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門一開,裡面先傳出一個雄渾而嚴厲的聲音:“大膽小匹夫,竟敢在老衲面前無理衝撞,如此囂張,天地不容。現在只是對你一個小小警告,如果以後還不思悔改,到頭來一定受到更嚴厲的懲罰!”
再看地上的小道士,全身精光,嘴裡哼哼唧唧也不知說些什麼,可能是連驚帶嚇都有點語無倫次了。那付狼狽樣子簡直衰到家了。
“怎麼還不快滾,趴在這裡等什麼?”裡面的僧人繼續怒吼。
小道士帶着哭腔喊道:“我的衣服都燒掉了,我怎麼走哇?”
“衣服燒掉,你人沒燒,有腳有腿爲什麼不能走,還想有人用擔架擡你走?山中黑夜又沒有把你當回事,光身走你的吧,這樣以後你纔會記住教訓,不要再爲虎作倀了。”
在僧人的怒斥下,小道士只好爬起來,抖抖索索地趕緊跑了。
等小道士跑得沒了蹤影,裡面才慢慢走出一個人來。
我一看那人的穿着就知道是一位老僧,因爲他的僧衣是很標準的,穿的是長長的僧袍,手裡還捏着一串佛珠,緩緩地踱出來。
雖然面目不清晰,但形象卻有點仙風道骨的氣勢,其實他剛纔的怒斥聲已經顯示他中氣十足,足見功力非凡。
很多老僧不留髮不留須,但也有一些高僧會剃髮留須,而這位老僧正是如此,頭皮剃得光光的,卻留着長長的鬍鬚,月色裡能看出雪白雪白。從他的形象來看,老僧年歲已高,也許八九十歲了吧。
我連忙彎了彎腰鞠一躬,嘴裡說:“大師您好!”
剛纔聽聞他對小道士的那番怒斥,我敢斷定這位老僧是正統之人,值得我尊崇。
老僧先念了一聲阿彌陀佛,然後出口說道:“小蒙施主到此,幸會幸會!”
我一驚,脫口問道:“大師,我還沒有作自我介紹,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你的大名在俗世間可能還不是那麼廣爲傳播,但在三界,已經引起關注了。”
“哪三界?天地人嗎?”
“不,這三界是指鬼魔道。”
“鬼魔道?”我又嚇了一跳,“還有這麼三界?”
“是啊,天地人是三界的大統區,裡面還分一些小區,鬼魔道就是一個小區。”
鬼魔道就是指鬼界、魔界和道界。
我的名字都在這三界裡傳揚了?真是不可思議。
我向老僧請教尊稱。老僧自我介紹他是濟天長老。
雖然這個法號我以前沒有聽聞過,不過我隱隱有一種預感,濟天長老肯定跟我知道的某個方面有關聯,也就附帶跟我有點關係,只不過這種關係不是直接的,而是有點拐彎抹角。
但關係肯定有。
果然濟天長老很直爽地告訴我,他就是鑑清和尚的師父。
我吃驚得嘴巴合不攏,這會是真的嗎?果然我的直覺是有道理的,這位老僧就是鑑清大師的師父。
鑑清大師是從濟天長老那裡學到的本領,那麼濟天長老的本領肯定也很強。剛纔教訓小道士的那道霹靂無疑就是他出手打出來的。
我就問他靠什麼打出一道霹靂?他說那是小事一樁,無非意念而已。
果然是絕頂高僧,不用出手而是用意念就能劃出一道炸雷,把自以爲是的小道士轟了個全身精光,衣服成灰卻不傷身子。
“長老,你是怎麼知道我是邢小蒙,來這裡了呢?”我好奇地問道。
其實我想這不是難題,長老的功力應該與張忌陽一個量級,會有特殊功力感知我的到來。
濟天長老站在廊下,我站在下面,他緩緩說道:“佛門與敕殤門的恩怨,不是今天才開始的,來源已久,很多事都是有因有緣。善有善緣,惡有惡緣,你捲入其中,也早在佛門的預料之中。只不過如何解開這道難題,就不是我們前輩可以預計的了。”
經過濟天長老介紹,我才知道,鑑清大師正是他派譴的,本來想在我危困時解救一把,但由於這麼做得罪敕殤門,還是挺讓長老爲難。
我聽出來長老並不知道鑑清大師的狀況。他反而問我有沒有碰上過鑑清。
看來長老的功力也是有短板的,竟然無法探知徒弟已經命喪黃泉了。
我忍不住嗚咽起來,撲通就跪在長老面前。
長老驚問道:“小蒙施主,你爲何要哭泣?到底出了什麼事?”
我就把鑑清大師與灰衣爭鬥,最後兩人同歸於盡的情景講了一遍。
“阿彌陀佛……果真是惡果呈現,不可逆轉呀!”長老長嘆着,撮動佛珠連連念起佛經來。
我跪着只是哭泣。
好一會長老才勸道:“小蒙請起吧,鑑清既已身死,你再悲傷也徒勞,還是節哀爲重吧。”
“可是鑑清大師是爲了幫我才死的,我心裡真的好難過。”
“他確實是爲了幫你,但你呢,也不是爲了你自己呀,你也是在幫他人。所以無論是鑑清還是你邢小蒙,都是度人的好漢,只不過鑑清壯志未酬身先去了,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遺憾,如果他一直能幫到你解救出那些被攫靈女孩,那纔是無憾了。”
長老叫我起來說話。他把我領進寺去,在裡面點了一盞油燈。我們圍着油燈坐着談論。
我有一肚子的問題要向長老請教。剛纔長老提到了佛門和道家敕殤門之間的恩怨,那是我未所未聞的新鮮話題。鑑清大師也從沒有向我提到過。這到底是什麼淵源呢?
長老緩緩說道,要講這個來歷,先要講講道家敕殤門。世人都聽說過茅山門是有驅魔捉鬼之術的。其實茅山門也是一個大門,下面還有分支,並不是所有的茅山門弟子都擁有驅魔降鬼的本領,只有一門獨有,那就是敕殤門。
顧名思義,敕就是敕令,而殤就是死,敕殤就是策動死亡的亡靈,其中包括驅、逐、降、滅、毀,也包括拘、攫、囚、禁、養,而每個字代表了一種法術。
敕殤門一向規門嚴整,每個徒弟往往只授予一種法術,所以世面上常見的那種行走江湖,每到一地擺下祭壇替人驅鬼消災,往往就是掌握驅和逐兩術的道士,這種道士祭壇作法使的是趕和勸的功法,一般只對那些孤魂野鬼有用,這些孤魂野鬼不成氣候,不會惡作祟,無非在恰當時候對某個村莊或某些具體的人家帶來了恐慌,這些人家就要請道士來“拿”鬼,但道士並沒有拿鬼本事,只有驅逐了事,而用對了法術也是有效果的,作祟的孤魂野鬼受到驅趕也就跑了,受驚人家也就拿出報酬報償道士。
但如果道士遇上一些厲害點的小鬼,哪怕算不上厲鬼,也會黔驢技窮,所以這類道士在選擇替人家驅鬼時也要先掂量一下鬼的力量,如果靠驅和逐字訣搞不定的就不會接這些活,如果硬着頭皮作法,勢必引發鬼的反彈,有可能驅鬼不成反受其傷。對於這些稍爲厲害的鬼就要用到降字訣了,有些道士就是專門掌握降字訣的,相對於驅和逐,降鬼的道士遇到的風險也會大一些。
接下來就輪到毀和滅了,就是要跟鬼生死相拼了,這兩個字訣學的人就少一些,因爲風險更大,要毀滅鬼靈就會招來鬼靈同等的報復,所以這方面出色的道士是有,但死於非命的更多,只不過外界是不知情的,道門也很少向人宣揚這類道士的事蹟,只有一些稗官野史還有休閒小說中提到一些。
而後面的五字訣,是敕殤門的核心法術,是絕少數道士才掌握的,尤其是後三訣更是寥寥無幾,只有絕頂強悍的道士才能達到。
敕殤門正因爲有這五字訣的法術才獨立於茅山門,成爲茅山門的代表派。
不過世上流傳的大多隻是前五訣的道士傳奇,對於後五訣法術,人們知道得很少,就連舊時代也很封閉,這種道士往往不在人間堂皇出沒,而是暗往暗來,人們偶爾聽說一些消息也是真假莫辨,很難落實到哪一位認識的道士身上去,無非是捕風捉影,道聽途說,成了虛比實更多的江湖流言。
那麼佛門又是怎麼回事?怎麼跟敕殤門結下了樑子?
談到這一點,濟天長老就有些激憤了。他說這事出在那個“拘”字訣上。
拘,顧名思義是把鬼給拘住,控制起來。拘跟降是不同的,降只是把鬼降服了,還是會放鬼走的,而拘是要把鬼留下來的。
那麼把鬼拘下來幹什麼?這就是佛門與敕殤門交惡的焦點所在。
道門本來有道門的指導方針,拘鬼的用意,在上古時代道門初創時,道祖的做法是拘住鬼後給予訓教,有點類似於人間的勞動教養。所拘的鬼一般屬於潑皮無賴型,它們未必給人類造成危害,但它們在人間的生活環境裡總要露出點什麼,比如某種陰影,某個詭異的動作,在黑燈瞎火的夜裡弄一點鬼火,或者在一些老宅裡營造一些不陰不陽的氣息,這樣就把人嚇得夠嗆,道士遇上這種無賴鬼就先會規勸,如果鬼不改就要拘起來,進行教訓。
但這種拘教是出於治病救鬼的好心,方法用得當,就能改造好無賴鬼,讓它們不會再恐嚇人類了,就算在夜裡出沒也會避開人,在老宅裡呆着也不作怪影怪氣怪相,老老實實的呆在暗處,成爲完全無害的鬼。
這本是道門的一大亮點,屬於功德無量的大善舉措。可惜不知到哪一*始就慢慢變味了。拘鬼行動摻入了私心雜念,一些道士就把拘鬼當成攫取私利的途徑。
具體做法可多了,基本就是利用鬼的本事,去算計別的人。比如幫山匪強盜去勒索良民,也可以用鬼去打家劫舍,還可以用鬼當殺手去搞掉冤家,反正鬼是能神出鬼沒來去無蹤的,讓它幹什麼都不留痕跡。
最重要的是使用鬼來當苦力,是不需要成本的,遠比養一羣人類的嘍羅便宜多了,這樣一來有些知情的權貴富豪也羨慕起這種做法,紛紛向有拘鬼本領的道士求助,於是又衍生出一項新的職業,專門拘了鬼培養好了,販賣給權貴豪富們當家奴。
這種行爲簡直是褻瀆天律。眼看這種狀況愈演愈烈,佛門也就坐不住了。
佛門講究的是寬厚待人,從不無事生非。佛道兩教都是大教,比肩而生,教義不同,側重點不同,可謂井水不犯河水,兩教從來各行其道,不會有交叉點,自然就不會有衝撞的機會了。
可是寬厚待人並不等於怙惡不悛,佛教更講究慈悲爲懷,普渡衆生。如果道門只是跟鬼去糾纏不清那也罷了,反正鬼不是生,但道門拘了鬼反而禍生,那就跟佛門的普渡衆生意旨嚴重相悖了。
也不知是哪一代高僧忍不住了,拍案而起,於是佛道兩門的硝煙就竄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