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女子

李嘯立刻從地上一躍而起。

他以最快的速度從扎素身上解下那身珍貴的白漆亮甲,連同頭盔戰靴,皆迅速地穿在自已身上,隨後,拿起扎素所用的那把虎刀,快步向那匹戰馬狂奔而去。

“嗖!嗖!”

在李嘯快到戰馬身邊之際,二隻精鋼箭矢狠戾而來,一隻貼着李嘯面頰飛過,一隻正好射在李嘯手中的虎刀上,“叮!”的一聲,激起火花閃爍。

李嘯迅速跨步上馬,將那名猶然昏迷的女子橫擱於自已腿上,繮繩一抖,雙腿猛擊馬肚,戰馬一聲長嘶,隨即撒腿狂奔。

狂奔之際,李嘯偷眼後覷,見得有約有幾十根火把影影綽綽地追來,伴着越來越響的馬蹄聲,李嘯甚到可以隱約聽到異族語言的喝罵之音。

“嗖!嗖!嗖!”

又是好幾支箭矢迅疾從背後射來,一隻精鋼箭矢“奪”的一聲,兇狠地射入馬鞍左側的弓囊中,而另一支箭矢,則正後射的李嘯所穿的白漆亮甲的後背一片精鋼甲葉上,發出“叮”的一聲脆響。

李嘯感覺背部彷彿被人猛擊了一拳一般,震得他身形一歪,險些掉下馬來,好在他馬術精湛,連忙夾緊馬腹,弓身下屈,才穩住身子。

李嘯心下慶幸,若不是自已及時換了這白漆亮甲,擋住了這箭矢的奪命攻擊,此刻早已成死屍一具了。

有精良的防護就是好啊。

拼命磕擊馬肚狂奔而逃的李嘯,清楚地感覺到,後面的馬蹄聲越來越響,從自已身邊呼嘯掠過的箭矢,似乎也越來越多。

可惡!若不是自已這匹坐騎背馱兩人,兼帶着那個沉甸甸的包裹,豈會讓你們這些韃狗追上!

只是,想抓我李嘯,沒那麼容易!

疾奔着轉過一段彎路,李嘯猛地一咬牙,扭轉馬頭,坐騎一聲長嘶,鑽入了路旁一段緩坡密林之中。

此時,明亮的月色升起,淡淡的月暉投布在這密林裡,讓穿林奪路而逃的李嘯,有如一個虛幻的銀色魅影。

急中生智的李嘯,終於憑藉林木草叢的掩護,和長期在此處打獵對路況的熟悉,漸漸拉開了後面緊追不捨的敵兵距離。

李嘯在鑽過了幾個山坡之後,身後的馬蹄聲與異族喝罵聲終於聽不到了。

李嘯勒住馬繮,大口喘着粗氣,回首望去,除了在銀色月暉中輕輕搖曳的樹木與草叢,再沒有任何動靜。

李嘯長吁了一口氣,隨後,他緩步由繮,又繞過了一座山坡,來到一處臨溪之處的隱密地方。

他將昏迷女子重新橫擱於馬鞍上,隨即跳下馬,將馬匹繫好在一旁的一根樹叉上,然後用力將一塊看似普通的大石頭搬開,赫然露出一個黑乎乎的洞口。

這個山洞,是平日李嘯肖大全等獵戶在山中打獵時的臨時歇腳處,並可提供相關補給。這樣的歇腳山洞,在盤龍山中,有好幾處,皆是爲了方便長期在山中打獵所設。

入得洞中,李嘯打響火石,點燃火絨,隨即引燃了一堆枯草雜木,生起火來。

旺盛的火堆燒得劈啪作響,橘紅的火光輝映青灰色的洞壁,立刻給整個山洞帶來了許多生氣。

李嘯生好火,返身出洞,然後輕輕地將那名昏迷女子抱入洞中,安放在一側的小木牀上。

隨後,李嘯將馬匹上包裹、弓箭、虎刀等物也皆帶入洞中,便將大石從裡面掩上,只留一些縫隙透風。

李嘯首先仔細觀看了一下猶在昏迷中的女子,只見她穿着一身普通百姓的破爛衣裳,髮髻散亂,面目上塗着髒兮兮的黑泥,完全是一個普通逃難女子的模樣。

卻不知,這些韃子這般緊急地要將這名看似普通的女了帶往何處?

只有等她甦醒後,方可知曉吧。

洞內的火堆燒得很旺,李嘯感覺渾身燥熱,連忙卸了身上的盔甲。然後從洞中掏出一點刀傷草藥,放於口中嚼爛後,拍塗在右腿的已停止流血的傷口上。

李嘯仔細看了看傷口,心下慶幸,白甲兵的虎刀入肉不深,只傷了點皮肉,現在上了藥,應該過個幾天就會結痂好了。

上完藥的李嘯,拔去弓囊上那根敵兵射入的箭矢,將那把弓從弓囊中抽出觀看。

“好弓!”

當這把弓從弓袋中抽出時,李嘯忍不住讚了一句。

這是一把典型的東方反曲複合步弓,足有一米五多的長度,弓身爲紫柘木用精鋼加固所制,外附熟銅強化,弓梢飾有亮銀吞吻獸,而塗有流蘇花紋的把手處,則刻有一段李嘯看不懂的女真文字。

李嘯仔細地彎弓上弦、調絃,然後左手持弓把,右手兩指引弦,吱吱輕響中,緩緩拉開,張如滿月。

“嘣!”

一聲響亮的放弦,銀亮的弓弦猶自在空氣中絲絲顫動。

李嘯內心大喜,這把弓至少有近四石的拉力,好在自已力氣夠大,拉開使用甚是順手。(注:明代弓箭一石約爲九十多斤)。

李嘯不知道,這把弓其實是箭術極好的韃酋皇太極慣用之物,在後金之中,能拉開的人近乎沒有。力氣極大箭術精湛的貼身護衛扎素,作爲極爲罕見能拉開此弓的人,讓皇太極極爲欣賞,特將此弓賞給了他,此弓的的弓弦乃是用成年東北雄虎的虎筋絞制,故拉力極大,而上面所刻的那段女真文字,翻成漢話,則是“天佑吾邦”之意。

“真是一把好弓,拉力這麼大,若發一矢,定能讓敵兵喪魂奪魄,不如,就叫它奪魄弓吧。”李嘯心下,爲自已給弓取的這個名字頗爲自得。

李嘯將奪魄弓放回弓囊,又從那裝得滿滿的箭袋裡,抽出一隻箭來觀看,只見此箭箭頭爲精鋼所制,極堅利鋒銳,呈三棱型,上刻有深深血槽。箭身爲堅硬楛木所制,近有一米之長,箭尾爲三羽暗褐色的鵰翎,整根箭矢看上去造型流暢,透着一股凌厲殺氣。

李嘯心下暗歎,難怪史書上總是說後金韃子步射極爲厲害,常常幾番輪射便能將整好隊列的明軍射垮,除了精湛的箭術之外,這精良的弓箭武器也是極爲重要的原因。

放回箭矢入袋後,李嘯想起還有個沉重的包裹沒看,忙取了過來,包裹一打開,李嘯頓時呆住了。

他看到,包裹中的塊塊黃金,在火焰的映照下,閃着讓人眼花的迷人金光。

這是扎素費盡心機從旅順搶來的財物,現在全部落入李嘯之手。

可憐扎素一番辛苦拼殺搶掠,並且爲攜帶方便,把搶得的銀子與首飾盡與他人換成黃金,現在,卻是爲李嘯作了嫁衣裳。

李嘯嘴角,彎起一絲淡淡的笑容,他用力地掂了掂,心下估計,這袋黃金,足有300多兩。

讀過一點明史的李嘯知道,按明代末年的價格,由於銀價下跌,一兩黃金足抵12或13兩銀子,也就是說,這300多兩黃金,可抵近4000兩銀子。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要知道,在明末,哪怕是戰亂最頻糧價最高之時,三兩銀子還可以買一石米糧呢。而一座普通的百姓民居,也只有20兩左右的價格。

這種從一個一文不名的草民,瞬間變成一個當代富豪的感覺,讓李嘯有種極不真實的眩暈感,不過心中是卻是莫名適意。

這舒心的感覺,很快就消失了。

因爲他幾乎就在瞬間,便又想起了慘死的親孃與未過門的媳婦,想起了靠山屯全村被殺的鄉親,想起了剛剛在伏擊血戰中身亡的肖大全與肖二,想到這裡,李嘯心如刀割。

如果可以選擇用這一大批黃金換回自已親孃和媳婦,換回肖大全肖二等鄉親們的性命,李嘯會毫不猶豫雙手奉上。

長嘆一聲的李嘯,將黃金扔回包中放好,便坐在火堆旁一隻小木紮上,面對着跳動的火焰發呆。

直到牀上那名女子傳來輕輕地咳嗽聲,才把他從無盡的思緒中拉回。

“水,給我喝水。”女子發出輕聲的呻吟。

李嘯連忙從洞中一口水缸裡舀了一木碗水,快步過去遞給甦醒過來,正緩緩從牀上掙扎坐起的女子。

女子接過水碗,咕嘟咕嘟一口喝盡。

女子飲畢,擡起頭,一雙烏黑的瞳眸,正與李嘯關切的目光相對。

“你是誰?我怎麼會在這?”女子喃喃道,一邊本能地往牀內縮。

李嘯平靜地看着她驚恐的面容,然後,以平緩的語氣,簡敘了一番在路上湊巧解救她的經過。

他儘量把血腥的戰鬥描述得簡單一點,以免驚嚇了她。

李嘯發現,剛剛還是一臉警惕的少女,神態漸漸放鬆,最終臉上浮現莫名欽佩與感激交織的神色。

“小女子多謝恩公搭救。”女子感激言道。

李嘯笑了笑,然後問道:“敢問小姐貴姓芳名?卻不知那幫韃子爲何綁架你?”

女子眼中,一絲濃重的恨意一閃而過,低頭無言。

“你洗把臉吧。”見她不答,李嘯以這句話叉開話題。

女子輕輕地點點頭。

李嘯舀了盆水,遞給女子。女子道了聲謝,便以手掬水,將臉上的骯髒黑泥洗淨。

洗完臉的女子,卻讓李嘯在一旁看得不覺癡住。

這是一個十分秀麗的女子。

她那瓜子型的臉蛋上,雖憔悴之色明顯,但經水洗淨污泥後,卻更顯膚白如玉,兩彎柳眉之下,是一雙眼神清亮的明麗雙眸,鼻樑秀挺,櫻脣可人,小巧下巴瑩潤如玉。猶沾在她臉龐上的細小水珠,在火光映照下,有如顆顆細小的珍珠,閃着讓人心旆動搖的淡淡金黃。

女子看到李嘯這副癡態,不覺臉上飛紅,羞澀地將頭低下。

李嘯注意到自已的失態,也連忙裝模作樣地咳嗽一聲,扭過頭去。

兩人陷於沉默,空氣中,只有彼此的呼吸聲,清晰可聞。

還是李嘯打破沉默,他站起身來,對女子說道:“姑娘脫險虎口,一路飽受驚嚇,想畢腹中已飢,且待李某去熬些米粥,讓姑娘將就填下肚子。”

言畢,李嘯轉身離去,開始從米缸中舀米煮粥,他完全沒有注意到身後女子看他背影時,那莫名的眼神。

不多時,噴香的米粥做好,山洞中充滿了濃郁的飯香,李嘯分盛了兩碗,便給女子端了過來,一人一碗開始沉默地分吃。

李嘯呼呼幾口便全部喝完,而對面牀頭的女子,卻是心事重重的樣子,才略喝了點,便停住了手裡的湯羹。

終於,女子放下碗,緩緩開口說道:“李嘯,如果我告訴你我是誰,你願意接下來送我返家嗎?”

李嘯沉吟了一下,鄭重點點頭:“姑娘,你想多了。李嘯不管你是誰,我既救了你,便要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李嘯願意效勞。”

女子臉上,立刻露出歡欣的笑容。

“那好,我告訴你,我叫祖婉兒,我父親是遼東前鋒營副總兵祖大樂。”

“啊!”

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二百七十五章 楊嗣昌來訪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
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二百七十五章 楊嗣昌來訪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