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

清晨,東邊的天空上剛剛發青,空氣中還帶着清冷,汴京城的街道上已經人來人往了。街道兩邊,賣早餐的、開酒館的、經營客棧旅館的等等,都已開門營業。小貨郎也挑着擔子,沿街叫賣着“炊餅!炊餅!”。

這時候,一臺轎子匆匆而來,前面數名衙役高聲吆喝着行人閃開。行人在衙役的吆喝聲中,紛紛躲向街邊。那擡轎子由斯人擡着,轎子前後各跟着四名衙役。

轎子在衙役的吆喝聲中,匆匆忙忙從街上走過。

轎子裡面坐着的人,乃是朝廷秘書丞、光祿大夫趙良嗣。

昨天夜裡的時候,趙良嗣得報,金國臨海軍節度使、平州留守、同平章門下事張覺,正在和朝廷燕山府安撫使王安中暗中聯絡,欲攜營平灤三州投靠朝廷;而且,聖上也得到了報呈,同意王安中招納張覺。當時,趙良嗣吃了大大一驚,驚得手中端着的茶杯都掉在了地上。

這個情況太嚴重了,不能不讓趙良嗣吃驚並感到驚恐。

前不久,趙良嗣與金國交涉,將燕京六州給收復回來了。在談判過程及最後形成的約定中,明確規定宋金兩國均不得在對方境內招降納叛,否則雙方簽訂的所有盟約、包括一年前簽訂的海上之盟的所有約定,一律失效。

對徽宗皇帝趙佶來講,燕京六州已經收復回來了,雲朔十州已經派駐大量兵馬,隨時便可收復,這個時候,張覺要線營平灤三州來投奔朝廷,眼看着營平灤三州也將收復回來,這是多好的事請,還管什麼宋金之間的盟約?那個盟約,本來就是爲了收復燕雲十六州才簽訂的嘛,既然現在燕雲十六州要收復回來了,額外還能收復營平灤三州,還要那個盟約作甚?!

是的,金國是攻佔了遼國大部分土地,但那是在朝廷兵馬牽制下才收復的,沒有朝廷兵馬牽制,他金國未必打得過遼國;再說了,就算他打得過遼國,畢竟還是個未開化的國家,與俺天朝上國無法相提並論,朕就把張覺給招降了,就把營平灤三州給收復回來了,他能咋地?那營平灤三州本來就是漢地嘛!營平灤三州子民嚮往朝廷,朕愛民如子,怎能拂營平灤三州子民的迴歸之情?!所以,在張覺獻營平灤三州之地而降宋一事上,趙佶是大爲興奮、極爲渴望、急盼促成的,絕對沒有要遵守宋金之間約定而拒絕張覺降宋的想法。

對趙良嗣來講就不同了。聯金滅遼是趙良嗣首倡的,海上之盟也是趙良嗣十多次赴金談判而簽訂的,此次燕京六州的收復,也是趙良嗣與金國交涉收復回來的,對整個事情的經過、對金國的情況,趙良嗣太清楚了,趙良嗣知道,收納張覺,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

趙良嗣之所以能認識到這個後果,是因爲他自身的經歷。最初的時候,趙良嗣擔任遼國光祿卿職務,對遼金之間的恩怨,十分了解。後來,爲壓制女真,耶律延禧派蕭兀納擔任寧邊州知府,趙良嗣隨蕭兀納前往寧邊州擔任了副知府,對女真人的性情也非常瞭解。趙良嗣親身經歷了女真人攻打寧邊州、黃龍府的戰事,知道女真兵馬的勇猛。後來,在與金國談判簽訂海上之盟時,趙良嗣受完顏阿骨打之邀,親眼見證了女真兵馬攻打遼國中京的過程。當時,趙良嗣就已經意識到了,或許自己首倡並簽訂的這個海上之盟,將置大宋於萬劫不復的境地。趙良嗣沒有想到金國兵馬會強大到如此地步,當時就後悔了,但事已至此,不得不爲,只能和金國簽訂了海上之盟。趙良嗣寄希望於朝廷兵馬的強盛,能夠制約住金國兵馬。後來,童貫率兵攻打幽州,竟然兩次敗給殘缺不全的遼軍。趙良嗣沒有想到朝廷兵馬的戰鬥力竟然是如此之弱,這讓趙良嗣對宋金兩國之間的力量,有了清醒認識,趙良嗣知道,假若朝廷收納了張覺,必然引發宋金之間的戰爭;而宋金之間的戰爭一旦爆發,後果不堪想象。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趙良嗣在得知朝廷將招納張覺時,大吃一驚,驚恐得手中端着的茶杯都掉在了地上。

說話的這時候,趙良嗣坐着轎子,已經來到了皇宮門前。趙良嗣下了轎子。衙役中一人對執殿官說道:“快快傳報景區,秘書丞、光祿大夫趙大人有緊急事情覲見聖上。”

執殿官將情況傳報了進去。

不一會兒,宮內傳報道:“着秘書丞、光祿大夫趙良嗣入宮覲見。”

趙良嗣遂大步入宮去了。

趙良嗣入到宮中,被告知徽宗皇帝在垂拱殿接見趙良嗣。趙良嗣趕忙來到垂拱殿。

垂拱殿不似崇政殿那般空曠威嚴,乃徽宗皇帝小範圍接見要臣的宮殿,在禮儀上要簡約許多。

趙良嗣進到垂拱殿中,跪伏在地,望徽宗皇帝扣頭,口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佶擺手道:“趙卿免禮,平身吧。”

趙良嗣爬起身來。趙佶對宮人說道:“給趙卿看座。”宮人遂招呼着趙良嗣坐在一邊。

趙良嗣剛坐定,趙佶就問道:“趙卿一大早請求覲見,爲了甚事?”

趙良嗣趕忙起身,望徽宗皇帝一揖,回道:“啓奏聖上。臣聞金國平州留守張覺欲獻營平灤三州歸順朝廷,不知可有此事?臣特爲此事而來。”

趙佶聞言說道:“確有此事。燕山府王安中稟報,張覺派平州副知府袁定一前往燕山府,請求歸順。”

趙良嗣問道:“不知聖上意下如何?”

“那自然是准許了!”趙佶興奮地說道:“朝廷威儀傳達四方,流失他國之漢地將領,盼星望月般請求歸順,此乃朝廷恩威廣大之故,朝廷豈能拒之不理?再說了,營平灤三州乃戰略要地,系女真進入中原必經之地,擁有營平灤三州,就佔據了戰略優勢,此等好事,焉能拒之?”

趙良嗣見說,又望徽宗趙佶一揖,誠懇地說道:“啓奏聖上,此事萬不可爲。”

趙佶見說,心有不悅,把臉沉了下來。

趙良嗣見狀,又是一揖,說道:“啓奏聖上。臣受聖上之隆恩,爲朝廷之事,遂粉身碎骨,在所不辭。去年,臣受聖上派遣,前往金國,簽訂了宋金聯盟,以共行伐遼,收復後晉時失陷的燕雲十六州故土;前不久,臣與金國交涉,要回了燕京六州。啓奏聖上,凡事要全面權衡利弊……”

接下來,趙良嗣想說金國方面是如何要求的,想說金國方面在軍事方面的優勢,朝廷若違約,恐引發宋金之間的戰事,一旦宋金之間戰事爆發,情勢發展恐怕非朝廷所能掌控的。然而,趙良嗣還沒顧上說,就被趙佶給打斷了。

趙良嗣說此事萬不可爲時,趙佶就不高興了。明明放着營平灤三州可以收復回來,而且是不費一槍一刀就可以收復回來的,爲什麼‘萬不可爲了’?難道放着朝廷的故土,人家要送回來朕都不能接受?真是豈有此理!接着,趙良嗣說他出使金國,簽訂盟約及要回燕京六州的事情,趙佶認爲趙良嗣在表功,遂不悅地打斷道:“趙卿的功勞,朕也大力褒獎了嘛!趙卿初到,朕即賜予你趙性,是當做自家人看待的,此恩不可謂不重!後來,朕賜你府邸,升你爲右文殿編撰、秘書丞,前幾日又升你爲光祿大夫,也算是有功必獎了吧?難不成趙卿嫌朕之恩情還不夠重,趙卿的官位還不夠高,趙卿還想討要更高的官職不成?趙卿你說,想要什麼官,朕封你!”

趙良嗣見說,噗通一下,跪伏在地。

徽宗趙佶鼻子裡“哼”了一聲,表示厭惡。

趙良嗣連叩三頭,高聲說道:“啓奏聖上。聖上之隆恩,臣萬死難報。聖上啊!臣乃遼邦一草民,因得遇聖上,纔有如此之富貴,臣焉敢有非分之想?聖上之隆恩,已經大過天,厚過地,無以復加了,臣肝腦塗地也難以圖報。”

趙佶生氣地說道:“即使如此,因何又在朕面前邀功求賞?”

“啓奏聖上。”趙良嗣幾乎是哭泣地說道:“臣非是要表功,也不是要求賞,臣是有重要情況稟告聖上。”

趙佶聞言,臉色有所緩和,對趙良嗣說道:“趙卿有什麼重要情況,只管說來。”

趙良嗣望上一揖,稟告道:“啓奏聖上。臣在與金國交涉時,金國明確提出,宋金兩國均不得在對方國土範圍內招降納叛。朝廷現在招降金國平州留守張覺,違反了宋金之間的約定,將引發兩國之間的爭執。”

“放肆!”趙佶聞言大怒,高聲說道:“女真乃未開化之小國,他有甚的資格與朕談條件?!朕收復的是失陷漢地,那些地方本就是朝廷的故地,怎得就要他女真允許了?他不允許又怎的?要與朕打仗不成?朕的百萬禁軍,怕他小小的女真不成?簡直是一派胡言!”

“聖上!”趙良嗣在地上不停地叩首。

趙佶高聲說道:“你不要扣頭了!平州張覺獻城來降,朕已經下旨令王安中促成了。在這個事情上,你不必再說了,退下吧!”

趙良嗣仍然扣着頭,不肯退。

趙佶高聲說道:“退出去!”

趙良嗣不該一邊扣着頭,一邊說道:“聖上,臣乃朝廷秘書丞、光祿大夫,在事關朝廷安危的問題上,不能不實言稟告。”

趙佶聽趙良嗣強調他乃朝廷秘書丞、光祿大夫,頓然大怒,高聲說道:“你是朝廷秘書丞、光祿大夫,那朕問你,這朝廷是誰的?”

趙良嗣驚訝地看向徽宗趙佶。

趙佶憤怒地說道:“朕既是能提拔你爲秘書丞、光祿大夫,也可以撤銷你一切職務!從今天起,你的所有官職,除了保持右文殿編撰待遇外,其他的一律撤銷,且令你不得在京師居住!”

趙佶想着該將趙良嗣貶罰到何處去?趙佶想了一會後,又說道:“着你到永興居住,無詔不得入京!”

趙良嗣哭着叩首道:“臣謝聖上之隆恩。”

徽宗皇帝起身,拂袖而去。

趙良嗣也懨懨離宮,連夜收拾行裝,帶着家人,往湖南永興去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二百五十四章 師師被逼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一百八十八章 藥師投宋 (2)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武招親 (3)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
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二百五十四章 師師被逼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一百八十八章 藥師投宋 (2)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武招親 (3)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