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

“不要慌!都他孃的不要慌!都給老子穩住!”

見到自家軍兵,被衝上浮橋的唐軍輔兵一通震雷亂炸,便陣腳大亂,大西軍統帥張可望怒氣勃發,衝着那些潰兵厲聲大吼。

而這時,唐軍輔兵的第二輪單兵震天雷投擲,又開始了。浮橋上的唐軍輔兵,又點燃了新的單兵手擲雷,然後掄圓了手臂,將這些導火索閃着滋滋藍光的震天雷,用力地投扔出去。

“砰砰砰砰!……”

數十步外,又是一番連綿的劇烈爆炸,又是人體殘肢與鮮血內臟四處橫飛,又是多達一千多名來不及後退與分散的大西軍兵,瞬間被殺,死傷一片。

緊接着,又是第三輪投擲開始了,又是一番殘酷而恐怖的殺戮。

而在震天雷大逞淫威之際,那近六千杆燧發魯密銃卻也沒閒着,又是一番齊齊打響,綿密的槍聲與震耳的震天雷爆炸聲,互相錯雜,震耳欲聾,未有稍歇。

在唐軍這樣強橫的火器攻擊面前,在這近乎絕對死亡的暴力屠殺面前,打順風仗慣了大西軍,這樣血肉之軀結陣的士卒,何嘗見過這般可怕至極有如地獄的陣仗。在唐軍第三輪震天雷投擲之後,在不斷的疾速可怕死亡面前,他們終於徹底崩潰了。

大批的大西軍士卒,紛紛扔了武器,嚎哭着轉身潰逃,有如一羣顧不顧腚的豬,再談不上任何組織與紀律,每個人都是拼命後撤奔跑,唯恐落在後面,就會成爲唐軍的刀下鬼與槍下魂。

“入你娘!不許跑!都給老子回來!聽到沒有,都給老子回來!”

見到自家軍兵,終於在唐軍的密集震天雷轟炸下徹底崩潰,被爆炸的硝煙濺了滿的張可望,又急又怒,臉上寫滿了痛苦與絕望。

沒想到啊,沒想到,隔江對戰又主動後撤的情況下,自家這五萬餘精銳軍兵,竟然連與唐軍交手作戰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唐軍徹底擊潰再難收拾,他心下的憤怒與沮喪,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操,這他孃的打的甚鳥仗,簡直能把人給憋屈死!

就在張可望一籌莫展不知道要如何收拾殘局之際,對面的唐軍主將安和尚,心下卻是狂喜不已,眼神更是閃閃發亮。

機會來了!

趁你亂,要你命!

“傳俺軍令,輔兵退回本陣,全體騎兵立即渡橋攻擊敵軍潰兵,全體槍兵尾隨攻擊,盡力擴大戰果!”

“得令!”

得到命令後,唐軍陣中,那一直按兵不動的騎兵,終於有如猙獰死神一般呼嘯而出,有如一支激射而出的離弦之箭,從浮橋上隆隆奔過,直撲對岸的大西軍潰兵。

而在騎兵之後,大批的槍兵更有有如滾滾而出的黑色熱浪,他們手持着鋒利閃亮的4米精鋼長槍,大聲喊叫追逐着騎兵的尾塵,向前衝殺而去。

這樣一邊倒地追殺殘敵的戰鬥,簡直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

作爲唐軍突擊箭頭的兩部騎兵,呼嘯着衝過浮橋之後,馬蹄隆隆一路不停,卻又十分嫺熟地兵分兩支,有如兩根精大鋒利的黑色箭頭,徑自直追那大批潰兵,向他們包夾而去。

迫近敵兵之後,這些唐軍騎兵有如嗜血的野獸一般,發出尖利的嘯叫,有如猛虎出山,又似寶劍出匣,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潮水般洶涌地朝潰逃的大西軍兵,撲殺而去。

陽春時節,正午的豔陽高照,這四千餘名甲冑森森殺氣凜冽的唐軍騎兵,有如死神出動,馬蹄隆隆,槍指刀橫,對奔逃不及的大西軍潰兵大砍大殺,刀光過處,頭顱紛飛,血肉橫濺,慘叫連連。

這樣單方面的無情屠殺,不要太爽。

與此同時,大批甲冑齊全手持鋒利精鋼長槍的唐軍槍兵,急走疾行,尾隨着朝着潰逃而去的流寇軍兵,尾隨追殺而去。

一俟追近,那一杆杆4米長的精鋼長槍,那鋒利可怕的三棱血槽槍頭,便有如長了眼睛一般,狠狠地朝着亡命奔逃的大西軍士卒捅刺而去。

被那刻了深深血槽的三棱精鋼槍頭刺到,便有如中了毒蛇之吻,可謂觸之即死,沾之即亡。在唐軍槍兵的兇狠捅刺下,大西軍潰兵慘叫連連,不斷掙扎倒下而亡。

放眼望去,整個橫江南面之地,已成了唐軍演習殺戮的修羅場,無數敵兵或被長槍捅殺,或被馬刀砍死,整個戰場上血肉模糊,慘叫連連。

放眼望去,整個平曠的橫江南面的空郊之地,簡直有如一個人類屠宰場,地上遍佈了流寇軍兵的屍骸,橫七豎八,觸目驚心,遍地溢流的鮮血,混合着雨水,竟嘩嘩地匯成一條殷紅的血河。那血河蜿蜒長流,令人心悸膽寒,足見這場殺戮,有多麼地殘酷。

與潰兵一起縱馬奔逃的大西軍主將張可望與副將艾能奇,一齊親眼目睹了這一切。

他們眼睜睜地看到,那洶涌而來的唐軍的槍兵與騎兵,有如追命死神一般,依然對這些可憐的逃兵追殺不止之時,二人心下,更是有如刀割。

可恨啊,六萬精銳,一朝蕩盡,這簡直是自已帶兵以來,最大的恥辱與敗仗!

更讓二人感覺悲哀與恥辱的,便是除了緊緊跟隨自已的親隨軍兵,尚是陣伍齊整外,那些正在戰場上四下潰逃的敵軍軍兵,早就秩序全無,個個奪命狂奔,每個人的臉上,滿是對活下去的渴望,紛紛都使出吃奶的力氣,撒開腳丫盡力向後奔逃,以期能跟上二位主帥逃亡的腳步。

而在他們身後,那些該死的唐軍槍兵與騎兵,依然如影隨形,追殺不止。

張可望目睹這般情形,心下的慘痛與絕望,幾乎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旁邊艾能奇大聲喊道:“大哥,唐軍這般尾追銜殺,我等實難脫逃,不若糾集餘衆,與他們拼死一殺了事!”

艾能奇這話,讓張可望內心不由得又是一顫,隨即,他的臉上,閃過了一道陰狠之色。

事到如今,也許,真的只有丟車保帥這一計可施了。

趁着軍中尚有親隨的精銳軍兵可用,令他們擋住唐軍的衝擊,爲其餘部衆爭取脫逃的時間與機會,當是最爲迫切也唯一可行之策了。

丟車保帥,實在是沒有辦法之事。

“好吧,三弟聽令。”張可望冷冷道:“着你率全部親隨軍兵,一定要擋住唐軍追擊,我自率餘衆往西南而去,去那高州城中暫駐!”

“得令!”

艾能奇拱手離去,張可望又急急地喚住了他:“你此番阻截,切莫戀戰,一旦唐軍退去,立即趕來高州與我部匯合,再同返成都而去。”

“得令!”

艾能奇言畢,隨即率領近一萬親隨軍兵,返身再戰,以迎敵軍。

見到這位結義三弟艾能奇,不由分說地毅然斷後,率全體親愛的隨軍兵爲自已拼死抵攔,身爲統軍大帥的張可望內心十分複雜,他眼中含淚,喉頭涌動,卻再說不出甚話來。

唉,真沒想到,原本以爲一戰而定的敘州之戰,最終卻是被唐軍兩面夾擊,大敗而歸,幾乎無可收拾。

這般局面,真真愧殺先人也!

張可望匆匆望了一眼艾能奇那匆匆而去的身影,心下總有種難以言說的不良預感,卻又不便多說。他再不多言,長喝了一聲駕,便猛磕馬肚,與一百餘名精騎護衛,一道加速從戰場上疾撤逃走。

而在他身後,大批潰兵如影隨形,狼狽跟隨離去,逃去的大西軍兵,捲起一路煙塵,匆匆往西南而去。

艾能奇率親隨軍兵轉身復戰,迅速地與迎面而來的唐軍,激戰在一起。

那一路高速衝來的唐軍騎兵,整體陣形呈半圓狀,有如一隻兇猛的拳頭,以十分凌厲之勢,瞬間衝入了返身復戰的艾能奇部軍兵之中。

這些人馬俱着重甲,重達半噸的玄虎重騎的唐軍騎兵,作出唐軍突擊的箭頭,他們衝擊凌厲,有如一輛輛飛奔的坦克一般,把原本就倉促應戰,士氣低沮的大西軍兵,被狂衝而來的唐軍騎兵,一擊致殺。

極多的大西軍兵,胸口被鋒利的騎槍捅了個對穿,腦袋被銳利的騎馬生生砍掉,殘肢碎骸漫空飛舞,鮮血迸灑一地,死狀十分駭人。

而更多的大西軍士卒,則被唐軍衝得象紙片一般騰空飛起,隨即慘叫着掉落於地,死傷一片,整個軍陣瞬間變得愈發散亂不堪。

陣形嚴整又有具衝擊力的唐軍騎兵,立即給陣伍散亂又十氣低沮的艾能奇部軍兵,來了一記結結實實的兇猛重擊。

唐軍這次衝擊,至少讓近千名大西軍兵非死即傷,徹底失去戰鬥力。

一記重擊之後,唐軍騎兵與依然咬牙衝來的大西軍,立即絞殺在一起。

刀劍相砍的叮噹聲,砍斷骨頭令人牙酸的卟卟聲,捅入人體馬身的沉悶噗噗聲,人瀕死的慘叫與馬臨終的悲鳴,頓時響起一片。

“兄弟們,不要怕,一定拼死也要頂住唐軍啊!”

戰得一臉血沫的艾能奇,對自已部下那一衆苦苦掙扎搏殺的軍兵,厲聲大吼着給他們鼓氣。

只不過,在唐軍騎兵的強橫戰力與凌厲突擊面前,艾能奇才的率部抵抗,卻是越來越勉強,僅有招架之功,全無還手之力。

這場膠着對戰,可以清楚看到,唐軍的陣型不斷地向前擠壓衝擊,艾能奇怪及其部下軍兵,則不斷地向後退縮,整個陣型越發凌亂不整,兩軍戰陣,已呈犬牙交錯狀,彼此互相吞入。

兩軍交戰,刀砍槍刺,喝喊連連,不斷地有大西軍兵慘叫着倒下,而偶爾亦可見到唐軍騎兵中槍下馬,或是坐騎被砍翻在地,發出聲聲悲鳴。

亦是如此,唐軍騎兵士氣與作戰技巧,皆遠在對面的大西軍之上,戰場優勢依然不斷地向唐軍傾斜,而隨着後面的唐軍槍兵快步趕來,整個戰局瞬間明朗化。

一名名手持4米精鋼長槍的唐軍槍兵,一路奔路到此,已是人人氣喘吁吁,卻猶是精神百倍,士氣如虹。他們吶喊着快步衝來,把區能奇部大西軍兵的後路徹底截斷,把他們從前到後完全包抄,讓這一衆敵軍,陷入了被徹底包圍的絕境。

一柄柄鋒利的精鋼長槍,有如飛翔的毒龍,呼嘯着狠狠地捅刺過來,無數的大西軍兵,紛紛被長槍捅中要害,一名又一名士卒慘叫着倒地而亡,已然處於崩潰的邊緣。

戰況激烈,廝殺不止,這場突如其來的圍殲戰,唐軍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徹底地佔了上風,整個戰鬥,已然呈現了一邊倒的趨勢。

“兄弟們,堅持住,一定要堅持住啊!”

見到已方軍兵被唐軍全面包圍,對戰的人數亦越來越少,艾能奇一邊奮力撥開一柄柄伸過來的長槍,一邊近乎絕望地竭聲叫喊。

其實,艾能奇已知道,現在的局勢,已是萬般險惡,自家這殘餘這數千軍兵,已然崩潰在即,實在是堅持不了多久了。

而自已現在雖然這般努力作戰,可能最終難逃敗局吧。但是,只要能讓儘可能多的大西軍兵,能逃出生天,能儘可能多地保全有生力量,那現在所有的犧牲與付出,都還算有意義。

就在艾能奇的心思漸漸陷入絕望之時,這時一柄鋒利的騎槍,終結了他的抵抗。

一條飛刺而來的長槍,有如從洞中忽地鑽出來的毒蛇,一下子就扎穿了他的小腿,那尖銳鋒利的槍頭,從腿肚後面直透而出。

艾能奇一聲慘叫,巨大的疼痛讓他險些暈厥,他大叫一聲,丟了手中腰刀,雙眼一翻,從馬背上倒栽而下。

“艾將軍!”

“艾副將!”

見到主將從馬上倒地,護衛他的一衆騎兵,頓是一片悲鳴。

這時,一名唐軍騎兵,手疾眼快,策馬而來,在艾能奇即將掉地之際,猿臂輕舒,探腰急撈,一把將已然昏迷過去的艾能奇一把撈起,夾於肋下。

“爾等主將已擒,何不早降!”

這名唐軍騎兵,衝着猶自發怔的大西軍兵,厲聲大喝,聲如滾雷。

原本就在苦苦支撐的大西軍兵,見到現在主將被擒,又聽到這聲暴喝,基本全無戰心,他們紛紛棄了武器,跪地乞降。

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十七章 職爭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三百四十四章 鐵模鑄炮成功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
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十七章 職爭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三百四十四章 鐵模鑄炮成功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