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樑妃娘娘走後,那邊容嬤嬤上前道:“還真沒看出來,那位姜姑娘是這麼一個有心思的姑娘,我起先瞧着,倒是安分的很,本來還覺得,她們家家世清白,又沒有什麼人在朝中居高位,若是皇上身邊有這樣一個可人兒,未必不是件好事呢。”

“原來不止哀家一個人有這樣的想法,看來還是看錯了,我方纔也說了,最討厭自己聰明非把別人當傻子的人,這不又來一個,罷了,如今姑娘家的心思,我可是越來越弄不懂了。”太后娘娘說着,只翻了翻身子道:“樑妃也是一個細心人,這事兒便交給她處理得了。”

誰知當夜,皇帝竟是宿在了樑妃的宮裡,只隨口問了一句今兒來換衣服的兩個姑娘。樑妃笑着道:“皇上今兒可算是遇上了好運到了,這兩位姑娘今兒都大喜了。”

皇帝心道:被朕入了眼的,自然是大喜的,便洗耳恭聽樑妃後面的話語。

“那七巧姑娘也不知哪裡來的造化,竟讓大長公主給保媒,許配給了太醫院的小杜太醫。老王妃心裡雖樂,嘴裡卻還口口聲聲的喊捨不得。至於那姜姑娘,我母親看着極好,便給我二叔家的樾哥兒給求了去,太后娘娘那邊已經恩准了。”

皇帝頓時心裡入一萬頭草泥馬狂奔而過,面上卻還是沉靜如水道:“這麼快就都有了人家了?這重陽宴倒是搞的跟相親宴一樣的了。”

樑妃只笑着道:“太后娘娘難得高興,自然是起了興致,再說姑娘家到了出閣的年紀,自然是要嫁的。”樑妃低下頭,臉上浮起淡淡的紅暈,壓低了聲音小聲呢喃道:“臣妾若不是遇上的皇上,也是要嫁人的……”

皇帝聽得這喃喃細語,頓時覺得心裡如灌了蜜糖水一樣,他方過了而立之年,對着十七八歲的樑妃,正是老牛吃嫩草的好時節,只一把抱住了樑妃的腰身,幾步將人抱至牙牀之上,亂了錦被,翻了紅浪,一夜春宵。

杜老太太回到家中,府中上上下下的人也正在門口候着。杜太太如何知道這一次進宮,杜若和劉七巧的婚事已經擺平了,只還同往常一般,恭恭敬敬的把自己婆婆迎進門,盡一個媳婦應盡的義務。

那邊杜二太太也算是老實,只笑着道:“時候也不早了,老太太不如先回房休息一會兒,過不了多久也該傳晚膳了。”

杜老太太面上淡淡的,只開口道:“今兒讓他們爺幾個都到福壽堂來用膳,我有事兒要宣佈。”

杜太太聽杜老太太說的這麼嚴肅,還以爲她這次進宮爲杜若給找了合適的人家了,只一雙手在袖子裡頭擰啊擰的,顫顫巍巍開口道:“老太太還是先回去歇息一會兒吧。老爺他們還沒到回來的時辰,一會兒我喊人在門口候着,等他們回來了就去福壽堂給您請安。”

杜老太太只點了點頭,領着丫鬟們進門去了。那邊杜茵早已聽說了方纔大長公主保媒的事情,便悄悄的走到杜太太的身邊,偷偷湊到她耳邊道:“大伯母,恭喜恭喜,大長公主今兒進宮,做主把七巧姐姐許配給了大哥哥了。”

杜太太一聽,只差點兒謝天謝地的喊出聲來,忙不迭捂着嘴,將杜茵悄悄的拉到了一旁問道:“這是真的?千真萬確?你可不要騙你大伯母,你大伯母等這杯媳婦茶可等的太久了。”

杜茵只笑着道:“自然是真的,祖母當着那麼多的人,都已經應了下來,此時斷然在沒有更改的餘地了,只是大伯母,你可千萬要忍住了你這一臉的喜色,若是讓祖母瞧出什麼端倪來,可就不好了。”

杜太太只笑着道:“你這丫頭,也越發機靈了,不枉我疼你一場。”

幾個姑娘各自回了各自的院中,將這一天的見聞說給幾個姨娘聽,幾位姨娘也只笑着道:“這位七巧姑娘好手段,看來老太太和二太太都不是她的對手,只等她進了門,我們幾個也都好好瞧瞧,到底是怎麼個厲害姑娘了。”

杜芊只笑着道:“模樣確實也算是出挑的,只那雙眼珠子厲害,冷不防被她看一眼就算沒做虧心事,也總覺得自己矮了一截。”

杜苡也想了想,評判道:“看着半點都不像是鄉下丫鬟,王府裡的幾個庶女,都沒有她氣派利落的,這大概就花姨娘所說的是與生俱來的氣質吧。”

花姨娘只低頭看着茶盞中漂浮的茶葉沫子,嘴角微微翹起。

杜太太得知了這天大的好消息,如何還能坐得住,只在自己院子裡來來回回的走了幾圈,見外面小丫鬟還沒報杜老爺回來的消息,便索性親自迎到了門口。

那邊小廝見了,忙上前行禮,杜太太是揮手道:“行了你們忙你們的去,我就在這邊看看。”

外面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杜太太甩着手中的帕子,在門口等的焦急。王媽媽上前道:“太太你這是做什麼呢,事情都成了,便在院子裡歇歇罷了。”

杜太太忍不住臉頰上的笑意,只小聲道:“我得提醒他們爺倆都悠着點,別一副天上掉餡兒餅的高興模樣,反倒讓老太太看的疑心了。”

那邊王媽媽只笑道:“這回好了,大少爺也不用急的胃疼了,好事多磨,總算是成了。”

裡頭兩婦人正聊着,外面小廝扯着嗓子喊了一聲道:“老爺回來啦。”

杜太太急忙抻了抻衣袍,上前迎到大門口道:“老爺回來了,大郎也回來了嗎?”

那邊杜二老爺第一個從馬車裡面出來,見了杜太太便道:“嫂子你這是做什麼呢?大哥又不是出了遠門回來,你還巴巴在門口等着,我說大哥你可真是好福氣。”

杜太太沒空和杜二老爺耍貧嘴,只笑道:“你的好福氣都在蘼蕪居里頭呢,你快些去吧。我這裡有正事兒跟你大哥說。”

這時候杜老爺和杜若也相繼下了車,那邊小廝只拉着馬車往後面趕。杜老爺進門,見杜太太難得親自迎到了大門口,以爲是家中出了什麼事情,只正色道:“老太太進宮回來了嗎?”

“回了回了,正要跟你說,今兒老太太進宮遇上了大長公主,大長公主金口玉言,把七巧給許配給大郎了。”杜太太說着,只擡眸看了一眼杜若,杜若的腳步頓了頓,擡起頭迎上杜太太的眸光,笑着問道:“當真?”

“自然是真的,你大妹妹也一起進宮去的,是她親口告訴我的,老太太已經當真太后娘娘的面答應了這門親事,我這跑斷了腿,籌備了那些個彩禮,總算也是時候用上了。”杜太太說着,只上前爲杜若理了理衣袍和鬢髮,慈愛的開口道:“一會兒回去,你只當什麼都不知道,千萬別露出一副歡天喜地的模樣。這門親事你祖母是不樂意的,如今她雖然應了,心裡自然還是有些憋屈的,我們要顧及老人家的心情。”

杜若這會兒正高興,杜太太說什麼他便應什麼,只笑着道:“萬萬沒想到,大長公主竟然如此迅捷,我本來還想着,這事兒只怕還得拖上個一兩個月,總要等大長公主的身子痊癒了,纔好開口。”

那邊杜二老爺聞言,也捋了捋山羊鬍子,彎腰向杜老爺拱手道:“大哥,小弟恭喜你終於聘得了佳媳,從此一家人和和美美。大郎,你可以加油養生,爭取三年抱兩,不能砸了我們寶善堂着快金字招牌。”

杜若只紅着臉,臉上跟燒起來一樣,一邊笑一邊跟着往前走。

那邊杜老爺也開口問杜太太道:“聘禮都準備的怎麼樣了?我看着也是時候要去提親,北邊的韃子據說是已經遞了議和書,朝里正打算派了人去議和,我看着王爺和七巧的父親也是時候要回來了。”

杜太太嘆了一口氣道:“聘禮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只等着這事情定下來,我這心裡原本是七上八下的,如今總算是吃了定心丸了。原本我是按着七巧家的家資準備的聘禮,如今既然王府接手了要管,我還得再添上幾樣,纔是個道理。”

杜老爺只點頭道:“儘管添,儘管添,這是寶善堂娶當家大少奶奶,派頭一定要夠,還有一件事兒,大郎住的百草院,你也儘快請了匠人重新粉刷修葺,裡面的東西,該扔的扔該換的換,舊東西就都不要了。”

ωwш●ttκǎ n●C 〇

杜若聞言,連連上前道:“那可不行,那些東西都是我隨常要用的,還都是新的呢!”

杜老爺只瞪了他一眼道:“你懂什麼,這是規矩,從明天開始,你先搬到老太太原來的院子裡住去,那邊院子等修好了再回去住吧。”

杜太太只跟在邊上,連連點頭道:“還是老爺想的周到,我明兒就去安排。”

杜二太太回到自己院中,心中也略狐疑老太太說的有事宣佈到底是個什麼事情,便只拉着杜茵的手問道:“你方纔偷偷摸摸的跟你大伯母說些什麼呢?你是我生的閨女,怎麼反倒跟別人家親了不成?”

杜茵只撇了撇嘴,無奈搖頭道:“母親也是太閒了,整天胡思亂想些什麼?我是你生的,自然是和你親的,不過事情有關大哥哥的終身大事,我同大伯母說幾句,總還是可以的。”

“你大哥哥的終身大事?”杜二太太低下頭,略略垂眸想了半天道:“難道老太太看上了別人,已經定下了?”杜二太太也不知爲什麼,就是制止不了心裡幸災樂禍的小火苗,只繼續問道:“快說說,到底定下了哪家姑娘,你見過沒有?和氣不和氣?”

杜茵只嘆了一口氣,隨意側身坐在椅子邊上,淡淡道:“是,定下了人家,不是別人,就是那恭王府的劉七巧,母親這回該滿意了吧?這劉七巧到底是哪裡不好,母親怎麼就偏生看不上她呢?我瞧着她就挺好的,待人接物都是上的了檯面的,難得的還是心眼好。且她不是高門大戶出身,就算進了門,也自然不會拿捏母親和嫂子,母親怎麼就偏生想不明白呢?”

杜二太太一口氣卡在喉嚨裡頭,只突突的冒火,按着胸口道:“我這哪裡是自己想不明白,我是替你哥哥不平呢,你哥哥不過就是尋了個鄉下的妾氏,我捱了老太太多少訓斥,如今大房裡頭偏要娶一個鄉下姑娘進門,還想出那麼多的法子來騙老太太,我怎麼就不能私下裡數落落數落?”

杜茵聞言,急忙勸慰道:“母親在我面前生氣數落也便罷了,可出了這道門還得憋着點,不管是大哥哥,還是大伯大伯母,他們都是極喜歡七巧姐姐的,何必非要跟他們對着幹,不是尋自己的晦氣嗎?”

杜二太太狠狠的嚥下一口氣,只挑了挑眼皮道:“他們喜歡,也總有人不喜歡的,這口氣我是咽不下去的。”

杜茵前腳離去,杜二太太后腳便也出門往老太太的福壽堂去了。那邊姜姨奶奶聽姜梓歆說了這事兒,也正好湊熱鬧上門恭喜來了。

姜姨奶奶和杜老太太多少年的親姐妹,自然是知道一些杜老太太的脾性的,聽方纔姜梓歆說的口氣,便知道杜老太太似乎對這門親事並不是很滿意。姜姨太太秉着酸葡萄的心思,上門恭喜一下下,也算是對自己的遺憾稍微有個交代。

“大郎的年紀也確實不小了,這回的姻緣既然是佛祖定的,那姑娘將來肯定是能旺着大郎的,聽說她是乞巧生的,可不就跟大郎相配嗎?不是我腆着老臉說笑,原先我看着大郎確實是好,心裡頭還想着,若是姐姐你不嫌棄,我就把歆丫頭給了大郎,誰知竟有這樣的好姻緣等着呢,我倒是白高興一場了。”姜姨奶奶心裡酸歸酸,總算也是實話實說了一把。

杜老太太見杜二太太進來,索性問她道:“你聽過你大嫂說,大郎是二月初二生的,非要一個七月初七的姑娘來配,有這回事兒嗎?”

杜二太太本就是來告狀的,見杜老太太問起這個,只笑着道:“喲,老太太可把我給問住了,這我還真不知道,若是真有這回事兒,太太怎麼不跟老太太說一聲呢,這乞巧生的姑娘不好找,老太太何必挑來挑去的,挑不明白了。”

“是這話,我也從沒聽過這麼一說,怎麼反倒姨奶奶家倒是知道這件事情。”杜老太太只蹙眉道。

那邊杜二太太只忍不住想把心裡話給抖出去,又怕回來杜二老爺怪罪,只憋着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只在那邊假惺惺的笑道:“若真是有這麼一說,那倒是巧了,那姑娘聽說就是乞巧生的,倒是相配了。”

裡頭正說着,外面杜太太以領着杜老爺等人進來了。見杜二太太和姜姨奶奶都在,便笑上前行禮,只對杜老太太道:“老太太,時間不早了,媳婦去傳晚膳,你有什麼話同他們講就先講吧。”

杜老太太只蹙眉,擡起頭看着杜太太道:“我不問他們,我先問問你,你什麼時候給大郎算的命,說是隻有乞巧生的姑娘,才能和大郎相配的?”

杜太太從頭到尾都不知道這件事情,被杜老太太這麼一問,也暈了一半,只不知道怎麼回話,那邊杜若暗歎一聲糟糕,連忙上前解圍道:“就是上次母親去水月庵中上香,大長公主說的,母親回來只同我說過,我還以爲老太太是跟着母親一起去的,定然知道這件事兒。”

上回去水月庵是什麼時候,杜老太太已經有一點記不得了,但是杜若這樣說的頭頭是道的,倒真像是沒有騙人。那邊杜太太急忙道:“是有這麼回事兒,是以最近我還正在物色生辰是乞巧的姑娘家,只不過這個生辰的本就少,還要配上大郎的年紀,便少之又少了,所以這幾日便沒什麼人選給老太太看罷了。”

杜老太太嘆了一口氣,臉上擺着一副沒精打采的神色,只開口道:“行了,你們也不必忙了,大郎的婚事定下了,今兒我進宮,大長公主親自保的媒,把恭王府的劉七巧給指給了大郎。”杜老太太一邊說一邊嘆道:“沒想到這兜兜轉轉的,最後竟還是定了這丫頭。既然是大長公主親自保的媒,我也沒什麼意見了,下面的事情就交給你們去辦吧。只是這丫頭的身世,實在是拿不上臺面,罷了,如今有恭王府給她體面,我們杜家也就不說什麼了。”

杜若幾乎是懷着虔誠的心態聽完了杜老太太這一段算不上特別坦然的獨白。心裡頭的一顆小石子撲通一聲,落到了水面底下,只冒上了甜蜜蜜的一串水泡,安安靜靜的躺在水底下。

衆人臉上的神色都繃得緊緊的,杜二太太暗自腹誹:裝吧,你們一個個都裝吧,心裡還不是透着樂的。

那邊杜老爺總算回過神來,只開口道:“既然是大長公主的恩德,那臣下們自然沒有不遵的道理。想那長公主遁入空門已有四十年,若不是經佛祖指點,只怕也不會多管這凡間的閒事。”

杜二老爺也笑着恭維道:“不錯不錯,劉七巧,兒子也略有耳聞,是個能幹的姑娘,聽說還是一個了不得的穩婆,杜家能找上這樣的大少奶奶到也算是專業對口的。”

杜老太太只瞟了他一眼道:“你在這邊瞎貧什麼?什麼叫專業對口?我們醫藥世家和什麼時候跟穩婆對上口了?”

杜二老爺只笑着道:“不管怎麼說,既然是天定的姻緣,那就這麼高高興興的定下來,把喜事辦了,您老人家等着喝孫媳婦茶,等着抱孫子那就得了。”

杜老太太原本心裡有那麼幾分不稱心如意,被杜二老爺這麼一打岔,忽然間也覺得好受了很多。眼下既然已經沒有了回還的餘地,那就乾脆娶進家門,放在跟前好好教導,別的先不說,先給她添上一個大孫子,也算是功勞一件了。

杜太太見杜老太太臉上總算有了笑容,這才鬆了一口氣道:“好在我平日裡也沒懈怠,誰知這大郎的姻緣竟是天定的,我這邊聘禮也準備的差不多了。過幾日先找了媒婆上門提親,合過了八字再說。”

杜若這會兒完全沉浸在了幸福的海洋中,只低着頭,臉上時不時洋溢着淺淺的笑意。那邊杜二老爺只拍了拍杜若的肩膀,湊到杜若的耳邊,意味深長道:“大郎,此番抱得美人歸,美人的功勞不可小覷啊!”

杜若立時就又紅了臉,想起劉七巧那明眸顧盼的神情,俏皮中帶着果敢,正是讓自己愛到了骨子裡。

那邊恭王府的壽康居里頭,也是一家人正圍着吃飯,如今劉七巧的親事總算是定下了,老王妃也有一種功成身退的成就感。

“你們不知道,當時讀老太太的臉就綠了,全靠她滿臉的皺紋給繃着,我還一個勁兒在那邊拿喬,說你們家杜太醫有什麼好呢,哪裡配得上我們家七巧,那邊其他府上的老太君也幫着一起說,如今全京城都知道是杜家攀上了我們王府了。”老王妃只眉眼帶笑的說着,拍着大腿道:“我總算也是出了一口氣了。”

王妃只淺淺笑了笑,又問了一句題外話道:“老太太這次去,有沒有見着哪個姑娘比較好的,可以跟珅哥兒配上的。”

老王妃聞言,只擡起頭道:“姑娘倒是見着了不少,有好的,也有一般的。論長相我倒覺得姜家那姑娘是最出挑的。你那幾個侄女也不錯,但畢竟年紀小了一點,且如今珅哥兒是找續絃,我也不好意思同親家太太開這個口。既是續絃,那我們就稍微放寬一些門第。聽說那姜家姑娘的哥哥是趕明年春試的,若是高中了,倒是可以考慮一下。一來,他們家也可以依傍王府,二來,若是她哥哥以後出息了,也能在朝中幫襯着樑相和王爺。”

王妃只點頭聽了,心裡也暗暗覺得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世子爺年紀不小,她也算不上小,再等上一年,多半也是着急着要出嫁的。到時候若是她哥哥高中了,王府去求取,必定是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