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

此時,已是辰時末刻,但空中濃雲密佈,寒風怒嚎,天地之間,依然一片昏蒙。

李定國一臉陰鬱地,佇站在積雪皚皚的內城城牆上,不停觀察遙視着城外清軍的動靜。

其實,對於清軍接下來,究竟會如何行動,李定國的內心裡,其實並沒底。

畢竟,現在的清軍已將內城重重包圍,佔據了極大優勢,可以選擇的出擊方式實在太多,故李定國現在根本無法判斷,清軍到底會從哪裡開始進攻,以及何以什麼方式,開始進攻這海參崴堡內城。

只不過,當他看到,大批身着號衣的清軍,忽地紛紛爬上外城城牆,把那遺留在城牆的唐軍火炮,紛紛調轉炮口,轉而朝向內城方向時,李定國不覺瞪大了眼睛。

好麼,這幫傢伙真夠損夠陰狠的,竟然想出了用唐軍遺留的火炮,來進攻這海參崴內城,此計真夠毒辣的。

唉,都怪剛纔撤退太過匆忙,來不及損壞這些留在城頭的火炮,這下可好,正好便宜了這幫韃子。

只不過,你們這些該死的韃子,你們以爲本將只會束手無策麼,哼,想得輕巧。

你們別忘了,我唐軍中,可有赫赫威名的水師在半島外的海面上。下面,本將就給你們這樣猖狂妄爲的傢伙,來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李定國心計已定,迅速地作出決定,他立刻打出旗語,尖銳的天鵝號聲,頓時四處大起。

皇太極在中軍帳處,微笑地看着唐軍在內城城頭忙忙碌碌,心下卻是莫名快意。

他已可以想見,這些唐軍,連同他們死守而據的內城,都將會在自已的連綿不停的炮火打擊下,灰飛煙滅,再無遺存。

哼,李定國,朕好心好意勸降於你,你這廝卻不識擡舉死活不肯,現在,朕可不會對你們有半點同情了,畢竟這條死路是你們自找的,你們就去地獄中後悔去吧。

皇太極再扭頭望去,看到自已的軍隊,正在城頭,十多人一堆,圍着一門唐軍遺留的火炮,正在緊張地重新調試,他心頭的快意,更是無可名狀。

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這時,城外的海面上,傳來了連綿不絕的炮聲,三面沿海處的唐軍水師所有火炮,在這一刻,一齊朝着正在城頭調整火炮位置的清軍打放過來。

“砰!”

“砰!”

“砰!”

“砰!”

。。。。。。

連綿而起震破耳膜的巨大炮聲裡,無數門重型龍擊炮的炮口,都立刻飄起腥紅的餘焰,閃騰起刺目的金色火光,在濃密嗆鼻的滾滾白煙中,無數枚大大小小的巨大烏黑鐵彈,帶着死亡的嘯音,向海參崴堡的外城城牆,狠狠撞去。

沉悶厚重的巨大撞擊聲中,密集飛來有如一羣黑色烏鴉般的鐵彈,彷彿長了眼睛一般,以均勻分佈的狀態,狠狠地打中了除了西面城牆外的整個海參崴城牆。

整個海參崴堡三面城牆上,瞬間出現近幾百個大洞,每個大洞邊緣,粗大破裂的紋線密如蛛網,肆無忌憚地向擊圍蔓延,大片的城牆磚塊飛濺裂開,一片塵霧瀰漫,三面外城城牆上,象得了哮喘病一般在劇烈的顫抖。皇太極驚恐地看到,這些從艦炮上打來的炮彈,除了把城牆打得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外,更是把城牆上面那些火炮給打得飛震而起,從城牆上摔掉下,成了一堆廢銅爛鐵。

更有數門大炮,直接被舷炮擊中,炮身與炮架被打得四分五裂,散碎成了一堆扭曲的碎片。

而在城牆上,被這次艦炮突然襲擊,大批被震得耳朵、眼睛、鼻孔嘴巴一齊流血的清軍士兵,人人都被震得氣血翻涌,眼前被紛揚嗆鼻的塵霧所籠罩,而腳下的城牆則在打擺子一樣劇烈地晃動,有近百名站腳不穩的清軍士兵,更是有如狂風吹起的破葉一般,慘叫着從城牆上掉了下來,隨即摔成肉餅。

唐軍這次凌厲的水師艦炮齊射,竟讓這海參崴堡的三面城牆,瞬間陷入不小的混亂。

而正在城頭指揮清軍調整火炮位置的清軍主將阿巴泰,則是親眼目睹,他身旁兩名護衛的腦袋,被同一枚六斤炮彈擊中,兩個腦袋頓在同一時刻,有如被鐵錘狠狠擊中的西瓜一般一同爆裂,頭盔碎片與腦漿一同飛濺四揚,模樣十分恐怖,駭得阿巴泰大聲失魂尖叫。

而阿巴泰自已,被洶涌的沙塵氣浪衝擊,一身塵土發須散亂,有如從沙漠中剛走出來一般,模樣極其狼狽,他劇烈咳嗽着,在下屬的攙扶下,扶着城牆堞垛勉強站起。

這時,阿巴泰復看到,大批被震得口鼻流血,一頭一臉都是塵灰的清軍士兵,他們驚恐地大叫着,掉頭從城牆馬道上,扭頭逃跑而去。

“不許跑!快給老子回來,繼續守着!有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衝着狂逃而去的那些清軍,阿巴泰興嘶聲厲吼。

只是在這一片混亂中,雖然他聲嘶力竭地高喊,卻效果不大,城頭上被極其恐怖的凌厲死亡嚇得心魂俱喪的清軍士兵,依然顧頭不顧腚的四下奔逃而去。

一名已然被震得耳鼻口皆在流的清軍士兵,哀嚎從阿巴泰身邊跑過,完全沒聽到這位清軍最高長官的警告,甚至在旁邊的阿巴泰護衛拉都拉不住。

“該死的,你慌甚麼?!”

阿巴泰又氣又怒,他刷地抽出鋒利的寶劍,一聲怒喝,狠狠一劍刺去,將這個逃跑的傢伙,從背後到前胸,捅了個大窟窿,這個逃跑的清軍步兵,身體搖晃了一下,便倒地而亡。

阿巴泰更不猶豫,復向其餘的清軍士兵大肆砍去,刀光所到之處,一片哀嚎之聲響起。

好不容易,在阿巴泰及他的一衆護衛,接連砍殺了十餘人後,這些被打蒙了的清軍,才重新穩定下來,逃跑者們膽顫心驚地重回崗位,三面城牆上的局面,才稍稍穩定。

而在這時,城上城下各名清軍又看到,在海參崴堡內城城頭,又是旗幟飛舞,天鵝號聲凌厲大起。

包括皇太極在內的所有人都明白,這是唐軍在示意,海面上的水師艦隻,繼續進行第二輪打放。

“砰!”

“砰!”

“砰!”

“砰!”

。。。。。。

又是數百枚烏黑的大大小小的鐵彈呼嘯而至,震耳欲聾的發炮聲裡,城牆上碎磚如雨紛飛,嗆鼻的塵霧漫天飛起。

整個海參崴堡的三面城牆上,遍佈密密麻麻的蛛網裂縫,原本就沒有建好的整個牆體,其破損程度,達到了一個觸目驚心的程度,有如一個瀕死的病人一般。

包括阿巴泰在內的全體防守清軍,皆感覺到,腳下的城牆,在更加劇烈地來回搖晃,又有多達上百名來不及下趴或扶穩的清兵,被震得慘叫着從城牆上掉了下來。

大片垮塌的雉堞,也被震得從城牆下,四分五裂地砸落,這些震脫的雉堞,從這麼高的位置砸下來,立刻散成碎片,將那些被震落的清軍,無論死活,統統掩埋在一起。

還有僥倖躲過了第一輪齊射的各類火炮,也象被震飛的玩具一樣,四處亂拋,從城牆上摔飛而去,隨即在地上摔成一堆廢銅爛鐵。

在唐軍水師的數百門艦炮猛烈轟擊下,這原本就尚未建設好的海參崴堡外城城牆,其崩潰垮塌的速度十分驚人,已有許多段城牆從中間部分開始垮塌,裡面的夯土,與城牆表面的碎磚一起,四下飛濺,這三面牆體,眼看着就成了一團廢墟。

在唐軍水師艦船的沉重打擊下,清軍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境地,被第二次沉重打擊後的清軍守兵,頓時又陷入了更大程度的混亂。

在這樣凌厲至極的狂暴之力下,在這樣人力根本無從抗拒的絕對死亡面前,在這樣來自海面根本無法還手的戰鬥中,所有的三面城牆上的清軍,饒是久以戰陣之輩,亦是信心被嚴重摧殘,原本就被打得嚴重下降的士氣,頓時降到幾不可爲的程度。

根本不需要有人動員,不知是誰發了一喊,許多已嚇破了膽的傢伙,立刻丟了崗位,嚎叫着衝下城牆馬道,瘋狂逃命而去。

在狂怒的阿巴泰準備再度殺人之際,一旁的護衛一臉慌張地衝過來,對他大聲喊道:“貝勒爺,這城牆,端的是守不住了!”

臉色灰敗的阿巴泰張了張口,最終亦是長嘆道:“唉,這可怎麼辦,本貝勒已向皇上誇了海口,要立這奪取內城的頭功呢。怎麼現在倒好,一炮未放,反被唐軍水師打了個潰不成軍。打出這樣的戰績,真真丟死人了。我還有何顏面,去向皇上稟報啊。”

護衛急勸道:“饒餘貝勒勿作如此喪氣之語,這是形勢比人強,又如何可苟責貝勒一人乎?現在唐軍水師炮火如此猛烈,縱是其他各位親王來指揮,亦不過如此而已,貝勒萬勿過於自責。”

而就是在他們二人相談之際,從城下的清軍大陣中,傳來了叮叮的鳴金聲,那原本就惶惶不可終日的清軍,立刻如遇大赦,紛紛拔腿而逃,有如兔子一般竄下城去。

阿巴泰長嘆一聲,也再不堅持,亦在一衆護衛的保護下,急急撤下城牆而去。

此時,在海參崴堡的內城城牆上,頓時響了一陣熱烈的歡呼。

各名守城的唐軍士兵,見了被自家水師一頓猛轟,打得潰不成軍的清軍,臉上無不是喜悅至極的表情。

這時,主將李定國的臉上,更是一臉喜悅,心下的快慰,何以言表。

哼,你們這些狗入的韃虜,現在嚐到了我唐軍水師艦船火炮的厲害了吧。如果不是你們這些傢伙逃得快,只會有更多的韃虜來給我軍陪葬。

下得城牆來,阿巴泰急急返回中軍帳中,去向皇太極稟報戰況經過。

“稟皇上,由於唐軍炮火過於猛烈,我軍無法抵抗,三面城牆皆已大面積垮塌,城頭火炮亦多被擊毀,臣無能,請皇上責罰。”

阿巴泰入得殿來,隨及伏地打扦,向皇太極大聲請罪。

皇太極俯視着在地下請罪的阿巴泰,鐵青着臉,沒有說話。

其實,方纔清軍被動挨打,被唐軍水師火炮打得狼狽不堪時的情景,皇太極在城中,已然歷歷在目,看得十分清楚。

當時的他,雖然心下怒火萬丈,卻也只能毫無辦法,眼睜睜地看着唐軍的水師艦炮一頓猛轟而無可奈何,最終在清軍捱了兩輪炮轟之後,不得不下達了緊急撤退的命令。

恥辱啊恥辱!

大清水師十分孱弱,基本只有原來明朝東江鎮投降過來的那點可憐的水師,這些水師,無論是戰力還是鬥志,都十分差勁,根本就無力與唐軍水師相抗衡。

就只能這樣被橫行霸道的唐軍水師明擺着欺負,真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只是,大清若要扳此勝局,除非也建成這樣一隻強大的水師,方能與唐軍相抗衡,但是,要建成這樣一隻龐大的水師,所花費的銀錢數額,怕是一個天文數字一般了吧。

那狗入的李嘯,因爲其下有龐大的財政收入,才能讓這樣數額巨大的水師船隻得以維持。

這樣規模的船隻數量,對於現在財政亦十分緊張的大清來說,只怕亦是想都不可能想的,退一步說,即便大清想盡辦法造出這些船隻,也根本沒有足夠的銀子來維護這樣規模的船隊。

沒有足夠的實力,大清就只能乖乖忍受唐軍的水上優勢,根本沒有辦法來改變現狀。

皇太極長長地嘆了口氣,纔對地下伏跪的阿巴泰大聲說道:“阿巴泰,你且起身吧,唐軍的水師艦炮如此兇猛,朕今天亦算是見識了一番,可嘆我大清開國至今,水師一直這般孱弱無爲,與那李嘯相比,卻是全面落後,亦是令人感嘆啊。”

皇上說完這句話,整個中軍帳中,頓時一片鴉雀無聲。

皇太極這番話語,說出來的,堪爲整個大清帝國的至痛,而且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根本無力改變的最爲薄弱的環節。

許久,方由皇太極自行打破沉默,向各人詢問道:“唐軍水師這般強大,我軍想用城牆上的火炮轟塌海參崴內城,已不可能,各位可有何良策,去把這內城攻奪下來麼?”

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十二章 搶馬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賺你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七章 攢典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
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十二章 搶馬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賺你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七章 攢典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