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

宴席上,秦良玉等人,與李嘯杯觥交錯,雙方越來越熟悉熱絡後,這時,秦良玉忽然問了李嘯一個問題。

“唐國公,我等受你這般款待,實是感激莫名。只是不知道,唐國公接下來,卻有何計劃,又有甚打算?”

秦良玉這般發問,酒桌上頓是靜了下來。

馬祥麟、秦翼明、秦拱明等人,皆是目光直直地望向李嘯,而陪酒的陳子龍、姜曰廣、田威等人,則是一臉深思之狀。

李嘯環視了一圈衆人,便輕咳了一聲道:“秦總兵,本公對於將來,確實有自已的規劃,秦總兵可有興趣一聽?”

“在下願聞其詳。”

李嘯輕笑了一下,便道:“本公之計劃,若概括來講,便是先定南洋,再圖北亞,最終平定國內流賊,終還我華夏故土一個朗朗乾坤,還我漢人百姓一個安居樂土。“

李嘯此話一出,秦良玉等人不覺皆是臉上動容,滿滿都是感慨之色。

秦良玉感嘆道:“李大人,你這般雄心,實是令老身讚歎不已。要是我大明國中,人人都如李大人這般爲國分憂,盡心作戰,這大明國,又如何會到這般地步啊!老身想問,唐國公你之計劃,現在卻是進行到了哪一步呢?“

聽秦良玉對自已的規劃這般感興趣,李嘯暗想,反正她們已打算投靠自已,在自己手下做事,自已卻也不好再拿他們當外人,不如干脆對她們直說了吧。

“秦總兵,現在本公尚在全力拓展南洋。我軍現在已攻佔菲律賓諸島,將所獲的南洋土地劃爲臺灣省,呂宋省,蘇祿省和棉蘭老省四省之地。這些新獲的土地,卻是給我大明國中的那些掙扎在死亡邊緣的百姓,最好的安置之地呢。“

見秦良玉聽得仔細,李鈺繼續道:“現在,臺灣省之地,我軍已開發了數年之久,已移民了三百多萬,基本拓展完成。而現在呂宋省、蘇祿省、棉蘭老省等地,剛剛被我軍奪下,尚是多爲未加開墾的蠻荒之地。正是要大力移民過去,從而加快開發進度,讓這些我軍新奪之土地,成爲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和我華夏漢人永遠的休養生息之土。“

“李大人之功,真真遠邁漢唐名將,在下十分佩服。那這菲律賓之地,既已被我軍征服,卻是要移民多少?“

一旁的馬祥麟,雖然已是喝得臉色酡紅,卻亦是聽得十分專注。聽完李嘯的講述,他急急地插了一句。

李嘯聽到這馬祥麟,已然自稱我軍時,不覺會心一笑,然後道:“馬宣慰使,這新得的菲律賓之地,遠比臺灣更爲廣闊而肥沃,本公計劃,在那裡移民近一千萬人,從而將當地盡力開發出來。其實按菲律賓的土地面積,我華夏便是移民二千萬人,亦是完全可以安置得下。“

聽到這個菲律賓竟能安排兩千萬人,秦良玉與馬祥麟等人,皆是臉上滿是驚訝之色。

能安置這麼多的百姓,可以想見,這個菲律賓的地盤有多少廣闊。

由此更可見,李嘯此番拓地之功,對於大明來說,意義有多麼地重大。

“唐國公,那我夔州城中的百姓,也是全部移往菲律賓了吧。“一旁一直沒說話的秦翼明問了一句。

李嘯點點頭:“正是,從夔州來的百姓,以及張獻忠部釋放的百姓,還要最近從各地收羅的百姓,總共有二十多萬。本公打算,讓他們全部去菲律賓安置。而且,因爲呂宋省這段時間以來,已先期安排了近二百萬人過去,故這二十萬百姓,我會將他們全部安置在蘇祿省與棉蘭老省。“

秦良玉聞言,不覺又是感慨:“唉,這些夔州百姓,祖祖輩輩生活在四川之地,現在倒好,要遠涉重洋,前往那萬里之遙的蘇祿省和棉蘭老省定居,亦是造化弄人啊。“

她一說完,李嘯還未回話,一旁的兒子馬祥麟便是略帶不滿地說道:“娘,現在這樣的亂世,處處刀兵不息血火連天。百姓不是死於亂軍之下,就是斃於溝壑之中,可謂在死亡邊緣掙扎。象這般性命老最難得保全,還不如舉家前往海外安置,倒是一條更好的出路。至少能保全全家人性命,能讓血脈得以傳承,又有什麼可委屈的呢?“

秦良玉點頭嘆道:“我兒說得也是。這亂世之中,沒什麼能比活下去,更爲重要與緊迫了。雖然是故土難離,但只要有新的土地可以紮根發展,安居樂業,縱去南洋,亦無不可。“

“對,秦總兵說得是。四海之大,何處不能容身。只要能遠離戰火,能安居度日,便是人間佳境矣。況且,那南洋之地,雖然尚是蠻荒一片未加開發,但其土地,卻是極爲肥沃,每畝可產稻穀2石以上呢,卻比四川之地,尤其是土地少石頭多的川東,要強上許多。“李嘯也跟了一句。

“那李大人,現在南洋之地,我軍既已佔領了菲律賓,那接下來,還要拓展哪些地方呢?“參將秦拱明問了一聲。

李嘯笑道:“秦參將,南洋之地,我軍正在全力攻打那位於棉蘭老島南部的新幾內亞島。此處原屬婆羅洲一部,卻是比菲律賓還要大得多的島嶼呢。該島多爲蠻荒未墾之地,極爲肥沃,雨量亦是十分充足。另外,該島嶼上只有十餘萬土著,實在是地域廣大,人民稀少。乃是一處安置我華夏百姓的絕佳之地啊!以本公來看,僅此一地,足以安置六百餘萬百姓。“

李嘯說得秦拱明不住點頭,眼中滿是嚮往之色,他向李嘯請命道:“唐國公,若你覺得在下堪用的話,在下也想去南洋蔘加作戰,與我軍他部將士一起,爲唐國公再立新功!“

見秦拱明竟主動提出要去南洋,李嘯一臉歡喜:“好好好,秦參將有這般想法,本公自當滿足。這樣吧,等過幾天,你就與那些下南洋的百姓一道,前往菲律賓。到了那裡,我會讓平南鎮鎮長李定國,安排你的具體職位。拱明,本公還告訴你,此去南洋,非但可以參加新幾內亞島的戰鬥,將來那一場更大的戰鬥,在等着你參加呢?”

“更大的戰鬥?”秦拱明臉上滿是嚮往。

“是的,在新幾內亞島的戰鬥結束後,我平南鎮將士,將會繼續去攻打更在南面的密克羅尼西亞羣島,以及澳洲和新西蘭等地,直到把這些土地,都牢牢佔爲已有,方纔暫時罷手。而這些土地,若皆被我唐軍控制,那接下來,在這些土地上,哪怕移民兩千多萬,都是可能完全可以做到的。”李嘯說到這裡,臉上滿是期待之色。

“那在下去後,定會爲唐國公奮力作戰,把這些地域,全部拿下。”秦拱明一臉嚮往地朗聲說道。

見秦拱明被李嘯這般看重,秦良玉等人,心下既是喜悅,又是更加滿懷嚮往。

宴會完畢後,李嘯又邀請各人,前往客廳敘話。

在客廳閒聊了一陣後,李嘯聽取各人意向,對秦良玉等人,分別作出瞭如下安排。

秦良玉,留在山東,接替前往安東鎮擔任營長的呂煥,繼任興中鎮丙營營長。

馬祥麟,前往庫頁島,擔任安東鎮乙營副營長。

秦翼明,前往宣府鎮金湯城,擔任定北營丙總副總長。

秦拱明,前往南洋,暫定職位爲哨長,具體哪個部隊,則由李定國安排。

各人分派完畢後,齊齊向李嘯稱謝。

這些人中,尤其是秦良玉,她知道,在唐軍中,若任一營營長,乃是極重要的高級職位,從以上安排,也足見李嘯對她的看重。

其實,李嘯對她的關心還不止這一點,他之所以把她留在山東的興中鎮,以是免得已有六十歲的秦良玉,再受奔波勞碌之苦。

當然,李嘯這番安排,也未必沒有一個想趁早拆分秦良玉集團,以免他們抱團一起,將來有尾大不掉之嫌。

因此,秦良玉本人所率領的三千白桿兵,李嘯在仔細思考後,便把他們全部拆散,分入興中鎮各營兵馬之中。

三天後,20多萬收集好的移民百姓,從登州出發,乘坐李嘯軍水師,乘船前往南洋。

在登船離岸的一刻,不少百姓放聲痛哭,還有不少的百姓,朝着家鄉的方向,重重地磕頭告別。

故土難離啊。

每一名前往南洋定居的百姓,都明白,自已這一去,可能永生永世,再回到中華故地了,正所謂飄遙萬里一身遠,故國只在夢中尋。

夔州鄉紳曠知榮,又率領着一家老小二十餘人,集體向西南方向叩拜,永遠地告別了,那山清水秀魂牽夢繞的巴山蜀水。

本來,曠世榮一家加上僕人,共有四十餘人。而現在,在遣散了僕人後,曠知榮一家還剩下二十餘人。

這一家人,終於要踏上前往南洋的路途了。

而讓曠世榮傷感的是,爲防止移民的大家族,在南洋之中形成宗族勢力,李嘯強行規定,這些家族,要立刻按戶分家,然後運到不同地方。從而讓這些移民,無法形成由家族與血緣組成的強大宗族,讓菲律賓各地的官府管理,能更加方便有效的進行。

按李嘯的規定,曠世榮家的三個兒子,一個抽籤去了蘇祿省,一個抽籤到了棉蘭老省的東邊的武端地區,另一個則抽籤到了棉蘭老省的最南端的達沃地區。

而曠世榮本人,連同最小的女兒,則是跟着大兒子曠如鈺,前往棉蘭老省最南端的達沃地區,定居生活。

“願祖宗保佑,我曠家去了南洋之後,還能重振祖業,再興門風,成爲南洋之顯支,家族之茂端也……“

伏跪於地的曠世榮,喃喃低語,連連磕頭,眼角兩行濁淚,又是滾滾而下。

在率領全家跪拜完祖先後,曠世榮一家互相分別,準備登上前往不同地方的水師船隻。

“哥,爹爹與妹妹,就拜託給你了。“兩名弟弟,帶着家小,哽咽地向着長兄曠如鈺泣拜。

“放心吧,我會照顧好咱爹與妹妹的,你們也要多加保重。“曠如鈺努力在臉上擠出笑容,對兩名弟弟輕輕地拍了拍肩膀。

隨後,各人又在互相叮囑了一番,到了當地要多來信多溝通,讓一家人儘量多聯繫後,便分別涕泣着,登上各自的水師船隻。

整整忙碌了兩個多時辰後,20多萬的全體移民,才盡數登上了船隻,這數百條水師船隻,才緩緩地從登州港口出發了。

站立在船舷處,看到越來越遠的海岸線,看到面前近乎無窮無盡的海洋在自已腳下浪濤洶涌,鄉紳曠知榮,不覺又是淚水滑落。

永別了,四川家鄉;永別了,中華故土。

這些船隻,在航行了近十天後,先到濟州島,在當地補給了淡水與食物後,方繼續再下。

然後,又過了十五天時間,船隊到達臺灣,又完成了一次補給後,便直駛菲律賓。

八天後,船隊首先到了蘇祿省,在南他加祿島的和樂城外的港口處,安排在當地移民開始下船,岸上已有當地民政司的官員在等待,準備對下得船來的移民,進行下一步分類安排。

曠知榮的二兒子,率領自家人下船後,便帶着妻子與孩子,復來到海岸邊上,向着曠知榮所在的船上,行了跪拜之禮後,方涕泣而去。

而目睹着二兒子離去的曠知榮,眼中不覺又是熱淚滾滾。心頭的感慨,何可言說。

船隊一路到這裡,因爲沿途安排了濟州、臺灣兩處休息場地,以及船上備了醫官與藥物,故流民死亡人數很少,二十多萬人中,只有一千多名老弱,因過度暈船而死亡。

在又經過了五天航程後,曠世榮與大兒子曠如鈺一家,終於到了棉蘭老島最南端的達沃地區。

在這海水湛藍如洗,岸上椰林處處的絕佳景色之地,全家人登岸上陸,終於完成了從夔州到南洋的全部旅程。

而他的小兒子,還要繼續乘船繞過南端,前往棉蘭老最東面的武端地區,纔算正式完成了這次移民旅程。

曠知榮在兒子的摻扶下,踏着舷板上了岸後,在熱辣非常的陽光照射下,他手搭涼棚,有些呆滯地望着這片充滿了異國情調的南國土地,不覺又回想起了,那已是有數萬裡之遙的四川家鄉。

一時間,他恍如隔世,又恍乎覺得,自已好象剛從一個奇異的夢境中醒過來。

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四章 歸途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十七章 職爭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
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四章 歸途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十七章 職爭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