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重的大殿外,此時正在進行着例行地祭天大典,同時也是大軍即將開拔出徵的誓師大會。
這一次是這些年來首次沒有大漢大將軍凌巴統帥的大軍出發在即,可這些將士們的決心卻絕對不會少於以往,因爲天子已經說了,統一天下,是“老師與朕共同的願望,願三軍將士共勉,再接再勵,席捲江東,統一天下”
毫無疑問,凌巴在大漢三軍將士們心中的地位和聲望,即便是在已經確定了其不知所蹤的今日,卻還是無人可以挑戰。
當然了,對外宣稱,自然是說大將軍太過操勞、厭倦俗世、外出遊歷去了,雖然這理由很牽強,而有心人自然也不會相信這種版本的解釋,畢竟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怎麼洛陽凌府的人一夜之間,都好似全部失蹤了一般,不僅如此,就連那大將軍義子、大漢五虎上將之一的“西涼錦”馬超馬孟起也沒再出現過了,這其中沒什麼問題纔怪呢;但偏偏那些單純的兵油子們卻反而都相信,甚至還差點搞出了一個什麼“祈願大會”來了,說是爲了祈禱凌巴儘快歸來,同時也希望他平安順利,雖然樸實簡單,卻也能夠讓人感覺到他們的拳拳之心。
而至於朝廷內外,以前曾經有些聲音,發出了不和諧的關於大將軍功高震主的叵測言論,這種時候自然漸漸消散去了,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麼說,就算還有些人犯傻揪着不放,卻也不會再有人當回事兒了,畢竟你就算是想要攻擊也要找到對象才行,現在別人人都沒在了,這樣還有意思麼?
顯然,現在這些情況和凌巴決定離開時所料的差不多,甚至或許在某些方面,還要更好。
自然了,凌巴的離開,除了家人和一些手下跟着,其他絕大部分的人,如賈詡、郭嘉,乃至於彭悳,還有趙雲、諸葛亮等人都沒有能跟着,凌巴也不可能讓他們跟着,實際上如果不是馬超使性子,而且凌巴和他有着不一般的父子情,也不願意就這麼告別他,才帶上了他,在凌巴本來的計劃裡,也是更希望馬超能夠真正縱橫西北的,至於其他人則一概都是瞞着的。
當然想來事前,如荀彧、賈詡、郭嘉乃至王允等人應該都會猜到一些的。
不過留下這些人,除了覺得跟着自己沒必要之外,自然還是想要他們在繼續爲大漢的建設發光發熱,畢竟如今的大漢朝廷雖然可稱霸絕天下,但畢竟還是沒有在實質上完全統一,而且不說外界,就是朝廷內部,本來因爲凌巴的強勢而抱成一團的北朝這邊,正如周瑜所說的那樣,實質上也並非就是鐵板一塊兒的,在凌巴久久沒有現身之後,自然也出現了一段不長不短的混亂時期,期間也發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件,從側面也可以反映凌巴的影響力,而最終結果,卻也能夠證明,凌巴留下這些人,自然都是有那個必要的。
要說小皇帝劉協如今已經是完全大權在握了,但在凌巴沒有在的剛開始那一段時間裡面,洛陽還真是好一陣人心惶惶,就算是皇宮裡面,沒有能夠被小皇帝鎮服的顯然也是大有人在,但劉協很快就表現出了他不同尋常的手段,來證明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傀儡皇帝,更證明了這些年來凌巴始終堅持的諄諄教導沒有白費,現在就是收穫的時候了。
其實要說劉協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心裡面沒有緊張是不可能的,但在心裡面抱着不能夠讓凌巴失望的念頭,同時也不斷思考着怎麼樣如同老師所說的那樣那樣將所學融會貫通、活學活用,尤其是要運用到當前這個局面中去,在耗費了大量腦細胞,同時自然也少不了凌巴留下來的一大批文武人才還有火影衛的輔助下,一切安排得倒是井井有條。
而劉協在這其中偶爾表現出來與凌巴可謂截然不同的果決狠辣,也讓得原本因爲凌巴命令而留下來幫助心底裡並不見得多瞧得起這個小皇帝的原來凌巴手底下的一大批驕兵悍將們認識到了他的不同凡響,就算不可能因此就順利完全歸服在他腳下,但至少他已經走出了堅實的而且成功的第一步,而且因爲這一個好的開頭,接下去的步子,也將會很順暢也很自然。
當然了,這其中以凌巴馬首是瞻的大漢軍隊在凌巴遺留下來的訓則的首肯下最早向劉協宣佈實質上的完全效忠,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既震懾,同時也增加了劉協地底氣,而劉協對軍隊的調整幅度也是逐漸加大的,對於凌巴在時任用的將領,也大部分繼續重用,只是某些部分自然也需要安插進自己的人,不是信不信任的問題,完全就只是爲政者、爲君者的手段。
也因爲其手段的溫和和循序漸進,這一系列穩步發展的變動,最終也並沒有引發什麼排斥和反感,卻在實質上進一步大大加強了劉協對軍隊的控制力。
不過他和凌巴還是有些不一樣的身爲帝王,行軍打仗這種事情,顯然還是交給手下大將們出馬,至於大將軍這個職位,卻是被他“永遠留給了某個人”了。
自大漢興平二年起,持續時間長久的南北戰爭爆發,揚州袁術,與江東孫權雖然各懷鬼胎,但在各自大謀士徐庶和龐統的居中協調下,最終聯合在了一起,共同阻擋朝廷大軍,至於本身激烈反對揚州袁術的江東水師大都督周瑜,最終還是爲了江東利益,“盡釋前嫌”,與揚州袁術合作,於鄱陽湖以及長江東端沿江一帶,與朝廷新建水師,展開了激烈征戰。
同一時期,兵多將足的朝廷卻又另遣軍隊暗中圍擊揚州袁術。
大漢興平三年,鄱陽湖水戰以朝廷與江東各分千秋、僵持不下而“和棋”暫告一段落;陸戰上,卻有揚州袁術兵敗西逃,於蜀中滯留,南方除江東之外,已全部被朝廷收復,而至於逃亡蜀中的袁術,手下卻只剩下雷簿、陳就等人護衛,已再無力掀起什麼風浪,只等大漢平定之後,經過一番勵精圖治,必然使得袁術聲名再次減弱,到時候即便其再次出山,亦是無力迴天。
興平四年,大漢天子劉協敬謁泰山,“詔國事書”,令天下海選賢能,意圖恢復武帝時期“海選”之潮;同年,江東孫權在張昭建議下,於會稽自封吳王,建都建業。
之後,感於南方除了江東之外,全部寇首,天下統一、大漢再興真正指日可待,漢帝劉協在宗正僕華歆等人建議下,於興平五年十二月底再次改元,次年起爲建安元年。
大漢建安元年,南北水戰再次爆發,依舊是橫貫鄱陽湖、長江沿岸流域一帶,跨越長江南北兩岸,朝廷更在赤壁建立大型水軍基地,而江東則兵分兩路,由周瑜領水軍、孫權領陸軍,雙方開始大規模水戰陸戰,朝廷大軍演“全武行”,不止原大漢大將軍凌府三角架中的“一身是膽”趙雲趙子龍獨當一面,大漢水師大都督則更是凌巴遺留的一道命令,乃任爲被孫策得罪死的江東世家陸家陸遜。
是役,江東名將太史慈、甘寧等盡皆死戰而亡,大都督周瑜吐血而亡,魯肅黯然歸隱,而接任水師大都督呂蒙,卻最終因火影衛反間計成功被吳主猜忌,也不得好死,而後被漢軍圍困建康三月有餘的江東孫權退吳王位,王世子孫皓繼之,而後上表投降朝廷,漢帝劉協受之,下詔封孫氏世代承繼吳侯,但孫氏一族卻被遷入荊州,且在大漢忠勇義衛國公、荊州牧凌巴凌子衛之子凌飛看護之下,有文武雙全的凌飛在,諒他們也翻不起什麼大浪;孫權卻是在襄陽居住三年後便鬱鬱而終。
此外,各處逆賊一一平息。
不過在此同時,大漢也依照大將軍在時注意恢復飽經戰亂的中原,穩固政權、處理內政,安置人口、分配田糧,此處無需再表。
及至建安十年,蜀中發現袁術屍首,卻是被蜀中土着所害,一代梟雄,竟然落得如斯,可謂可笑可悲可嘆。
建安二十一年,漢帝劉協年已近不惑,有感與中原多受戰亂,而今當以休養生息爲主,並恢復漢室昔日榮光,卻也並行打壓世家大勢,令其不得作亂,爾後改元建業初年。
建業元年,皇帝劉協泰山封禪,志比秦皇漢武,普天同慶,盡顯盛世太平。
從此,天下歸一、三國歸漢,大漢朝廷威震南北、霸擴西域,中原再無兵鋒,而西域、南蠻、百濟三國、倭人島國、東南沿海島國等盡負於大漢龍威之下,而漢帝亦尊其師凌子衛遺命,將其目光轉向了海外。
大漢建業十年,有人於大陸最南端發現一大島,島上有一稱曰淩氏族人,據說勢力範圍貫穿整個大漢以南,各島嶼、半島、列島、羣島以及海域、尤其是在造船航海技術上,與大漢一脈相承卻又更加領先,而從其族譜中獲悉祖先中最早名曰凌巴字子衛,第一時間獲知消息的漢帝劉協喜極而泣,此後積極與其開展聯繫,互相交流技術與文化,共同進步。
大漢建業十三年,大漢第一艘遠洋航行大型入海船隻,由大漢朝廷與海南島淩氏家族共同支持建造,正式開始投入入海航行,過東海、繞南海,途經澳洲大陸,靠岸登陸開展大漢第一次海外殖民活動,而後繼續航行,經過數百日遊航,終於發現了凌巴所留書頁記載的神秘的“美洲大陸”,大漢航海大時代與瘋狂掠奪與殖民時代正式展開。
至此,便步入大漢全球攻略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