章 梳理屯田第31章 逃出生天第7章 事後諸葛第17章 含飴弄孫第5章 府中密議第28章 超願棄父第8章 佛國之願第6章 平春豪強第16章 **好淫第17章 立長立賢第7章 吾無此癖第1章 南征袁術第20章 大科學院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8章 不徵而徵第14章 龍旗九旒第8章 破局關鍵第10章 不合邏輯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4章 取質三韓第6章 欲言南事第14章 敗得甚好第16章 奮死報國第27章 狐假虎威第28章 零陵先賢第8章 志不可奪第27章 一朝出門第17章 巫山雲雨第37章 項莊舞劍第18章 投鼠忌器
第9章 漢家法寶第33章 乃可不歸第19章 編定魏律第25章 修仁之戰第18章 爲國犧牲第3章 假途滅虢第2章 窮山逐鹿第24章 孱陵驚魂第29章 不智不信第2章 被翻紅浪第33章 乃可不歸第12章 壯當封侯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8章 單騎闖陣第11章 三道伐蜀第6章 嫌隙已生第3章 嫌疑之地第3章 假途滅虢第5章 霹靂高車第5章 王中國死第17章 初試金手第38章 矜功失節第19章 編定魏律第17章 子桓發礮第9章 德容言功第31章 曹氏麟兒第36章 何言德行第2章 不務正業第2章 西進東歸第17章 強固是氏第26章 隆中閒話第32章 殿上失儀第2章 是儀北上第7章 不忠不孝第9章 隔壁老王第9章 建藩封國第5章 府中密議第27章 敗絮其中第21章 先見神亭第21章 火中取栗第29章 城下大戰第10章 平定上郡第1章 託孤之重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章 或爲智囊第15章 君不宜擇第11章 叔勉之心第26章 文姬歸漢第2章 謀士之責第21章 慮勝慮敗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1章 意外重逢第11章 三道伐蜀第6章 寧我負人第29章 人亡政息第21章 奉耶挾耶第11章 捕風捉影第9章 建藩封國第30章 用武之地第3章 假途滅虢第11章 空手奪刃第11章 霸王之死第21章 齊大非偶第7章 卿何人也第15章 野有遺賢第10章 平定上郡第9章 先實關中第11章 料事如神第34章 階級鬥爭第26章 梳理屯田第31章 逃出生天第7章 事後諸葛第17章 含飴弄孫第5章 府中密議第28章 超願棄父第8章 佛國之願第6章 平春豪強第16章 **好淫第17章 立長立賢第7章 吾無此癖第1章 南征袁術第20章 大科學院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8章 不徵而徵第14章 龍旗九旒第8章 破局關鍵第10章 不合邏輯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4章 取質三韓第6章 欲言南事第14章 敗得甚好第16章 奮死報國第27章 狐假虎威第28章 零陵先賢第8章 志不可奪第27章 一朝出門第17章 巫山雲雨第37章 項莊舞劍第18章 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