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撲朔迷離

“卑下拜見王上。”城門校尉趙延,升殿拜見。

“免禮,賜座。”薊王居高示意。

“謝王上。”宮女捧來坐席,不急就坐。左右皆薊王家臣。如賈詡、荀攸等,趙延亦常見,並不陌生。先起身與衆人見禮,再坐不遲。

“仲續,所爲何來。”劉備爲輔漢將軍時,便與趙延等,頗有往來。故稱其表字,以示親近。

“回稟王上,卑下乃奉家兄之命,呈送密函一封。”趙延取密函呈上。

先前,趙忠毛遂自薦,爲薊王暗查塗鴉襄楷《詣闕上疏》之人。料想,必有所得。

諸謀主,亦心領神會。皆拭目以待。

確認無誤,劉備取密信細觀。

看罷,又傳閱衆人。

劉備面色如常,居高下問:“趙常侍,可有未盡之言。”

“回稟王上,家兄確有一語。”趙延本欲請屏退左右。又思殿中皆薊王肱股心腹,何須多此一舉,這便作罷:“家兄言:今冬雪大,南宮卻非殿前珊瑚婦人,似現衰敗之兆。王上當警惕。”

再結合密函,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劉備輕輕頷首:“孤已盡知。”

“如此,卑下告退。”趙延拜退。

先帝時,珊瑚婦人便已衰敗。時宮中謠言四起。言,珊瑚婦人乃應竇、董,二位太后。若珊瑚婦人枯死,則兩位太后中必有一位命不久矣。後劉備以“赤金琉璃罩”保溫,這才恢復生機。如今三宮鼎立。此陳年舊事,牽扯二宮太皇,卻未涉及何後。顯然,趙忠未盡之言,已有所指。

待趙延離去。賈詡言道:“竟不料抹書之人,乃是何太后。”

“今,天垂盡,地吐妖,人厲疫,三者並時而有河清,猶春秋麟不當見而見,孔子書之以爲異也。”劉備將襄楷疏中之言,娓娓道出:“想來,必是太后爲先帝守喪,博覽羣書時得見。於是隨手圈出。”誠如劉備所言,自遷居西園守喪,何太后知行倍增,一日千里。正因博聞廣記,學以致用。

“因乃是太后御覽,故蘭臺並未記名。”荀攸亦想通一切。

“卻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賈詡智機千變:“若是無意,料想並無大礙。然若用心爲之,太后必有所動。”

“先前上元夫人被俘船宮,亦言及襄楷失蹤。太后,欲滅口乎?”劉備遂問。

“臣等,實不知也。”衆謀主齊聲下拜。

劉備忽生警惕。“三方勢力”,牽扯如此之廣,始料未及。

見薊王面沉似水。賈詡遂言道:“太后爲麟子計,堵悠悠衆口。亦是情理之中。襄楷未卜先知,《詣闕上疏》言及‘麟不當見而見’。若廣爲流傳,殊爲不利。欲將襄楷先行除去,亦未可知。”

賈詡設言,符合太后一貫做派。

能使出“千里投懷術”之人,又豈是常人可比。

換言之。既已坐實,硃筆抹書之人,乃是何後。後續襄楷失蹤,極有可能被何後殺人滅口。

區區一個方士。竟令薊王、太后、西王母等,皆牽扯其中。足見“三方勢力”,不容小覷。俗謂“陰溝裡翻船”。劉備斷不可大意。

五次三番,賊心不死。只嘆天下鼠輩,何其多也。

“主公宜當入宮,與太后當面對質。”田豐忽言道:“與其猜測無果,不如與太后坦誠相見。”

“元皓之言,正和孤意。”劉備欣然點頭:“擇日入宮,與太后一見。”

“喏。”主公既有決斷,自無需多言。

歲末將近,尤其要穩。知臘賜豐厚,朝中百官,無心政事。薊王抵京,喜事接二連三。民心初定,斷不可再起波瀾。翌日,薊王又親赴瑤光殿,面見董太皇。

言及立漠北都護府之事。

誠如竇太皇所言。薊王若有心大位,何必捨近求遠。立東南西北,四大都護府,爲大漢藩屏。亦是深謀遠慮。董太皇自無異議。亦稱:當仿前朝,設四徵將軍,牧守四方,並由輔漢大將軍統御。

想來,竇太皇必已提前告知。二宮太皇,同氣連枝。必暗中結盟無疑。

事畢,留薊王宴。

董太皇興致頗濃。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落杯言道:歲末將至,宜除污穢。

遂遣逐鬼童子入殿起舞。舞畢,又命其中二童子,除鬼面,近前敬酒。

劉備心領神會。其中必有一人,乃王美人貴子。二童子舉止各異。其中一人,垂首行禮,沉穩有度。另一人,卻不時偷看,頗爲靈動。細觀其相貌,薊王這便了然於胸。必是貴子無疑。

自簾後偷看薊王表情。董太皇忽生忐忑。生怕薊王無從領會。不知此舉,別有深意。

董太皇多慮。薊王焉能不知。遂取隨身玉佩,賜予當中一人。

董太皇心中大石,頓時落地。即命童子退下不提。

“年前,被何後索去一半。不然,當更爲熱鬧。”董太皇目光慈炯,柔聲言道。貴子並童子,皆是其一手養大。感情自是深厚。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心念至此,劉備不禁嘆道:“太皇用心良苦。臣,深敬之。”

話出薊王之口,頗爲動情。

董太皇感同身受:“誠如王上所言。朕,雖不善朝政,卻有自知之明。胸懷家國天下,乃丈夫之志。朕不過十里亭下,爲嗷嗷待哺之幼子,極盡所能之,一母耳。別無大志,只求三餐溫飽,衣食無憂。王上見笑了。”

“臣,不敢。”對董太皇賣官鬻爵,斂財無數。劉備雖不敢苟同,卻亦能體會。

毫不客氣的說。能如薊王這般,公私分明,家國兼顧。上下五千年,鳳毛麟角。

關鍵,便是一個度。

過猶不及,只需量力而爲。

貪多必失。若力有不逮,宜當放手。切莫知其不可而爲之。

“王上後宮佳麗,傾國傾城。卻不過三百。若先帝潔身如此,又豈會英年早逝。”董太皇不禁垂淚。

“臣,惶恐。”劉備猝不及防。話說王爵妻妾,不過四十。薊王十倍超出。誠然,除去三百亞馬遜,及賜婚和親,劉備自行納之,不過長姐,七位小姐姐,安氏四姐妹。

“王上子嗣衆多,不知國中城邑,足夠否?”

128 勢不兩立1.53 攻心爲上124 羌亂再起1.43 大軍圍城1.2 平羌之策145 狡兔三窟126 後繼有人108 命續二載1.25 張家謝禮113 天命所歸1.209 鐵騎橫衝1.82 倉樓藏秘104 滄海遺珠1.46 菟園解驂160 巧不如拙1.55 鬥戰決勝136 悲秋盡露1.98 白湖水榭1.92 南有喬木181 羣雄無首128 虎狼之士145 寡人無情1.4 只患不均1.69 強宗驍帥156 討董聯盟1.3 夜宿烏林1.73 爲女聘師161 空前絕後19 遊麟可用1.26 以直報怨1.250 與君年少126 向死而生152 烏蓮白卓1.6 飲酒四禮1.37 投石卜路189 天降大任15 退居其次107 克堅平難138 必有後報1.67 莫測禍福1.80 火山女王185 諸王稱臣1.66 麒麟騰空1.88 高手雲集1.94 長城邊患181 臨時改意17 忽左忽右1.224 碧血丹心1.7 野火將熄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41 不爲已甚186 董君一念122 破而後立193 事不過三136 遣子入侍189 爭權奪勢137 我有三策1.84 王道治國170 意落心安1.79 十里樓桑1.59 各有歸宿1.2 亂世苟活1.25 兄弟鬩牆1.77 兼濟天下1.63 釘接榫合140 天降流火1.56 拱手相送1.85 學而實習1.40 羣盜蜂起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06 巡視南境1.44 善利萬物123 呼之欲出1.65 陰藏殺機1.74 黃金臺上183 悉聽君便1.94 與王雷同1.289 四面樹敵1.20 生得好看171 無福消受1.40 蜜蜂分箱1.47 丹陽勁卒173 絲路流金199 孤心甚慰1.76 世道無常134 大利匠城178 深明大義159 亂世之才1.208 命不該絕114 支渠四通136 後果前因1.87 扶危濟困177 困龍之地106 百般不利1.74 星辰少女152 涓滴成海1.75 坐問因果1.207 以退爲進122 誰與爭鋒1.22 天下殘局
128 勢不兩立1.53 攻心爲上124 羌亂再起1.43 大軍圍城1.2 平羌之策145 狡兔三窟126 後繼有人108 命續二載1.25 張家謝禮113 天命所歸1.209 鐵騎橫衝1.82 倉樓藏秘104 滄海遺珠1.46 菟園解驂160 巧不如拙1.55 鬥戰決勝136 悲秋盡露1.98 白湖水榭1.92 南有喬木181 羣雄無首128 虎狼之士145 寡人無情1.4 只患不均1.69 強宗驍帥156 討董聯盟1.3 夜宿烏林1.73 爲女聘師161 空前絕後19 遊麟可用1.26 以直報怨1.250 與君年少126 向死而生152 烏蓮白卓1.6 飲酒四禮1.37 投石卜路189 天降大任15 退居其次107 克堅平難138 必有後報1.67 莫測禍福1.80 火山女王185 諸王稱臣1.66 麒麟騰空1.88 高手雲集1.94 長城邊患181 臨時改意17 忽左忽右1.224 碧血丹心1.7 野火將熄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41 不爲已甚186 董君一念122 破而後立193 事不過三136 遣子入侍189 爭權奪勢137 我有三策1.84 王道治國170 意落心安1.79 十里樓桑1.59 各有歸宿1.2 亂世苟活1.25 兄弟鬩牆1.77 兼濟天下1.63 釘接榫合140 天降流火1.56 拱手相送1.85 學而實習1.40 羣盜蜂起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06 巡視南境1.44 善利萬物123 呼之欲出1.65 陰藏殺機1.74 黃金臺上183 悉聽君便1.94 與王雷同1.289 四面樹敵1.20 生得好看171 無福消受1.40 蜜蜂分箱1.47 丹陽勁卒173 絲路流金199 孤心甚慰1.76 世道無常134 大利匠城178 深明大義159 亂世之才1.208 命不該絕114 支渠四通136 後果前因1.87 扶危濟困177 困龍之地106 百般不利1.74 星辰少女152 涓滴成海1.75 坐問因果1.207 以退爲進122 誰與爭鋒1.22 天下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