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

在兵部派人覈驗首級與押解俘虜之後,只過了一週,一臉笑容的宣旨太監,便帶着恩旨諭令來到了金家莊堡。

朝廷這次晉升速度之快,讓習慣了大明朝拖沓辦事風格的李嘯,心下一時頗爲驚奇。不過他隨即想道,定是此次大勝,在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心情大悅的崇禎皇帝,方能這般快速地辦理升賞事宜。

千戶官廳院中,面容肥胖身着紫綢蟒服的宣旨太監,在兩名兵部官員陪同下,給正跪伏階前的李嘯、祖大樂、姚文昌及一衆軍將,大聲宣讀升賞的聖旨。

“。。。。。。此番官軍大勝,軫滅韃子之數,爲歷次大捷所罕有。朕覽奏報,不勝欣悅之至。現已覈查,此次大捷,山東千戶李嘯所部,陣戰英勇,斬首甚衆,俘獲多人。朕乃效皇祖有功必賞之命,晉升李嘯爲正三品赤鳳衛指揮使一職,賜散階懷遠將軍,加武勳輕車都尉。原駐地赤鳳堡容並旁土,升格爲衛。並賞黃金百兩,錦袍一襲,綢緞五百匹,所部有功將士,俱諭所司從優議敘。望爾毋驕毋矜,戮力中興,上報皇恩,下護黎民,得成功業,青史勒名。眷元戎之駿烈,昭露布之貔薰。欽哉!。。。。。。”

宣旨太監一臉笑容地念得唾沫橫飛,唸完後,低喝道:“李嘯,速速領旨謝恩。“

“李嘯接旨,恭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跪立於地的李嘯,雙手接過聖旨,一臉忍不住的笑意。

李嘯心下十分高興,這次升賞,不單是因爲他自已升職,象甲總總長田威、副總長段時棨等人也各有升賞。另外還有斬首與俘虜的賞銀總共6000兩,綢緞1500匹。

不過,最讓李嘯高興的是,自已的赤鳳堡,現在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從旁縣劃入土地,升格爲赤鳳衛了。按頒下的圖輿所示,足足有600多平方里的臨縣土地,併入赤鳳衛內。

皇帝這般隆厚賞賜,不啻於從天上掉下一塊巨大的餡餅!

這樣一來,自已在登萊地界的發揮空間,可是大大擴充,現有人員與相關產業,也可更好安排與開發了。

李嘯忍不住感慨,僅僅在半年前,自已率領衆人從遼東往投山東時,還是何其落魄,現在卻已成爲朝廷親封的衛指揮使,併成了擁有赤鳳衛,鐵龍城,以及將要建的金湯城的三地之主!

聽着宣旨太監的句斷朗讀,李嘯彷彿能看到從未見過面的皇帝,正對自已展露的笑臉,頓時更感覺心中豪情勃發,難以抑制。

“來人,給公公500兩辛苦銀子。”

李嘯一聲令下,立刻有手下送給宣旨太監500兩銀子,宣旨太監臉上笑成了一朵花,雙眼緊盯着李嘯呈上的那一盤沉甸甸的雪花銀,口裡卻連連推卻道:“指揮使大人如此客氣,咱家如何使得。”

李嘯不容置疑地將這500兩銀子往太監懷裡送去:“公公遠路迢迢前來宣旨,着實辛苦,這點銀子,聊表李某謝意。”

“那咱家就恭敬不如從命啦。”太監笑容更甚,隨即接過銀子不提。

另外兩名隨從官員,李嘯也給了他們一人100兩銀子,兩人亦是臉上皆笑得稀爛,稍作推脫後,便大笑收下。

在隨後頒下的聖旨中,祖大樂升爲山海關坐營總兵,軍職升爲右都督,榮銜加爲護軍。祖大樂一臉燦爛的笑容,望向李嘯的目光,充滿了感激與欣賞之色。

而山東參將姚文昌,因爲有李嘯送的255顆蒙古韃子首級,雖然喪失了5000兵馬,且有遷延誤時之罪,但還保住了參將職位,也沒有其他懲罰,實爲大幸。

至於其他手下將領,甲總總長田威長爲千戶,副總長段時棨升爲副千戶,安和尚升爲百戶,武壯升爲試百戶。還有極多手下隊長哨長之類,升爲試百戶總旗小旗之類官職。

另外的援兵將領,祖大樂的家丁隊長金大奎,升指揮僉事,軍職升爲千總,杜少如的家丁隊長許茂,升爲副千戶,軍職升爲把總。

那個被李嘯關押起來的千總杜少如,李嘯沒有給他報功,故仍是千戶千總。

至於宣大總督楊嗣昌、宣大巡撫陳新甲、宣府總兵盧抱忠、龍門衛指揮使杜詩,自然也是各有升賞,只不過,現在金家莊堡的李嘯,一時無法打聽到。

送太監和兵部官員上馬回去後,李嘯換上了武官常服,出現在衆人面前。

只見他頭戴鑲着一塊鮮明綠玉的烏紗帽,穿着一身前胸後背均繡着有一隻斑斕猛虎補子圖案的大紅官袍,腰繫金銀散答花鋥帶,足蹬墨犀皮直縫厚底官靴。整個人看上去,清貴俊逸之外,更顯英豪勇猛之氣十足。

他腰間掛上的一塊義字號的汲伏虎盤雲花鑲金腰牌,更是引人注目。這塊腰牌製作極精細,上鈒雙雲龍,下鈒二伏虎,龍虎之間,刻有古隸文的指揮使三字,腰牌首尾有圓竅,用鮮紅絲絛貫穿,掛在腰間,尤添神氣。

李嘯心下感慨,自已這二十二歲的正三品實土衛所指揮使,在整個大明朝,也是獨一位了吧。

估計很快,在山東、宣府等地的官員都會知道,大明帝國一顆嶄新明亮的將星,就此誕生了。

李嘯這樣一個鄉下獵戶出身的少年將領,能這般步步高昇,竟然成爲皇帝欽定的正三品指揮使,不知多少人會眼紅嫉妒,卻又只能望之興嘆。

崇禎對李嘯的恩寵優渥還不至於此。本來按正常程序,指揮使的位置,遠比指揮籤事,指揮同知要重要,需要李嘯親自上京入朝,通過兵部武選清吏司的考覈,才能正式得到指揮使一職。隨後領取告身印信官服等物,方正式成爲一員地方衛所主官。

而現在,崇禎還是讓其直接就在宣府鎮就職,着宣旨太監送來官服印信與賞賜,也是明確表示信任與親近之意。

當然,估計其中首輔溫體仁也出了主意,畢竟宣府鎮韃子方退,整個局面也是剛剛平定,李嘯還是呆在金家莊堡坐鎮指揮,不致事情生變方好。

隨後,本次獲得晉升的屬下們,也紛紛換上官服,整個場面一片喜氣洋洋。

李嘯看到,田威與段時棨等人換了官服,臉上表情卻是平常,畢竟對於他們來說,跟着李嘯升官晉爵已是一種習慣。而安和尚則是一副大咧咧的樣子,他扎手舞腳地穿着那件百戶官服,帽子都戴歪了,樣子十分滑稽。

而橫行隊副隊長武壯,卻是一臉鄭重之色地將身上的試百戶官服細心穿好,皺褶之處也仔細撫平,李嘯看到,由流賊新附軍晉升爲正式大明官軍將領的武壯,眼中似有微微淚光閃動。

“屬下拜見指揮使大人,恭賀指揮使大人步步高昇。”

不多時,屬下一衆人等穿畢,田威段時棨二人,帶頭下拜,其餘屬下,亦跟着他下跪參拜。

李嘯大笑着叫他們起身,衆人復大笑恭賀。

隨後,心情極好的李嘯着後勤隊長陳猴子安排晚宴,讓全軍將士家屬,以及堡內一衆百姓一併痛飲。

祖大樂,姚文昌、金大奎等人,也紛紛出席,整個金家莊堡內,一片歡騰。

那被他關押的杜少如,此次也已放出,跟着自已的一衆屬下坐席的杜千總,一臉神情怪異,不知道是笑還是哭。

不過他明顯感覺到,自已的家丁隊長許茂,因爲在李嘯的提攜下,剛升爲副千戶,對待自已的態度太不如前恭敬,甚至還有說不出的冷淡。

人走茶涼啊。

杜少如心下,頓是更恨李嘯。

李嘯,你這廝把我關押多日,又讓我屬下與我隔膜生分,這仇,老子今朝記下了。你也莫要得意,老子就不信,你沒有翻船的一天!杜少如在心下暗暗發狠。

此時杜少如的這般小心思,李嘯根本不曾多想。此時的他,心下歡喜非常,正放開肚量大喝,凡有下屬或百姓勸酒,皆是不避,很快便滿臉酡紅,醉意朦朧。

饒是如此,祖大樂等人卻依然在不停地給李嘯敬酒,彷彿只有如此,方能表達自已心中的感激之情。

祖大樂一臉動容的神情,他高舉着酒杯,對李嘯說道:“若非李嘯你當日救出老夫,老夫現在,休說當上山海關總兵,只怕這條性命,早就斷送在南河南岸了。老夫這杯酒,感激的話語皆在其中,還望李指揮使滿飲此杯。”

李嘯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頓時滿座歡笑。

祖大樂方敬完,參將姚文昌亦來敬酒,他顫顫地端着篩得滿滿的一碗酒,對李嘯大聲說道:“姚某喪敗軍馬,又犯遷延之罪,本是必死之人。卻沒想到,李嘯你竟能這般慷慨仗義,古道熱腸,以恁多蒙古韃子首級助我濟困,方幫姚某保住性命與官位,實實讓某家感激涕零。今番姚某也不多說廢話,就說一句,從今以後,李指揮使若有用得上我姚某人之時,儘管開口,姚某無不受命。這碗酒,姚某先乾爲敬!”

一臉醉意的李嘯擺手笑道:“姚參將客氣了,你我皆是山東兵馬,自當互相扶持。李某也希望,今後在山東,你我兩部能齊心合力,和衷共濟,方是長久之計也。”

姚文昌自然明白李嘯的話語深意,咕嘟咕嘟喝完一大碗酒的他,大笑道:“姚某性命功名,皆賴李指揮使成全,今後兩家在山東互助共榮,實是自然,何需吩咐。”

李嘯亦是大笑,復將滿滿一杯水酒,痛飲而盡。

接着,金大奎,洪猛、許茂、田威、段時棨等人也皆來敬酒,李嘯無不暢快地一飲而盡。

是宴,李嘯全軍,盡歡而散。而酒宴的焦點人物李嘯,則是大醉如泥,在軍士的幫忙下,方踉蹌回房休息。

在牀上昏蒙躺着的李嘯,忽然感覺,有一雙滑如柔荑般的小手,在幫自已輕輕地撫按大陽穴。

李嘯扭頭一看,卻見到了祖婉兒一臉燦爛的微笑。

“你真是的,喝那麼多幹嘛,看你這爛醉如泥的樣子。”祖婉兒輕聲嗔怪道。

李嘯閉着眼,感受着祖婉兒那靈巧的雙手帶來的陣陣爽快的酥麻感覺,許久他才淡淡地說道:“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想我李嘯,一介草民,無依無恃,今天竟也升得指揮使之位,心下之歡喜,實難言盡。如果還要矯情掩飾,卻非我之性格。”

祖婉兒輕笑起來,她喃喃道:“李嘯,不知道爲什麼,你升官了,我心裡,卻有些莫名失落。”

“哦,爲什麼?”

“我怕你這傢伙一升了高位,就會變了嘴臉,心裡就不會只有我了。”祖婉兒的聲音很低。

李嘯聞言,忍不住大笑起來。

見李嘯之般大笑,祖婉兒臉上不覺飛紅。

“哈哈,以前都是我這個草民,總怕被你家人看不起,擔心娶不到婉兒這樣的好姑娘,怎麼現在反而情況顛倒過來,婉兒姑娘竟擔心我不要你呢?”

“李嘯,你別貧嘴,人家跟你說正經事呢。”祖婉兒一臉促狹的表情。

李嘯伸出兩隻強健的手,抓住祖婉兒的一雙小手,握於掌中細細揉捏。

祖婉兒臉上一窘,想抽出手來,卻因李嘯力大,無法抽出。

“婉兒你放心吧,我李嘯,不是那種朝三暮四之人,我既已選定了你,無論將來榮辱如何,都會永遠和你在一起。”李嘯的話語,溫暖而真誠。

祖婉兒一臉菲紅,她輕輕地將頭靠過來,擱在李嘯的額頭上。

“那你什麼時候娶我?”婉兒的聲音輕若蚊鳴。

“等赤鳳衛、鐵龍城、以及這金湯城,皆走上正軌,再無衆多事情糾纏之時,我就正式去向你父母提親,把你風風光光地娶過來!”

李嘯神情鄭重地說出這句話,然後又回給祖婉兒一個溫暖的笑容。

祖婉兒臉紅得如同一個熟透的蘋果,她嚶地一聲,用力從李嘯的手中抽出手,低着頭快步離去。

李嘯坐起身來,聽着秋風從窗外呼呼刮入,擡頭又見月色溶溶,卻有如一張溫柔的笑臉。

明朗的月色,籠罩着李嘯沉思的臉龐。

祖大樂與姚文昌等人,明天便要各自領兵返回了,那麼,在沒有了這些人打擾的狀況下,自已的金湯城,也該開始着手興建了吧。

在自已的規劃中,這座由金家莊堡改建而成的金湯城,將會成爲李嘯軍在這宣府北路的重要軍事據點,而且,也會是一座極爲重要的生產與商貿城市。

畢竟,在這金家莊堡的西邊,是遼闊無邊的蒙古諸部。在李嘯看來,這些地方,潛藏着無數商機,簡直就是一座沉睡的金礦。。。。。。

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六章 選擇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九章 祖府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
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六章 選擇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九章 祖府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