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

唐軍一路南下,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擋。

唐軍之所以這般順利,這是因爲,到了現在,江河日下的西班牙帝國,財政狀況日益惡化,已然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根本無力支持起遠東艦隊的出海航行費用。

故馬尼拉總督洛佩斯只能無奈下令,現在的西班牙遠東艦隊,那殘餘的五十多條船隻,全部集中在馬尼拉灣處,以拱衛馬尼拉城,應對小規模的海盜騷擾與襲擊。

十三天後的清晨,唐軍順達到了菲律賓呂宋島北端的布爾戈斯,此處海坡平緩,利於登陸,離南部的拉瓦格城也頗近,因此,這裡可謂是唐軍的最佳着陸地點。

此時的布爾戈斯海岸,正被一層迷濛的霧氣所籠罩,依稀可見岸邊密密的椰林,再往裡看,除了宛如背景板般的青黑色科迪勒拉山脈外,便是一片濃得幾乎化不開的濃重綠色,卻是再難於分清是何物了。

李嘯一聲令下,唐軍開始登陸。

一條條船隻靠近布爾戈斯海岸,一根根舷板放了下來,唐軍士兵,有如洶涌的潮水一般,從船上下到海岸。

這次登陸的軍兵,包括唐軍平南鎮甲營全體軍兵,1000名飛鷂子騎兵,1000名輔兵,20門重型龍擊炮,由主將李定國,副將祖寬率領,浩浩蕩蕩地登陸而去。

“寧宇,此次登陸作戰的注意事項,你都記住了吧。”在李定國上岸前,李嘯又叮囑了一句。

“放心吧,李大人,末將記下了。”李定國朗聲道:“我軍此去,定會遵照李大人所定之策,恩威並用,讓那些土著部落,乖乖就範。”

隨後,李定國臉上閃過一絲猙獰,沉聲道:“若有敢於反抗者,格殺勿論。其部落或城池,皆屠男而留女,以彰我軍王道之威也。”

“很好,寧宇此去,務必多加小心。還有,祖寬爲人桀驁不馴,你要多多約束他,不得讓其放浪形骸。”李嘯臉上泛起笑容,又刻意叮囑了一句。

“李大人,你放心吧,我一定會注意的。另外,還有監撫司與安全司,均在約束於他,諒祖寬也不敢做出太過份的舉動出來。”

“好,那本公祝你們馬到成功,旗開得勝!”

“嗯,那末將也祝李大人能順利攻下馬尼拉城,就此告辭!”

隨後,李定國與李嘯拱手告別,大步下船而去。

待李定國部兵馬,以及相關的軍械輜重全部上岸後,全體水師艦隊,帶着其餘兵馬,繞過布爾戈斯角,繼續南下,直駛馬尼拉城外的馬尼拉灣。

上得岸來,李定國隨即下令,因部隊遠來辛苦,全軍就在海岸之處,埋鍋做飯,準備休息吃飽之後,再繼續向內地進攻。

這個霧氣濛濛的早晨,海邊的唐軍喧譁一片,不多時,便是處處炊煙升起,濃郁的飯菜香味飄起。

“開飯啦!開飯啦!”

隨着伙頭的聲聲叫喊,唐軍士兵中,頓時發出一陣歡呼,各人端着飯盒與勺子,雀躍着排隊前去打飯。

一手拿着熟鐵飯盒,一手捏着熟鐵勺子的唐軍平南鎮甲營丙總甲哨七隊三甲甲長苟大壯,雖然眼睛一直地瞅着隊伍遠端的分飯之處,但他心裡,卻是滿滿的感慨。

苟大壯,是遼東金州人,最早時,是在東江鎮當明軍,成了尚可喜手下大將許爾顯的一員小兵。

崇禎七年,苟大壯隨着尚可喜降清,隨後成了漢軍的一分子,還曾跟着許爾顯入關作戰,因爲作戰勇敢賣力,被提拔爲伍長。

最後,許爾顯部被清廷安排駐守金州,苟大壯等人也就皆駐此地。

卻沒想到,就在前幾個月,竟有唐軍渡海來襲,把金復二州徹底蕩平,掃爲平地。

還好自已的長官許爾顯識時務,及時開了金州西門,放唐軍入城,算了立了反正大功,正因如此,他們這些手下兵馬,才免瞭如那些後來被迫投降的滿州兵馬一樣,那被押去鐵龍城挖礦勞改的命運。

隨後,包括苟大壯在內的許爾顯部,全軍被押回登州,在登州之地,先裁汰了一批老弱,發了遣散銀子,就在那山東安家定居。

其他的許爾顯部漢軍兵馬,則乘水師船隻,調往臺灣,進行整改。

在這裡,許爾顯兵馬,被分別打散,插入平南鎮各部兵馬之中。

象許爾顯本人,便是成了平南鎮乙營下面的一名副總長。被安排留守臺灣,沒有參加這次進攻呂宋的戰鬥。

而原先的漢軍伍長苟大壯,自被選入平南鎮甲營丙總甲哨當槍兵後,因其身體強壯,訓練賣力,又有過作戰經驗,在監撫司的政治考覈中成績也不錯,故從一名槍兵,被直接提爲七隊三甲甲長,掌管了包括副甲長範長安在內,共有十九人的兵力。

見唐軍對自已這樣先當明軍,後又叛明當了清軍,最後又反正當唐軍的兵員,不記前嫌加以重用,苟大壯內心十分感激,訓練更加刻苦用心。

而讓苟大壯更爲感慨的是,唐軍的軍兵組成,基本上來自五湖四海,兵員組成更可謂是五花八門。象在他手下這一甲槍兵中,除了有最近剛剛招募的臺灣移民子弟外,還有原先的明軍軍兵,有反正的流寇軍兵,有投降的漢軍軍兵,除此之外,竟還有一名臺灣土著士兵與一名投降的滿州軍兵。

這些不同政治背景,來自五湖四海的軍兵,現在卻都是一樣的狀態。

那就是,全部的唐軍,每個人都是着漢衣,蓄漢發,說漢話,使用漢人的禮節禮儀,並且,在監撫司每天強力的洗腦教育下,每個人堅定地把自已當成漢民族的一員和唐軍的一份子,都發誓爲唐國公李大人效力,爲將來驅動器韃虜,消滅流寇而奉獻一切。

畢竟,能爲這支屢戰屢勝威名赫赫的唐軍效力,實在是一件極其光榮的事情。

在軍中,每個人都有豐厚的待遇、良好的福利、將來無論是戰死還是受傷以至退役,都有大筆的撫卹。

可以說,每個人,只要成爲了唐軍的一分子,那基本上就是隻要放心爲軍隊效力便是,其餘事項,均不用自已去操心了。

而如果自已能在軍中得立戰功,將來更有賞賜多多,也會且倍受世人羨慕與尊敬。

故每個唐軍士兵心下,幾乎都憋着一口氣,那就是,自已將來上了戰場,一定要奮勇殺敵,爲國立功,也爲自已搏得一個更好的前程。

苟大壯一路遐想,不知不覺,來到了打飯的隊伍前頭。

他向打飯的廚子,亮出了自已的甲長腰牌,廚子立即給他打了一份豐盛的甲長級軍官餐。

這甲長級軍官餐中,有燒雞,有海魚,有鹹肉,比起最底層的下士伙食,實在是強太多了。

唐軍中,除非戰事緊急,否則,按級別實施的個人用餐待遇,必定會嚴格遵行。

故每個吃飯的唐軍士兵,在這樣親眼可見的不同待遇刺激下,能更加努力地在戰場與訓練場上表現自已,讓自已憑自身的努力出人頭地。

很快,用餐完畢,正在洗漱餐具的苟大壯及屬下軍兵,忽見到中軍大帳處,喧譁聲大起。

原來,在他們吃飯時,已有飛鷂子哨騎,順着進入內地的小道,前去哨探當地情況。

誰知道,一路哨探的他們,卻被當地土人用毒箭伏擊,五名哨騎,一死一傷,狼狽逃回。

唐軍剛上岸,便遇到了這樣的伏擊事件,李定國自是相當惱火,而副將祖寬更是怒氣填胸,他向李定國大聲請令,要帶親自帶隊前去消滅這股膽敢與唐軍爲敵的可惡土著。

李定國略一猶豫,便立刻答應了祖寬的請求。

隨後祖寬挑選兵馬,選上了包括苟大壯部在內的甲營丙總甲哨兵馬,100名飛鷂子,以及3門重型龍擊炮,還有3名監撫司的統計文官,前往攻打這些不知死活的土人寨子。

見到命令下來,全體得到命令的士兵,立刻開始緊急披甲着盔,外出作戰。

苟大壯身爲甲長,是全甲人員中,穿衣着甲速度最快的一個。

他迅速地先穿好一件內墊的薄棉甲,再穿上包鐵戰靴,戴上鋼製六辮纓盔,把那兩片式精鋼胸甲一扣一搭並固定整齊,整套盔甲便全部穿好。

而他手下的兵員,則是皆戴熟鐵盔,穿皮靴,並且每個人也都穿着一件鋼製胸甲,在拿上那4米長槍後,便也全部準備完畢。

這些平南鎮的士兵,裝甲程度,比起興中鎮等內地唐軍來說,要薄弱得多,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選擇。

畢竟,在菲律賓這樣四季炎熱的熱帶地區作戰,士兵的體力與耐力都會消耗極大,如果每個士兵還要穿得象內地軍兵一樣厚重的話,士兵的體力會很快衰竭,反而大大降低了部隊的戰鬥力。

另外,由於這菲律賓地區,長年的高溫高溼,若軍兵們一直穿着那捂得緊緊的盔甲,那一定會與入侵中美州的西班牙士兵一樣,中暑,溼疹,爛襠等病症不停地發作,從而造成大面積的非戰鬥減員。

這樣的事情,當然不是李嘯所樂意看到的,所以平南鎮的軍兵,最終穿成這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無奈之舉吧。

因此,在大面積減少作戰部隊的裝甲程度的情況下,象諸如輔兵、火炮手、火銃手等不參加戰鬥,或是遠距離作戰的部隊,則更是人人皆不穿盔甲,從而更好地節省體力,保持行軍速度。

隨着騎着一匹高頭大馬上的祖寬一聲令下,全軍上路,穿過密密的椰樹林,沿着那條鑽入無盡幽深綠色的小道,一路逶迤而去。

祖寬雖然性子粗豪,脾氣野蠻,但在吃過一次虧的情況下,還是不敢大意,他下令,全軍儘量沿着平緩的地勢行走,且以前面數百步外,不停讓飛鷂子騎兵開路哨探,確認安全後,再讓後續部隊一路跟上。

呈一列縱隊行進的軍隊,最前面是十餘騎飛鷂子騎兵開路哨探,其後便是甲營丙總甲哨的槍兵與盾兵,後面就是數十人的3門重型龍擊炮,最後則是數十名飛鷂子,護衛着主將祖寬,在後面押陣前行。

無邊無盡的綠海中,這支將近一千五百人的唐軍部隊,有如一條粗大的灰色長蛇,逶迤而前,向着那些土著的寨子行去。

苟大壯等人,一路上都在擔心,可能會再有土著前來伏擊,卻沒想到,從海岸處出發,到眼前終於出現那些土人寨子的模糊影子時,這一路上,都沒有任何土人前來騷擾。

看來,那些土人,還是欺弱怕強,見唐軍兵馬如此之多,兵勢這般雄壯,纔再不敢生伏擊之心,而是僅敢龜縮在自已的寨子中,憑寨固守。

不多時,唐軍來到這寨子前一箭開外,祖寬一聲喝令,全軍擺開陣勢,那3門重型龍擊炮,卻被緩緩地推到離寨牆約有一千米外。

這時,祖寬的臉上,涌起得意的冷笑。

他大喝道:“兄弟們,這些可惡的土著,殺害我軍哨探騎兵,實是自尋死路!現在,本官卻要拿他們那醜惡的人頭,爲我軍慘死的兄弟報仇!”

唐軍齊齊地發出一聲喝喊,包括苟大壯在內,每名士兵臉上,都涌起了滿是期盼的神色。

立功得獎的機會,可是就在眼前了!

這樣的機會,自已如果不好好把握,可是令人痛悔終生啊!

祖寬本想着,象以前一樣,對士兵們鼓動說,準允他們攻入寨子外,可以隨意搶掠屠殺,但他看到監撫司文官瞥過來的冷然眼神,只昨把這樣囂張的話語,生生嚥了下去。

他知道,那唐國公李嘯,希望手下皆是驍勇善戰無懼犧牲之輩,卻並不希望,他們最終成爲一羣嗜血殘忍喪失理智的野獸。

最終,祖寬的的話語變成:“兄弟們,攻進城去後,把全寨子的男丁全部殺光,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當尿壺,那女人財產盡皆帶走,給自已搏功名,得賞賜!”

唐軍軍陣中,又是連綿的震耳歡呼。

而這時,火炮手已調試火炮完畢,他們向祖寬請示,是否要進行開炮擊射擊。

祖寬冷笑一聲,立刻大聲下令攻擊。

“砰,砰,砰!”

三聲讓人震破耳膜的爆響,三枚三十二斤重的烏黑炮彈,呼嘯着向對面那竹木製成的寨牆,狠狠砸去。

第十一章 酒樓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八十一章 處置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七章 攢典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
第十一章 酒樓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八十一章 處置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七章 攢典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