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亂世紛爭—(十)

章邯看着五萬楚軍在秦軍的黑色海洋裡縱橫馳騁,他害怕了。看着王離的徹底覆滅,他一直膽戰心驚地待在城裡發抖。

王離軍整體戰鬥力應該在章邯軍之上,因爲那是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正規軍,是一支百戰之師。然而讓章邯不曾意料到的是,這支大秦鐵騎、漠北雄師只在幾天時間裡就灰飛煙滅。

項羽滅了王離,本想一舉滅掉章邯。可章邯躲在棘原閉門自守,項羽那支勇猛的騎兵衝擊步軍還可以,可要是攻城就沒什麼優勢了,馬又跳不上城牆。

更重要的是項羽雖然收編了各諸侯軍,總兵力也只有十五六萬,而章邯守軍卻有二十多萬,應該說秦軍在人數上還是佔據了一定優勢,雖然章邯現在毫無鬥志,但進攻不足,防守有餘,畢竟人多。

在幾次衝鋒後,收效甚微的項羽收兵重渡漳河南岸,與章邯隔河對峙。

在咸陽的胡亥聽到王離滅亡、章邯接連失敗的消息,非常氣憤,就派人過來責問章邯。這一下章邯更害怕了,面前的項羽已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雄關,身後的胡亥更是不能淌過的險灘。

胡亥這輩子一直在玩、一直在殺人,幹過的壞事數都數不清,可就幹了兩件實在事,第一件是徵兵守長城,結果引出了一個叫陳勝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督促章邯,結果徹底完蛋。

害怕了的章邯派手下司馬欣馬不停蹄地跑回咸陽向胡亥解釋,不過這位仁兄很會辦事,因爲他清楚能不能保住章邯和自己的性命並不在於胡亥什麼態度,而在於那個趙高的太監,因此就直接跑去見趙高。

而趙高辦事很絕,涼了司馬欣三天硬是不見。這是個危險的信號,趙高此時的態度就決定着章邯和自己的命運。司馬欣明白了,也恐懼了。

司馬欣連夜離開咸陽,往棘原趕去,但這位仁兄很聰明,沒敢走原路,而是繞了個大圈,走小路跑了回來。司馬欣的聰明救了他自己,就在他撥轉馬頭離開咸陽之時,趙高的人已在身後追了過來。最終奸猾的趙高沒能追上油滑的司馬欣。

恐懼的司馬欣連夜趕回軍中,上氣不接下氣地向章邯彙報了此次旅行的結果,“趙高用事於中……今戰能勝,高必嫉妒吾功;戰不能勝,不免於死。”司馬欣的彙報讓章邯徹底絕望了。

就在此時,一個人爲他指了一條生路。指路的人就是陳餘,因爲陳餘給他寫了一封信。這位仁兄真的很能說話,從頭到尾沒見他打過幾次像樣的仗,一直在說話,但每次說的話都能驚天地、泣鬼神,成爲時局的轉折點。

信的內容很長,我不想複述,主要意思是有功勞亦誅,無功亦誅,不如投降過來滅掉秦國,一起稱王。

絕望了的章邯又找到了一線生機,但還是害怕,因爲自己殺了項梁,要是項羽不同意,縱然投降也是死。因此章邯偷偷派人去見項羽,一來商量投降事宜,二來探探項羽的口風,免得雞飛蛋打。

而此時的項羽正一門心思想着報仇,章邯的腦袋如同自己囊中之物,不要你投降,只要你的命。因此項羽拒絕了,並派人全力進攻章邯,接連打了幾次勝仗後,又一次被阻擋在棘原門外。此時的章邯雖然沒心進攻,但絕不甘願就戮,想要我的腦袋,也沒那麼容易。

但這樣一直對壘也不是個事,真不知道胡亥那個二球什麼時候會犯渾,章邯真的沒信心了。萬般無奈之下又一次派人去向項羽投降。

而此時的項羽在范增的開導下也逐漸認識到了大局,也淡化了復仇之心,畢竟糧食有限,並且聽說有人已經到了咸陽邊,自己也拖不起了,更重要的是想一口吃掉章邯確實有難度。因此項羽同意了。

在雙方派人多次互訪,交流心得體會後,章邯終於跪倒了項羽面前,痛哭流涕,檢討了自己的過錯,訴說了自己的無奈。

項羽是個直性漢子,看到別人發狠他就想殺人放火,看見別人流淚就會心腸變軟。在章邯痛哭流涕之際,項羽伸手拉起了他,留在軍中。同時任命司馬欣爲上將軍,帶着投降過來的二十萬秦軍在前邊開道,向咸陽進發。

一路上,投降過來的秦軍受盡了冷語和侮辱。因爲諸侯軍的官兵大多是老百姓出身,基本上都受過秦朝官兵的凌辱。等到秦軍投降,諸侯軍的官兵像對待奴隸和俘虜一樣驅使他們,甚至隨便折磨、侮辱秦軍官兵。這樣一來,投降來的秦軍有意見了,認爲上了章邯的當。投降秦軍的情況被人反映到了項羽面前。

人的一生難免會犯錯誤,但千萬不要犯致命的錯誤。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對普通人來說犯一次致命的錯誤可能就會走到生命的盡頭。項羽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代狂人,這位狂人的一生犯了無數次錯誤,包括好幾次致命的錯誤,這一次無疑是致命的錯誤之一。在他那不斷的錯誤累積下,從叱吒天下最終走向了窮途末路。這一次錯誤,就是他走向末路的起點。

項羽聽到這個消息,本應該約束諸侯軍,體恤投降軍,並將投降軍分散開來,逐步消化,慢慢吸收,使其成爲自己的一部分,成爲楚國大軍的有機體。而他沒有,因爲他想到了秦國曾經的名將白起的方法,在採取這個方法前,他應該沒有想過白起的結局。

新安,這是一個應該記住的地方。就在這座小城,諸侯軍拉弓滿弦,向赤手空拳的投降軍射去了利箭。二十多萬人,在絕望的哀嚎和痛苦地掙扎過後,倒在了血泊之中。

如果白起還活着,他會明白什麼叫報應。秦軍當年向赤手空拳的三十萬趙軍揮起屠刀之時,可曾想過,有一天會原封不動地回報到自己身上。

可項羽也不會想到,當自己揮起屠刀之時,也是自己真正王霸天下的夢想開始破滅之日,因爲縱然各路諸侯答應,老秦人絕不會答應。多少父母失去了兒子,多少女人失去了丈夫,多少幼兒失去了父親……他沒有想到的,會有人替他想到。

二十萬秦軍埋骨新安,二十萬冤魂隨風遊蕩。這些冤魂成了章邯保命的資本,也成了章邯稱王的墊腳石。二十萬人死了,只有三個人活着,三個人的名字記錄的很清楚——章邯、司馬欣、董翳。這三個人將會在老秦人的唾罵聲中苟延殘喘地活着,也會在鄙夷目光下受盡凌辱地死去。

這三個人,我無話可說。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1章 起點——(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1章 起點——(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