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

最終,有五十餘騎清軍騎兵,顧頭不顧腚地狼狽逃去。

至此,這場短促而激烈的騎兵對衝作戰結束了。

清軍總共死傷近250人,明軍騎兵則是42人戰死,55人受傷,相比於明軍飛鷂子的總體數量來說,此戰堪稱完勝。

“總長,敵軍潰逃,可要繼續追擊?”一名立功心切的飛鷂子,抹了一把滿臉的血漬,急急向劉文秀問道。

劉文秀皺了皺眉,卻輕輕搖了搖頭:“不必了,總得留點人回去給清虜報信,我軍戰到此時,已然足夠,全軍速隨本將南返金湯城。”

一衆飛鷂子騎兵,隨即掉頭離去。

他們也不打掃戰場,只不過在帶着傷兵離開前,500多名飛鷂子,猶在那些受傷倒地,卻還尚未死掉的清軍騎兵中,縱馬踩踏了一遍。

殘陽似血勝敵時,踏遍韃虜心未懲!

等這批飛鷂子呼嘯着南下遠去後,原來的陣地上,只有風聲蕭蕭,再沒有任何清軍傷兵的慘叫聲傳出。

“什麼!你是說,你部之所以大敗而歸,是因爲明軍已有準備?!”

豫親王多鐸,以一臉震驚之色,俯視着那捂着斷手,伏跪於地的牛額額真拜克圖。

“稟親王,正是如此。奴才等人一路哨探,均未遇敵,誰和在接近這烏勒駝羅海之地,忽遇大批明軍包夾來襲,我部猝不及防,中了埋伏,才至這般死傷慘重。幸得我等拼死殺出,才能回來向親王報信。”

失血過多,臉色蒼白的拜克圖,一臉痛楚卻言不由衷地說着假話。

多鐸年輕英俊的臉上,頓是滿是凜然之色。

他揮揮手,讓受傷嚴重的拜克圖等人,先行退下。

“豫親王,看來我軍此次奇襲,明軍已然知曉。明軍能出動這麼多騎兵部隊,來伏擊我軍哨探,看來這明軍的人數,恐絕非那些蒙古人所說的那般稀少。因此,在下認爲,我軍現在的行動,卻需謹慎些方好。”蒙古事務議政大臣英俄爾岱,亦在一旁一臉憂色地低語道。

多鐸點點頭:“確是如此。那明賊李嘯,作戰狡猾多端,向來多有詭計,我兩萬大軍,行動卻需小心。也罷,現在天色已晚,傳本王之令,全軍就此歇宿紮營,待天明後,再度進發。待明天到那烏勒駝羅海後,再與明軍決戰!”

傳令兵一聲應諾,正欲下去傳達,多鐸又加了一句:“今夜營盤周圍,多備哨崗,嚴防明軍夜襲。”

“嗻!”

次日天亮後,多鐸大軍,方再度開拔。

不過,因是一路搜索前進,全軍行動速度很慢,直到當天將近黃昏時節,才總算到了錫林河東岸。

望着對岸剛剛開始興建,卻已然空空如也,燒得烏黑焦八的城池時,多鐸臉上,頓是莫名複雜之色。

旁邊的英俄爾岱,亦是一臉難看。

很快,前往錫林河對岸探查的哨騎前來報信。

“報!稟豫親王,對岸之城池尚未建起,便被敵軍縱火燒光。另外,整個錫林河東岸,沒有任何明軍,想來明軍早已撤走。”

“唔,知道了,你退下吧。”

“嗻!”

“操,原來李嘯這廝無兵!可恨我軍着了此人之道,白白耽擱了一天一夜,竟這般輕易放過了大好的追擊機會!”多鐸咬着牙,忍不住恨恨而罵。

“豫親王,我軍現在可要再度派騎兵追擊?”英俄爾岱急切問道。

多鐸卻緩緩地搖了搖頭。

“敵兵已然遠去,來不及了。若硬派騎兵追擊,這數千騎兵孤軍深入,外無援軍,若那狡猾的李嘯,因地設伏,再將我軍這些騎兵擊潰,則我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啊。”

“那依豫親王之意是?“

“既然李嘯已然自毀其城,那我軍就也算達到了出兵目的了。”多鐸冷冷道:“傳本王之令,明軍畏於我軍威勢,全軍宵遁而去,我軍就此退兵。”

“豫親王,那這阿巴哈納爾故地,卻該如何處置?”英俄爾岱追問了一句。

多鐸輕嘆一聲道:“我等只負責出兵征伐李嘯,這阿巴哈納爾之地,如何處置,就等我等回去後,向皇上稟報吧。以本王看來,原阿巴哈納爾部落,已被李嘯徹底消滅,皇兄應是想將這阿巴哈納爾之地,分賞給其餘的內喀爾喀四部了。”

英俄爾岱哦了一聲,也未多說什麼,便隨多鐸一同指揮清軍回返。

五天後,在多鐸率領出徵大軍,從蒙古草原返回清廷時,徐修與劉文秀兩人,聯名合寫了一封信件,在信中詳述了丟失棄守錫林城的經過,並在信中向李嘯告罪請責。隨後便由飛鴿傳書,到了登州城的李嘯手中。

李嘯看了這封來信,一時久久無語。

想來自已自崇禎六年,穿越到這個世界以來,雖有波折,但總算是一路向上,步步皆成,卻沒想到,在這興建錫林城上,卻是栽了個大大的跟頭。

這次建城的失敗,究其根本,還是自已太過操切。

在金湯城軍力尚是不足之際,便想着滲入蒙原去與清廷爭雄,結果自然會遭此挫折。故這樣的結局,說起來,卻絕非徐修與劉文秀之過,而是自已戰略失誤的必然。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這是從古至今所有成功人士的必經之路。

可見,自已現在還不是展露野心抱負的時候,相反的,現在的自已,要繼續磨鍊內功,提升實力,纔是當務之急。

此時,李嘯眼中,卻閃過一道冷光。

哼,西邊不亮東邊亮,等自已實力進一步提升後,就算這蒙古草原想要滲透還尚是困難,但在火器與水師等部實力均能有大幅提升的情況下,對於諸如蝦夷、外滿洲等地的征服,卻應該是水到渠成的。

一句話,現在的李嘯,最需要的,便是時間。

於是,李嘯並未對徐修與劉文秀二人作出實質性處罰,僅僅是取消了他們的新任官職,並讓他們繼續在金湯城中,擔任原職。

而從錫林城遣回的一萬餘名流民,李嘯則讓徐修將他們轉送到山東來,準備到時派往臺灣。

不久後,李嘯也得到消息,原先的阿巴哈納爾地區,果然未出乎他所料,被皇太極分劃給了其他四部內喀爾喀蒙古部落。

李嘯最終無奈接受了這個現實。

這個亂世之中,根本沒有什麼真正的道義與天理,說到底,還是實力決定一切。而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

又一個月過去了,時間不覺到了崇禎十年九月底。

湖廣,隨州。

在隨州城東面,一個名叫牛心寨的鎮子外的一片山谷中,一位濃髯鳳目,身材欣偉的流寇將領,正呆坐在一塊光潔的大石上,望着面前嘩嘩南去的石潼河,默默發呆。

在他旁邊,是一大羣旗幟散亂,或站或坐,衣甲不整的四千餘名流寇軍兵,以及三千餘衆的家屬隨從,這些流寇與家屬,多人帶傷,人人臉上都是一副麻木冷漠的模樣。

“大帥,眼下我軍沒有擄獲補充,飢疲已甚,而明軍正四面合圍而來,何去何處,卻請大帥早作決斷啊!”一名面帶憂色的副將模樣的人,向這名呆坐的主將,低聲稟道。

這名將領,便是號稱明末八大王之一的闖塌天劉國能,那名副將,則是他最爲親信的手下董國英,外號穿林虎。

聽了董國英這般發問,劉國能的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一雙精光四射的鳳目之中,憂色亦是更深。

見劉國能一時未回話,董國英啐罵道:“孃的,這些明狗,手段恁的毒辣,整個隨州地區的鄉野百姓,竟已皆被殺良冒功!我軍在這隨州地區轉戰近月,這鄉野之間,處處可見被燒殺搶掠一空的村莊,竟難得見個活人!他孃的,我軍想從這隨州鄉間弄點糧食,補充軍伍,卻比登天還難!這幫狗入的官軍,還說什麼護佑百姓,下手倒是比咱們狠得多!“

董國英說完,狠狠一拳砸在大腿上,對面的劉國能,卻是輕輕地發出一聲嘆息。

良久,劉國能才擡起頭,臉上帶着悽楚的苦笑,淡淡地說道:“國英,事已至此,復何言之!現在我軍軍兵飢疲,糧餉難繼,如何還可與那四面重圍的明軍對戰!以本帥之見,想要保全我軍,唯一之計,是我等向官軍反正。”

董國英大驚:“大帥,這如何使得!”

劉國能的目光卻沒有看他,他彷彿在回憶很遙遠的事情一般,緩緩而道:“國英,你跟我一同從陝西延川加入義軍,至今已有多少年了?”

“稟大帥,已有近十年了。。。。。。”

“哦,十年了,真真彈指一揮間。”劉國能苦笑道:“想當初,我本延安府一名庠生,因激憤官府催逼糧稅之所爲,又同情百姓那活活餓殺之慘況,才棄了功名,投身義軍之中,自崇禎初年起,率部轉戰陝西、山西、河南、湖廣等地,縱橫數千裡,打得官軍狼奔豕突,望風披靡。卻沒想到,我軍這般久戰之師,竟在這隨州之地,被各部明軍輪番攻擊,又糧秣難尋,兵員難補,以至陷此絕境啊。”

“大帥莫要泄氣!想來崇禎七年時,我軍被那五省總督陳奇瑜,設計困於車廂峽,情況那般險惡困苦,我軍都挺過來了,隨後重舉義旗,再入河南,縱橫於江北一帶,何等豪氣勃發。於今之計,卻也未必沒有得脫的希望。”董國英低聲安慰道。

劉國能搖了搖頭,又輕嘆一聲道:“形移勢易,今日之形勢,卻與往日再不相同。明軍已然將我軍四下圍住,安可輕易得脫。尤其是那駐於隨州城外的安和尚部明軍,軍伍悍銳,甲冑精良,陣戰犀利,若真要與其拼死一戰,我軍實難有勝算,只會再度連累各位,與劉某一道白白戰死罷了。”

“大帥。。。。。。”

劉國能站了起來,緩步走到河邊,他的目光看向極遠的地方:“國英,你不知道,其實自本帥加入義軍以來,心下卻時時牽絆難過。這近十年來,每每夢中,本帥猶能記母親去世時,對本帥殷殷叮囑,要我忠於朝廷報效國家,以期將來搏取功名光耀門楣。可嘆啊,可嘆母親萬沒想到,她最疼愛,期望極高的獨子,最終卻成了朝廷的反賊,打着義軍的旗號,卻幹下了數不盡的壞事惡事,現在想來,實是大違初心。”

劉國能長出了一口氣,又繼續說道:“現在,本帥思慮良久,還是決定向明軍反正,歸順朝廷,更贖前愆,唯有如此,兄弟們才能皆得保全,本帥心下,亦可終獲安寧。”

董國英見劉國能心意已定,自忖也再無更好的脫困辦法,他同樣長嘆了一聲,拱手道:“既然劉大帥心意已定,在下復能何言。反正無論大帥去哪,國英定生死相隨。卻不知,大帥打算投哪路明軍?”

劉國能沉吟了一下道:“隨州之地的各路明軍中,左良玉、祖寬、範志驃等,皆是貪酷狠毒之輩,我等勢窮往投,必會遭其輕視,且多有被敲詐勒掯之憂。故以本帥看來,卻當去投那安和尚部明軍,當是最爲穩妥之策。“

“哦?大帥何以如此高看這安和尚?“

劉國能臉上涌起感慨之色:“本帥聽聞,這安和尚部,乃是山東官軍兵馬,是那明朝赤鳳伯李嘯部下,其部自入駐隨州以來,軍紀嚴整,戰陣勇悍,器械盔甲皆是精良,堪爲明軍精銳。且其部從未有騷擾地方百姓之舉,甚得民心。本帥在想,推烏及屋,我軍若往投其部,必能受其厚待,斷不會有被輕視與勒索之境遇也。”

聽了劉國能的分析,董國英點點頭道:“好吧,那國英與全軍將士,皆聽大帥安排。”

劉國能轉過身,用一種欣慰地眼神看着他,隨後便大聲說道:“甚好!國英,你即刻前去傳令,讓全軍起程,隨本帥北上,往投安和尚!”

一個時辰後,正在隨州城南面不遠處整頓軍伍,準備南下與劉國能殘部最終決戰的安和尚,聽得手下哨騎來報,說有大隊流寇向北奔行,似往已部方向而來。

“哦,可曾探得,是哪部流寇??”安和尚向哨騎驚疑問道。

“稟大帥,據我等探查,似是劉國能殘部,只不過,他們的隊伍中,打出多杆白旗,卻似欲來向我軍投降一般。”

“哦,劉國能這廝,搞得什麼名堂,該不會是詐降吧?”一旁的監撫胡尚文,同是一臉驚疑之色。

安和尚抹着滿臉那有如蝟刺般的鬍鬚,眼神閃動。

他稍一沉吟,臉上便顯出得意的笑容。

“哼,劉國能這廝,現在已然勢窮無望,還能耍個屁的花樣來!他現在率部來投我軍,卻還算他認時務!”安和尚對哨騎大聲說道:“你等再度前去探明情況,若其是真心前來投降我軍,本將就擺下大宴款待他!若是這廝膽敢耍詐,俺定要將他與這一衆流寇,盡皆屠滅,一個不留!”

“在下遵令!”

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四十章 祖寬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十六章 暗謀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四十章 祖寬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三章 女子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一百章 到達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琅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
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四十章 祖寬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十六章 暗謀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四十章 祖寬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三章 女子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一百章 到達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琅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