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細帳

李嘯看過塘報,對現在韃子大肆侵襲的遼西局勢,心憂不已,卻又隱隱有一絲慶幸。

如果當初,自已沒有當機立斷南撤山東,休說什麼種田發展,僅憑自已這點微薄兵力,怕是保命亦不可得。

李嘯可以想象,自已曾經呆過的不歸墩,估計已在韃子的手下,化爲一片灰燼。

這戰亂之世,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沒有足夠的實力,連基本的生存權都不會給你。

此時的李嘯,正在專注地聽吳亮的堪測結果彙報。

“稟大人,我等在這蹲犬山處,考察堪測了三天,除了發現一處石灰礦洞外,沒有發現有其他可值得開採的礦點。另據工匠們稟告,此山之上,青石極多,若是做個採石場,倒還不錯。另外山南之腳,有大片粘土,若是燒磚,也還可用。”

聽完吳亮的彙報,李嘯不覺有些失落。

唉,爲什麼自已穿越到這個明末世界,竟然任何開金手指之事都碰不到呢?

想想人家那些穿越衆,哪怕佔據的地方再小,甚至只是一座小島,但是佔據的土地上,卻是要鐵有鐵,要銅有銅,甚至金銀礦牀無不俱備,只等霸氣側漏的主角前去開挖賺錢。而自已這般艱難打下這座蹲犬山,除了不值錢的青石、石灰及燒磚的粘土外,卻沒有任何有軍事或經濟價值的金屬礦點可採,這人與人,真的是不能比啊。

不過,李嘯很快便從失落中轉過神來。

這蹲犬山,能夠開採青石、石灰與生產磚頭,還算是有點價值的。畢竟現在自已大興土木,這樣建築物料,所需卻是良多,如能自已生產,當可大大降低建築成本。

更何況,可以利用採石廠與磚場,充分安置那些匪兵俘虜,以及吸納自已這邊的富餘勞力,雖然利潤微薄,倒還是一件可以長期做下去的事情。

主意既定的李嘯,隨即安排吳亮,讓他去找工匠頭目常大利,讓他從工匠中挑幾個採石與燒磚的行家,準備前往蹲犬山開設採石場、石灰坊和磚廠。

常大利很快便挑出10名工匠出來,其中採石師傅3人,制磚師傅4人,燒石灰師傅3人。

“李大人,這位是採石師傅頭人顧發,這位是制磚師傅頭人祝大聲,還有這位是燒石灰師傅廖全祿。”

李嘯的辦公草房中,吳亮帶着三名頭人進來,隨後向李嘯一一介紹。

李嘯笑着和他們一一拱手問好,他客氣的動作,讓原本就感覺拘謹的三名匠人更覺有些不安,這些面目粗黑的匠人們憨笑着,手腳都不知要如何擺放。

李嘯隨後又慰勉了他們幾句,便對吳亮說道:“吳贊畫,這辦廠事宜,就由你全權負責,所需原物料等,一應由你負責籌辦,務必早日備齊建廠物料,讓這三所廠坊,儘快開建。”

“學生謹遵大人之令。”

開辦工廠之事,李嘯確信,辦事爽利的吳亮一定可以做好。相比這類較爲簡單的事情,現在李嘯最需要應對的,便是堡內日益龐大,以至開始出現混亂的財政與管理。

李嘯軍自搬到這山東赤鳳堡,因諸事繁雜,萬事草創,前段時間又要去剿匪,一直沒時間與精力去理順堡內的管理事宜。

只是現在隨着周遭環境的穩定,李嘯感覺,也該讓堡內的人員管理與財政供應走上正軌了。

李嘯思慮了兩天,然後在當天下午,把吳亮、許秀清、田威、王義守、莫長榮、段時棨、趙傑、陳猴子、安和尚這幾人叫到自已的草房中,一同議事。

現在這些人,可謂是李嘯軍的核心人物。而新加了李嘯軍核心圈子的許秀清和安和尚兩人,心下更是莫名激動。

安和尚自隨軍從蹲犬山返回後,李嘯曾徵詢其意見,問其可願意留於其軍效力,安和尚當下痛快答應。李嘯便任令其爲槍兵六隊隊長,其六個部下,也分拆補入各隊槍兵之中。

李嘯讓一個槍兵隊長進入核心圈子,無疑其中多有當日故人之情,體會到這一點的安和尚,心下既感且愧。

“諸位,現在我軍人口日衆,軍民繁雜,原先在遼東不歸墩的一套管理方法,本官感覺已頗爲不適,今天請各位前來,便是要談論如何對現在狀,作一番改革。”

李嘯此言一出,衆人紛紛贊同。

吳亮從一旁率先發言:“大人之慮,甚是有理。學生以爲,現在我軍中,雖表面無事,卻也暗蔽從生。現在我軍現在擴大了近十倍,卻連這各級將領的薪資種類,都尚且模糊,實須早日釐定。”

李嘯點頭同意了吳亮的觀點。隨後,衆人一番商議,最終定下了李嘯軍中的薪資級別,具體如下:

盾兵哨長,槍兵哨長,玄虎騎隊長,飛鷂子隊長,水師總頭,火器總頭,軍前贊畫之類,每月薪資定爲10兩。

盾兵副哨長,槍兵副哨長,玄虎騎副隊長,飛鷂子副隊長,水師副總頭,火器副總頭,各類司長之類,每月薪資定爲8兩。

盾兵隊長,槍兵隊長,玄虎騎甲長,飛鷂子甲長、各類副司長之類,每月薪資定爲6兩。

盾兵副隊長,槍兵副隊長,玄虎騎副甲長,飛鷂子副甲長之類,每月薪資定爲5兩。

盾兵甲長,槍兵甲長之類,每月薪資定爲4兩。

盾兵副甲長,槍兵副甲長之類,每月薪資定爲3兩。

玄虎騎,飛鷂子的騎兵每月薪資爲2.5兩。

盾兵、槍兵、炮手,火銃手、水師船兵、普通辦事文員、每月薪資均爲1.5兩。

現在的李嘯軍,有盾兵3隊366人,槍兵6隊732人,騎兵130人,火器部隊150人,水師30人,加上各名將領與文官的薪資,每月薪資總額爲近2800兩。

接下來,李嘯提了一個意見,那就是,由於現在各家戰兵皆有薪資,故把家屬從李嘯軍供應體系中剝離出來,不再由李嘯軍供給伙食,而由其自行在堡外商鋪內購買,爲保證每戶家屬能正常開銷,每月另按戶發給伙食補貼0.5兩。

如果是犧牲戰兵家庭,每月補貼增加爲2兩,若是殘疾退伍戰兵家庭,則視殘疾程度,看看是否還有勞動能力,然後分別補貼2兩或1兩。

這樣一來,每月需另外補貼家屬費用約爲750兩。

現在修建城牆的,總共有350多名匠人,在包其伙食的情況下,平均每人每月按1.5兩銀子算工錢,總共每月要525兩工錢銀子。

李嘯與衆人算完,皆不覺暗吸了一口氣,這數字,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也是就是,在不算伙食費用,並且沒有作戰任務的情況下,每個月的固定薪金支出,便達到了4075兩銀子!

李嘯隨後,再算了一下每月的具體伙食支出。

現在,按李嘯的最新規定,李嘯軍中,只有戰兵,工匠,以及蹲犬山上那三百多名俘虜需要供應伙食,那麼,按每個人一天二斤糧,三兩豬肉的標準伙食來計算,那麼,一斗米約可吃4天,按一石米糧爲十鬥來算,則一個月一人要吃7鬥半米糧,相當於0.75石,一個月的糧食消耗總量約爲1550石。

現在李嘯軍中,由於有了上次從蹲犬山匪兵處繳獲的三千多石糧食,暫時可以勉強供應兩個月。以後的日子,就需另外花錢購買了。按現在山東一石米糧爲2兩銀子的價格計算,每月伙食費需花錢3100兩。

而現在山東豬肉的價格,約爲每斤2分銀子,可以算出每月需消耗豬肉總額近18700斤,另需銀子370兩。

另外,還有130多匹戰馬的馬料錢,按一匹馬每天四斤料,八斤草來算,每匹馬每天約需消耗八分銀子的豆草料錢,每月約需310兩馬匹飼料花費。

可以算出,一個月李嘯軍的伙食消耗約爲3780兩。

這個數字,近乎與李嘯軍薪資等同。

這樣的話,李嘯軍全軍每月固定開支,總共爲7855兩。一年中,約要花銀子9萬4千多兩。

現在李嘯軍的庫存金銀加上綢緞之類,其總數可折算爲45萬多兩銀子,看上去,似乎李嘯軍可以過個5年都沒問題,只是李嘯知道,這種維持現狀的計算方法沒有任何意義。

現在還有近千名戰兵沒有合適的盔甲,七百多名戰兵沒有合適的武器,若把他們裝備整齊,那這些費用算下來,便是4至5萬兩銀子的支出了。

還有建堡的物料花費,象青石地基,青石街巷,城樓城門,加上讓建築成本翻倍增長的包磚費用,搗土及貼磚所用的糯米,以及將來要在堡內修建的各類建築,李嘯估計,這堡若是全部建好,至少要花到近2萬兩銀子。

若是李嘯將來還要擴建城堡,擴招軍隊,以及開辦廠坊添置器械之類費用的話,他手頭上看似豐足的銀子,將會有如流水一般迅速嘩嘩淌盡。

最終計算的結果,讓衆人無限感慨。尤其是那些武將,每個人心中,都有種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感覺。

李嘯與一衆將領,接下來,正欲再釐清一些堡內管理細則,忽有軍士來報,說馬停鎮巡檢司崔增,前來拜見李嘯。

李嘯與衆將領面面相覷,這個崔增,向無來往,卻不知他來幹什麼?

李嘯略一沉吟,便讓各人散去,同時交待他們,以後就按今天會議內容辦事。

各人應諾而去。

“帶崔巡檢來見本官吧。”衆人走後,李嘯整整衣裳,對軍士淡淡說道。

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一章 穿越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九十一章 條件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
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一章 穿越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九十一章 條件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