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西安城破

告別王紹禹,李自成回到南城外紮了營,孫傳庭立即求見。

李自成在大帳內召見了孫傳庭,“孫大人不是想去隴右看看嗎,難道是來辭行?”

“這……”孫傳庭想去隴右看看,乃是爲了驗證李自成的話,不過,心思一動,心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天命軍入潼關後,一路勢如破竹,百姓牛酒相迎,這不僅是軍事的勝利,更是政治的勝利,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從潼關到西安,一路之,天命軍雖然手握屠刀,卻從來沒有向百姓落下,相反,天命軍有專職的民事司安撫各城的百姓,給百姓分發土地,發放賑災糧……

這難道不是自己追求的“天下大治”嗎?

在渭南縣,面對世家南居益的巨大財富,李自成並沒有向朝廷宣傳的那樣,抄家滅族、查抄錢糧,除了南居益主動捐贈的銀錢,只是沒收了絕大部分土地,無償分發給百姓。

便是沒收土地這一項,也不是李自成心血來潮,更不是眼紅南家的田產,而是根據天命軍的《土地律》,有律可依,有律必依。

南家在城內有不少商鋪,天命軍一個也沒動,照常可以營業。

孫傳庭越來越感覺到,這些年將李自成的天命軍定性爲“流寇”,是一個極大的錯誤,自己犯了錯,朝廷更是犯了大錯!

天命軍的目標,不是讓屬地的百姓吃飽飯,而是讓天下所有的百姓都吃飽飯!

去不去隴右,已經無所謂了,孫傳庭相信自己的眼睛,李自成不可能爲了自己而改變一貫的作風,天命軍嚴格的軍紀,絕對不是一日養成的!

李自成知道孫傳庭一定有事,遂笑道:“孫大人有什麼話,不妨直說,我這個人,一向不喜歡拐彎抹角,在日常瑣事耗費腦力!”

“大都督,屬下有一個不情之請……”孫傳庭已經從心裡承認是天命軍的一員,便學着將軍們的口吻,自動改了稱呼。

李自成注意到孫傳庭稱呼的變化,卻是沒有說破,這是遲早的事,除非孫傳庭腦子一根筋,他淡淡地道:“孫大人說說看,只要不違背天命軍的律法,本都督可以考慮。”

“西安城指日可下,大都督能否……”孫傳庭咬了咬牙,終是道:“破城之後,大都督能否留下秦王的性命?”

“爲什麼?”李自成淡笑,“孫大人與秦王有舊?”

“秦王是宗室的親王,平日不會與地方武有來往,”孫傳庭道:“據屬下所知,當今秦王,一向深居簡出,並沒有多少污名!”

李自成知道,孫傳庭數度在陝西爲官,他口的秦王,應該較真實,不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難到這麼放過秦王朱存極?

他瞥了孫傳庭一眼,淡淡笑道:“難到秦王府大量錢糧、商鋪、土地,都是百姓心甘情願白送的?”

“這……”孫傳庭遲疑了一會,終是道:“這些都是王府傳承下來的,與現任秦王未必有多大關係,”頓了一頓,方道:“當然,陝西遭受重災,百姓餓殍遍地,王府未能及時賑災百姓,秦王也有過錯……”

“看來孫大人還算明白人!”李自成道:“既然孫大人知道朱存極爲富不仁,爲何還要替他求情?”

“大都督,屬下不是替秦王求情,”孫傳庭思索片刻,道:“屬下是替天命軍考慮,西安不日可下,大都督擁有數省之地,京師遲早也會是大都督的囊之物,大都督既然心懷天下,不能不考慮仁政,連秦王都能容納的人,天下還有誰人不能容納 ?”

李自成沉默不言,心卻在思索。

孫傳庭的話,不能說沒有道理,僅僅憑藉軍事的力量,不知道要征伐到猴年馬月,大肚能容,方能天下歸心,儘快建立新的王朝。

所謂的“大勢”,應該是人心,普通的百姓,在豐衣足食過後,天下便會逐漸安定,但要治理國家,還需要士紳階層的支持,在新式教育向全國推廣,培養出足夠的人才之前,新的王朝還需要士紳們參與管理。

留下秦王朱存極,可以向天下士紳表明天命軍的心胸,加曾經的肅王、今日的青海省長邾識鋐,一定可以成爲天命軍招募天下仕子的兩大旗幟。

只是不知道這個朱存極,有沒有邾識鋐的覺悟。

李自成向孫傳庭拱了拱手,道:“多虧孫大人提醒,我可以留下朱存極,也會給宗室留下必要的生活物資、田產,甚至還可以留下部分商鋪,但未來的事,看朱存極自己了!”

“主要大都督給秦王一條活路,能堵住天下人的口舌,”孫傳庭第一次提出建議,被李自成採納,心暗喜,頓了一頓,又向李自成拱了拱手,道:“大都督,屬下還有一事相求!”

“孫大人請說!”

“屬下當日離開西安的時候,便與拙妻相約,屬下若是兵敗不能回來,拙妻一定不會獨生……屬下請求大都督,破城之時,讓屬下早些入城,或許還能救拙妻一命……”

“原來日此!”李自成急道:“孫大人爲何不早說?”想到孫傳庭當日便有以死殉國的壯舉,心不勝感慨,思索片刻,道:“孫大人可以信物,我立即着人送入城內!”

孫傳庭道:“城內?城內有天命軍的人嗎?”

“漢清局!”李自成笑道:“漢清局的人,早打入城內,破城也在這一兩日了!”

“一兩日?”孫傳庭呆了一呆,良久方道:“屬下立即手書一封,拙妻得到屬下的親筆手書,或許能留下一條命!”

孫傳庭沒有回去,在李自成的大帳借用了紙筆,快速寫了一封親筆信,吹乾墨汁,也不封口,摺疊起來交給李自成,“有大都督相助,屬下再也不用擔心拙妻了,屬下這去朔方任職!”

“也不遲這一兩日,孫大人還算等破城之後再走吧,”李自成接過書信,笑道:“西安城破,城內一定驚慌不安,孫大人最好親自撫慰家眷,免得他們生出誤會!”

孫傳庭看了李自成一眼,點頭道:“屬下謝過大都督!”

城內的守將王根子沒有食言。

十月十一日,西安城南、北、西三座城門,幾乎同時打開,數萬天命軍涌入城內,城內武不及出城,除少數自殺殉城之外,絕大多數

都被天命軍俘獲。

陝西巡撫馮師孔、按察使黃炯、左布政使陸之祺、長安知縣吳從義、提學僉事鞏焴、指揮崔爾達、西安參將李應孝、里居吏部侍郎宋企郊……

午時,李自成從城南的永寧門入城,天命軍各營團主將、城內的降兵,還有數不清的百姓,從城門處沿着南門大街夾道歡迎。

李自成騎在黃鬃馬背,一路向兩側的人羣揮手致意。

何小米最是緊張,這些降兵、百姓,會不會隱藏着刺客?他將所有的親兵派出去,護衛在李自成的兩側,自己跟在李自成身後,充當了貼身保鏢。

孫傳庭已經回了一趟總督府,此時亦是在歡迎的人羣,“大都督……”只說了三個字,他忽地說不下去了,便是他這個總督勝利歸來,也不會有如此氣勢,除非皇駕臨西安……

李自成沿着南門大街行至街心的鐘鼓樓,暫時下榻於空置的保安王府,何小米分出人手將已經打掃乾淨的王府再次打掃一遍,其餘的親兵,都是守衛在王府四周。

等着求見的人員太多,李自成最先接見了第一個入城的王紹禹和打開西安城門的王根子。

王紹禹彙報了城內的情況:局勢基本穩定,百姓並沒有驚慌,商鋪、市坊依舊開業,東北角的秦王府已經被重兵包圍……

王紹禹向李自成問詢,要不要強攻秦王府!

李自成含笑告訴王紹禹,暫時不要攻打王府,維持城內局勢爲重,有騷擾百姓的士兵,無論是哪一部的士兵,一律格殺勿論!

王根子是第一次見到李自成,天命軍的名頭已經讓他聽得耳朵結繭,但見到李自成,他卻生出一絲親切感,不自覺行了參拜大禮,“小人王根子,叩見大都督!”

“王將軍快快請起!”李自成並沒有離座,只是向王根子擺擺手,“天命軍這麼快拿下西安,多虧了王將軍深明大義!”

王根子硬是叩了三個響頭,方纔起身,在李自成的對面側首坐了,“天命軍所到之處,乃是大勢所趨,天命所歸,連百姓都知道大義……小人只是順應天意,做了該做的事……”

“良禽擇木而棲!”李自成笑道:“然王將軍有功於天命軍,等到城完全安定下來,本都督必會論功行賞,目下王將軍還需操勞一件事!”

王根子忙拱手道:“請大都督吩咐,小人定當全力以赴!”

“將城內的守軍全部集起來,天命軍的軍律非常嚴格,萬不可擾民,讓功臣變成罪人,”李自成稍稍思索片刻,又道:“另外,將守軍沒有家眷,或是家眷人數不多,可以隨軍者單獨編制一營,暫定爲一個千戶,人數不夠,可以從百姓招募,本都督另有任務!”

“是,大都督!”王根子起身,向李自成行了禮,“小人這去辦,保準不會誤事!”

李自成隨後召見了即將遠赴黃河以北朔方府任的孫傳庭。

“屬下叩見大都督!”孫傳庭第一次向李自成行了參拜大禮,天命軍攻破西安城的速度,遠遠超出他的想象,他更加相信:天命軍代表着新朝,代表着衆望所歸、大勢所趨!

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560章 月亮湖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246章 湯若望的疑問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79章 集體婚禮第715章 千戶官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312章 東征隴右(十八)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1358章 通航稅第252章 李氏雨馨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896章 裡應外合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801章 開門納降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277章 擴張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348章 計劃中的逃兵第35章 落水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1254章 孟艮府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386章 開花彈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371章 錫蘭島第1062章 算賬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408章 前進一步,生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1152章 八公主達哲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411章 火燒大帳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410章 夢魘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258章 教皇國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1202章 通遼府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755章 一斗谷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244章 主人客人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560章 月亮湖第821章 孟家莊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1332章 做好現在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27章 下山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136章 姐妹花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80章 築城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120章 倒淌河
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560章 月亮湖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246章 湯若望的疑問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79章 集體婚禮第715章 千戶官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312章 東征隴右(十八)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1358章 通航稅第252章 李氏雨馨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896章 裡應外合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801章 開門納降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277章 擴張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348章 計劃中的逃兵第35章 落水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1254章 孟艮府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386章 開花彈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371章 錫蘭島第1062章 算賬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408章 前進一步,生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1152章 八公主達哲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411章 火燒大帳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410章 夢魘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258章 教皇國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1202章 通遼府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755章 一斗谷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244章 主人客人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560章 月亮湖第821章 孟家莊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1332章 做好現在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27章 下山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136章 姐妹花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80章 築城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120章 倒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