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以食爲天

春分剛過,便有邑民備耕、通渠,開始了新一年的稻作。穀雨之後,十里水田遍佈農人。各家各戶都要趕在芒種前整理好水田,以備育秧。先前有宗人幫助育秧,如今十里之地皆爲水田,單單宗人水田育秧已不夠用,故而家家戶戶都要育秧。這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學會之後,方能稱學會稻作。

至於日常的田間管理,別無其他,唯有一個‘勤’字。

“王者以民人爲天,而民人以食爲天。”

北地一年一熟。斷不能有失。

得益於樓桑學壇充作斗食小吏的‘實習生’,補全了邑中日產管理的各個方面。且隨着業務日臻純熟,熟而生巧。巧則得心應手,事倍功半。左右皆有良纔可用,劉備反而越發空閒。

每日習文學武,日日不綴。

年前老族長四次造冊,西林邑和樓桑邑,共計兩千五百三十九戶,兩萬六千七百餘口。

爲何老族長年年造冊。劉備問過方知,乃是爲了‘案比’。

案比,又稱:案戶比民。清理戶籍和人口。《後漢書·禮儀志》上載:“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以糜粥。”每縣設戶曹,掌戶口之政,於每年八月案比戶口。每年還需將戶籍層層上報,接受朝廷的檢查,謂之‘上計’。佐理州郡上計事務的官吏,稱爲‘上計掾’。

歲終時,縣、道上計於所屬郡、國,郡、國上計於朝廷。丞相或三公之下也設戶曹主管全國戶籍。上計項目有本縣、郡:戶籍民數、墾田數量、錢穀入出、‘盜賊’多少,甚至包括每戶男女人口、姓名、年齡、籍貫、身分、相貌、財富情況等。是‘編戶齊民’制戶籍管理很重要的一項內容。

案比方法大概有二種:一種是集縣內民衆至縣治所在地,統一案驗、登記,驗視地點在戶曹。另一種方式是縣治官吏直接到各鄉進行案比。

樓桑邑是少君侯的封邑。老族長又是陸城亭長,故而案比皆有他代勞,再上報給戶曹。

別說老族長爲人如何。便是少君侯也不會瞞報少報。

須知諸王列侯的封地,田租、算賦和口賦由諸王列侯徵收。只需交一部分‘人歲六十三錢’的獻費給皇帝專享便可。樓桑有邑無門,繁華盛錦。少君侯光明磊落,殺賊安民。斷不會少繳這些許的獻費。

不過,這一年一百六十八萬的獻費,在諸侯中也頗有份量吧。

當下的稅賦中,還有徭役一項,稱:更賦。

更賦乃是一種代役稅。大致分三類:更卒、正卒、戍卒。

更卒:漢代不論男女,達到“始傅”年齡後,每人每年要在本郡縣服一個月的徭役,擔負修築城垣、道路及運輸等任務,到期更換,故稱更卒。

正卒:正卒相對更卒而言,民達到始傅年齡後要服正卒之役,先是在本郡縣充當一年的材官(步兵)、車騎(騎兵)或樓船(水軍)。接受軍事訓練。服役期滿後,再行徵調赴京師,在宮廷和其他朝廷官府充當衛士。

戍卒:戍卒也稱‘戍邊’、‘插戊’,就是到邊境防戍,其法定年限也是一年,但在特殊情況下可延期半年。戍邊正卒又根據具體分工的不同,被區分爲卸車(守衛烽烴臺)、屯田卒、河渠卒等名目。

齊民親自服役,叫‘踐更’。如不願親去,可按每月出錢兩千僱人代替,此種出錢僱人服役的辦法,叫‘過更’。一般齊民無法承受,只得親自服役。

此外也有免役之規定。

一類屬於身份性優免,主要對象爲王侯貴族與高級官吏,以及有老人需要贍養的家庭。家有九十歲老人,可除一人更賦;有八十歲老人,減免兩口人算賦。另一類是通過‘買復’,即通過買‘民爵’至‘五大夫’爵,‘武功爵’到‘千夫’爵,可除徭役。當然,有能力‘買復’者,多是大族富商、豪強地主。此外,還有一些臨時性的免役,比如皇帝賞賜民爵一級,祖父母、父母過世,諸如此類。

因此,更賦主要由編戶齊民承擔。

即便是少君侯的邑民,也需承擔更賦。

不過樓桑富足,每月兩千錢的‘卒踐更’,戶戶都出得起。恰逢樓桑大建,稻作伊始,人手還要從臨近僱來,哪還有空閒去‘踐更’。再說,保家便是護國。少君侯被朝廷稱讚‘守土有功’,便是明證。

中庭五樓,書房。

劉備正聚精會神的在樓桑微縮圖上,添加着新建築。廊下衛士進來稟報說,大兄劉文和遼東田驊門外求見。

這便讓府門外的白毦精卒,領他們來見。

劉備和劉文是兄弟,更是主臣。劉文和全體劉氏宗親,曾在宗祠內向劉備三拜九叩,行認主大禮。故而是劉文和田驊向劉備行禮。

劉備回禮後,請兩人落座。

田驊是田韶幼子。天資聰穎,頗通心算。據說能過目不忘。拜在恩師門下,是劉備的師弟。

劉備曾與衆人約定,只論入學早晚,不論爵位高低。所以田驊口呼劉備‘大師兄’。聽他細細道明來意,劉備方知,原是公孫瓚惱了閻柔。

閻柔是公孫瓚推薦給劉備北上販馬的不二之選。還以身作保。不料閻柔竟是馬賊從小豢養的奴兵,此來樓桑是爲賺劉備北上,好讓胡雜半路殺人劫馬!

閻柔雖痛改前非,還以身做餌,盡滅胡雜。可公孫瓚得知前後諸情,仍無比氣惱。

閻柔在病舍養傷。北上販馬的細節,劉備本不想再提。人死燈滅,過去也就過去。可閻柔卻心中有愧。便趁公孫瓚來病舍探望,將隱情和盤托出。這才惱了公孫瓚。看樣子也惱了自己。自覺無臉見人。已告假多日,再不去學堂。

田驊向來與他交厚。不忍見公孫瓚意志消沉,這便拉上大兄劉文,一同來見劉備。

正如田驊所想,能說動公孫瓚的,只有劉備。

得知舊友因閻柔之事,一蹶不振,劉備自然要去見。

白馬公孫,還未揚名天下,怎可就此沉淪!

1.49 觀星定海1.60 羣羌之力15 五毒之冠1.97 鐘鳴漏盡17 將府五校1.74 黃金臺上1.29 強渡漢水139 壟斷江山169 以日易月162 物我兩忘148 宮前之變153 以身擋箭139 八日之幸169 百日分曉1.74 畫地作餅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92 夫子之牆1.33 出訪鴻儒159 亂世之才190 半載之期1.20 何足掛齒31 春秋決獄1.98 南港新城117 知子莫母12 淫不破義174 變俗易教171 事出有因15 愛恨入土1.35 南宮一遊125 急流勇退1.87 溫故知新145 機關殺陣71 各路神仙132 人心難琢115 耕三餘一144 首尾難顧170 乞伏來投14 各奔東西1.60 楛矢貫隼1.89 終得圓滿1.53 攻心爲上1.60 權重秩卑1.7 三家解兵1.66 甕中捉鱉1.2 平羌之策1.60 楛矢貫隼71 如同吹灰13 藥入病走119 衆星拱鬥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99 進身之階121 非此即彼130 傭兵公會1.72 炎漢控火111 鳴蟬蛻殼183 包藏禍心1.22 天下機關184 心有羈絆11 檀口溫湯1.32 無心插柳71 各路神仙1.67 大明輪船18 張家小胖152 傳檄天下182 地大如礪142 意料之外1.30 未琢璞玉119 時局崩壞121 避實擊虛114 養袁自重1.36 兵亂在即1.53 樓桑少君128 堂議三問168 天下治術1.299 烏合之衆135 借兵剿匪157 澤被後世1.39 一棒成名1.26 何以解憂121 避實擊虛179 百廢初興184 亂之道也107 忍辱偷生129 山海之盟152 縱敵長寇281 過猶不及1.44 勸善禁惡第2083章 1.272 殺得性起195 禍福相依109 多管齊下1.86 精兵盡出177 坐等期滿1.97 堪比高官145 無人接盤103 寡情薄義111 神國之謀1.257 美事將近1.49 生者如斯1.50 百官承式
1.49 觀星定海1.60 羣羌之力15 五毒之冠1.97 鐘鳴漏盡17 將府五校1.74 黃金臺上1.29 強渡漢水139 壟斷江山169 以日易月162 物我兩忘148 宮前之變153 以身擋箭139 八日之幸169 百日分曉1.74 畫地作餅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92 夫子之牆1.33 出訪鴻儒159 亂世之才190 半載之期1.20 何足掛齒31 春秋決獄1.98 南港新城117 知子莫母12 淫不破義174 變俗易教171 事出有因15 愛恨入土1.35 南宮一遊125 急流勇退1.87 溫故知新145 機關殺陣71 各路神仙132 人心難琢115 耕三餘一144 首尾難顧170 乞伏來投14 各奔東西1.60 楛矢貫隼1.89 終得圓滿1.53 攻心爲上1.60 權重秩卑1.7 三家解兵1.66 甕中捉鱉1.2 平羌之策1.60 楛矢貫隼71 如同吹灰13 藥入病走119 衆星拱鬥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99 進身之階121 非此即彼130 傭兵公會1.72 炎漢控火111 鳴蟬蛻殼183 包藏禍心1.22 天下機關184 心有羈絆11 檀口溫湯1.32 無心插柳71 各路神仙1.67 大明輪船18 張家小胖152 傳檄天下182 地大如礪142 意料之外1.30 未琢璞玉119 時局崩壞121 避實擊虛114 養袁自重1.36 兵亂在即1.53 樓桑少君128 堂議三問168 天下治術1.299 烏合之衆135 借兵剿匪157 澤被後世1.39 一棒成名1.26 何以解憂121 避實擊虛179 百廢初興184 亂之道也107 忍辱偷生129 山海之盟152 縱敵長寇281 過猶不及1.44 勸善禁惡第2083章 1.272 殺得性起195 禍福相依109 多管齊下1.86 精兵盡出177 坐等期滿1.97 堪比高官145 無人接盤103 寡情薄義111 神國之謀1.257 美事將近1.49 生者如斯1.50 百官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