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王府的丫鬟都很守規矩,基本上沒有幾個是敢亂嚼舌根的。劉七巧回來之後照舊在王妃的青蓮院當差,王妃想破格提升劉七巧爲一等丫鬟,也被劉七巧給婉拒了。

“太太賞識我是好事,可七巧不想爲此壞了王府的規矩。”劉七巧恭敬的站在王妃的面前,替王妃奉上她特意調配的花草茶,繼續道:“七巧今年已經十四了,明年我爹自然是要來求了太太,把我放出去的,七巧統共也只能再服侍太太這麼長時間,這一等丫鬟,總共也當不了多長時間,不如就算了,想青梅姐姐這樣沒日沒夜的伺候着,奴婢可是個懶胚子。”

王妃聽劉七巧這麼說自己,沒得就瞪了她一眼,佯怒道:“出了王府嫁了人了,難道就不要服侍人了嗎?做媳婦的總是逃不掉的,到時候又要管家,又要服侍相公、孝順公婆,你想懶也沒處懶去了。”

劉七巧點頭如搗蒜,不過王妃這時候的心思倒是開闊了許多,見劉七巧這樣坦然的把劉老二的打算說出來,便也放下了對劉七巧的那一點點念想。只是還有些捨不得道:“只怕我被你服侍習慣了,到時候捨不得你走了。”

劉七巧只是抿脣笑笑,正這會兒,青梅已經領了杜若進來。原來今日又是給王妃和秦氏請平安脈的日子。

劉七巧見杜若進來,親自去茶房沏了一杯茶奉上,見他正專心致志的給王妃診脈,便安安靜靜的站在一旁。

杜若替王妃診斷完了脈搏,劉七巧才上前,親自把茶遞到他手中。杜若微笑着接了茶抿了一口道:“王妃的氣色倒是比上次又好了不少,連體態都看上去輕盈了許多。脈象一切正常,已經沒有氣虛之症了。”

劉七巧笑着道:“奴婢之前在大少爺的外書房看見藥典上寫了,山藥是補氣的上品,王妃如今有孕在身,不適應用人蔘之類大補的藥材,所以奴婢命廚房做了一些棗泥山藥糕。一來大棗補血,孕婦正是需要;二來呢,棗泥帶些甜味,最近王妃忌口頗有成效,奴婢便給她開禁了。”

杜若也連連點頭道:“是藥三分毒,向來藥補不如食補,七巧如今也可以開藥鋪做大夫了。”

劉七巧低頭傻笑了一陣子,覺得自己真是沒救了,被小鮮肉誇一句都能得瑟成這樣,真是不好意思,於是劉七巧的臉頰泛紅了。

王妃以爲劉七巧羞澀,經不起誇獎,便道:“杜太醫說的也是實話,以前看你挺大方的,今日怎麼如此怕羞了起來。”

杜若也低下頭,略略想了想道:“聽說過兩日法華寺的瞭然大師要開壇講經,在法華寺裡面做個小法事,我家老太太約了安靖侯家的老夫人一起去齋戒,不知王府有沒有人去。”

王妃以前也是一個喜好禮佛之人,初一十五定是要去法華寺上香的,所以這習慣也遺傳給了她的兩位庶女。周蕙就是在上香的時候,聽說了宣武侯家大少爺的種種惡行的。王妃動了動眼皮,忽然想起一件事來,開口道:“聽說安靜侯家的二少爺身子一直不大好,也不知如今可曾好了?”

杜若和這安靖侯家的二少爺,說起來還真是難兄難弟。當時杜若病的七葷八素,連自家的兩位太醫都覺得快沒救的時候,還是因爲安靖侯家的老夫人給這二少爺納了一個妾沖喜,這二少爺病好了,所以才感染了杜老太太,連夜請人買了方巧兒回來,決定沖喜。

不過後來杜若聽杜二老爺說,那安靖侯家的二少爺不過就是風寒之症拖延的時間長了一點,以至於高燒不退,促發了喘鳴症,纔看上去一副快活不長的模樣。現在經過調理,已然是痊癒了。

“安靖侯二少爺的病已經全好了,只需好好調養,想來是無礙的。”王妃聽在心裡,略略有些放心,點了點頭又問:“杜太醫,如今我身懷六甲,不知道能不能去外頭廟裡走動走動?”

杜若聽王妃這麼所,喜上眉梢,但還是一如既往般溫文爾雅道:“自是無礙的,況且在外頭,遇上熟人聊聊家常,還能讓太太心情愉快,總比悶在王府強些。”杜若擡起頭,看了一眼劉七巧繼續道:“況且,有七巧陪着,太太還有什麼好不放心的呢?”

王妃得到了杜若的首肯,心情很是舒暢,不一會兒劉七巧送杜若出門,因玉荷院那邊已經派了小丫頭來接,所以劉七巧和杜若連幾句貼心話都沒說成。

“四皇子的病好了嗎?”劉七巧送杜若出正廳,撿了個空檔問他。

“已經好了,只需再調養一陣子。”杜若看着劉七巧,眉目含情,帶着幾分不捨。兩人走到門口,見左右沒有丫鬟,杜若從藥箱從劉七巧的肩上接過了藥箱,從裡頭拿了一個三寸來高的白瓷瓶子,遞到劉七巧的手中道:“既然你不方便把那藥帶進來,就吃這種丸子,一日三次,一次六丸,切忌,一定要服用,不然下次又有你受的。”

劉七巧連忙接過了藥瓶子,藏在袖中,瞧瞧左右沒人,又裝作扯了嗓子道:“杜太醫,那你可走好了,奴婢就不送了。”

外頭來迎杜大夫的小丫鬟聽見了,便也走到門口道:“杜太醫請隨我來。”

劉七巧回到自己房中,打開木塞子聞了聞裡面的藥味兒,不算很難聞,帶着中藥的馨香。既然是有那種用處的,大抵是那個什麼烏雞白鳳丸之類差不多的藥材。劉七巧不忍浪費了杜若的一片苦心,倒了一碗熱水,就這服下了六丸。

當天王妃去給老王妃請安,便說起了法華寺和尚開壇講經的事情。老王妃也是一個佛祖忠實的信仰者,當即一拍即合,決定帶上全家,一起去法華寺投奔高僧。

劉七巧前世看過爲數不多的幾部宅鬥小說,基本上老祖宗級別的人,都是日日青燈古佛,時時木魚不離手的。不過也確實不能怪她們,在古代這樣的社會,老年喪夫之後,是不興搞什麼夕陽紅,黃昏戀的。而且這個時候多半媳婦都已經熬成了婆婆,掌握着全家的財政大權,所以……作爲婆婆的婆婆,退居二線是顯而易見的,這個時候眼睛也花了、頭髮也白了,以前還能靠做針線活消磨時間,如今也只有念念經了。

劉七巧想到以前她家樓下風吹雨打都不怕的那羣跳大媽操的大媽們,覺得她們能生活在新時代還是幸運的。

二太太聽了王妃的提議,想了想道:“我就不去了,我把你們都安排的舒舒坦坦的就好。”

老王妃道:“知道你忙,一大堆的事情要張羅,正巧安靖侯家的太夫人也要去,她家二少爺那事兒,乾脆我腆着這長老臉去問問算了。”

二太太點點頭道:“最近是把我給忙壞了,以前看着太太那麼精幹利落的,還當這是清閒事兒,如今我算是吃到苦頭了,還是老祖宗在好,讓我省了這麼些年的心。”

王妃聽了,心裡很受用,總算是有人知道了她的苦處了。王府的當家人不做好,她如今懷着孩子,自然就撂了擔子。

老王妃也感嘆道:“當初老王爺去的時候,我也不是沒動過分家的心思,不過後來想想,還是罷了,一來你們的哥兒姐兒的年紀還小,二來,二房的孩子藉着王府的頭銜,還能嫁的更好些。”

二太太聽到這裡,心裡終究是有幾分感動的,如今她那房大兒子還沒娶媳婦,三個女兒也只有一個才及笄。沒有分家的話,說出去總也是恭王府的閨女。若是分家了,可就不好說了。二太太看看溫良寬厚的王妃、又看看慈母心思的老王妃,頓時覺得自己有時候是想的多了點。

不過慾望這東西就是這樣,如果目標超過自己的實力太多,那麼頂多也就是癡人說夢的想想。但是目標離自己很近,到了戳手可得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了,總會有一個貪婪的自己,告訴自己試試看吧,搏一把吧,你可以做得到。

二太太心思百轉的想來想去,再看看一衆人正聊的開開心心,又覺得自己慪氣。

一屋子的姑娘們正和老王妃聊的開心,外頭丫鬟來說,少奶奶也來給老太太請安了。自從秦氏上次在荷花池被劉七巧撞見之後,她便常躲着劉七巧,每次去王妃那邊請安,也只當劉七巧是一個隱形人。今兒名知道劉七巧跟着王妃來給老太太請安,她卻來了,倒是讓劉七巧意外得很。

秦氏進門,見大家都在,恭恭敬敬的向各位長輩請安。四位小姐也向秦氏請安,劉七巧從請安中又發現了一個問題,周菁和周蕙兩人,看秦氏的時候都帶着幾分不屑。而另外兩個二房的庶女則明顯對秦氏非常的崇拜。

“孫媳婦特來給老太太和太太告一天假,宣武侯府來人說,我母親病了,孫媳婦想回去瞧瞧。”秦氏嬌滴滴的開口,言語禮數都周全的很。

老王妃發話道:“既然是親家母病了,那你回去看看是應該的,不用着急回來,你嫁過來之後,還沒在孃家住過呢,過幾日我和太太正好要去法華寺上香,估摸着也要在哪兒住上幾晚,你在家住幾日再回來也是一樣的。”老王妃說着,招呼一旁的丫鬟道:“春月,去我庫裡拿幾樣藥材,讓少奶奶帶去給親家母。”

王妃也吩咐了青梅,去庫裡拿幾樣東西,一併交給秦氏帶去宣武侯府。

秦氏回了宣武侯府,才知道了宣武侯夫人的病因。原來宣武侯夫人命不好,一直都不曾生出嫡子來,所以對從小生母就去世的秦氏和他弟弟比其他庶子庶女都高看幾分。秦氏嫁入了王府,一直是宣武侯夫人引以爲傲的事情,雖然這事兒其實是佔了自己女兒的坑,但終究庶女的女兒嫁給王府將來的世子當正室,以後可以當王妃,說起來也是整個宣武侯府的體面。

秦氏雖然心裡對這個嫡母不待見,面上向來是孝敬得很的。幾番相問,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原來宣武侯半個月前上了一道冊封世子的奏疏,被禮部一直壓着,這幾日正提上去給聖上裁奪,也不知是誰多嘴,說是宣武侯家的大少爺在街上撞了一個身懷六甲的女子,還當街逃逸了,所以聖上非但沒有給批覆,還把宣武侯給批評了一頓,直訓他教子無方。

這下可把宣武侯給氣的半死,回來就給了大少爺一頓家法。在沒有嫡子的家族,庶子之間的繼承權是平等的,所以二少爺的親孃陳姨娘就躍躍欲試了起來。宣武侯夫人打小投資了人選,都已經快要收回成本的時候,怎麼可能讓她們截胡了呢?是以她氣的上氣不接下氣,生生把這事情給攔了下來,打算等風平浪靜的時候,重新再提冊封世子的事情,希望到時候皇帝的記性可以差一點,不要再想起這個事情。也希望到時候自己這個庶子能安分一點,別再做什麼奪人眼球的事情。

秦氏聽宣武侯夫人說完,勸慰道:“太太還是少操這些心思,且等一陣子再看。但若是讓二少爺繼承了侯位,那就大事不妙了。”秦氏前世估摸也是一個宅鬥文愛好者,爲宣武侯夫人分析的頭頭是道:“太太雖然是嫡母,終究不是生母,我和翰哥兒的姨娘去的早,從小便跟在太太身邊,除了太太便沒有第二個娘了。可二少爺是有親孃的,況且二少爺以前體弱,老爺怕太太照顧不周,是讓陳姨娘自己養的,這骨肉連心的,以後他要是繼承了爵位,還有太太您什麼事兒?面上的功夫自然是要做足的,肯定也是一應做給外頭人看,可這心裡頭偏着誰,誰又看不出來呢?”

秦氏頓了頓,繼續堆着笑道:“不說別的,到時候二少爺的媳婦進門,她能不能把你當正經婆婆,那還兩說呢!到時候豈不是連帶這太太要受這些閒氣?”

宣武侯夫人一聽,果然是不得了的,若是這樣,她還不如學着其他被庶子養的老太太那樣,直接進廟裡養老得了。

“虧你給我說了這一層,昨兒那不要臉的在我面前又哭又跪的,我將將就要被她騙了,還說她天生是做小的命,是她自己拖累了哥兒,好好的害的哥兒有孃的還比不上沒孃的,你聽聽這話說的,豈不是說我苛待了她們娘倆,就顧着你們姐弟了?”宣武侯夫人一邊說,一邊嘆息道:“幸虧你今兒回來,不然就老爺那個軟耳根,只怕那不要臉的在耳邊吹幾天枕頭風,魂都給勾過去了。”

秦氏聽了宣武侯夫人這麼說,便給她出主意道:“太太大可以這麼回絕她們,就說老爺請旨冊封世子,是因爲翰哥兒的年紀到了,若是要給墨哥兒的話,還得等幾年的,總要等墨哥兒稍微大一些纔好。就說王府裡頭,聽說我公公也才呈了請奏冊封世子的摺子,文信都已經二十了,這不也纔剛剛有點消息。”秦氏爲了這一點消息,可沒少折騰,如今這事情總算是有了眉目,她的心思一下子放寬了,反倒忘了以前對王妃的恭敬,幾日都不曾親自去送這個送那個了。

再加上王妃身邊有了一個劉七巧,秦氏見了她總有幾分心虛,白日裡見了,晚上也睡不好,索性每次都要避過她在的時候去纔好呢。

宣武侯夫人看看這個混得很出色的庶女,心中老懷安慰,總算是散掉了點病氣,笑着道:“等王爺歸天了,到時候你就是恭王妃了。”她探了一口,挽着秦氏的袖子道:“你倒是也給你妹妹張羅張羅,看看有沒有什麼合適的人家,她被我慣壞了,我每每看上的,她總說這個不好,那個不行,連人家的面都沒見過,就毫不留情的回絕了,正是讓人不省心。”

秦氏想了想,擰眉道:“王府二太太家的大少爺,和月兒妹妹倒是同歲的,聽說二太太也正幫他物色對象,不過我看着二太太似乎是屬意她自家的那位侄女。不過……那姑娘從長相到人品,可沒有一樣比得上月兒妹妹的。”

秦氏正說着,秦巧月忽然從門外進來,見了秦氏冷哼了一聲道:“姐姐管好自己就好了,何必還來管我,我可沒有你那麼好的命,可以嫁去王府,隨便找一戶人家嫁了,也就算了。”

宣武侯夫人聽她這麼說,頓時惱怒道:“你怎麼可以這般和你姐姐說話呢?這姻緣本就是天定的,若是那天你沒有生病,便是讓王妃見到了你,難道她就會選你當她的媳婦嗎?”

秦巧月冷哼了一聲,扭頭不語,想了想卻又朝秦氏福了福身子道:“姐姐原諒妹妹這一次吧,這幾日母親天天跟我說這些公子哥的事情,不是趙大人家的,就是李大人家的,要麼就是什麼忠義伯府的,要麼就是安靖侯府的,我聽的心煩了,難免就心火重一點,姐姐可千萬別怪罪妹妹了。”

秦氏方纔也是被秦巧月給嚇了一跳,雖然她搶了秦巧月的夫君這是事實,但是兩人在面子上從來都沒有撕破過,故而給人的感覺還是一對相親相愛的好姐妹。

但是秦氏是一個很有警覺的人,所以當秦巧月對她發了這麼一通火之後,她已經明確的做出了決定,她們姐妹兩人友盡了。以後不管兩人面上的笑容多麼燦爛,也不可能再達到內心深處了。

“妹妹說哪裡的話。”秦氏做了十七年的庶女,慣會伏低做小,說話聲音軟綿綿道:“姐姐雖然是無心之失,可畢竟是擾了你的錦繡良緣,你說我也是應當的。只是如今他已成了你的姐夫,妹妹也應該放下成見來,好好替自己想想,好好物色一個可以依靠終身的男人,這纔是正事。”

秦巧月撇了撇嘴,沉默不語,攏在袖子裡的手絞着手帕,不情不願的點了點頭。

且說那法華寺,是京郊一處有名的寺廟,據說裡頭每一任的住持,最後都成了活佛,所以也有人直接喊它活佛寺的。京城裡頭但凡有點名望的人家,都在這寺廟裡頭掛單,寺廟裡頭也有開闊的院子,裡頭禪房清靜,佛香輕嫋、晨鐘暮鼓,讓人感覺如在世外桃源一樣。還有年紀大的老太太,死了老伴的,便結伴在那邊住上一陣子,一來有個聊天的人,二來,省的看見家裡烏煙瘴氣的,讓自己不省心。

安靖侯府的太夫人,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自從安靖侯續絃夫人進門之後,她就退居二線,三五日往佛寺跑,這京城一帶的尼姑庵、和尚廟、道觀、清齋,處處有她的身影。可謂興趣很廣泛,信仰無節操。

所以這日她便邀了杜老太太,一起去跟她去法華寺聽經。說起來,這聽經可不是老人家能聽的。那些大和尚厲害着呢,都是能憋出腎結石尿毒症的功夫,一天下來可以不上一次廁所,這些年紀大的泌尿系統嚴重崩壞的老太太們,可受不了這份哭。偶爾打個哈欠,咳兩聲都會崩壞的地方,一天不上廁所,憋都能憋死了。

所以綜上所述,佛寺是一箇中老年婦女的娛樂場所,僅次於現在的麻將檔。

當然,杜若把這個消息透露出來,讓王妃煽動着王府女眷舉家出動的原因只有一個。因爲他答應了要讓杜太太遠遠的看一眼劉七巧,可是他又不想要劉七巧知道。所以杜若遊說王妃的時候,只是抱着試一試的態度,至於成功率,他自己也沒有高估,不過效果似乎非常好。

可惜王府女眷出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老王妃有住兩天的念頭,所以大家從定下這件事的那一刻,便開始整理行裝。劉七巧再次深刻體會了,什麼叫做有錢人家的講究。

大到牀單被褥,小到筷子調羹,所有的東西都要打包裝箱,由青梅再一一清點歸攏,最後僅僅是一個青蓮院,總共王妃只說帶上青梅和劉七巧兩人,居然整整備了四大箱子的東西。

劉七巧看着忙裡忙外臉上掛下汗珠子的青梅,深表同情,一再表示:“青梅姐,我的鋪蓋碗筷不用帶了,反正就一兩個晚上,跟你湊合一下就好了。”

青梅想了想,看着廳裡放的滿滿當當的那四個大箱子,連連點頭:“行,我跟你一起睡,再帶一卷鋪蓋,就又要整上一箱子了。”

當下兩人把箱子封好了,坐下來歇了一會兒,王妃也正好歇中覺醒了。

自從王爺知道劉七巧說服了太后娘娘之後,對劉七巧也格外高看了幾分,特地讓王妃又賞了幾樣東西給劉七巧。自己還從庫裡挑了幾樣東西賞給了劉老二,並且誇讚他把女兒教的好。

劉老二爲了這事情沒少捏了一把汗,私下裡趁着王爺進王妃院子的時候,悄悄的託人把劉七巧喊出來給訓了一頓。

“七巧,我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你不過是個鄉下丫頭,爹沒指望着你光宗耀祖,咱好歹老老實實的在王府呆一年,可別再出什麼風頭了。”劉老二這會子心裡已經有些懊惱了,他原本覺得,劉七巧在牛家莊再怎麼出挑,那到了京城達官貴人的眼中,也只不過就是一個鄉下丫頭,誰還真能把她高看幾分呢?這一條是劉老二做了那麼多年奴才之後感悟出來的經驗之談,他覺得甚是管用。可是沒想到劉七巧的表現超出了他的設想,一下子把高高在上的主子給征服了!

“爹,我這不是也沒辦法嗎?太太非要讓老祖宗帶着我進宮,我也沒轍。”其實劉七巧這時候沒說實話,她也知道當時如果她絕對不同意的話,老王妃和王妃也不會強迫她。所以劉七巧進宮其實是自願的,因爲她覺得自己拿不出手,杜若那麼喜歡自己,而自己的家事擺在那邊,前面困難重重,身後又沒助力,劉七巧想要另闢蹊徑,所以放手一搏。

再說,就算是遊說工作沒有成功,也沒有人會怪罪一個王府的丫鬟,畢竟面對那麼高高在上的人,能心情放鬆,完完整整,流暢自如說話的人丫鬟,也不是很多。

劉老二看着自己的女兒翅膀越發硬了,忍不住搖了搖頭,他下定決心,不等劉七巧及笄,這就回去趕緊跟李氏商量一下,早點把劉七巧的親事定下來纔是大事情!他現在漸漸開始有點害怕,萬一王妃用劉七巧用順手了,捨不得她走了怎麼辦?當初他是抱着讓劉七巧進少奶奶院子裡頭打醬油的心思,讓劉七巧進來的。一來少奶奶厲害,從小服侍少爺的都給請出去了,她劉七巧一個鄉下丫頭,壓根沒有任何戰鬥力。二來大少爺癡迷武術,對男女之情根本不上心思,屋裡頭有一個通房也不見他去人家屋裡睡,心思根本不在女人身上。

但是……現在劉七巧到了王妃的身邊,且得到了重用,這些也沒什麼。可是事情越來越朝着小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方向發展了,她劉七巧居然進宮了,還立下了大功勞,她的名字一下子震懾了整個王府了。

“七巧啊,爹還是那句話,咱不指望富貴錢財,只要能安安生生過日子就好,你好好服侍王妃,不要再生出別的事情來了。”

劉七巧聽他爹口口聲聲這麼說,知道他爹是在擔心她的姻緣了,便拉着劉老二到了一旁的角落裡,悄悄點起腳跟在她爹耳邊道:“爹,您別急,我一早跟老祖宗說過了,我爹在外頭給我找了人家,絕對不會在府裡做小的,老祖宗已經答應我了。”

劉老二沒想到劉七巧還有這麼一手,一顆提到嗓子眼的心頓時落了下來道:“當真有這事?你怎麼不早說?我這兩日吃不好睡不着的,就怕這個事情。”

劉七巧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道:“女兒怎麼會不知道爹的心思呢,爹一心希望女兒能嫁個好人家做正頭太太的,女兒不會讓爹失望的。”只是……到時候會不會讓爹你大驚失色,女兒就真的不好說了。劉七巧想起杜若那張俊美無儔的臉來,頓時臉頰上又紅了幾分。

劉七巧和劉老二說完話,王妃和王爺也已經用過了晚膳。因爲王妃明日一早要起身去法華寺上香,所以王爺今夜就去了姨娘處休息,讓王妃可以早些安寢。

王爺這幾日心裡其實很着急,皇帝三天兩頭的喊了一羣大臣進去開會,大家擬定派往邊境的大將軍人選。王爺從自己的部下里面挑了幾個最出彩的,那些大臣不是嫌棄資歷太淺,就是嫌棄年紀太輕,就差直接把王爺的名字給說出來了。皇帝心知肚明,但皇帝不是一個不仁的君主,且還是王爺的堂弟,兩人年輕時關係就很好,很明白王爺如今的境況。樑貴妃年頭才死了,這會兒又要讓樑貴妃的姐姐大着肚子送自己的夫君上戰場。雖說王爺去了也是主將,但是戰場上刀劍無眼的,還能不能回來也是兩說。這位堂兄年輕時候對自己有救命之恩,自己萬萬也不能這樣恩將仇報。

王爺安撫了王妃幾句,又問了青梅和七巧所有的一應物件有沒有整理好?又跟外頭劉老二吩咐了,讓劉老二明天派一對家將保護自己的嬌妻和老孃一起去上香。所有的都交代齊全了,才依依不捨的走了。

臨走時還回過頭來,特意看了一眼劉七巧道:“七巧,你要好好照顧王妃。”

劉七巧急忙福身說是,恭送王爺出了青蓮院的門。

劉七巧忽然覺得,在這古代渣男成片的年代,王爺雖然有幾房姬妾,但確實還算是一個比較稱職的丈夫了。劉七巧發現,隨着大環境的改變,她對男性的要求似乎也變低了一點。

王妃目光溫婉如水的目送王爺離去,眸中是滿滿的愛意,不過這種眼神不是小女兒之間嬌羞的情態,而是長期相濡以沫之後所特有的情感交流。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劉七巧想起杜若,嘴角也微微露出笑意,小樣兒,是他唆使王妃去法華寺的,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陰謀呢?好像聽說他奶奶也要去,會不會被遇見了呢?劉七巧總覺得這事兒並不是那麼的偶然,不過管他呢,醜媳婦也要見公婆的,船到橋頭自然直。

第二日一早,劉七巧和青梅一早就起牀,服侍王妃用過了早膳之後,老太太那邊的丫鬟就來了,說是老太太也準備啓程了。

這是劉七巧進王府以來第一次跟着王府的女眷出門,再一次讓劉七巧見識到了《紅樓夢》寫的並不是誇張的。劉七巧跟着藍呢小轎一路行走,到了角門之外,纔將王妃扶出了轎子。幾個老婆子正在往馬車上裝東西,劉七巧順着視線看過去,一排七八兩的馬車,整整齊齊的像一個排一樣列好了。

劉七巧看見自己的父親正在遠處緊張有序的指揮那些家將。不一會兒,老王府的轎子也到了門口,劉老二遠遠走來,向老王妃行禮道:“回老太太,王爺讓奴才帶上王府的侍衛,護送你們一路去法華寺。”

老王妃瞅了一眼那一排牽着馬的將士,皺了皺眉道:“這仗勢,看着怪嚇人的,劉二管家,留下一半人就好,那法華寺是清靜之地,沒得被我們給擾了。”

劉老二轉身看了一眼遠處的方陣,少說也要有二三十人,便點了點頭道:“那就留下一隊十二人,跟着府上的小廝一起出發吧。”

老王妃點了點頭道:“好,你忙吧,王爺那邊少不得你。”

劉老二起身告退,視線掃過劉七巧,劉七巧頓時低頭福了福身子,示意他不用擔心,劉老二這才離去。

劉七巧扶着王妃上了第二輛馬車,這時候一對人馬上前來爲王府的車隊開路,劉七巧轉身卻看見一個熟悉的人影來。她險些叫出聲來,那人卻一本正經的從她身邊駕馬而過,等路過了劉七巧的馬車,才趕偷偷的回頭看了一眼。劉七巧看見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一個多月未見,牛家莊的王老四。

劉七巧自從來了王府,事情就忙,上次和劉老二說過王老四的事情之後,便一直沒有問後續,如今看見王老四居然當了王府的家將,簡直是喜出望外,嘴角笑眯眯的上了馬車。

王妃見她眉帶笑容,便笑道:“難得出一趟門,看你們一個個高興的跟什麼似的。”

青梅以前是常陪着王妃進香禮佛的,最近王妃有孕,她也在青蓮院憋得不行,所以一大早精氣神十足,臉上一直掛着笑,聽了這話,便故意嗔笑道:“可不是呢,我都快四個五月沒出門了,腳底下都快憋出油來了!”

王妃笑着去擰她的嘴道:“就知道你是個憋不住的,我那一畝三分地是留不住你的,改明兒你出嫁了,當了管事媳婦整個王府都隨你跑去。”

劉七巧這幾日從別人的口中得知,青梅許配的人家是王妃陪房許媽媽的兒子,許媽媽如今也是王府裡的管事媳婦,青梅嫁過去之後,就跟着她打點王妃的嫁妝,以後也是做管事媳婦的材料。

王府裡面的家生子,能有這樣待遇的不多,大多數適齡的丫鬟,都是隨便配小廝的。除了少奶奶房裡如今那幾個丫鬟,容貌稍微欠缺一點以外,其他院子裡的丫鬟,都是撿漂亮的挑,而那些小廝們……王府挑小廝只撿力氣大的,所以,美女與野獸的例子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