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小王任輪值長,我們幾位前輩期盼這位年輕人會給事務所帶來朝氣與轉機。
今天,新上任的小王就又說起了年輕人職業發展問題。他說:“我們是不主張年輕人盲目創業。但有這麼個現象你們發現沒有:越是成熟企業,越講究論資排輩,給年輕人的機會好像越少。”
老胡笑道:“王輪值長,還是象我們一樣的初創小企業好,越年輕越重用,誰有本事誰上!”
聞老師則說:“小王的說法也有點道理,越是成熟企業、處於強勢地位的企業,爲了守成、不大願冒險,是會犧牲點創新開拓、犧牲點銳氣,破格提升的機會確實較少。”
小王又說道:“行業也是如此,越是傳統行業,隔行如隔山,行業條塊分割嚴重,很難互認。年輕人精力充沛,學點其它專業方面的知識也較難獲得認同。”
我倒還是較認同行業條塊規範化,但在科研創新還是應當支持融合,我說:“行業規範化,有利於行業往精深方向發展。如果本行業的事都沒搞清楚,就想去做其它行業,那是做不成事的。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方便經濟的全面管理,各行業應各司其職,不宜混淆不清。不過,在自然科學領域與創新領域,可以放棄些這種分割做法,許多科學創新發現,都是各類學科的複合中獲得靈感。”
聞老師這時卻道:“企業都有自己的晉升機制,破格提拔的機會確實較少,但現在不是流行一種職場進階的說法嗎?企業通常或多或少存在着這種進階規則。比如說,加薪、靠近中上層、獨當一面、換崗到新職系等,雖不晉升,但已進階,進階同樣值得重視。上層職位有限,有些公司通過加薪、提升福利待遇,來肯定優秀員工;調整到與領導接觸機會多的崗位,領導樂意聽你彙報、吩咐你一些臨時事,這是好兆頭,雖不升你職位,但也相當於進階提升了;讓你獨當一面、負責某方面某地域業務,就更是破格提升。成熟企業肯定員工的方式有許多種,員工職場進階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所以老企業的年輕員工還是要保持好朝氣,不能被老員工同化了,也不宜輕易辭工創業,還是要集中精力做好本職工作,然後尋求職業突破。”
胡總這時說:“我們打算叫職位晉升的業務,是不是採用職業進階這個叫法更合適?它聽起來比較理性,有一步一腳印、步步爲營之意,也比較符合實際情形。”
我則提出說:“如果用職位晉升這個叫法的話,這也無可厚非、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是聽起來顯得有點功利。再說,企業內部一般也有晉升之類機制。我也覺得是可以修改一下,我們承擔的壓力也小一些。”
小王支持道:“是啊,職業進階這叫法不錯,古人是有把職業分七個階段的說法。那我們暫時就稱爲職業進階好了,名稱以後還是可以修改的。好了,聞老師,你就在這裡簡單說說關於作爲年輕員工職業該如何規劃進階,你有什麼好建議?”
聞老師笑說:“我是從事人事工作的,呵,所以,我就說兩個字:‘事’與‘人’。人就是個事,要打理得順心暢意;事就是個人,要細心照料有張有弛。無論是業務事、臨時事、細節事,把事做得有頭有尾、把事做到對指標對階段對時點爲佳;還得要多關注一下關於如何管理自我,由我而人、從而瞭解些管理人管理團隊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