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獻策領了李自成之令,遂又立即再度乘船南下。北風吹送,船去如飛,數日後,便順利到達南京城,隨即受到了李嘯的接見。
宋獻策立即告訴李嘯,說現在李自成已同意割讓漢中與河南中南部,希望兩國能儘快達成協議。
聽完宋獻策的話語,李嘯十分高興,若不顧及顏面,簡直就想猛擊一掌。
哼,李自成這廝,估計肯定是跟臣下大鬧了一番,最終還是不得不同意自已的意見。
畢竟,這廝比自已更需要時間來恢復生氣休養生息。在這個前提下,自已所提出的條件,李自成捏着鼻子也只能認了。
這樣不費一兵一卒,就近乎空手套白狼地得到了漢中與河南中南部,實是一件十分令人愜意之事。
於是,李嘯傳令,準允唐軍與大順進行和平談判,並派陳子龍爲全權代表,與宋獻策一齊在南京城中洽談談判事宜。
經過兩天的仔細斟酌與具體商量,最終唐順雙方,達成如下協議,具體條款爲:
1、大順放棄漢中與河南中部南部,交給唐軍治理管轄。兩國在川陝之處,從此以秦嶺爲界。在河南,南陽府、汝寧府、歸德府三處地界,劃歸唐軍,而在開封府地界,則以登封、新鄭、尉氏、杞縣爲界,南屬唐軍,北屬大順。
2、兩國簽定協定並交接領土後,從此息兵罷戰,並設立幾個關榷點,互相通商往來。
3、兩國達成此項協定,最短停戰和平時間爲兩年。
4、此協議一式兩份,由雙方全權代表簽字後確認生效。
協議簽定後,宋獻策一臉歡喜地返回京城,便急不可待地向李自成稟報協議達成的消息。
李自成得到稟報,雖不作聲色,心下滋味,卻是難以言表。
這般割地求和,倒是比當日宋遼澶淵之盟,只怕還要慘些。
畢竟,宋朝當初沒有割機讓那麼多的土地,也沒只與遼國達成兩年的和平期限,而是延續了足足一百年的和平。
李自成近乎直覺地想到,萬一和平期限結束,那唐軍該會立刻翻臉前來進攻吧。
更可悲的是,若唐軍無賴,不待協議結束,便就此撕破協議,向大順發動進攻,那自已也只能無奈應戰,而沒有任何辦法來阻止吧。
饒是如此,這份並不踏實的協議,卻也是李自成想要改變現狀,而必須採取的唯一選擇。
兩年時間,也許不到兩年,大順若無起色與變化,那將來的可怕後果,李自成已不敢想象。
最後,這位大順皇帝,在一聲悠悠長嘆,在協議書上加蓋龍璽,正式確認。
有了唐順兩位最高統治者的確認,接下來的交接事宜,頓是十分順利。
漢中以及河南中南部的大順官員以及殘餘駐守兵馬,在前來接收的唐軍兵馬面前,有如喪氣的鬥敗公雞,灰溜溜地全部撤走離開。各地的交接都是十分順利,連半點摩擦都沒有發生。
唐軍順利接收漢中與河南中南部,順軍便按先前規劃,佈防於秦嶺北邊,和河南劃定的兩軍交接線處,與唐軍兩邊對峙,倒是極有默契地保持了平靜的局面。
唐順雙方至此,都獲得了極其想要的和平。
在大順國中,李自成採納牛金星等人的意見,開始裁汰軍中老弱,減輕財政負擔,同時大力編練新兵,以備將來之戰。
與此同時,他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大拓殖荒地以增加糧食產量,強制成年男女婚配以增加人口數量。
李自成亦下令,要學唐軍的火器建軍模式,開始組織國中技術人員,開始進行軍械研究。準備也要與唐軍一樣,在火器方面大力研發,全面提升軍隊的火器作戰能力,爭取不至於落後唐軍太多,最好能達到與唐軍形成勉強的火器力量平衡。
而在唐軍這邊,諸如調派新任命的朝廷官員,安置新得地區的百姓,恢復當地的生產生活秩序,加緊整編訓練新編的兩鎮兵馬的工作,皆已是有條不紊的進行。
而除了這些之外,李嘯決定,還是按原計劃,下達了對整個西南地區的改土歸流工作。
改土歸流是指改土司製爲流官制,始於明朝中後期,是指將原來西南地區統治少數民族的土司頭目廢除,改爲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簡而言之,改土歸流就是把少數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爲政府官員管理方式。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領,流官由朝廷中央委派。改土歸流有利於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後性,同時加強中央對西南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統治。
改土歸流,自明代中葉以後便逐步開始。它是在土官與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產生的。這個矛盾,唐、宋以來就長期存在。隨着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土官制度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需要。
與此同時,土官又日益與朝廷鬧對立,反對朝廷對它的管轄。這種有損於國家統一的行爲,明王朝自然是不能容忍的。於是“改土歸流“是勢在必行。
而明朝的做法,其實是比較緩和的。如遇到土官絕嗣、土官之間互相仇殺或叛亂被平定、土官犯罪革職等.當地的土司制度即被廢除,改由流官接任。
饒是如此,由於明王朝的舉措,基本是與土司利益爲對立面,故各地多有叛亂。其中,最大規模的便是烏蒙土司的叛亂,當然,最終亦被朝廷順利鎮壓。
借鑑到明王朝的相關經驗,李嘯決定,在西南地區開始的改土歸流工作,要根據土司具體情況,分成三大部份,分別對待並開展。
由於西南地域廣闊,土司衆多,李嘯並沒有急於求成的對所有的土司,來個一刀切的粗暴推進,而是首先將土司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勢力較小,兵馬薄弱,但卻與唐軍關係較好,甚至在唐軍征戰西南,加入唐軍或輔助唐軍作戰的當地土司。對於這部分土司,李嘯決定,暫不對他們進行改土分流工作,而是繼續保持原狀。希望以這種方式,讓這些土司繼續維持與自已的友好關係。
這部份的土司改土歸流工作,李嘯打算最後進行,甚至在統一全國之後,再進行亦無不可。
第二部分,則是勢力一般,兵馬不多,與唐軍關係也一般,在唐軍攻伐西南時,採取中立態度的當地土司。李嘯給他們限了一年的時間,準允他們逐步改進,讓他們最終同意進行改土歸流,讓朝廷派駐官員,來代替一直實施的土司制度。
而第三部分,則是勢力較大,兵馬也多,但是卻與唐軍關係不佳,曾站於唐軍對立面,後來卻被迫臣服的當地大土司。對於這些土司,李嘯決定首先拿他們開刀,要他們立刻整改,改土歸流,不可違抗,以達到擒賊先擒王的效果。
於是,在李嘯的密令下,西南各地的唐軍各鎮兵馬,趕在朝廷召令前,悄悄來到了那些可能反叛的大土司之處駐紮安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