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

聽到這聲話語,已然半昏迷的崇禎,竟然全身微微一顫,噗的一口鮮血吐出,眼睛緩緩睜開。

面前那個一身華貴精鋼鎧甲,繫着鮮紅織花披風,濃眉英目,正專注而關切地望向自已的人,可不正是唐王李嘯麼?

這一瞬間,崇禎百感交集。

自已派出去那麼多求援信使,反覆去召集外地兵馬入京勤王,卻沒想到,那些近在京畿的兵馬,竟無一前來。反倒是遠在遼東的唐王李嘯,千里迢迢趕到京師。最終僥倖從流寇的鬼頭大刀下,救得自已半條殘命。

而現在,身受重傷的自已,正虛弱地半躺在李嘯強壯的臂彎中。崇禎能清楚地感覺到,生命正從自已身體中快速流逝,已然活不了多久了。

崇禎悶悶地咳嗽一聲,掙扎着想要坐起,卻根本沒有力量支撐起重傷的身體。他只得艱難地把頭顱微微轉過了一個方位,以方便對李嘯說話。

“唐王賢婿,朕,朕實在有愧於你啊。”崇禎充血的雙眼,有晶瑩在閃動,他喘着氣說道:“於今,說什麼都晚了。朕,朕只想求你一件事,希望你能努力做到。”

“陛下有何吩咐,但可盡言,李嘯就算拼了性命,也要爲陛下做到。”李嘯直視着崇禎迷茫的雙眼,他的臉色剛毅如鐵,說話清晰有力。

崇禎臉上擠出一絲笑容,艱難說道:“唐王,朕已派駙馬鞏永固,帶領三位皇子從西直門,突出京城而去。望你速速帶兵前去,好歹要保得他們順利離開京城……”

崇禎一句未完,忽地又劇烈咳嗽起來,大團血污與氣泡從他嘴巴中咕嘟咕嘟地向外冒,模樣十分可怕。

“陛下放心,臣一定儘快帶兵前去,無論如下也會把三位皇子帶出京城。也請陛下你隨我軍一道撤退。”

聽了李嘯的回答,崇禎稍稍喘定,便又慘笑着微微搖了搖頭,顫聲回道:“不必了,朕傷重已極,已是瀕死之人,何必再救。只求唐王能好生輔佐太子,重振大明,則朕縱至九泉之下,亦心安矣。”

崇禎說完,一雙迷濛的雙眼努力睜大,定定地望着面前一臉凝重的李嘯。

李嘯更不多話,立即喚名手下,從馬上箭袋中取來一根楛木重箭。

然後,左臂託扶着崇禎的他,右手拈起箭矢,手指一用力,啪的一聲脆響,將箭矢從中間折成兩斷。

”李嘯在此折箭立誓!一定會盡心盡力輔佐太子,陛下但可寬心。只要有李某在,定可保得皇明千秋萬代。“面無表情的李嘯,一字一句地清晰回答。

聽了李嘯這話,崇禎臉上稍露欣慰之色,他睜大眼睛,強硬抵擋着越來越模糊的意識,剛想說話,卻又劇烈咳嗽起來,整個人有如一隻蝦米一般在李嘯的臂彎中躍動掙扎。

見到皇上這般行將就死的可憐模樣,旁邊殘存的數名太監低聲輕泣起來,每個人臉上都滿是同情的神色。

崇禎好不容易止住咳嗽,便微微勾了勾手指,示意李嘯湊近說話。

李嘯點了點頭,將耳朵湊近崇禎嘴邊。崇禎艱難地喘着氣,囁嚅着說出了在人世間的一句話。

”李嘯,你記着。若太子可佐,則佐之。若太子無能,君可自代之……“

一語未完,崇禎脖子一扭,瞳孔散大,吐了最後一口餘氣。

他死了。

”陛下啊!“

”陛下你不能死啊!“

旁邊的太監們,紛紛放聲嚎哭起來,場面一片混亂。

李嘯默然凝視臂彎中死去的崇禎,臉色堅毅而冰冷的他,沒有半點表情,沒有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

最終,李嘯輕輕地把崇禎屍首放下,便令手下解開崇禎所着盔甲,複用一塊在城外宿眠時所蓋的厚氈布,將崇禎屍體裹好。

這時,一名滿臉血污身上帶傷的老太監,慢慢靠了過來,向李嘯長叩一揖。

”老奴王承恩,拜見唐王。“

李嘯一愣,仔細看清了面前的人確是王承恩,便沉聲問道:”王公公,宮中其他嬪妃,卻是現在何處?“

”死了,她們都死了。“王承恩語調無盡哀慼,他的臉上,呈現一種怪異無比的神情。

他垂着頭,根本不敢正視李嘯那灼灼的眼神。

不過,王承恩還是抓緊時間,快速而簡略地,把昨天晚上週皇后懿安太后袁妃楊妃等人,是如何被崇禎逼迫自盡,最終又如何草草全部埋於後花園中之事,對李嘯說了一遍。

李嘯聽完,心下是難以言說的感傷。

這樣悲慘而冷酷的現實,只有親自去面對時,纔會發現它能讓人多心痛徹心扉。

不過,這個世界的崇禎皇帝,沒有如歷史書上一樣,悄無聲息地去煤山上吊,反而能率着一衆太監與殘兵,以二百餘人的隊伍,拼死與數倍於已的流寇廝殺而亡,倒亦是足夠剛烈,足以稱爲君王死社稷了。

原本打算將崇禎暫時草草安葬的李嘯,頓時在心下改了主意。

他輕嘆一聲,對着猶然嚎哭不止的太監們,冷冷下令:“各位,現在情況如此危急,爾等可自行逃命而去,本王絕不怪罪。如果願意跟本王一塊離開,請立刻自換流寇衣服,隨我軍速速離開。”

李嘯一說完,王承恩急急上前問了一句:“唐王,老奴願隨你離去。只是這陛下屍首……”

“陛下的屍首,本王會親自帶其離開京城,決不會讓其落在流寇手裡。”

李嘯說完,翻身上馬,隨即令人將已解了盔甲裹好厚氈的崇禎屍首,仔細綁好在自已後背上。

“皇上,微臣帶你回家了。”

感覺到後背的崇禎屍首,傳來的僵硬與冰冷,李嘯百感交集,喃喃自語的他,雙眼不覺噙淚。

隨即,李嘯傳令,全軍徑去西直門方向,一定要找到三位皇子,救得他們脫離險境。

馬蹄隆隆,塵煙滾滾,五百精騎一路穿過青石街道,復從午門奔出,隨即調頭直奔西直門而去。

李嘯等人,此時此刻絕不會想到,鞏永固與三位皇子,以及那一行人馬,還未到西直門,便遇到了一場大麻煩。

原來,見到流寇破城後,鞏永固鼓起勇氣,率領衆人從家中出逃,一路徑奔西直門而去,卻沒想到,才轉了一條街,迎頭就碰到了一大批流匪。

這些流匪,見到鞏永固一夥人,雖然刻意打扮得破爛不堪,弄出一副流民模樣,但他們在這樣的戰亂時刻,不象尋常百姓那般四處躲避,反而聚成一團在巷子中急急而行,頓是大起疑心。

“站住!“

一個部總模樣的流寇,衝着悶着走在隊伍最前面的鞏永固厲聲喝道。

鞏永固心下一緊,他下意識地回望了一下後面的三位皇子,發現三人正惶然不安地看着自已。

那部總大咧咧地走上前來,先把鞏永固上下打量一番,便厲聲喝道:“狗入的,瞎跑什麼呢!你他孃的要帶這些人去作甚?速速從實招來!”

鞏永固眨着眼,臉上涌起假笑,以一種近乎諂媚的語氣回道:“軍爺,我等皆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只因京城連日被貴軍圍困,我等小民久困城中,無衣無食,日子着實難捱。這不,趁着現在貴軍打入京城的機會,我等趕緊離開京城,以求一條活路,還望各位軍爺放行。”

那流寇部總斜着眼睛,將鞏永固上下打量一番,便冷哼一聲道:“你這廝休得多言!現在兵荒馬亂,誰知你們是何來路?俺也不想與你等廢話,且讓俺們逐一搜身,若無甚物件,再放你等過去。”

聽了這名部總的話,鞏永固臉色頓是大變。

他知道,各人雖在外面穿了破爛衣服,但內裡卻都各藏兵器,以備可能發生的戰鬥。若讓他們搜身,那一旦發現兵器,只怕最終還是難躲一場廝殺。

鞏永固眉頭一皺,內心慌亂的他,做了一個最錯誤的決定。

他從身上摸出一大錠銀子,一臉諂笑地向這名流寇部總遞去:“這位軍爺,何必爲難小人則個。您就笑納此銀,高擡高手,放小的們一條生路去吧。”

鞏永固掏出的銀子,被那名部總一把搶去。而後,此人卻又瞪起眉毛板起面孔,厲聲喝道:“奶奶的!你說你是流民,這流民哪來恁多銀子?!操,你他孃的想哄俺,實是打錯算盤了,俺今天偏不放過你!”

這部總說完,刷的一聲抽刀在手,高聲喊道:“兄弟們,把這幫傢伙,給老子統統宰了,再把他們身上藏着的銀子,給全部搶走!”

一衆流寇,有如嗜血的惡狼,紛紛拔刀舞槍,發出野獸般的嘯叫,朝鞏永固他們四下包圍而來。

這一刻,鞏永固臉色煞白,彷彿連雙腿都在微微打顫。

想到自已,昨天晚上纔跟崇禎信誓旦旦地保證,要帶着三位皇子逃出生天,脫離京城,卻沒想到,僅僅出門不過一條街,就遇到這夥惡賊,就要面對這麼一場敵衆我寡力量懸殊的戰鬥,這運氣,也真差到極點。

來不及細細思考,鞏永固一把扯開身上的破衣,刷地一聲,抽出腰刀,高聲喊道:”各人聽令,跟這夥流賊拼了!“

一瞬間,鞏永固一夥人,各各抽刀拔劍,與蜂涌而來的流寇戰成一團。

見到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三位皇子中,太子朱慈烺與定王朱慈炯二人稍大,也隨着那些家丁與兵士一樣,拔出身上所佩寶劍,與流寇們拼死對戰。

而年紀最小,年僅十歲的永王朱慈炤,則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給嚇得哇哇大哭,他象個只倉皇而逃的小兔子一般,縮躲在人羣中間。

這般對比懸殊的戰鬥,迅速地呈現一邊倒的態勢。

一名又一名家丁與兵士,慘叫着倒下,流寇們狂笑着把他們緊緊圍在中間,逐一砍殺,無一人能得以脫逃。

而抵擋在最前面的鞏永固,身中數刀,鮮血淋漓,卻猶在咬牙拼死而戰,他用盡全身力氣,砍翻了離他最近的一名流寇嘍羅,卻忽然聽到,自已的背面,傳來一聲熟悉的慘叫。

與此同時,是太子與永王的兩聲悲呼。

“二弟!”

“三哥!”

鞏永固猛地扭頭回望,他痛苦地看到,定王朱慈炯的後背,被一名偷襲的流寇,用長刀狠狠地捅穿。那鋒利的刀尖,帶着洶涌的血霧,從他胸口激透而出。

定王朱慈炯象個被擊倒的面袋一樣,撲通倒地,略略抽搐了一下,便再無動靜。

鞏永固見得這般慘狀,心下大悲。只不過,他還未來得及回頭,那名部總已兇狠衝來,狠狠一刀斜砍而去,鞏永固的頭顱,立刻有如一個飛騰的氣球一般,帶着一股筆直的血柱,騰空竄起。

“鞏駙馬!”

人羣又發出一迭聲的悲呼,只不過,駙馬鞏永固再也聽不到了。

他忽然感覺,自已變得很輕很輕,全身上下,彷彿沒有一絲重量。全身透明毫無重量的自已,被一絲風兒卷向天邊。

而在那裡,自已的一家人,已然在微笑等候着與自已,要和自已一起去無憂無慮的天堂……

隊伍領頭人鞏永固一死,殘餘的隊伍登時大亂,很多嚇破了膽的家丁與兵士,扔下武器跪地投降,卻被早已殺紅了眼的流賊當即殺死,一個不留。

“皇兄,我好怕!“

永王朱慈炤,臉上濺了一半的血污,他連哭帶爬地向太子朱慈烺奔來,只不過,現在的太子朱慈烺,已是自身難保,那裡還顧得上他。

就在這時,一柄罪惡的順刀,帶着一股凌厲的嘯風襲來,朱慈烺躲避不及,被這柄順刀狠狠地砍中了右臂,鮮血狂飆而起,甚至可以聽到裡面骨頭被砍斷的沉悶咯嚓聲!

朱慈烺一聲慘叫,手中腰刀叮噹掉地,整個人疼得幾乎暈厥。

一擊得手的流寇,欺身更進,橫砍其脖,意欲將他立即砍殺。好在朱慈烺夠機靈,他急急側身一躲,才堪堪避過這致命一擊。

就在他以爲自已接下來必死無疑之際,街道的盡頭,有如變魔術一般,涌出了大團大團的鐵甲騎兵。

他們衣甲精良,披堅執銳,擺成尖楔狀的隊伍極其嚴整,有如一股平地捲起的黑色狂飆,向外圍的大批流寇,高聲嘯叫着縱馬直衝而來!

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八章 船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二章 伏擊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琅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八章 船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
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八章 船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二章 伏擊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琅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八章 船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