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我們家安哥兒

147

禧妃娘娘如今最恨的人,當屬貴妃與太子妃了。貴妃害了她親妹子,太子妃害了她親孃,當然,禧妃肯定是不會反省她自己先出手對付太子妃和貴妃的。

妹子自盡了,禧妃娘娘的舅母、姨母一齊進宮來寬慰禧妃娘娘,禧妃哭道:“我與那賤婦不共戴天,妹妹與她有什麼仇怨,竟這樣毒辣,就是我,又做了什麼?都是我帶累了娟兒……”

貴妃忌憚她,抓着她妹妹的把柄壞禧妃的名聲,這是誰都想得到的。

“還有太子妃!”禧妃哭的梨花帶雨:“無中生有陷害母親,舅母、姨母,一定要想個好法子,叫她也吃個大虧,替母親報仇纔好!”

舅母韓夫人孫氏勸道:“依臣妾看來,太子妃娘娘年輕氣盛,鋒芒畢露,娘娘實在不宜正面攝其鋒芒,橫豎如今宮裡頭貴妃娘娘正得聖寵呢!”

姨母韓氏也道:“嫂嫂說的是,能叫貴妃娘娘與太子妃娘娘爲對手纔好,娘娘應略作退讓纔是。”

兩人在宮外就商量過這件事的,後宅婦人的眼光自然與外頭朝廷大臣不能比,韓大人能做到三品大員的高位,那眼光思慮,比起禧妃與其母韓氏來,自不可同日而語。

韓氏一口咬定自己在外傳言中傷太子妃,做的極爲秘密,太子妃不可能發現,太子妃此舉無中生有,只爲打擊異己,可韓大人卻認爲,在帝都接連出現太子妃的不利傳言之後,這打擊異己能這麼精準的打擊到真正的罪魁禍首。絕不應該是一個巧合。

禧妃韓氏等人,後宅婦人,能懂得什麼!

皇上只聽了太子妃與三皇子的回奏,並沒有找敬國公夫婦自辯,就可知皇上心中其實也是有數的,前一段時間的傳言,已經叫他老人家不自在了。

韓大人數十年伺候當今,也算得對當今的脾氣有些心得,面對一品國公爺,一品誥命夫人,這樣強硬的不給臉面的處置,可見他老人家心中是有分數的,也可見敬國公一脈,聖心已失,聖眷不再,所以,他認爲如今正是韜光養晦的時候,這種時候,不管是再次跳起來與太子妃對峙還是與貴妃對上,都不是明智之舉。

韓氏的舉動因爲足夠隱秘,又有破壞性,韓大人當初知道,也就沒有阻止,只是觀望,原以爲這種事,就算有人有所懷疑,那也不會傷筋動骨。

可如今的結果,不吝是敲了一次警鐘了,皇上聖心難測,不敢猜知道了多少,而皇太子英明睿智已經很清楚了,他甚至已經懷疑,敬國公府兩次如此丟人現眼的事,都是出自太子爺的手筆!

韓大人在自己的大妹妹被皇上下了如此嚴厲的旨意處罰之後,好幾個晚上都睡不着,翻來覆去的想了不知道多少遍,才下了這樣的結論的。

韓家嫡出一子兩女,韓大人招了二妹妹回家,連自己的夫人一起,在書房密談良久,韓大人知道,自從禧妃生了皇五子,晉封妃位之後,一家子都在做着皇五子今後得登大寶的美夢,其實他又何嘗沒想過?何嘗沒在慢慢的不動聲色的使勁呢?

可是如今已經不是不動聲色的時候了,禧妃的親妹子落的這樣,禧妃的親孃更是太子妃親自出手設局收拾的,太子爺的箭對準了禧妃,如果這個時候還不收斂,知難而退,還心存僥倖,一心以爲只是巧合,只怕就死的難看的很了。

韓夫人孫氏當然以丈夫的意見爲主,而小韓氏,原本還有點疑惑和不捨得放棄的心態,叫兄長一句:“皇上春秋鼎盛,就是太子爺,離登基還遠着呢,何況五爺,如今先看着,今後若是形勢不同了,再作考慮。”

小韓氏想想確實也是如今,又不是現在扳倒了太子,五皇子就能登基,確實不用急。

韓大人說:“貴妃娘娘看着不是個安分的,也有皇子,難說貴妃娘娘是個什麼主意,倒不如觀望觀望,或許今後兩敗俱傷,形勢不同了呢?”

一家子商議畢,都認爲應該暫時收手了,韓大人便吩咐:“你們遞牌子進宮,務必要勸得娘娘平心靜氣纔好,請娘娘多親近貴妃娘娘。”

這話意味深長,衆人都懂了,太子妃當着全帝都收拾了禧妃的親孃韓氏,而那一日,貴妃反而幾次出頭來幫禧妃說話,所以這個時候親近貴妃是很名正言順的,去親近太子妃,那就太欲蓋彌彰了。

所以韓大人挑了這一頭。

只是禧妃娘娘聽了這話,極爲不情願:“她害了妹妹,我還要去親近她?這是舅舅的意思?舅母……”

禧妃有點兒懷疑,她知道母親還在家裡做姑娘的時候,就與這位舅母不對盤,舅母說不準壓根沒把她母親放在心上。

孫氏也是個十分懂得察言觀色的人,此時見禧妃疑她,也就不再多勸,只看了小韓氏一眼,小韓氏便笑道:“成大事者能屈能伸,前兒你舅舅也是這麼說,知道娘娘委屈,只如今這樣子,咱們不委屈也不行,且雖說娘娘親近貴妃娘娘,那也不過是還了貴妃娘娘那日的情兒,有什麼要緊的呢?”

說着,小韓氏壓低了聲音,低低的說:“娘娘的苦,我都知道,只是小不忍則亂大謀,今後娘娘好了,想要怎麼樣又不行呢?”

禧妃只覺得心緒難平,壓抑的受不了,可是如今妹妹沒了,母親的事又叫敬國公一系跌落谷底,連父親和兄弟們都有些不振,她的依仗,除了自己的妃位和皇子、敬國公府之外,最大的依仗還是舅舅與姨母。

而且自五皇子誕生後,舅舅與父親多年都在暗中經營,禧妃是知道的,雖說都很小心,並沒有什麼大動作,也沒見什麼大效果,可是舅舅說過,水滴石穿,日積月累到得今後可以爭的時候,就有現成的基礎了。

可舅舅怎麼會在這個時候突然打起退堂鼓來?

爭取和退讓,一進一退,差距可就大了!

禧妃道:“我倒覺得這會子若是退讓了,今後再要做些什麼就難了,如今太子有名分,貴妃有聖寵,我若是再退讓一步,就更差的遠了,這……只怕舅舅還要再斟酌纔是。”

孫氏有點不着痕跡的皺皺眉,這個外甥女,在這宮裡這十來年,怎麼竟沒有什麼長進?依然如做姑娘一般要強,不,竟比做姑娘的更要強了,以前多少還知道些好歹,如今只一味的要強不說,又多疑固執,完全不聽人勸。

韓氏與禧妃妹妹出事前,這點表現的並不明顯,或許是因爲沒發生大事之前,或者說一帆風順的時候,衆人的意見不容易有分歧,自然也顯不出來。

既然自己都知道太子和貴妃都比你強了,那還非要往上蹦做什麼呢?有本事叫太子爺和貴妃鬥上纔是正理,若是做不到……

其實五皇子今後做個富貴王爺,也算不得委屈。

大位雖好,也要爭得到,有那個命啊!

孫氏不得不再勸兩句:“如今實在不是時機,再要爭,那也可以再等等,等五爺略大些,領了差使,你舅舅哪裡會不幫他呢?一步步慢慢來纔好。”

小韓氏也附和道:“你舅母說的是,你舅舅也是這個意思,這會子風頭浪尖的,何必惹的聖上不喜歡,待五爺大些了,出息了,皇上難道看不到?到時候也更好設法些兒。”

總之說來說去,就是原本的策略已經行不通了。以前定下的策略:趁着貴妃新晉,太子才冊封,從細節小節入手,慢慢的打擊太子、貴妃的名聲,削弱他們的勢力,爲五爺的今後鋪路。

如今太子雷霆手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已經叫這策略破產,韓大人的意思,便是暫時蟄伏,再圖今後。

而禧妃的顧慮,卻是如今沉寂下來,說不定就沒有以後了。

一時說的有點僵起來。

正在這個時候,禧妃的大丫鬟石椿悄悄的走進來,見是娘娘的孃家姨母和舅母,知道沒有妨礙,便輕聲回道:“娘娘,正明宮那邊傳了消息過來,貴妃娘娘又有身孕了!”

禧妃一震,原本就蒼白的臉色更是褪的一絲血色都沒有,對自己家的姨母和舅母說:“姨母舅母聽聽,這一位越發好了,舅舅倒叫我讓着她,我都被逼到牆邊兒上了,就是不讓,也沒有我站的地方兒了!”

說着就落淚。

孫氏有點無語,看看小韓氏,小韓氏只得勸慰道:“娘娘何必憂心,雖說貴妃娘娘有了身孕,可是也礙不了娘娘什麼,娘娘只管在自己的事兒,好生教導五爺,貴妃娘娘也不能把娘娘如何不是?”

孫氏與小韓氏在衡玉宮說了半日,出的宮來,嘆氣道:“二姑太太只怕還得常進宮勸着,我瞧着禧妃娘娘如今這樣兒,心裡頭有氣,一時只怕想不明白的。”

小韓氏也有點憂心,點頭道:“不成想娘娘的脾氣竟這樣孤拐起來,再不聽人勸的,娘娘在宮裡,難免有人奉承,若是真做出什麼事來,咱們只怕也跟着吃掛落呢!”

雖說是姨母、舅母,但到底各有各的家庭,各自有各自的打算,有好處的事自然肯奉承,可如今眼看大位渺茫,皇上都給出了警告,還不怕死的往外蹦,誰不怕受連累呢?

孫氏回家與丈夫一說,韓大人就皺眉:“這些年,娘娘也是太順遂了,竟半點兒委屈也受不了了?你過兩日再進宮一趟,叫上外甥女婿,再勸一勸娘娘纔是。”

有些事,孫氏不大清楚,但韓大人是知道的,當初慶妃端妃之死,雖說與朝局有關,但禧妃在裡頭也使了些手腕,不然那毒藥也不會順利的叫吳側妃吃下去,從而釘死了慶妃,自禧妃生子起,後宮之中,除了不太得聖寵,禧妃算得上順遂的,但就算不太得聖寵,她也是一品妃位,宮外有孃家使力,宮裡的事,孃家母親也頗給出了些主意,韓氏算得上宅鬥贏家,一些小手段實在很有效的。

現在韓氏出事,禧妃不僅是憤怒,還有些無措。

孫氏便現出點兒爲難的道:“今兒在宮裡,娘娘就有些不大喜歡,我瞧着,還有些疑我,只怕覺着是我挑撥的老爺不肯叫她給大妹妹出氣,老爺還叫我去,只怕娘娘原本想要答應的,叫我一說,反倒不肯了!”

韓大人道:“現在是出氣的時候嗎?胡鬧!事已至此,出氣有什麼用!你只管去,就說我的話,娘娘要想明白,是出氣要緊,還是五爺的前程要緊!你也見見娘娘帶進宮的人,我記得有兩個丫鬟,父母都是咱們家的家生子,當年大妹妹的陪房。你囑咐幾句,多規勸娘娘,萬不可跟着娘娘胡鬧!”

孫氏只得應了。

貴妃又有身孕的事很快就成爲了近期的焦點,後宮嬪妃自然是有羨慕有妒忌,也有咬牙切齒暗地裡咀咒她的。

但皇上大喜,賞賜了正明宮無數的東西,貴妃奏請皇上恩旨,賞她孃家兄長一個恩典,皇上也應了,賞了貴妃的長兄衛其方禮部主事的實職。

衛家一時越發的烈火烹油起來。

周寶璐聽說了半日,倒是無動於衷:“貴妃娘娘又不是沒兒子,就算這會子又是兒,多一個也沒啥要緊,第一個才三歲呢。”

她笑着對挺着大肚子的王錦繡道:“我雖少見七弟,不過七弟真是長的可人疼,又白又嫩,父皇就長的好,貴妃娘娘又絕色,七弟長了兩人的好處,真是越發叫人看着就喜歡,只可惜是七弟,要是你的兒子,我立刻抱起來咬一口。”

王錦繡有六個月身孕了,肚子看得到明顯的隆起,這會子又與齊妃娘娘病重的時候不同,如今雖則守孝,反倒越發哪裡也不用去,只在家養着,爲着肚子裡的孩兒,王錦繡這會子看起來,倒是胖了些,臉上也有了紅潤的光澤。

兩妯娌本來就是閨中密友,這會子對坐在炕上,喝着熱茶閒聊,王錦繡手裡抱着周寶璐那隻像貓一般的白狐狸的手捂子,靠着一個又厚又軟的大墊子,笑道:“越發沒大沒小了,父皇也議論。瞧你這樣說,今後我生了兒子,定然離你遠些,免得被咬。”

周寶璐道:“哼,還不知道長的怎麼樣呢,若是像三弟呢,我大約還咬一咬,若是像你,我看也就罷了!”

王錦繡也不生氣:“就是要男人長的好才值得誇耀呢!小翎的信你收到了麼?她今年正月裡,要帶着哥兒回來帝都,聽說是爲着她們家世子爺成親回來的!”

“誰家世子爺?”周寶璐隨口問了句,然後不待王錦繡回答就想起來了:“哦,安國公世子爺,她嫡親侄兒,自該回來纔是,今後她的孃家,還不是世子爺最終要當家的,她自然不好不聞不問。”

王錦繡笑道:“說起來,他們家世子爺,就定的是你們宮裡吳側妃的表妹,林閣老的嫡長孫女林大小姐。前兒父皇本想把安王叔家的寧儀郡主妹妹指給安國公世子,不過安國公婉拒了,轉定的這一位,我也奇了,這林閣老已經上表乞骸骨,估計過完年就會致仕了,安國公怎麼還要去求她們家的小姐呢?”

文官與勳貴不同,就算做到了一品官身,到底不能承襲,致仕了就差了,勳貴的爵位,若無意外,則至少傳承五代,而若是有了恩旨,平級襲爵還能再多傳一代,是以每代爭儲奪嫡,文官清流等往往參與度較低,勳貴人家則更多謀劃,也是爲着這擁立之功了。

林閣老一旦卸任,家裡又沒有撐得起來的兒郎,林家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周寶璐倒是記得那位林大小姐,而且對她觀感不錯,是個沉靜穩重的姑娘,她便道:“到底做過閣老的,自然不同,安國公自有考量。”

說到這裡,她想起了冬至節那日,平寧長公主與她說的話,便道:“安國公的嫡長女,近一兩年你見過嗎?聽說是個溫柔貌美的,今年十四了吧?”

“做什麼?”王錦繡疑惑道:“你們家兄弟還小吧?”

“我們家安哥兒!”

“哦!你們家安哥兒!”王錦繡順着她的語氣說,周寶璐的經歷,王錦繡當然清楚,自然也知道周寶璐與舅舅一家子感情深厚,而這位表弟,從小一塊兒長大,就更不一樣了,周寶璐每次說起安哥兒,張口閉口我們家安哥兒,那種驕傲的口氣,有一陣子王錦繡這幾位手帕交都不禁暗地裡猜測小璐是不是和表弟有點什麼了呢!

王錦繡便道:“今年成親前我見過一次,我三嬸孃就是安國公的表妹,我們家也與鄭家常來往的。那位姑娘長的沒的說,美人坯子,比你強。”

周寶璐啐她一口,她真是倒黴催的交了這樣的損友。

王錦繡嘿嘿的笑:“難得的是,不是那等狐媚子的好看,實在是端麗,不愧是公主所出,門第配你們家安哥兒那是沒得說的,我就見過一兩回,實在看不出性子來,在外頭倒是溫柔安靜的,詩也做得好。”

周寶璐說:“我們家安哥兒,那人才品性,那是沒的說的,定要給他挑個頂好的,前兒平寧姑母跟我說了這位小姐,我瞧着,家世年齡都是剛好的,公府嫡長女,又是公主所出,這個年齡的小姐裡頭,也算是帝都頭一份了,就是品性還得好生問問,不能委屈了我們家安哥兒!”

“是是是!你們家安哥兒,只有人配不上他的,沒有他配不上人的!”王錦繡簡直要翻白眼,小璐對兄弟也愛的太深了!

“不過你們家安哥兒不是還在孝裡嗎?這會子就開始挑了?”王錦繡問。

“安哥兒十五了!出了孝就十八了,到時候現挑,還有什麼好姑娘呢?要耽擱到什麼時候?舅母的意思,橫豎還有兩年多,先多打聽着,多挑挑看,挑個一兩年,要合適,就悄悄兒與人家說好,出了孝就照着規矩下定成親。”周寶璐扳着手指給她算。

“還看了哪些人家?”王錦繡說:“我也幫你問問看,我們家別的不行,人卻多,哪家扯不上些關係呢。”

王家老祖宗長壽,一直就沒分家,王錦繡的爺爺還每天去給老祖宗請安呢,一家子七八房,每房有多有少,攏共起來,只怕有上百個主子,若只論人數,王家堪稱帝都第一大家了!

所以王錦繡敢誇口說跟帝都每一家都能扯上關係。

周寶璐哈哈的笑了一通,便說了幾家叫她參詳,兩人嘻嘻哈哈說了一通,又漸漸的轉到了外頭的事情上,王錦繡笑道:“晉王家真是玩出花樣來了,多少人家眼巴巴的想要把孩子送去過繼呢,我敢說,晉王他們家今年一年見的孩子,比他一輩子見的還多!沒想到,如今跑出來一個親生的來了!”

“啊?”周寶璐瞪大了眼睛,這等八卦爲什麼她不知道?太落伍了!

王錦繡藐視她:“這麼熱鬧的八卦你居然不知道?你說你過的這是什麼日子!”

周寶璐不服氣:“你好意思說,前兒你懷孕,誰替你圓的?你是沒瞧見,那一日莊柔陰測測的,看起來很像快瘋了似的,嚇的我兩三晚上睡不着,不得不找她談心,誰叫我是嫂子呢?一回頭,莊慧又鬧出來,還有莊敏,因沒鬧出來,你大約還不知道呢!你也是做人嫂子的,就一點兒自覺都沒有,我要不是疼你,瞧着你挺着這肚子,早把你拖一起了,這會子我替你幹了活你不說謝我,倒嘲笑起我來!”

“是是是!”王錦繡丟開手捂子,親手倒了茶恭敬的遞給周寶璐:“嫂子喝杯茶,今後還得多疼我啊!”

“哼!”周寶璐趾高氣揚的接過來,敲敲桌子:“說吧!”

王錦繡還沒來得及說話,外頭丫鬟報:“太子爺回來了!”

因着有人在,周寶璐這一回還很規矩的,下了炕穿上鞋到門口去迎,蕭弘澄不妨,隨手掀了簾子就往裡走,差點兒撞個正着,嚇一跳:“你怎麼在這?”

作者有話要說:團團團團團一團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7-08 13:34:49

小難看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7-08 12:28:40

惟有香如故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7-08 11:16:15

翡翠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7-08 09:28:01

喵喵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7-08 21:32:04(重生明珠)

喵喵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7-08 21:31:59 (重生明珠)

第85章 捉x在房第156章 簡在聖心第6章 舅母來了第116章 告密第201章 找兒子第7章 晴天霹靂第80章 哈哈第147章 我們家安哥兒第101章 拜見丈母孃第95章 石破天驚第72章 夫人外交第66章 登堂入室第140章 宗室之怒第89章 青梅竹馬第191章 釣皇帝第109章 聯手坑爹第241章第72章 夫人外交第156章 簡在聖心第56章第11章 人不犯我第30章 釜底抽薪第84章 皇太子之怒第40章 曾經草長鶯飛第125章 投名狀(捉bug)第202章 漣漪第29章 陳頤安的主意第68章 小鹿在手天下我有第126章 翻手風雲第23章 大皇子第21章 小鹿的政治天分第220章 初戀第142章 公主們第198章 女兒第232章 犯衝第111章 吳玉華第206章 不立第8章 秘辛第39章 發瘋第190章 防火防貴妃第53章第171章第228章 睿郡王第139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226章 駙馬的臉皮第87章 試探第43章 閨名第69章 自證清白第11章 人不犯我第215章第199章 輪迴第16章 多事之秋第52章 鬧矛盾第29章 陳頤安的主意第188章 保衛東宮第17章 未來世子爺第247章 〔三)第25章 大局觀第25章 大局觀第241章第14章 九姑奶奶第24章 我家的橙子第83章 舅舅威武第43章 閨名第18章 二見黃公子第230章 一家瘋子第248章 (四)第84章 皇太子之怒第179章 喜訊第209章第50章 公主駕到第245章 (一)第133章 慎王府第94章 老實的小鹿第144章第135章第239章 抓週第7章 晴天霹靂第98章 大局已定第69章 自證清白第215章第222章 恭喜王錦繡第155章第130章 終於受不了啦第232章 犯衝第56章第153章 亂象第115章 商議第166章 鄭明珠第53章第49章 花會第24章 我家的橙子第62章 牛刀小試第96章 攪混水第225章 貌美如花(完)第207章 陳頤安的家務事第65章 黃公子重出湖第48章 重出湖第123章 密談第27章 誰來出頭?
第85章 捉x在房第156章 簡在聖心第6章 舅母來了第116章 告密第201章 找兒子第7章 晴天霹靂第80章 哈哈第147章 我們家安哥兒第101章 拜見丈母孃第95章 石破天驚第72章 夫人外交第66章 登堂入室第140章 宗室之怒第89章 青梅竹馬第191章 釣皇帝第109章 聯手坑爹第241章第72章 夫人外交第156章 簡在聖心第56章第11章 人不犯我第30章 釜底抽薪第84章 皇太子之怒第40章 曾經草長鶯飛第125章 投名狀(捉bug)第202章 漣漪第29章 陳頤安的主意第68章 小鹿在手天下我有第126章 翻手風雲第23章 大皇子第21章 小鹿的政治天分第220章 初戀第142章 公主們第198章 女兒第232章 犯衝第111章 吳玉華第206章 不立第8章 秘辛第39章 發瘋第190章 防火防貴妃第53章第171章第228章 睿郡王第139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226章 駙馬的臉皮第87章 試探第43章 閨名第69章 自證清白第11章 人不犯我第215章第199章 輪迴第16章 多事之秋第52章 鬧矛盾第29章 陳頤安的主意第188章 保衛東宮第17章 未來世子爺第247章 〔三)第25章 大局觀第25章 大局觀第241章第14章 九姑奶奶第24章 我家的橙子第83章 舅舅威武第43章 閨名第18章 二見黃公子第230章 一家瘋子第248章 (四)第84章 皇太子之怒第179章 喜訊第209章第50章 公主駕到第245章 (一)第133章 慎王府第94章 老實的小鹿第144章第135章第239章 抓週第7章 晴天霹靂第98章 大局已定第69章 自證清白第215章第222章 恭喜王錦繡第155章第130章 終於受不了啦第232章 犯衝第56章第153章 亂象第115章 商議第166章 鄭明珠第53章第49章 花會第24章 我家的橙子第62章 牛刀小試第96章 攪混水第225章 貌美如花(完)第207章 陳頤安的家務事第65章 黃公子重出湖第48章 重出湖第123章 密談第27章 誰來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