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

馬蹄隆隆,震耳欲聾,從左右兩邊幾乎同時衝出的唐軍騎兵,那巨大的馬蹄聲,將綿密的打銃聲全部蓋住。

人馬合重達530公斤的玄虎重甲騎兵,在總長薩穆什喀的率領下,已然盡力加速,擺出楔形戰陣集羣衝鋒的重甲玄虎騎,其衝擊力達到了近乎恐怖的狀態。

2000名玄虎重騎,有如一把尖利的刀刃,從流賊新附軍戰陣的左翼切入,立刻如刀切黃油一般,將整個流賊戰陣從左翼撕成兩半,迅疾衝開了一條寬闊的血路,凌厲黑色的楔尖,已然快透入到了新附軍的中央位置!

而在另一邊,在蒙古人巴圖率領下的2000名飛鷂子騎兵,亦狠狠地直撞入流寇新附軍的右翼,高速衝來的馬匹,將猝不及防的流賊,撞得有如紙片一般飛起。在連綿而起的慘叫聲,飛鷂子輕騎繼續刀砍槍刺,毫不留情地對亂成一團的新附軍大砍大殺。

與此同時,在總長劉彪的率領下,2000名橫行總重甲步兵,分成左右兩部,從槍盾戰陣的側翼殺出,向猶在專注防備魯密銃打放的新附軍,兇狠殺來。

機甲怪獸一般的橫行隊,身着三重盔甲,臉上只露出兩隻兇狠的眼睛,有如微型坦克似的橫行隊員,人人手中那沉重的虎刀、虎槍、長柄挑刀、厚背軍鐮等重型武器,紛紛向站足未穩的流寇軍兵奮力砍殺。凌厲的刀光所至之處,橫屍一片,血肉狂飈。

身高馬大,手持一柄鋒利虎刀,率陣衝擊在前的總長劉彪,大砍大殺,渾身上下,有如血人,但他的神情,卻是快慰無比。

說起來,劉彪與對面的這些流賊,倒是頗有淵源的人呢。

原來,劉彪是上次崇禎八年,李嘯入援河南時,在豫西鳴皋山地區,打敗了高迎祥部流寇,所俘獲的數萬名俘虜中的一員。陝西綏德人劉彪,原爲流賊小頭目,在這場戰鬥中,全家人皆被李嘯軍俘獲,後被押往山東。

到了山東後,劉彪先被押住武定州種菸草勞改了一年,後來,因表現良好,遂被選入李嘯軍中成爲輔兵。接着,隨着李嘯軍南征北戰的他,也重新從一名小兵起步,從輔兵,到槍兵,再到橫行總重甲步兵,再升爲甲長,哨長,最終成爲了興中鎮丙營橫行總總長。

劉彪是無數個被李嘯從基層提拔上來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們無人脈無關係,憑自身本領與忠誠表現,最終成爲唐軍中的重要將領。當然,反過來,這也讓他們對李嘯,更感激涕零,忠誠效力。

此時的劉彪,手中的虎刀上下翻飛,左砍右殺,對這些昔日的軍伍同伴們,沒有半點憐憫之心,他的心中,只想砍殺更多的流寇,用他們的鮮血與頭顱,爲自已鋪就一條更寬更通達的晉升之路。

在唐軍騎兵與橫行哨軍兵,幾乎同時對這一萬名流寇新附軍發動進攻之時,最中間的流寇新附軍,業已衝到了唐軍槍盾戰陣,那一排幾乎看不到頭的筆直大盾牌前。

有許多收腳不住的流賊,因爲閃避不及,立刻被大盾上那兩排精鋼尖刺扎得通透,迅速地斷了氣。這樣掛在盾牌上死去的流賊,有如一隻只被串起來的青蛙。

而在這時,三段射擊的魯密銃兵紛紛退開,那些等待已久的槍兵,立刻迎將上去,手中那早就飽蓄仇恨與力量的三棱精鋼4米長槍,用盡全身力氣地兇狠直刺那些收腳不住的流賊新附軍步兵。幾乎就在一瞬間,一條條全力突刺的4米長槍,如一條條翻飛的毒龍,從盾牌上方獰笑飛出,剎那就讓無數名流寇軍兵,或是臉上、或是頸間、或是胸口,飈出噴涌的鮮血,哀嚎倒地身亡。

如果此刻從天上看去,可以清楚地看到,新附軍的陣型,已被各部突擊的唐軍,擠壓扭曲成一個怪異的形狀,極多的流賊新附軍,驚恐的大叫着拼死掙扎,卻是越來越混亂。

隨着唐軍的打擊持續了一分多鐘時間中,在後面大部流寇主力拼力趕來之前,這批驚恐萬狀苦苦掙扎的新附軍,終於完全崩潰了。

他們紛紛棄了刀劍武器,盾牌也是丟了一地,有如一窩逃難的的黃蜂一般,嗡嗡叫着掉對向後逃去。

其實,唐軍這次合力攻擊,看似兇猛凌厲,但真實的殺傷效果,卻是有限,加起來也只不過攻殺了他們二千多人。但這死亡氣息的極度威壓,與幾乎無可抵禦的衝擊力,纔是壓垮這些本來就戰場經驗不足,穩定性也頗差的流賊新附軍的根本原因。

此時此刻,沒有任何人,能讓這些哀嚎着逃命的八千餘人重新恢復秩序,而後面猛衝過來的流寇精銳步兵,在自家潰兵的衝擊下,業已陣伍全散,七扭八歪。

原本拼力上攻的軍兵,反被潰散的新附軍,推搡擠壓得四處踉蹌後退,根本擺不出一個象樣的攻擊陣型出來。

而率陣衝鋒的流寇大將劉宗敏,見到新附軍軍陣已然潰滅如此,頓是臉如死灰,被一堆護衛緊緊圍繞保護着的他,極其不甘地吼叫着,不停砍殺着潰逃而去的軍兵。只是,瘋狂砍殺的他,再對整個混亂的局勢,絲毫無補。

“李嘯,天殺的李嘯!老子一定要殺了人,老子一定要砍了你的狗頭!”

眼見得局面迅速陷入無法收拾,劉宗敏氣得一臉扭曲咬牙切齒,高聲厲罵,卻已是無可奈何。

爲了充分利用現在戰場的混亂局勢,李嘯迅速下令,讓侯恂率領他的京營兵馬,從左右兩翼,以更大的範圍,對猛衝過來的流寇中軍,進行包夾攻擊。

至此,雙方兵力皆已全部交戰,整個戰場的形勢,頓成一片膠着。

凜風蕭蕭,茫茫曠野,枯黃一片的原野地上,敵我雙方拼死廝殺,刀劍相砍聲,長槍射入人體的沉悶噗噗聲,馬匹受傷的悲鳴聲,死傷軍兵的慘叫聲,綿延交織在一起,令人聞之心悸。

從天空中望去,流寇與唐軍,還有侯恂的援軍,互相錯雜,打成彼此錯雜卻又密不可分的狀態。

而如果仔細來看,可以清楚地看到,相比流賊與侯恂的聯軍,唐軍無論是組織度,還配合度,以及進攻的堅決度等方面,皆是遠勝於流賊。

特別是在流賊陣中,還夾雜着那八千多名混亂崩潰,有如無頭蒼蠅一般的新附軍,這使得流賊士氣大挫,秩序也是相當混亂。很快就在唐軍與侯恂援軍的聯合打擊下,陷入了越來越被動的境地。

“闖王,我新附軍已然崩潰,全軍業已不敵啊!”高一功湊了上來,一臉急色地對李自成說道:“闖王,咋辦?再打下下去,只怕我軍要全線崩潰了。”

聽了高一功的話,李自成的臉上是,也在痛苦的哆嗦。

他萬萬沒想到,一場看似兵馬衆多勝券在握的戰鬥,會打成這個鳥樣。

李嘯這廝,在關鍵階段,竟敢派出騎兵搏命一戰,這般勇氣與狠戾,倒是讓人震驚不已。看來此人,能連續打敗義軍與韃虜,倒是不無原因呢。

怎麼辦,現在戰場上,自已業已再無援軍與後手,而戰場上的優勢,已然越來越明顯地向唐軍傾斜,這樣打下去的結果如何,已然可知了。

李自成表情十分痛苦,目光卻漸漸變得兇狠而無情。

他狠狠一咬牙,立刻大聲下令。

“傳俺軍令,全軍前軍變後隊,騎兵率先撤走,步軍隨後跟行,全軍一路不得停留,徑退往開封城,與李過羅汝才部匯合。”

望着潮水一般不斷後撤的自家軍隊,李自成心都在滴血,現在的他,連痛罵李嘯的慾望都沒有了,只是快速地下達了這道立刻退卻的命令。

高一功長嘆一聲,同樣一臉無奈之色。他也知道,現在大勢已去,若不在全軍崩潰之前,能退走多少是多少的話,卻是再無其他辦法可想了。

嘹亮的鳴金聲,傳遍了整個流賊陣中。

李自成在自家護衛的保護下,率先拔馬而逃,向後面一路疾逃而去。

高一功等人,也急急縱馬狂逃,大批的騎兵,開始從戰場上退出,呼嘯着向後面逃撤。

此時此刻,再不及時逃跑,可就成了徹頭徹尾的傻瓜了。所以先鋒大將劉宗敏,也毫不猶豫地拋下已然混亂成一團的流寇步兵,尋得幾匹馬,急急遠竄而去。

而見到主帥與騎兵皆已撤逃,剩餘的步兵們,再無動力作戰,他們有如洪水一般,向後面發瘋了一般逃走。

很多人爲了逃得快些,連身上的盔甲與手中的武器都統統扔掉,在他們眼中,彷彿遠處那微不可見的開封城,成了唯一活命的希望一般。

整個流寇軍兵在拼力逃竄之時,唐軍與侯恂部的兵馬,則是在盡力追殺,全線追擊。

薩穆什喀的玄虎重騎,與巴圖的飛鷂子輕騎兵,馬蹄隆隆,呼嘯喝喊,持刀舞槍,拼力追殺,讓一衆奔逃的流寇步兵,最終不是被殺死,就是被俘虜。

在整整追了近十里後,李自成與一衆流寇老營騎兵,僥倖逃出生天。但基本全部的流賊步兵,都被唐軍所斬殺或俘虜。

李嘯立刻下令,讓全軍將士休辭勞苦,在看好俘虜的同時,立刻再去追殺敗逃的李自成部軍兵,乘機解了開封城之圍。

只不過,李嘯的這心思,李自成也早已看出,倉惶逃回開開封城本營的他,急急下令,全軍放棄包圍開封城,立刻退往位於開封城西南部朱仙鎮的駐軍本營,。

在李嘯率領全部唐軍,拼死拼活地追擊了數十里,終於趕到開封城下時,圍城的流寇早已退散而去,各類輜重武器旗幟散落了一地。李嘯的唐軍,順利地佔領了開封城外,早已空無一人的流寇軍營。

至此,到了這時近黃昏之際,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戰,終於結束,以李自成部流寇慘敗,李嘯的聯軍大勝而告終。

“萬勝!”

“萬勝!”

“殺流賊,得功名!”

“殺流賊,上天庭!”

……

唐軍士兵盡力歡呼,每個人都是一番極度歡欣的表情。而一同作戰的侯恂部兵馬,見唐軍這般勇悍,無不心下暗贊。

這時,就在唐軍軍兵與監撫文官們,開始緊急清點戰場之際,開封城東門轟的一聲打開,一大堆官員從開封城中涌出,紛紛來到李嘯座前參拜。

“河南巡撫李仙風,拜見李大人……”

“河南巡按高名衡,拜見唐國公……”

“河南總兵陳永福,拜見李大人……”

“河南副將範志驃……”

“開封參將徐舉……”

李嘯臉帶微笑,一一虛扶起各人。

河南巡撫李仙風,一幅標準的文人相貌,以一種極爲感慨的表情,向李嘯說道:“李大人,多虧大人你急公好義,千里率部來救,方得打退李賊,救了這開封城,救了這滿城的軍民百姓啊!本撫心下着實感激。請李大人,再受我一拜。”

李嘯急急攙扶起他,微笑道:“李巡撫不必過於客氣,本公身爲大明臣子,理當守護這大明國土,這開封城能解此重圍,軍民得救,本公心下,亦是歡喜得緊呢。”

李仙風大笑起來,兩人正相聊甚歡,這時,忽然聽得一聲高喊:“周王駕到!”

李仙風壓低聲音道:“看來唐國公此戰大勝,周王也知道了,這才特地出城迎接李大人呢。”

李嘯哦了一聲,他略一猶豫,也屈身與李仙風高名衡等人一起,下跪迎接。

這時,頭戴雙角龍紋的烏紗折上巾,身着五章青衣,兩肩紋金龍,繫着素表朱裡的大帶,上掛金紋玉龍形珮,下着赤紅襪舄的周王朱恭枵,在兩名侍衛的攙扶下,緩緩從大門正中而出。

李嘯上次來河南開封時,因爲職位太低,倒是與其沒有任何謀面或交情。只不過,李嘯從前世讀過的歷史中知道,這朱恭枵,是明太祖朱元璋十一世孫,周端王朱肅溱嫡長子。

在真實歷史上,李自成挖河放水三打開封時,朱恭枵和他的王妃、王子、一部分宗室和部分王府官員,幸得侯恂與高名衡等人救助,才得以從一片洪水的開封城中逃脫。後來,崇禎知道此事後,賜書慰勞,並賜帑金文綺,命周王一家,暫時寄居彰德。

後來,李自成未攻下開封並撤走,但開封城內,已被大水泡的一塌糊塗,周王王府和宮殿都被淹沒,朱恭枵歷經多年搜刮的財富與錢糧,皆在大水中化爲泡影,更有多名家人離散,不知所蹤。

經歷此劫後,年逾六旬的朱恭枵,倍受打擊,心力交瘁。原本身體康健的他,迅速病倒,在崇禎十七年春,朱恭枵終於病死於彰德府。

明史記載,“王薨,贈諡未行,國亡”,隨後,他的子孫南走,大部分不知所蹤。而朱恭枵第五子紹烿、第六子紹焜等人,則投降清廷,以求“恩養”。只不過,原本以爲,可以重新過上舒服的王爺生活的他們,不久都被清廷以“私藏金銀印信,圖謀不軌”的罪名,當街殺死,以絕後患。

李嘯看到,已經六十多歲的周王朱恭枵,雖然鬚髮皆白,一臉皺紋,但卻是身體康健,氣態雍容,神情自然,有一種久在上位者的氣勢。此時的他,手捋着修剪得極好三綹清髯,帶着一臉親切而感激的笑容,笑吟吟地向李嘯走來。

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六百零五章 和談初議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劃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十八章 軍令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
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六百零五章 和談初議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劃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十八章 軍令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