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丐幫與漕幫

bookmark

李自成在順豐樓召見的客人,乃是北海艦隊司令徐人龍、海軍團長張世傑、陸戰軍團長黃蔭恩。

三人於前一日趕到天津,接到李自成召見的訊息,已經是天黑以後的事了。

他們實在想不明白,皇爲何在順豐樓召見他們,如果是爲了安全,府衙有護衛,豈不更安全?

徐人龍三人在親兵的護送下,來到會客廳,見到李自成,翻身跪拜於地,“臣等叩見陛下!”

“快快起身,坐!”李自成伸手向對面一指,待三人落座,方回頭道:“小米,菜!”

“臣遵旨!”

不一會兒,親兵門拂柳穿花般送一桌精美的菜餚,除了四人的碗箸,還有一罈兩斤裝的蒸餾酒。

徐人龍驚得目瞪口呆,“皇,這是……”

“已經是晚飯的時間了,朕總不能讓你們只幹活不吃飯,”李自成笑道:“小米,斟酒!”

何小米拍開酒罈的封泥,給各人斟了半杯,李自成舉杯,道:“這杯酒,算是慶祝北海艦隊正式入編,遲到的祝福,次慶祝的時候,朕實在抽不開身!”

“臣不敢……”徐人龍還是舉起酒盞,看了張世傑、黃蔭恩一眼,兩人也是舉起杯,卻不敢湊近口邊。

“朕一向不喜飲酒,但海軍是朕的寶貝,諸位愛卿不必拘謹,”李自成向三人示意,“來,幹!”

“臣等多謝皇!”徐人龍三人也是幹了。

何小米急忙斟酒,李自成卻是不再舉杯,而是看向徐人龍,“徐愛卿,北海艦隊的將士們,如今操訓得如何了?”

“回皇,臣根據皇的要求,已經在外海操訓士兵,”徐人龍心有些忐忑,“不過……不過,北海艦隊的艦船,基本都是老式的運輸船,船並沒有裝載火炮,目前才接受一艘‘成都’級戰艦‘天津號’,將士們都是喜不自禁……”

“現在的關鍵,是操訓士兵,至於戰艦,將來回逐漸增加,”李自成道:“根據現有的條件,將士兵們操訓至高水平,那纔是爲將之道!”

“臣慚愧……”

李自成笑道:“這些老式的艦船,原本是在渤海轉悠,現在船齡更高,能去外海操訓,已經很不錯了!”

“臣多謝皇體恤!”

“其實,說到底,海軍是用來打仗的,不用用來操訓的,”李自成話鋒一轉,道:“北海艦隊的將士,現在可以戰場嗎?”

“回皇,‘天津’號戰艦,將士們尚未完全吃透性能,暫時無法戰場,還是原先的艦船……”徐人龍說到這兒,心忽地一動,難道要打仗嗎,周邊並沒有敵對的海軍呀……

李自成點點頭,北海艦隊接受新式戰艦的時間太短,尚未吃透“天津”號的性能,也是情有可原,“真正的強軍,不是操訓出來的,而是戰場打出來的!”

“皇說得是,”徐人龍道:“只要皇下令,臣便是用船撞,也要撞沉敵船……”

“軍人,既要有捨我其誰的霸氣,也要有爲國獻身的勇氣,”李自成大笑,“南海艦隊組建的時間,遠遠長於北海艦隊,但南海艦隊總是江河運行,入海的時間北海艦隊晚得多,加數次實戰,已經能在南疆#獨當一面了,有南海艦隊駐守,西洋的海軍絕對不敢擅闖華夏的海域。”

徐人龍小心地道:“皇,需要北海艦隊參戰嗎?”

“朕可不希望你們用船撞、用牙咬的方式擊敵,”李自成目光一轉,道:“不過,北海艦隊,做爲運輸船,應該沒有問題吧?”

“皇放心,絕對沒有問題,”徐人龍道:“臣的手,有大明時代的航海圖,渤海內航道非常熟悉,臣正在蒐集外海的航海圖……”

“黃愛卿,你的陸戰軍操訓得怎麼樣了,能戰場嗎?”李自成點點頭,卻是看向黃蔭恩,道:“北海艦隊的陸戰軍,可是第一支裝備步槍的海軍將士!”

“能!”黃蔭恩說得斬釘截鐵,“陸戰軍已經完全掌握了步槍的基本戰法,等着在戰場檢驗了,臣絕對不會辜負皇!”

“好,好,”李自成笑道:“繼續加強操訓,朕隨時會派給你作戰任務!”

“臣已經做好準備了,隨時聽從皇的調遣!”

李自成看向張世傑,道:“張愛卿,海軍將士操訓,有實戰演習嗎?”

“有!”張世傑道:“將士們在海操訓,除了操訓專業士兵,最主要的操訓,便是實戰演習,士兵們用木棒代替刀槍,但都是真打,士兵們受傷的情形,每次都是不可避免,亦有士兵因傷重而被逼退役……?”

“要安置好這類傷兵,他們是爲了北海艦隊的強大而受傷的,等同於在戰場受傷!”

“臣明白!”

李自成又道:“如果將北海艦隊所有的運輸船、艦船集起來,一次能運輸多少士兵?”

“回皇,如果是在渤海,一次能運輸七千士兵,連同簡單的裝備,如果是在外海,浪高風疾,最多能運輸五千士兵!”

李自成喜道:“也是說,你們能一次性運輸陸戰軍所有的士兵?”

“只要不是梅雨和颱風季節,應該沒問題。”

“朕問的不是應該,而是絕對!”

“皇放心,臣用腦袋擔保,只要集合所用的艦船,定能一次性運輸陸戰軍的所有士兵!”

李自成夾了一塊豬蹄,咬下皮筋,咀嚼幾口,猛地一口吞下,道:“三位愛卿,朕交給你們三項任務:其一,兩個月內,必須完全熟悉‘天津’號的性能,達到作戰水平;其二,在渤海內遼南尋找合適的登陸地點;其三,在遼南尋找一處島嶼,能夠儲存大量的糧食,等到渤海解凍,向島運輸一萬人三個月的糧食!”

徐人龍思索片刻,覺得實現前兩項不算太難,便是寒冬季節,外海不會封凍,“天津”號可以去外海操訓,但第三個條件,他卻有些頭疼,“回皇,這糧食……”

“你放心,等開春解凍之後,朕會着人將足夠的糧食運至天津大沽碼頭,你們只要帶着運輸船去碼頭領取便可,”李自成頓了一頓,又道:“此是絕密任務,只有你們三人知道,絕對不能泄密!”

“臣遵旨!”三人便是傻子,也知道皇要用海軍攻打遼南了,只是不知道具體的規模、戰略,皇不說,他們也不敢問。

徐人龍三人離開之後,李自成獨自躺在牀,思索了很久,方纔沉沉誰去。

雖然快要新元了,李自成卻並不急着回京,在天津城閒逛了兩日,市坊貨物不少,但購買貨物的人卻是不多,根本看不到北京、南京、杭州那種萬頭攢動的情形。

吃過午飯,躺在炕休息片刻,李自成的心卻是無法平靜下來。

北京的人口太多,不太合適大規模發展工業,天津將是北京-天津工業板塊的核心城市,但現在的天津,不但遠遠不南京、杭州,連西寧、蘭州都不。

天津府城的人口,實在太少了!

如今的天津,哪像一省的府城所在,最多是一個縣城的水平。

有什麼法子增加天津的人口?或者說,用什麼法子,讓附近的百姓自願遷移過來?

他有些後悔,當初爲了讓所有的百姓吃飽飯,土地平均分發給了當地的百姓,百姓因此被限制在土地。

以漢民族對土地的情節,如果不是生死存亡,誰願意背井離鄉,放棄自己的土地?

人口的自然增長,不像工廠可以加班加點生產貨物,沒有二十年的時間,青壯人數很難大規模增加。

除了自然增長,只能依靠移民了。

怎麼辦?

李自成想到了流民,現在的華夏,最大的流民羣體是什麼?

丐幫嗎?

且不說丐幫是否真實存在,即便存在,將這種習慣了自由自在的人羣,短時間內培養成遵紀守法的產業工人,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或許漕幫纔是流民的第一大幫!

“南糧北運”,大運河兩岸,催生了一大“幫派”,至少有十萬青壯依賴漕運討生活,但華夏立國之後,漕運要廢除了,漕幫也將不復存在。

即便運輸糧食,華夏也不會依賴漕運!

華夏將倡導海運,將運輸的貨物,打包交給運輸公司,走社會化、商業化的路子,而不是由漕幫壟斷着運輸業。

走海運兩個好處,一是朝廷不用大規模疏通運河航道,不用養着十萬計的青壯和無數的官員;而是讓商家入海,開闊眼界,不能只盯着大陸。

漕運工人都是貧苦的百姓,有口飯吃、娶婆娘,是人生的最高目標,將他們培養爲產業工人,培養丐幫的人,肯定容易得多。

李自成得意地笑了。

既化解了漕運工人,又給天津增加十萬廉價的產業工人,促進天津的發展、繁華……

或許天津的工業,想象的要快一些!

李自成忽地想到在青山都督府俘獲的蒙古女人。

除去在雲府和遼東的水果樓,還剩下兩千年輕的女人吧?

這些女人,是要嫁給遷移至天津的漕運工人,還是在天津專門設立水果樓?

哪一種方式更能促進天津的大發展?

李自成的嘴角,現出一絲淡淡的笑意,這次來到天津,最後一件事情辦好了,也該回京過新元了……

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1328章 各有所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744章 祭旗第707章 心急如焚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841章 不對勁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504章 遺腹子第531章 工業園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1022章 新技術第205章 六朵金花第1063章 團圓飯第212章 體香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794章 懸樓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143章 過門第159章 苦水灣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1371章 錫蘭島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120章 倒淌河第1096章 聯合作戰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1233章 兩樁大事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1368章 賠償款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715章 千戶官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15章 二妹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1111章 血統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90章 妥協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1180章 鴨綠江畔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728章 願意爲妾第1358章 通航稅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816章 一箭雙鵰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413章 什麼都缺第34章 血腥味
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1328章 各有所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744章 祭旗第707章 心急如焚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841章 不對勁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504章 遺腹子第531章 工業園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1022章 新技術第205章 六朵金花第1063章 團圓飯第212章 體香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794章 懸樓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143章 過門第159章 苦水灣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1371章 錫蘭島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120章 倒淌河第1096章 聯合作戰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1233章 兩樁大事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1368章 賠償款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715章 千戶官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15章 二妹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1111章 血統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90章 妥協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1180章 鴨綠江畔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728章 願意爲妾第1358章 通航稅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816章 一箭雙鵰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413章 什麼都缺第34章 血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