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 拉郎配

樑文成入了內書房,勉強向李自成行了禮,臉上怒容未退,坐在李自成的對面,雙手把玩着茶水杯,連呼吸都十分沉重。

李自成淡淡一笑,“文成一向好#性子,今日是誰惹文成生氣了?說出來朕替你做主!”

樑文成擡起目光,竭力將呼吸調勻,“皇上可曾聽說過‘拉郎配’的故事?”

“拉郎配?”李自成自然知道這個故事,皇上在民間選取秀女,稍稍有些姿色的適齡女子,爲免被選入宮,凡是有過婚約的,搶在選取秀女的官員到達之前完婚,沒有婚約的女子,隨便在大街上拉一個男人回家,不計相貌、不計人品、不計家產,先完婚再說,“原來文成是爲此生氣?朕登基以來,似乎沒有在民間選取秀女吧?”

“華夏立國已經八年,如果皇上在民間選取秀女,臣不會生氣,”樑文成氣呼呼地道:“皇上,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廣中省!”

“廣中省?”李自成奇道:“難道張獻忠在廣中省選取秀女?爲誰?爲朕嗎?朕怎麼不知道?爲他自己嗎?”

“皇上,張獻忠沒有選取秀女,但實際情形差不多,”樑文成道:“廣東、廣西開始向廣中移民,移居當地的漢人,只要是青壯,就是香餑餑,無論他們原先是否有妻妾,當地土著都是求着嫁女,哪怕是爲妾爲婢!移居廣中的漢人家庭,如果有未嫁的女兒,家中也是擠破了門檻,不管長得多醜,不管花多少錢,當地人都願意娶……”

李自成樂了,這是好事呀,當地人搶着與移居的漢人結親,拉關係,這樣的好事哪兒找?“華夏向北方移民,因爲當地土著兇悍,移居的漢人常常需要駐軍的保護,但在廣中省,移居的漢人成了香餑餑,成爲當地人拉攏的對象,對於歸化當地的百姓,實在是一件大好事呀,這個張獻忠,應該獎勵!”

“獎勵?”樑文成的雙目瞪得滾圓,如果不是在乾清宮,如果對面不是皇上,他真想將御案上的茶水扔過去,“皇上可知道,當地的百姓爲何如此巴結移居的漢人?”

“爲何?”

“殺怕了!”樑文成的臉上怒色再起,“當地人被殺怕了,聽說只有只有與移居的漢人結親,纔會被信任,萬一犯了點小過失,也能免於屠殺……”

“奧?”

“華夏征服安南,在交州立下廣中省,這才幾個月?”樑文成怒道:“聽說張獻忠殺了十萬人,十萬,皇上!聽說交州、元江二府,當地人口減少了三成,比戰爭損失的人口還多,如果不是移民,恐怕一半以上的土地都要荒蕪!”

“有這樣的事?”李自成沉思片刻,道:“張獻忠爲何要屠殺當地的百姓?”

“自然是不服管教,”樑文成頓了一頓,又道:“明目張膽反對華夏的人,殺了也就殺了,可是,普通的百姓說句閒話,也會被屠殺,皇上,如此下去,便是原本沒有反對華夏的人,也會被張獻忠逼反……”

“沒這麼嚴重吧?”李自成淡淡地道:“張獻忠如此屠殺,或許有不對的地方,可是文成如此言語,似乎不能全對!”

“皇上……”

“比如文成說,原先並不反對華夏的人,也會被逼反,”李自成淡淡地道:“其一,如果行動上、語言上都沒有反對華夏,張獻忠不會屠殺,他們有什麼好擔心的?又怎麼可能被逼反呢?只有那些心懷鬼胎的人,心中才會害怕;其二,前朝大明,在征服安南之後,就是因爲沒有清洗,反對大明的權貴從來沒有消停過,不過短短二十年,大明就因爲無法遏制當地的權貴,被迫放棄交趾布政使司,承認安南獨立,文成,你能允許前朝大明發生的事情,在華夏重新再演一遍嗎?”

“皇上,這……”

“張獻忠大量屠殺當地反對華夏的權貴、百姓,固然有所不對,”李自成道:“不過,除了這種方法,文成覺得,有什麼法子可以讓安南的權貴、百姓真正臣服華夏?”

“可是……”樑文成思索片刻,道:“華夏征服的土地不少,從來沒有這樣屠殺百姓……”

“那是因爲不需要,”李自成道:“華夏征服的土地,基本上都是未曾開化的土著,而安南,自從大漢時代#開始,一直與中原分分合合,牽扯不斷,正因爲如此,安南從中原的文化中吸收了大量的給養,有自己的民族傳承,比他地更難徵歸化,他地一旦被征服,早早晚晚,都能被漢化,但安南不行,”嘆了口氣,又道:“朕也曾想過,能不能放棄安南,讓安南獨立建國,結果是不能,西洋人已經來到東方,一旦安南從東西方文化中吸收給養,將來必定成爲華夏的心頭大患!”

樑文成的臉色雖然難看,但怒氣一點點消失,“皇上有機會征服暹羅、柬埔寨,但皇上並沒有征服他們,而是與暹羅、柬埔寨結爲盟國,爲何不能讓安南獨立?”

“人性!”李自成道:“安南人的血液中,充滿着擴張的因子,一旦得到機會,不僅周圍的小國要遭殃,便是華夏,只要有一絲機會,安南也絕不會放過,東籲當年肆掠大明的事,文成不會忘了吧?”

樑文成沉思良久,道:“皇上要征服安南,臣並不反對,可是,用如此血腥的手段治理安南,臣實在不敢苟同……”

李自成不知不覺從龍椅上起身,在書房踱着步,說實在的,他並不喜歡屠殺,之所以允許張獻忠在安南屠殺當地的官員和百姓,原因有二:

當年大明從安南撤出軍隊和官員,冊封黎氏爲安南王,但不少百姓滯留在安南,安南表面上對大明恭恭敬敬,暗中卻是爲了削弱大明對安南的影響,對滯留的漢人大肆屠殺,少量倖存的漢人,被迫改名換姓,被安南人同化……

原本爲大明開疆守土的漢人,結果卻是魂斷安南、男丁被殺、女人被妻、財產被洗劫一空!

李自成可以想得出,在那場滅絕人性的大屠殺中,漢人是如何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在被殺的一瞬間,這些漢人後悔來到安南嗎?

現在殺多少當地的安南人,都不能讓漢人復活過來,但被屠殺的漢人,以及曾經發生的屠殺漢人的事件,不應該被遺忘;

還有一個原因,與安南的地形有關。

安南的權貴、精英太喜歡割據爲王,安南又是狹長、多山的地形,特別適合形成割據勢力,只有將當地的權貴、精英屠殺了,敲斷京族人的脊樑,當時的百姓纔會成爲華夏的順民,張獻忠將所有言行上反對華夏的京族人都屠了,既減少了京族人口,也是震懾殘餘的京族人。

這些心裡話,樑文成這種性格的人,是不應該聽到的,否則他連人生三觀恐怕都要改變了。

樑文成知道李自成在思索,以爲他心有所動,隧道:“皇上,張獻忠在廣中省被當地的百姓稱爲‘屠夫’,便是啼哭的三歲小兒,一旦聽到張獻忠的名字,也會戛然而止……”

李自成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皇上,廣中省被屠的十萬百姓,都是青壯,現在交州、元江兩府,女多男少不說,沒有青壯,誰來種地?誰來納稅?”樑文成從來沒有對一個人如此反感過,哪怕是當年的崇禎,“皇上,張獻忠並沒有停止屠殺,每耽擱一日,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被屠殺……”

“朕會告訴張獻忠,讓他減少屠殺,”李自成終於停下腳步,回身道:“張獻忠在當地如何治理廣中省?”

樑文成略一思索,道:“張獻忠以交州府爲中心,先將反對華夏的官員和百姓屠殺了,然後將移居的漢人百姓安置下去,府縣之下,實行保甲制度,十戶爲一甲,設甲長一名,十甲爲一保,也就是一村子,設保正一名,甲長、保正的人選,歸化爲漢人還不夠,須是移居來的漢人,或者是與移居的漢人有姻親關係、又歸化爲漢人的人……”他嘆了口氣,“制度本身沒什麼錯,不過對當地的百姓太苛刻了……”

李自成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甲長、保正的人選,自然是選擇信得過的人。

其實,張獻忠以交州府爲中心,將屬地內犁了一遍,促進當地儘早轉化爲漢地、熟地,實在是一種高明的手段,先將首府交州變成漢地,然後以三條水泥大道爲依託,一點點將漢地向三個方向推進:北面經高平府與廣西的鎮南關對接;西北方向,經元江府、老街府與雲南的河口縣對接;東南方向,防城府是貿易港口,本身有不少漢人……

這三個方向的府縣歸化爲漢地,只剩下一個南方,時間還會久嗎?

李自成重新在龍椅上落座,將腦袋湊到樑文成面前,“文成,朕倒是想到一個法子,既能讓張獻忠減少殺戮,又能讓廣中省儘快歸化爲漢地。”

樑文成暗中嘆了口氣,看來,張獻忠膽大妄爲在廣中省大肆殺戮,皇上是不打算追究他的責任了,不知道一向標榜“依律辦事”的皇上,這次爲何沒有依律懲罰張獻忠?

難道廣中省不是華夏的土地?廣中省的百姓,不是華夏的臣民嗎?

李自成知道,樑文成心中的結,尚未完全解開,親自爲他續上茶水,“文成不想聽聽朕的法子?”

“皇上想說就說吧,臣聽着呢!”

李自成苦笑,“讓漢清部的人員暗中傳出訊息,皈依天主、成爲天主的兒女,天主會保佑他免遭屠殺;安南的百姓,是從華夏遷移過來的,原本就是漢人……”

樑文成撇了撇嘴,“皇上聖明!”

李自成給自己續上茶水,“文成,廣中省的問題太過沉重,咱們還是探討一下,如何讓屬地上的百姓儘快富庶起來……”

滅明

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478章 小旗官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1286章 華夏的南海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1071章 離心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43章 西寧衛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885章 誘餌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1072章 航海第94章 官復原職第548章 神龍不見尾的漢人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719章 除夕夜襲第292章 四嫩第124章 歡喜還來不及第1258章 教皇國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860章 沙河斷流第64章 戰馬不錯第1316章 拉郎配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98章 心智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851章 勸降第625章 白桿兵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18章 分界線第1072章 航海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607章 護城河第1122章 生路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125章 女學子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1045章 有限公司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474章 一觸即發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584章 大批流民第72章 血性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1250章 主動權第995章 軍魂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659章 啞謎第958章 泥菩薩首輔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953章 壯烈而亡
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478章 小旗官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1286章 華夏的南海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1071章 離心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43章 西寧衛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885章 誘餌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1072章 航海第94章 官復原職第548章 神龍不見尾的漢人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719章 除夕夜襲第292章 四嫩第124章 歡喜還來不及第1258章 教皇國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860章 沙河斷流第64章 戰馬不錯第1316章 拉郎配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98章 心智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851章 勸降第625章 白桿兵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18章 分界線第1072章 航海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607章 護城河第1122章 生路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125章 女學子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1045章 有限公司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474章 一觸即發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584章 大批流民第72章 血性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1250章 主動權第995章 軍魂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659章 啞謎第958章 泥菩薩首輔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953章 壯烈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