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大局已定

九十八

蕭弘清的鐵血手腕在江南引起極大的震動,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展開動作,根本看不出是臨危受命,帶兵鎮壓的樣子,反而明顯流露出經過長久謀劃佈局的痕跡,對各方勢力的分佈、掌握、分化、拉攏、拔除,都有條不紊,又行動極爲迅速。

蕭弘清到江南僅僅七日,就將江南世族樑家、徐家連根拔起,在先斬後奏的皇權特許之下,以勾結海盜謀亂的叛國罪名,就在江南欽差行轅之前,將兩家族長當場斬首,血濺三尺,爲世人所側目。餘者涉事人等打入大牢,待帝都聖旨裁決。

兩大世族,在江南經營數百年,盤根錯節,牽扯極廣,出仕子弟無數,一時人人自危,人心惶惶,不僅是江南各級官員的或陳情或彈劾的奏摺雪片般飛往帝都,就是其餘各省,也不能按捺不動,有彈劾世家勾結官員,危害地方,尾大不掉者,自也有彈劾蕭弘清跋扈越權,致人心惶惶,江南動盪的。

皇上大怒,早朝當殿擲下彈劾蕭弘清的奏摺:“朕的皇太子陷於江南,爾等還要維護那些亂臣賊子?至君父於何地?”

當即令查其人共有幾個子女,將其兒子女婿並十五歲以上孫子外孫,全部送到蕭弘清軍中效命:“也叫爾等子孫看看,江南如今是什麼境況,好回來說與你知道!以免你坐於帝都,安穩度日,還指手畫腳,肆意指摘,羅織罪名!”

這番匪夷所思的處置,與律法都不相符,自也有官員上表勸諫,卻被皇帝統統擲下,全部照此辦理,皇權高壓之下,居然就沒人敢吭聲了。

整個大盛朝的目光都注視着江南,在這樣的情況下,周寶璐的及笄禮並沒有大張旗鼓,只邀請了自家的親近的親友,不過十數人。

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下,皇帝卻依然賞了周寶璐的東西,周寶璐都有點茫然,皇上這是知道還是不知道呢?

要是不知道,皇上連兒子都眼看要沒有了,還有心情想着還沒有名分的兒媳婦?

可是若是皇帝知道,那這如今一連串的鐵血作派,難道他又捨得二兒子?還是皇帝的本意就是想要清理江南世族。

世族與皇權從來都是天然的對頭,沒有哪一個皇帝喜歡世家,但也沒有哪一個皇帝會輕視世族,輕易與他們對敵。

但這一次,皇帝師出有名,一國之皇太子於江南遇險,生死未明,這是動搖國本的大事件,若是大家世族在這件事上主事而被滅族,確實不算冤枉。

在這種事情上,周寶璐只能請教陳熙華。

陳熙華說:“事情進展到這個地步,我相信皇上和太子爺是有默契的。”

周寶璐乖乖的坐着,聽舅舅教導,身邊還坐着陳熙華的嫡長子陳頤安。

陳頤安今年就十四歲了,七歲起就由陳熙華擇了名師,遠遠的送到外頭求學,一年裡有半年都不在家裡頭。

周寶璐與陳頤安向來親厚,兩人年齡相差不到兩歲,從小兒一塊廝混着長大,正是能說得上話的年齡,就算陳頤安在家的日子不多,但兩人親厚並不下週安明。

尤其是周寶璐知道舅舅舅母有多看重這個嫡長子。她也從小就愛護着他。

當然,陳頤安也不是個省心的主兒,從小兒就聰慧非常,花樣百出,從來不吃虧。

這個時候,陳頤安倒是有點詫異的看一眼表姐,笑道:“表姐我說句話你別生氣,就算這是聖上和太子爺清理江南一葉,這是朝廷大事,和表姐有什麼關係?”

他是一個俊秀的少年,居然還很誠懇的樣子,周寶璐被他噎的半死,回頭看看舅舅。

陳熙華悠悠的說:“安兒,要不了多久,你見了你表姐,還得行跪拜禮呢。”

陳頤安大驚失色:“什麼!表姐要進宮當皇后了嗎?”

陳熙華憋笑,周寶璐跳起來追打陳頤安:“你胡說什麼呢!找死啊,我成全你!”

她纔不信陳頤安想不到她是可能做太子妃,這個混賬弟弟,這明顯就是故意嘲笑她嘛。

這裡是陳熙華的外書房,不是最爲可靠信任的人壓根不能靠近這裡,鐵板一塊,絲毫不用擔心走漏一個字出去。

待兩人鬧了一圈兒,陳熙華才板了臉說:“都這麼大了,還像小孩子一樣,像什麼話!”

陳頤安舉手告饒,表姐我錯了!

周寶璐瞪他一眼,這才悻悻的坐回去,陳熙華才說:“太子此舉,雖然把自個兒陷於危境,但深得帝心,是不消說了。”

他解釋說:“世家尾大不掉,尤以江南爲甚,數百年來,世家盤踞,首尾呼應,勢大財宏,各族中出仕子弟無數,又有十數姓氏互相聯姻,互爲親戚,掌握江南命脈,官員受其挾制,朝廷指令不能上通下達,徒然有江南如此富饒之地,本朝以來,不管是鹽課還是田畝稅都一年比一年少,元嘉十八年,我侍奉誠王、如今的太子爺下江南整治鹽課,親身體驗到江南一葉世家之禍,高價賣鹽,致私鹽氾濫,民怨沸騰。繳田畝稅時低價囤糧,待青黃不接時高價賣出,就這樣一個轉手,便能掠奪百姓一半以上的收成,種種盤剝,不一而足。世家居官員之上,往往一個指令,便能役使各州府官員,便是以誠王之威,大皇子身份,在江南也仿若身入泥潭,常常有難以動彈之感。”

陳熙華有點感嘆的說:“從江南迴來之後,太子爺密奏聖上江南之事,前半場談話我也在場,太子爺除了奏江南鹽課一案,也說了不少江南世家之禍,之後我與誠王均告退,聖上與太子爺密談一夜,竟至天明。”

他拍拍陳頤安的肩膀:“那個時候,太子爺也就是你這個年紀。”

陳頤安一笑:“爹爹放心。”

周寶璐看看陳熙華又看看陳頤安,有點狐疑。

陳熙華慎重的說:“元嘉十九年正月,純安皇貴妃薨逝,聖上並沒有再冊皇貴妃,而是由慶妃掌後宮事,並晉端妃位,當時也曾有議論,這大約是聖上對江南世族的安撫和妥協,甚至還有立二皇子爲儲的猜測,只是後來一直風平浪靜,可是從這一次的動靜看來,或許聖上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在江南佈局了。”

陳頤安見父親目注他,便開口道:“父親說的是,以江南世族的勢大,若是三殿下貿然而動,這短短几日想要拿下樑家、徐家絕不可能,這一次,定然是有佈局在先,再以皇太子作餌,落下如此大的罪名,才能將這兩家連根拔起,並削弱其他世家勢力,世家在當地有安定教化之用,只要世家不至於威脅皇權,皇上想來不會趕盡殺絕。”

陳頤安沉吟了一下,又說:“我曾與父親多次談到,兩淮梁氏聯絡縱橫,如此聲勢浩大支持二皇子奪嫡,如今皇上冊立大殿下爲皇太子,梁氏絕不會善罷甘休。這一次,皇上用皇太子作餌,才能如此順利有效。是以,兒子認爲,爲了剷除世家毒瘤,皇上不僅不止捨得一個二皇子,就連一國儲君,也能置於險境,皇上忌憚世族,竟至如此?”

陳熙華道:“我倒認爲是皇太子主動出擊,照如今看來,皇太子不冒這個險,別說坐不坐得穩這太子之位,就是今後,聖上百年之後,太子爺能不能順利登基也還存疑。江南爲中原最爲富饒之地,皇上與太子須得將此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絕不能讓世族倒騎到了朝廷的脖子上。”

陳頤安再度沉吟,然後把目光轉到周寶璐身上,笑道:“表姐肯定有私房消息,是咱們不知道的。”

周寶璐慢吞吞的說:“如今東宮寵妃吳側妃,就是江南世族吳氏的嫡女,皇上也曾規勸太子爺,容讓兄弟。”

陳頤安點頭笑道:“看來,太子爺佈局江南,也不止一日了。”

然後他下了結論:“父親說的不錯,聖上有心收服江南,早有佈局,後宮之事常影射前朝,慶妃獨大後宮,二殿下奪嫡之心昭顯,而太子深悉聖心,以自身爲餌,誘二殿下出手,以牽一髮而動全身,直擊世家大族根基,太子爺造勢、出擊,把局面做成這樣,聖上顯然不能放過這樣的機會,只得配合太子爺出手,自然也就如太子爺的願,捨棄了二殿下。”

他說:“父親在立儲前就選擇了輔佐太子爺,思慮深遠,兒子佩服。”

又看看周寶璐,笑道:“還把表姐嫁給太子爺,這目光就更獨到了!”

周寶璐聽的怔怔的,壓根沒注意到陳頤安這壞蛋調侃她,舅舅父子二人一問一答,一步一步深入,竟然就把多年來的朝廷、太子、江南的糾葛布局,種種手段,種種深意,剖析的一清二楚,安哥兒還沒滿十四歲呢!

雖說這是舅舅有意在教導他,可是看起來也早慧的好像一個妖怪。

陳熙華說:“太子冒了絕大風險,收服江南,絕對不止是爲了一個二殿下,更不是純粹爲了皇上分憂,太子要掌握江南的心思定是有的,江南在手,就有財源,皇上固然要,太子定然也想分一杯羹,纔不枉冒這奇險,我想,待太子現身之後,讓安哥兒去江南輔助太子。”

兩父子都看向周寶璐。

周寶璐莫名其妙:“看我做什麼?安哥兒才十四歲,用什麼名義去,太子怎麼用他?”

兩父子露出一模一樣的笑容來,陳熙華也罷了,陳頤安才十四歲,俊秀的臉上還很稚氣,竟然就露出這樣老狐狸般的笑來,頓時叫周寶璐一個激靈,恍然大悟,指着自己的鼻子:“我?”

陳頤安笑道:“表姐聖明!”

周寶璐簡直要暈倒,這還沒嫁人呢,就開始有裙帶關係了!

陳熙華很坦白的對外甥女說:“你寫封信,前半截要寫多少日日思君不見君我管不着,後面你就寫如今江南如此大的事件,自然是千頭萬緒,何處不用人?太子爺自然是人手吃緊的,正好咱們家要給安哥兒謀個出身,趁此機會,先叫他到江南歷練,也是爲太子分憂。太子看你的臉面,想來定會對安哥兒另眼相看,至於在那邊兒他到底能做到什麼,就看安哥兒自己的本事了。”

周寶璐慢吞吞的說:“好。”

陳熙華說:“你與咱們家的關係,太子爺沒有不知道的,你的嫡親表弟,他自然使起來也放心些,太子爺正是在建自己班底的時候,這對安哥兒也是個絕好的機會,且是於雙方都有助益的事,想來太子爺定然會明白。再則,若是安哥兒出息了,今後掌太子爺江南財源,於你也無不好處。待今後你進了宮,便是日子長了,若是情形與現在不同了,有安哥兒替你在外頭撐着,說句不恭敬的話,太子爺就算登基爲帝,也不敢對你如何。”

他的目光溫暖如同慈父,周寶璐沒有得到的父愛在這裡補足了,陳熙華說:“我就你這一個嫡親的外甥女,偏你又自己願意進宮,我再不放心也只得罷了。只是要囑咐你一句,一個女子的一生,首先靠孃家,其次靠兒子,最後才輪到靠夫君,你是個聰明孩子,性子也剛強,自己是掌的起來的,今後有陳家在你身後,再有了嫡子,無論如何,絕不會落的沒下場。”

周寶璐笑着,答應了一聲:“嗯,我明白。”

她雖然在不顧一切的熱戀當中,但進宮生活,除了那真切的,不可替代的愛戀,確實要有底氣,而舅舅這話,就是她的底氣。

這也是舅舅的風格,不管什麼事,總是沒有單一的目的,八面玲瓏,總是人人都能受益,就算他坦白的說,我在用你,也能叫你能讓他用的心甘情願。

正在這時,門口有人輕輕的敲了兩下門。因武安侯府的情形勢如水火,爲着機密,陳熙華的外書房規矩最大,如今在這樣密談的情形下,竟然有人敢來敲門,陳熙華和陳頤安對視一眼,眼中都有喜色,顯見是想到了同樣一件事。

果然,門外那人輕聲回道:“接急報,太子殿下於江南獲救,殿下無恙,已入三殿下欽差行轅。”

大局已定!

作者有話要說:咦,怎麼這麼巧,剛好能在99章賜婚,倒真是天長地久嗎?

429936扔了一個火箭炮投擲時間:2014-05-29 10:46:56

429936扔了一個火箭炮投擲時間:2014-05-29 10:47:09

晏三生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05-29 10:59:40

zg070329扔了一個手榴彈投擲時間:2014-05-29 11:23:49

一樹櫻桃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05-29 11:50:49

第103章 婚前準備第3章 老祖宗來了第92章 祖婆婆第108章 物議第119章 釣魚第132章 銀子第28章 小鹿會忽悠第150章 除夕第194章第215章第96章 攪混水第28章 小鹿會忽悠第40章 曾經草長鶯飛第55章第125章 投名狀(捉bug)第74章 微服第232章 犯衝第155章第153章 亂象第77章 坦白第4章 承爵大事第22章第117章 作配宗室第182章 東宮規矩第49章 花會第71章 賜婚第218章第198章 女兒第70章 指點第121章第103章 婚前準備第132章 銀子第111章 吳玉華第106章 今後的十年第32章 說親第89章 青梅竹馬第236章 看熱鬧第140章 宗室之怒第207章 陳頤安的家務事第218章第141章 莊柔公主第93章 下馬威第72章 夫人外交第202章 漣漪第109章 聯手坑爹第22章第111章 吳玉華第218章第53章第155章第2章 靠山第148章 雪夜第107章 輿論第35章 煙火第156章 簡在聖心第6章 舅母來了第20章 黑騎衛第129章 調戲良家婦女第162章 收容所第246章 (二)第204章 又暈倒了第63章 風波起第178章 風聲第88章 公主大婚第136章 東宮第27章 誰來出頭?第174章 定計第8章 秘辛第236章 看熱鬧第62章 牛刀小試第179章 喜訊第125章 投名狀(捉bug)第151章 機鋒第225章 貌美如花(完)第78章 兒媳婦第205章 龍精虎猛第198章 女兒第50章 公主駕到第16章 多事之秋第118章 發難第165章 各種八卦第212章 背後的人第187章第39章 發瘋第32章 說親第11章 人不犯我第132章 銀子第69章 自證清白第223章 貌美如花第172章第26章 鐵樹衚衕第96章 攪混水第85章 捉x在房第132章 銀子第241章第156章 簡在聖心第175章第214章第174章 定計第222章 恭喜王錦繡
第103章 婚前準備第3章 老祖宗來了第92章 祖婆婆第108章 物議第119章 釣魚第132章 銀子第28章 小鹿會忽悠第150章 除夕第194章第215章第96章 攪混水第28章 小鹿會忽悠第40章 曾經草長鶯飛第55章第125章 投名狀(捉bug)第74章 微服第232章 犯衝第155章第153章 亂象第77章 坦白第4章 承爵大事第22章第117章 作配宗室第182章 東宮規矩第49章 花會第71章 賜婚第218章第198章 女兒第70章 指點第121章第103章 婚前準備第132章 銀子第111章 吳玉華第106章 今後的十年第32章 說親第89章 青梅竹馬第236章 看熱鬧第140章 宗室之怒第207章 陳頤安的家務事第218章第141章 莊柔公主第93章 下馬威第72章 夫人外交第202章 漣漪第109章 聯手坑爹第22章第111章 吳玉華第218章第53章第155章第2章 靠山第148章 雪夜第107章 輿論第35章 煙火第156章 簡在聖心第6章 舅母來了第20章 黑騎衛第129章 調戲良家婦女第162章 收容所第246章 (二)第204章 又暈倒了第63章 風波起第178章 風聲第88章 公主大婚第136章 東宮第27章 誰來出頭?第174章 定計第8章 秘辛第236章 看熱鬧第62章 牛刀小試第179章 喜訊第125章 投名狀(捉bug)第151章 機鋒第225章 貌美如花(完)第78章 兒媳婦第205章 龍精虎猛第198章 女兒第50章 公主駕到第16章 多事之秋第118章 發難第165章 各種八卦第212章 背後的人第187章第39章 發瘋第32章 說親第11章 人不犯我第132章 銀子第69章 自證清白第223章 貌美如花第172章第26章 鐵樹衚衕第96章 攪混水第85章 捉x在房第132章 銀子第241章第156章 簡在聖心第175章第214章第174章 定計第222章 恭喜王錦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