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

其實,現在的濟爾哈朗,對於自已的未來,亦是憂心忡忡,莫名迷茫。

現在的濟爾哈朗,除了擔任刑部主事外,另外還是鑲藍旗旗主,所以,在聽到皇帝從城牆摔下,摔成重傷已然不能理事的消息後,在政治中沉浮多年的濟爾哈朗,立刻敏銳地知道,現在處於最高權力真空期的大清帝國,一場可怕的爭權奪利的內戰,就要到來了。

畢竟,作爲一個新興的帝國,絕對不可能永遠保持這樣羣龍無首的狀態,接下來,在清朝最具實力的多爾袞與豪格二人,應該會立刻開始爲了爭奪這最高權力,開始一場血腥而殘酷的爭鬥。

那麼,在這堪稱天崩地坼的劇變中,那接下來的自已,要如何站隊,要選擇哪一方進行投靠,無疑是極爲關鍵的一場生死賭注。

向來在政治鬥爭中,喜歡不偏不倚站隊,從而以中立的態度,最終取得最大利益的他,在得到消息的一刻,卻陷入了極度的猶豫之中。

這場生死賭注,會比濟爾哈朗所經歷過的任何一場政治鬥爭,都要更加血腥殘酷。

因爲他知道,以往的政治鬥爭,雖然爭鬥的雙方,都是暗下狠手互相拆臺,甚至徑取對方性命,但畢竟規模有限,牽涉的人員與對象,皆可完全可控的範圍之中。

而現在,多爾袞與豪格這場爭鬥,鑑於最頂層的統治者完全空缺,而他們二人又是清國中勢力最大者,皆有數量可觀的兵馬與支持者,那接下的爭鬥,絕不可能只會以政治鬥爭的形勢出現,而是極可能變成一場極其殘酷的血腥內戰,演變成一場你死我活,甚至毫無底線的,波及整個大清帝國的全面戰爭。

這樣的結局,對於原本如日方升蒸蒸日上的大清帝國來說,無疑是一種無可言說的悲劇,對於清朝的國運來說,更是堪稱毀滅性的打擊。

這場大清幾乎以傾國之力進行的戰鬥,非但沒有取得設想中的戰果,反而因爲在此戰中折損了皇帝,讓整個大清帝國國運倒逆,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可悲局面。

從這個意義來說,這場東征海參崴堡的戰鬥,堪稱擊中了大清帝國的阿喀琉斯之蹱。讓這個原本力量強大四方畏懼的巨人,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倒下。

只不過,現在生米已成熟飯,大清帝國內亂已是不可避免,那麼接下來,自已該怎麼辦呢?

這個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濟爾哈朗整整思考了三天三夜,才最終作出了自已的決定。

當然,這也是一個十分艱難的決定。

那就是,他還是覺得,要把大部分籌碼押在睿親王多爾袞身上,更靠譜一點。

畢竟,據逃回的軍兵說過,現在東征的大軍中,是由多爾袞暫代皇帝一職,指揮全軍行事。

那麼,多爾袞掌握了這十萬東征精銳清軍,無疑已在將來的爭鬥中,佔據了相當大的主動。

而另外,在現在的滿州八旗中,除了兩黃旗與正藍旗,會堅定地支持豪格外,其餘五旗,可能最終還是會支持更具實力與智謀,威望與戰功亦是遠甚於豪格的多爾袞。

而那些蒙古八旗,內外喀爾喀蒙古部落,還有漢軍八旗等等雜牌部隊,估計更會是統統牆頭草隨風倒,選擇投靠更有可能從這場內戰中勝出的多爾袞。

這樣一來,雙方的勢力對比,多爾袞無疑極大的佔據優勢,甚至可以說,在這場大清帝國權位之爭中,他已然佔據了絕對了優勢與主動,而那豪格一方,則是完全地處於守勢。

這便是濟爾哈朗在經過了一番仔細思慮,爲何最終選擇,大部籌碼押注在多爾袞的身上的原因。

這是個實力與強者通吃一切的殘酷世界,這這世界上,拳頭與力量就是最大的真理,也是政治鬥爭中的不二法則。

只不過,他的心裡,雖然已然作出決定,卻總有一種說不出的不祥預感。

那就是,濟爾哈朗認爲,這多爾袞雖然佔據了絕對優勢,但他想輕易地徹底消滅豪格,把豪格集團連根剷除,卻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

因爲,濟爾哈朗知道,政治與軍事鬥爭,從來就不會是一風帆順,沒有半點變化與波折的,而現在,雖然看上去多爾袞牢牢佔據了上風,但豪格並非絕對沒有反手相擊之力,也並非絕對沒有反敗爲勝的機會。

因爲,豪格雖然在國內勢力有限,但他有一個最大的變數,那就是,求取外援。

現在的清帝國之外,有資格成爲清帝國對手的強大勢力,總共有三個,一個是漠北巨熊俄羅斯帝國,另一個是南邊的明朝,最後一個,則是那平遼王李嘯那龐大而隱形的帝國。

濟爾哈朗在心下分析了一番,最終他認定,這三大勢中,唯一有實力成爲豪格堅強助力,便是那平遼王李嘯。

因爲,現在的俄羅斯帝國,連李嘯奪取的雅庫茨克城都無法奪回,反而要向清朝求取援軍,可見俄羅斯帝國的實力,還不足以拓展到遠東地區,故而,在清朝內亂的時候,俄羅斯就是想參與,也是有心無力。

另一個被排除的,則是飽經戰亂國力已然奄奄一息的明朝,現在的明朝,前幾個月纔在鬆錦大戰中,損失了十三萬明軍,丟失了錦州到松山的廣大地區,國中精銳幾乎盡喪。而在國內,那些流寇的勢力正是方興未艾,四處荼毒蔓延,明軍爲了剿匪,已是手忙腳亂焦頭爛額,哪裡還有實力,參與到這清朝的內亂中來。

所以,有能力有願望參與到清朝內戰中來的勢力,只能是那個平遼王李嘯。

這個佔據着整個山東,整個南洋,以及諸如蝦夷島、庫頁島、雅庫茨克城以及外滿的廣大地區,擁有了數千萬名百姓的李嘯,其現在的治下可謂是生機勃勃,實力雄厚,並且日益發展壯大,實如一個強大而隱形的帝國一般。

而李嘯雖名爲明臣,但現在他,已然有如獨立君主一般,除了與明朝名義上的臣屬關係外,完全不受明朝半點控制。

在濟爾哈朗看來,這個李嘯及其治下,其將來的發展前程,卻是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甚至那遙遠的俄羅斯帝國,都遠遠不能比及的。

而有強大的經濟基礎作支撐,李嘯現在,在其手下更有他一手打造,並且完全只聽從於他一人號令的十多萬唐軍,這支裝備精良戰力強悍紀律嚴明的虎狼之師,一定會有如一隻下山猛虎般,趁着清朝內亂的時機,狠狠地撲向清帝國,在它身上,狠狠地咬下一大塊肉來。

雖然李嘯的唐軍,剛剛在海參崴堡與清軍生死搏殺,看上去兩者勢不兩立已成死敵,但久歷政治考驗的濟爾哈朗知道,這樣局面,只要稍加外交努力,便可徹底改變。

這政治鬥爭,原本就是世界上最骯髒下流的事情,爲了鬥爭的勝利,莫說與先前的敵人聯合結盟,就是向魔鬼獻上靈魂以換取盟約,多爾袞與豪格這兩個權欲薰心的傢伙,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做。當然,與昔日敵人的李嘯聯手,現在那處於相對弱勢,前途更加兇險莫測的豪格,當然更有可能這樣做。

而只要唐軍一參與,大清的這場前所未有規模宏大的內戰,那麼原本處於相對弱勢的豪格,將獲得強有力的支撐與助力,那他與多爾袞的爭鬥,究竟鹿死誰手,卻亦還是難知。

而更讓濟爾哈朗悲哀的是,那就是,無論豪格有沒有想到找唐軍爲助力,那唐軍也一定會以各種方式,參與清朝這場規模宏大的內戰,不從清朝身上扯了一塊肉來,那是絕對不肯罷休的。總之,那李嘯的如意算盤就是,一定從動亂不已的清帝國身上,儘可能多地撈取好處,最好能達到趁你病,要你命的效果。

而現在濟爾哈朗唯一不確定的,就是現在的豪格,到底有沒有想到這一招,還是隻想着憑自身之力,來與多爾袞作戰。

所以濟爾哈朗的作了大部分籌碼押寶多爾袞這個決定後,卻又悄悄地給自已留了個尾巴。

那就是他雖然打算把全部的兵馬,都讓手下將領,悄悄地帶往遼陽,去爲多爾袞作戰,但他本人,卻與那禮親王代善一樣,繼續留在盛京城中,擺出一副爲大清忠心效力的樣子,從而向豪格表明,自已這樣一名德高望重的政治老人,依然是站在他這一邊的,依然願意堅持爲皇太極的後代效忠。從而以這種方式,實現兩頭押注,最終讓自已處於不敗之地。

這樣一來,若是最終多爾袞獲勝,那自然會十分感謝他的兵馬襄助之功。而若是豪格最終獲勝,則必是感激他這樣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臣,大清的鄭親王,能堅定地站在他這一邊,估計也會對他厚待有加。

濟爾哈朗想到自已這般煞費苦心的安排後路,不由得心下喟然長嘆,臉上泛起莫名的苦笑,然後緩緩在搖了搖頭。

他在心下暗暗地想道,也許,現在的自已,這般無奈的境遇,倒還與大清帝國的左支右絀,前途緲茫的現狀十分相符吧。

濟爾哈朗在院中又坐了一個多時辰,將近正午,他正打算先回家吃飯之際,忽然有手下急急入得堂來,向他緊急稟報。

“稟鄭親王,不好了,城外發生大事了!”跑得氣喘吁吁的手下,快步進入堂來,立即伏地而報。

“哦,什麼大事,你倒是快說啊?!”濟爾哈朗見他行色如此匆忙,頓時臉色大爲繃緊,隨即厲聲喝問。

“稟鄭親王,盛京西門外武靜營處,今天一早集結了大批漢軍兵馬,然後一道渡過渾河,西行而去,倒象是要離開大清境地一般!”

“啊!……”

聽到軍兵稟報,濟爾哈朗一聲驚歎,頓是大皺眉頭。

他知道,現在非常時刻,這些漢軍定然也是在紛紛想辦法尋後路,故這段時間以來,有大批諸如孔有德部、耿仲明部的漢軍,已紛紛離開盛京郊外的軍營,往南開拔前去東京遼陽投效多爾袞。

故對於這樣的事情,濟爾哈朗自然也是和其他人一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事。畢竟,他那些尚且停留在盛京的鑲藍旗兵馬,就已由昨天,統一由手下將領帶往遼陽。他自已都是這般行事,又如可去苟責他人。

只不過,現在這名手下所稟報的信息,還是着實讓濟爾哈朗驚駭不已。

好麼,這些傢伙,竟然不選邊站,反正趁着大清現在一片混亂無人管事的時機,悄然向西遁走,以逃離清境,倒還真是走了一條與衆不同的獨特道路。

這樣前所未有的明目張膽的叛逃,真的着實讓人震驚,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隨着皇帝的缺位,高層權貴們的爭權奪利之舉,使得現在的清朝有多麼混亂無序。

而且,這隻叛逃的漢軍選擇的路線極其高明,他們是從西邊逃撤,從武靜營渡過渾河,再過大勝堡,便是喀喇沁蒙古地界,若叛軍到了此地,便是一望無際,再無任何阻攔的河套平原。而由於清朝與蒙古諸部的良好關係,這西去路上,根本就沒設立什麼象樣的關隘,也沒有多麼防衛的邊境部隊可以阻擋他們。也就是說,除了清廷現在就立刻派出大軍,去追擊剿滅這隻叛軍外,根本就沒有其他辦法,來對這隻叛軍採取象樣的阻攔措施。

看來這隻叛逃的漢軍中,還是頗有智謀之士,在給他們出謀畫策,才能選定這樣一條高明的逃撤路線呢。

只是,現在的自已,手中無兵無權,又有什麼辦法,去阻止這支漢軍出逃呢?可以說,他們此時的出逃,只會是處於完全無人過問也無人關切的狀態。

內亂在即,宗室外逃,軍隊叛離,這大清,莫非真的也要走上象明朝一樣的潰滅之路麼?

濟爾哈朗頹然跌坐回椅子上,他的心中悲涼無比,胸中彷彿有無數句話想大聲喊出來,只不過,他張着嘴巴,最終卻又什麼都說不出。

最後,他看着稟報的手下那惶惑不安的眼神,無力地揮了揮手,道了一聲知道了,便揮手讓他先退下。

陣陣刺骨的寒風,從大堂外不停吹來,跌坐在椅子上濟爾哈朗,一動不動,呆坐得有如一具木偶。

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鐵模鑄炮成功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十九章 北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下南洋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十四章 考校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一百章 到達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
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鐵模鑄炮成功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十九章 北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下南洋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十四章 考校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一百章 到達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