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岐東渭北

建安十四年的十二月下旬,夏侯淵終於放棄隴關,撤入關中。劉備、陳宮所部主力六萬餘衆很快便進入汧水河谷,殺至汧縣——也就是後世的隴縣——城下。曹兵守這第一道防線的約七百餘衆,利用地勢之便,箭如雨落,給敵軍造成了極大殺傷,但當不住敵軍勢衆,可日夜不息、車輪而戰,在固守整整三天,付出了將近三成的傷亡以後,終於被迫棄城敗退。

這部分敗兵並沒有退到第二道渝麋防線,而是直接退歸雍縣,重新休整、訓練,待時再戰。

第二道防線也守了三天,第四道防線則因爲涼、益聯軍已然逐漸熟悉了魏軍的戰術風格,故此不足兩日,即告放棄——聯軍就此正式邁入了關中平原。

要說這一趟打通汧水河谷的戰鬥,聯軍折損頗衆,前後傷亡不下四千餘,超過了對方的五倍。這是因爲無論劉備還是陳宮都很清楚既克隴關,必然極大刺激安邑方面的神經,一旦曹操結束或者放棄南征,親自率軍進入關中,則雙方兵數之優劣將被徹底扭轉——這條時間線上,既沒有火燒濮陽,也沒了火燒赤壁,這二位對於以劣勢兵力正面擊敗曹操,心裡全都還沒有底呢。

因此必須不計傷亡地儘快突入關中平原,才便於涼州鐵騎的縱橫馳騁,也才便於因敵就糧,跟曹操打一場長期戰。

此番入寇,本意是策應江東,避免孫權被滅。但若能趁機蹂躪關中。破壞曹魏方的生產力。甚至在關中站穩腳跟,才能說是真正打了勝仗。加上張飛出散關、關羽循江而上,近十萬兵馬呢,豈可無利而輕動?即便只是打個平手,對聯軍方面的資源損耗也必然極其巨大,得不償失啊。

故此在終於得以邁入關中平原以後,劉備、陳宮全都大大地鬆了一口氣——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勉強算是達成啦。不過這個時候,他們並還不知道孫氏已降、江東已定。而荊州也即將易主。於是二人便即召聚諸將,會商下一階段的行動方案。

劉備首先問陳宮:“呂君侯何時來也?”陳宮暗中嘆了口氣,感覺有些難以作答。

呂布這幾年西攻韓遂,並剿羌胡,北擊鮮卑,至於朔州;甚至他還遣張遼循酒泉而抵玉門,摧破蔥茈、白馬、黃牛等部,欲圖挺進西域,重建西域都護府——真是殺得酣暢淋漓,逸興遄飛啊。曹操也一直想把呂布這股勢力繼續向西引。曾經寫信建議他:

“西域南北,國初開其道。時有三十六,後分爲五十餘,自建武以來,更相吞滅,於今止存二十矣。南道則且志、小宛、樓蘭等並屬鄯善,戎盧、渠勒、皮山等並屬於寘;中道之尉犂、危須、山王並屬焉耆,姑墨、溫宿、尉頭並屬龜茲,楨中、莎車、琴國等並屬疏勒;北道東西且彌、烏貪等並屬車師后王部……

“前得將軍書,請以雁門張遼任西域都護,隴西鹿磐任戊己校尉,皆可允之,待軍出廣漠,即行詔除。私以爲將軍之御西也,當削弱諸強,興亡繼絕,使復樓蘭、莎車等,往宣朝廷之恩,並示中國之威,庶可久長也……”

所以呂布對於跟曹操爭雄天下興趣寥寥,對於聯合劉備以侵關中,起碼制約曹操的勢力向西方延展,也缺乏緊迫感,只是陳宮時常在邊界線上製造擦槍走火事件,呂布向來護短,不能不有所迴應而已。這回陳宮又惹事兒了,可是呂布正當攻伐金城韓遂到了緊要關頭,聞訊先踹桌案,心說曹操你南征也不挑時候,陳宮你搗亂更不挑時候——莫非人人都想跟我過不去,要扯我的後腿嗎?!

他捨不得眼前的大好局面,加上楊阜等人又一直在耳旁叨咕陳宮的壞話,呂奉先遂最終決定:公臺你想跟劉備聯兵就去聯吧,想去打關中就去打吧,你們加起來小十萬人,要是連這都打不贏,或者不能全身而退,回來我就治你的罪!想讓我派增援?門兒也沒有!

但是這話他沒有明着告訴陳宮,陳宮雖然猜着了,也不敢當面作答劉備,只得敷衍說:“我主圍韓遂於允吾,候其破矣,必來。”言下之意,在呂布徹底平滅韓遂勢力之前,你就別想着他會來增援啦。

其實韓遂哪兒是那麼容易被徹底擊滅的?羌亂是漢末的痼疾,燒當等羌部遊牧西海(青海),韓遂的兵源多出於彼,即便韓老頭被砍了腦袋,那些傢伙也不會輕易臣服,呂布且有大大小小很多仗可打呢。而且以他的性格,說不定直接揮師境外,要去腳踏天山、飲馬西海——除非聯軍可以在關中地區跟曹操廝殺上兩三年,否則別想得到呂布的大規模增援。

劉備瞥一眼陳宮,心說公臺你以爲我傻的啊?呂布心裡究竟怎麼想的,我有密探布其軍中,根據偵察所得,也能夠猜個八九不離十了。估計要想呂布來援,除非你把從涼州帶來的羌胡騎兵先扔個七七八八,呂奉先一肉痛,纔可能移恨於曹操……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益州多爲步卒,擅長山地戰,真要邁入了關中平原,就必須有涼州騎兵爲配合,纔可能打勝仗。真要陳宮所部遭受重大損失,估計自己也別想再在關中呆着啦……只能一方面當面向陳宮施壓,同時派簡雍等辯士去反覆地遊說呂布。

好吧,咱們只能放下此事,先研究如何摧破當面之敵,爭取在曹操大軍來援之前,基本上消滅夏侯淵的主力——倘若能夠兵逼長安,也就等於拿下或者蹂躪西半個關中,那麼即便曹操率大軍到來,也必有與之相持之力了。

當下雙手撐着桌案,注目地圖,皺眉問道:“卿等可知,夏侯淵見在何處?”

聯軍在隴關跟夏侯淵見了一仗,雖然僥倖將其擊退,但仍然在衆將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陰影——那傢伙進軍之勢如同驚雷烈火,陣而後戰,若非兵力絕對佔優,都恐難攖其鋒,更何況放諸廣袤的平原地區呢?自隴關破後,即不見夏侯淵主力的蹤影,他必然伏兵關中,隨時想打自家一個冷不防啊。若然探查不到他究竟屯駐何方,實難使人心安。

要知道夏侯淵本軍中包含了超過四千名幽、並的精銳騎兵,其中不少還是鮮卑、烏丸突騎,涼州羌胡騎兵與之相抗,並不能佔據上風。更何況呂布把精銳幾乎全都帶去打韓遂,或者交給張遼去取酒泉、敦煌了,陳宮所屬不過二線留守部隊而已。要是那四千多幽、並之騎突然間從側翼衝殺過來,估計陳宮根本就攔不住,自家的步卒就更別提啦……

所以先得找到夏侯淵,設法限制他的大範圍機動,然後才能談得到陣而破之,甚至圍而殲之。

只是撒出無數哨探去,最遠已至一日之外,卻始終找不到夏侯淵主力的蹤跡——沒辦法,只好靠猜的了。誰能估算到大致方位呢?

劉備忍不住就把目光投向了身旁的謀主——法正法孝直。

法正微微而笑:“吾知夏侯何在也。”

劉備大喜:“孝直教我!”

法正邁前一步,伸手在地圖上指劃:“前破三砦,而不見夏侯,設其聚兵固守,吾等安得遽入關中?”要是夏侯淵把主力全都壓上來,一道一道防線跟咱們拼死爭奪,估計咱們且得再有個十天半月的,纔有可能邁入關中平原,而且損耗必然成倍增長。

然而夏侯淵不可能這麼幹,因爲他的主力騎兵在險狹的河谷中幾無用武之地,就好比這回連破三道防線,主要往上頂的都是咱們益州兵,倒不是爲了照顧盟友,而是陳宮所部亦多騎兵,或者習慣了配合騎兵作戰的步兵,用於攻砦,如同手握玉具劍去刻石頭印章,太不趁手了,也太過浪費啦。

那麼夏侯淵的主力,很可能會佈設在河谷口外,妄圖在咱們初入平原的時候,突然發起正面或者側翼猛擊。問題他並沒有這麼做,咱們進口進得挺安全,這是爲什麼呢?

“是故臣察彼意,乃知其圖也,既知其圖,則其所在亦明矣。”前方的雍縣城防堅固,守備嚴密,不是一兩天就能夠打得下來的,南方隔着汧水還有險隘陳倉,夏侯淵必然是想以此二城,再加上他的大本營所在,互爲犄角,形成一道三角形防禦區域,無論咱們攻擊任何一處,都必然會遭遇到另外兩處的夾擊。

問題咱們可能會攻哪兒。即便知道了夏侯淵的大本營所在,那也必然在雍縣以西,咱們不可能在後方拋下雍縣,使得漫長的補給線上到處都是漏洞,在此前提下繞城而西。南下與張飛夾擊陳倉倒是一條妙計,問題是那樣不僅僅把危險的雍縣放在身後,運輸線更可能遭到夏侯淵幽、並騎兵的襲擾。所以啊,咱們只有攻打雍縣一條道兒可走啦。

“計算雍縣遇襲,快馬求援,夏侯率其本部,不來逆戰,而欲薄我後,直取渝麋,其間不可過於三日,否則雍縣危矣。則夏侯在我之西一日外,山陰、水陽(山水之北),宜屯守處,明矣。”伸手指向兩處:“不在岐山之東,必在渭水北原。”

第26章 我天子使第17章 禍福所依第8章 公達三策第3章 曹洪之怒第5章 壽春城下第11章 首鼠兩端第25章 陸梁冀州第8章 木蘭何人第32章 唯纔是舉第9章 周平王事第2章 隆中之對第15章 人生易過第25章 嘴炮無雙第28章 子以母貴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6章 罵死荀彧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0章 勾心鬥角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3章 涼州之戰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7章 魚復三險第14章 敝帚自珍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2章 黃鬚大奇第12章 人心不足第9章 積毀銷骨第1章 官渡鏖兵第20章 是郎才盡第26章 爲政之權第4章 人言可畏第18章 扣舷獨嘯第22章 太白蒼蒼第31章 漢之忠臣第4章 豆中有膏第19章 祖道之金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3章 族滅匈奴第2章 吏之不足第2章 據蜀自立第7章 宛城宣詔第21章 異獸逞兇第6章 自編自導第28章 零陵先賢第11章 成都驚變第9章 周平王事第8章 酬功謝德第14章 文人落魄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8章 巨型火炬第5章 觀卿者心第22章 拓拔歸附第16章 矢在弦上第17章 千鈞一髮第27章 思慮操勞第28章 天命何在第9章 爲國殺賊第5章 驅散病患第3章 深入西域第16章 **好淫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4章 所志既從第21章 老馬戀棧第23章 此新聲也第3章 秘計有三第8章 破局關鍵第30章 用武之地第25章 毀於一旦第14章 犬父虎子第9章 爲國殺賊第1章 輔政安民第22章 小枝槊頭第23章 一身是膽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2章 趙達彈狀第25章 爲公宣揚第27章 昔孔子歿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5章 後世之評第24章 所志既從第28章 子以母貴第28章 內外兼修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8章 謀刺之謎第17章 初試金手第29章 伏地氣絕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1章 官場狡詭第16章 飛來乾醋第3章 軍中校事第13章 郊祀天地第3章 破此五賊第27章 漫天箭雨第26章 釣橋無益
第26章 我天子使第17章 禍福所依第8章 公達三策第3章 曹洪之怒第5章 壽春城下第11章 首鼠兩端第25章 陸梁冀州第8章 木蘭何人第32章 唯纔是舉第9章 周平王事第2章 隆中之對第15章 人生易過第25章 嘴炮無雙第28章 子以母貴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6章 罵死荀彧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0章 勾心鬥角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3章 涼州之戰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7章 魚復三險第14章 敝帚自珍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2章 黃鬚大奇第12章 人心不足第9章 積毀銷骨第1章 官渡鏖兵第20章 是郎才盡第26章 爲政之權第4章 人言可畏第18章 扣舷獨嘯第22章 太白蒼蒼第31章 漢之忠臣第4章 豆中有膏第19章 祖道之金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3章 族滅匈奴第2章 吏之不足第2章 據蜀自立第7章 宛城宣詔第21章 異獸逞兇第6章 自編自導第28章 零陵先賢第11章 成都驚變第9章 周平王事第8章 酬功謝德第14章 文人落魄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8章 巨型火炬第5章 觀卿者心第22章 拓拔歸附第16章 矢在弦上第17章 千鈞一髮第27章 思慮操勞第28章 天命何在第9章 爲國殺賊第5章 驅散病患第3章 深入西域第16章 **好淫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4章 所志既從第21章 老馬戀棧第23章 此新聲也第3章 秘計有三第8章 破局關鍵第30章 用武之地第25章 毀於一旦第14章 犬父虎子第9章 爲國殺賊第1章 輔政安民第22章 小枝槊頭第23章 一身是膽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2章 趙達彈狀第25章 爲公宣揚第27章 昔孔子歿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5章 後世之評第24章 所志既從第28章 子以母貴第28章 內外兼修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8章 謀刺之謎第17章 初試金手第29章 伏地氣絕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1章 官場狡詭第16章 飛來乾醋第3章 軍中校事第13章 郊祀天地第3章 破此五賊第27章 漫天箭雨第26章 釣橋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